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芷草兰花2021 > (29)石子睿

(29)石子睿

    (一)初遇

    每个人的初遇都有所不同,带来的事件也有所不同,但是每位学生会有一个相同的初遇,那就是——老师。

    老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每个老师把知识传授给我们,他们不辞辛苦,不顾疲倦,甚至有些老师将生命永远刻在教育一线上,定格在不该定格的年纪。

    六年的小学时光一晃而过,转眼间我们已成为一名初中生。刚入初中时,我们不敢与不认识的同学交往,就几个认识的同学围在一起聊天,走廊上的人三五成群,有些同学在聊着小学的趣事,有些同学在教室里望着眼前大多数陌生的同学,还有些人静静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望着窗外蔚蓝的天空发呆……这时,一位男老师走了进来,我便初遇了初中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我们班的班主任。

    他看起来威风十足,手背在后面,眼睛眯得成了一条缝。见到他的第一面,我就有了一丝敬畏的感觉。他和其余的班主任老师并不相同,上了第一堂课,不是认识同学,而是讲解他初中时的经历。听完他的初中经历,我们大吃一惊,没想到站在我们眼前的近也是一个初中调皮捣蛋的人,上课开小差、下课打群架、翻墙打游戏、旷课去玩……直到初三才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虽然复读了一年,但经过努力,终究考进了所向往的高中(其实还是买进去的),三年之后,考上了大学,只是选错了学系,选成了物理系教学,还在大学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初中的第一堂课,我们就感受到了人生的道路是如此颠簸。从班主任的话中我受到了启发,知道了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他想告诉我们,人生很长,只有学习才能走向人生正确的道路不会因此。而留下遗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班主任老师的切身体会,正是如此,他才不想让我们再重复一次,不需要成年后悔恨终身而不知所措。这便是我的初遇。

    因为初遇了班主任老师,为我的人生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因此,我的生活将不再空虚,也不会像小学一样整天无所事事。这次初遇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二)疯狂猜成语

    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慢慢的走进来,他的脸上依旧洋溢着笑容,“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上课,和大家一起猜成语。”

    话音刚落,引起了一阵骚动,我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沸腾了。谁不想玩猜成语游戏?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手示意,全想跃跃欲试,可老师并不这么做,“先从第五组开始吧。”等第五组准备完毕,全班跟炸开了锅似的,其他同学有的在交头接耳,有的在目不转睛的盯着PPT,有的在缜密思考……

    游戏开始了,同学们聚精会神,一个比一个激动。看着第五组对答如流,我们也迫不及待想去试试。但一切不可能这么顺利。果然,随着回答正确的人数变多,题目的难度也在上升。你看,有一名同学回答错误了,被老师用充气锤砸了一下脑袋。这一砸让第六组紧张了起来,我也忐忑不安,第六组之后就是我们组。果不其然,第六组正确率低于第五组,有几个人回答不上来。

    终于轮到我们组了,我的心里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既不想当排头兵,又不想做守尾将。“哇,倒数第二!”我顿时恢复平静,心如止水。谁知刚刚平复的心情被同学们叽叽喳喳的吵闹声,又搞得心乱如麻,心口好似一只兔子,一蹦一跳的,手心也直冒冷汗,身体也好似微微发抖,不知不觉中已经轮到自己了。我瞪大双眼,用探索的目光注视着PPT上的提示“九个牛字和两个老虎”……九牛二虎!刚准备脱口而出,却语不成句,结结巴巴激动的心,颤抖的嘴,终于从牙缝里挤出了四个字,老师公布了答案,我瞬间心花怒放,感谢幸运女神的眷顾。

    随着最后一位同学回答完毕,游戏也结束了,我们非常开心。这种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教学方式,调动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这堂课让我们深刻了解到祖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成语更是文化中的精髓,它以极少的文字传达丰富而生动的内涵,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锻炼了我们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力,让我们共同携手,传承并弘扬汉字之美!

    (三)令我难忘的一件事

    “迟到的站上来!放学之后我要和你们家长谈谈,迟到了半个小时,还有这么多的人!”老师严厉的声音在教室上空回荡。面对台上的同学,我的内心忐忑不安,因为我侥幸没有被老师批评。

    那是一个一年级的晚上,作为刚刚步入芷兰园的一名小学新生,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芷兰如此之大。吃完晚饭,我和一些同学跑到了操场上,玩得非常开心,你追我赶。不知不觉中,我突然发现操场上除了我们五个外,再无他人。同学们发现没有人后,一个个如惊弓之鸟,手足无措。那时候我们还分不清东南西北,也记不住回到教室的路。眼前一栋栋教学楼,似乎每一栋都是小学部,每一间教室都那么熟悉。哎,要不是贪玩,时间观念不强,就不会有迷路这回事了。有的哭着嚷着喊老师的名字,有的惊慌失措,有的在草坪上闹着……我们好几个人都在操场上徘徊,既不敢往前走,又不敢原路返回,还得小心被巡查的老师抓到送到大队部(那个时候,我们最怕的就是被送去大队部)“做客”。都不敢太大声,避免被老师抓到。

