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芷草兰花2021 > (25)刘子嫣

(25)刘子嫣

    (一)点亮我生命的人

    人生的漫漫长路,或有林间枫叶,或有海风腥咸,就在这漫漫长路中,在这茫茫人海中,我遇到了一个人,她也许并不属于我,但那一刻,她确实照亮了我,也点亮了我。

    黄昏,日落,舞台。

    天阴沉沉的,是紫色的。一个小时前,我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在聚光灯的照耀下,想着给人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可不料因为一个动作的失误,以两分之差被压制下,比赛失利了,在我的意料之外可好像又在情理之中。走出比赛场,夕阳一片光芒,将金色的余晖映在紫色的天空上,可我却无心欣赏,这样的景色实在是不符合我的心情,又或者说,作为一个失败者,我好像没有资格欣赏这样的景色。

    绿树,长椅和她。

    走着走着,便觉得累了,随处找了一把长椅坐了下来。有点儿想哭,可又哭不出来,就在这沮丧之时,一只手在我的头上摸了摸,“一次失误不要紧的,多练几遍,下次努力就好了。”没错,这是我的舞蹈老师,也是那个点亮我生命的人。在比赛失利后,能听到这声加油,或许也是一种鼓励,一种救赎吧。说完,她陪我坐在长椅上,让我从失败中走出来,让我去看那一片紫气东来的景象。“你看这边的天空是紫色的,但你往远看,那边是金色的光芒,是人们向往着的浪漫的夕阳。人啊,不要老是被挫折束缚住,要把眼光放长远,要去看未来……”我似乎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就像泥潭中的那朵玫瑰,不困于此,不念过往,把眼光放向未来。我从挫折中站了起来,把目光聚集在下一次比赛,要努力,要加油!看着周围的绿树,我逐渐把目光聚集在远处,那处光。

    汗水,灯光,练习室。

    从挫折中站起来后,我每天都更努力地练习,压腿、撕腰、练体能也是家常便饭,经常因为练习技巧而摔跤,老是把自己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加油啊,努力。”想起她对我说的话,我又不服输地站起来,加油,努力,这便成了我的精神食粮。可真的疼啊,累啊,撕裂的痛,每天都是如此,想过要放弃,可我不甘心,不甘心就这样结束,我要加油,要努力,要每天练习,要夺得下次比赛的冠军,要看清晨惊艳的日出和舞鞋上绽放的光。我看见了光,也看见了她。

    她就像那束光,照亮了我,点亮了我,我要抓住光,成为光,散发光。谢谢你,我的舞蹈老师,谢谢你点亮我生命的人。

    (二)初遇

    “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遇到了很多人,形形色色,来来往往,其中必定有那么一个人的出现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温暖了我们的人生。

    初遇她时,九月的海棠傲然盛开,金秋的阳光洒在我们的脸上,那天,我遇到了我最重要的朋友。

    那天,我们都是以一个新学生的身份进入了校园,一年级,都还是那么的不懂事,那么调皮。因为不熟悉这里的环境,我畏手畏脚的。突然一声好听的声音传了过来。我抬头一看,一个扎着小马尾,留着齐刘海,白白的皮肤,大大的眼睛的女孩在向我招手,脸上绽开了无比好看的笑容。他向我伸出了一只手,“你好,我叫小李。”“你好。”“那这样我们以后就是好朋友了。”我们都送给了对方一个微笑。再进教室选位子坐时我们成为了前后桌,有说有笑的聊着天。回答问题时,会提醒对方;遇到问题时,会给对方解答;文具没带时,会给对方借。那天,我们成为了彼此最重要的朋友。

    我清楚地记得那个向我微笑和伸手的身影,我清楚的记得这属于我们两个的初遇,我和我最重要的朋友的初遇。

    那天,秋风吹开了万朵海棠,见证了我们的初遇;那天,夕阳将余晖映满了天空,日落黄昏,这余晖射进了我的心里,在那里,有我们两个的,只属于我们两个的初遇……

    后来,在选择乐器时,我们都选择了钢琴,我与音乐的,我与钢琴的初遇便从这里开始了。

    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听音乐,他能把人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妈妈让我选择一件乐器,她想让我学习小提琴,因为它既方便又好听。可我偏偏对钢琴情有独钟,觉得它既优雅又高贵。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郎朗的手指在琴键上跳跃,弹出一首首优美又动听的乐曲时,我便十分羡慕,这也许就是我选择钢琴的原因吧。

    那天,落日余晖,绿树招摇,夕阳再次将光映照在我的脸上,也映照在钢琴上,见证着我与钢琴的初遇……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世间一切都是初遇,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而我与朋友,与钢琴的初遇,就有了一切。

    (三)有你,真好

    时光如流水匆匆逝去,过往记忆早已在时光的年轮中淡去,那份沉甸甸的母爱,却在我心中烙下印记,让我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

    当我呱呱坠地时,当我牙牙学语时,当我姗姗学步时,是你激励着我。

    是你把我带到这世上,看着我从十几厘米长到160多厘米,是你见证着我一点点长大,一点点懂事。走过了十几个春秋,在心路历程上,成长的故事像幻灯片一样在眼前播放,你包容我所有的任性,用贴心的话语,用朴实的动作,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有你真好!

    记得那是一个晚上,外面很冷,时不时有一阵风吹过。我想喝杨梅汤,你二话不说便出去买杨梅,顶着风把杨梅买了回来。一回来就开始给我煮汤,丝毫不累的样子,那杨梅汤红的鲜艳,香气十足,喝下去,甜甜的,在心中绽放。这是我喝过的最好喝的杨梅汤,因为这是妈妈亲手做的。

    妈妈,有你,真好。

    期末考试的前一次模考,因为没有发挥好,导致成绩不是很理想。就是因为这样心烦气躁,我一回家就开始记笔记,但连看了几遍都没什么效果。正当我准备放弃时,妈妈端了一盘西瓜走了进来,“女儿,来吃西瓜了。”本就烦躁的我把气全撒在了你身上,你好像想到了什么,出去了。“咚咚咚”一阵敲门声,可能是又怕我生气,你把西瓜放在桌子上就走了。我抬起头一看,上面的籽全部被挖走了,还留着痕迹。这“无籽”西瓜感动着我,我又拿起书,一遍又一遍的读,一遍又一遍的背;数学错题,一道一道记,一道道过关,英语单词反复默写,课文也是默了一遍又一遍。这时,你走了进来,告诉我没考好不重要,好好复习,下次发挥好就行了。

    妈妈,有你,真好!

    时光的年轮一圈圈,你对我的爱却数不完,母亲,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存在。妈妈,有你,真好!

    (四)军训,告诉我的

    军训的第一天,我怀着一颗激动炙热又充满好奇的心,来到了芷兰,开始了第一次训练。

    军训最基本的动作就是站军姿,张教官让我们抬头挺胸,两肩往后靠,双手自然下垂紧贴裤缝,大拇指贴于食指第二关节,双脚靠拢并齐,脚尖成六十度夹角,目视前方,嘴巴紧闭,这个动作对于会跳舞的我来说自然是轻松,一下子就记住了要领。还没站一会儿,痛苦的事情就来了,太阳肆无忌惮地将炙热的阳光洒在我们的脸上,手上,腿上,汗水从身体里溢了出来,浸透在衣服里,挂在皮肤上,刚开始还时不时地刮了一阵小风,后来风也不肯为大家服务了,藏了回去。

    不止是天气折磨人,铁一般的纪律也是让我们吃尽了苦头。但这是一种人生体验,眼见着,我们这个班早已不再充满腼腆,同学们因为军训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军训教会我什么是团结,军训让我明白什么是毅力,军训告诉我什么是纪律,军训让我懂得什么是气势。

    军训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下去,努力去克服它,战胜它,将它打倒。就像军训一样,我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看似艰难的任务,克服了原来的自己,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军训会操和跑操告诉我:只要大家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就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我们整齐划一,形成了操场上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军训告诉我要有时间观念和纪律意识:该什么时候到就什么时候到,正所谓“纪律是块铁,谁碰谁流血”,说话做事一定要打报告,因为随意讲话,我们还被教官罚蹲军姿了好久。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一定遵守课堂纪律,不随意讲话,迟到,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对班级,对团队负责,严格要求自己,挑战自己。

    谁言少年只知乐?我们从不羡慕那所谓的金钱与财富,在那灿烂的阳光下,最美不曾为山清水秀,而是那一滴滴晶莹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这便是真正的财富,这便是藏于心底的宝藏。我们将用我们的方式证明“少年自有少年狂,心似骄阳万丈光!”

    军训很短,短到六天就结束;军训很长,长到我用一生来铭记它。

    (五)我的老师

    鱼离不开水,鸟离不开树,我们的成长自然离不开老师,老师像春天的微风把新意吹给我们;老师像夏季的暖风把知识带给我们;老师像秋天的落叶带走我们的错误;老师像冬季的寒风吹走我们的缺点。小学六年,印象最深的就是袁老师了。

    初遇袁老师时,那年初秋,九月的微风吹开了万朵海棠。斜阳映在我们的脸上。

    袁老师是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他对待什么事情都非常细心,学校的通知发下来,她总是要对我们说好几遍,确保每一个人都记清楚,晚上还要在班级群再发一遍。

    袁老师还有一个称呼——“高招班主任”那具体是哪几大高招呢?第一大高招——“专治挑食”。之前,我们班有人挑食,看着碗里的菜,一点胃口也没有,用勺子把菜挑起来,艰难地移到嘴边,难以吞咽。袁老师看到后,笑道:“这菜是有毒吗?吃了要送去急救,这样,你把这菜吃了,如果有任何不舒服,我马上打120。”那位同学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把碗里的菜和饭都吃完了。自那以后,我们班就没有人再挑食了。

    第二大高招——“罚睡”,我们班的男生寝室每到中午,就要掀翻天,袁老师说:“睡午觉时必须认真睡,这样下午才有精神,如果还有人吵的话,我就要开始惩罚措施了。”偏偏有人不信,以身试法,下午就被袁老师请到办公室去了。不一会儿,只见他们走到墙边,双手伸直于头顶,鼻尖与脚尖贴墙,一动不动地站着。袁老师说:“这是补睡,既然你认为学校的床不舒服,睡不着,那你就睡这“硬板床”,肯定比学校里的床要舒服。”补觉结束后,只见那些男生腰酸背痛的。我们班的人都不敢不睡午觉了。

    这就是袁老师,我的高招班主任老师。

    如今我已初一,能见到袁老师的机会越来越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袁老师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虽然表面严厉,但实则是对我们的关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