    渐渐的,天黑了,路上的路灯也开了。这时有一位老师朝我们这里走来,其他同学看见了都是避而远之,只有我鼓足了勇气,决定问一下路,“老师,小学部在哪里啊?”“在那边。”老师用手指了指东边,具体方向不知道,可好歹也问到了个大概方向。等老师走过去,我招呼躲在一旁的同学,告诉他们大概方向。我们沿着文化长廊一直跑一直跑,直到跑到了医务室,幸好那个时候还没有装监控,不然真要去大队部做客了。

    顺着医务室前面的道路,眼前便真的熟悉起来。我们来到了小学部,急忙跑上去。一年级的我跑得快,一个人最先到了教室,从后门溜进来,没被抓到,可后面的同学却都从前面进来。老师看他们气喘吁吁,于是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她十分生气地吼:“干什么去了?给我站着!晚自习都上了一半了才回来!”那些同学也怂了胆了,没有举报我。我也没有勇气站起来承认错误,但我也记住了这次教训。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思考着,思考我应不应该对老师说实话,只不过没有勇气,不过我也认识了这次的错误,一瞬间,我感觉我轻松了许多。

    (四)猫

    我是老上海的一栋普普通通的屋。我也不记得我是什么时候修建的,也许是清朝,。也许是中华民国……只记得第一个住户是一位姓郑的中年人,我们就暂且喊他老郑。

    老郑家喜欢养猫,尤其是他家的三妹,对猫是爱不释手,可我并不喜欢猫,因为猫把我整的破烂不堪,挠我的皮,抓我的腿,撞我的身子……不只我,我的同类也是如此。

    虽然我不喜欢猫,可我对老郑家的猫记忆犹新,不是我第一次见到猫,而是他家第三只猫令我感到惋惜。

    那是一个温和的天气,太阳打在我的身上,门外又开始了繁忙热闹的一天。经历了一猫失踪,下落不明;一猫生病,痛苦而死后,老郑家迎来了第三只猫只是这只猫并不讨他人喜欢,过于文静,看上去懒洋洋的,失去了猫的活力,这让老郑一家感到不爽,对它也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的样子。可就是这种不良情绪,让它成为了“罪犯”。

    老郑的妻子买了一对芙蓉鸟来,那黄色的外貌、清脆的叫声、精神饱满,令人看上去不免起怜爱之心。这只猫也常常盯着他们看,我猜这只猫太无聊了,不然也不会目不转睛地看着。老郑的妻子也时常提醒张妈,让张妈注意猫和鸟。

    也许这只猫的运气到头了,过了几天,张妈发现一只鸟死了,一条腿也咬去了,地板上全是血。我感觉有点不适,因为血淋在了我身上,总感觉有点恶心。“一定是猫,一定是猫!”老郑把话一说,我抖了一下,罪犯并不是那只流浪猫(老郑家第三只猫),真正的罪犯是一只黑猫,早就畏罪潜逃了。看着老郑一家气冲冲地踏上楼梯找猫,我为它感到担心。果不其然,老郑找到猫时,那只猫正好嘴在动,老郑气不过,抡起根棒子打过去,猫“咪呜”一声逃到屋瓦上去了。

    过了几天,老郑才目睹真正了罪犯的犯罪过程,看得出来他十分伤心,认为自己冤枉了猫,刺痛了良心。

    好巧不巧,两个月后,这只猫忽然死在邻家屋脊上。对于他的亡失,不仅老郑难过,我也难过,因为我眼睁睁看着事实,却无能为力。老郑,你冤枉它了。

    (五)研学游记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已久的研学活动终于到来了。星期四的早晨,天阴沉沉的,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玩耍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初一年级聚集在升旗台前,带着激动的心情,浩浩荡荡、迫不及待的登上了大巴车,前往桃花源和花果山,开始了我们第一次两天一夜的研学之旅。

    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唱歌,有的在分享零食,还有的在欣赏着窗外一晃而过的景色……我们乐在其中。

    桃花源因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闻名。有着“世外桃源”的美誉。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纷纷下车整队,有序进入景区。虽然小学时代的研学也来过桃花源,但这次意义不一样,是和新的班级、新的同学一起前往。我们首先去了博物馆,馆内摆放着许多文物,让人数不胜数、目不转睛,后面我们还去了一座塑像,并且在下面举行了活动。有讲解、比赛我们班和五班作为敌对方,每个同学都为自己班的选手们加油、呐喊、助威,我们班每位同学都声嘶力竭为选手们加油,虽然我们输了,但是我们的精神没有输。下午我们坐车、徒步、游览、玩耍……秦谷景点十分凉爽,还有一个小隧道连接着另一个景点。晚上是最有趣的,年级举行了晚会,每个班都有属于自己的节目,我们班有相声和舞蹈两个节目。晚上十分有趣,我们无不在狂欢。

    过夜的时候热闹得不停,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在外面留过夜,凌晨,我们那层全在狂欢,睡不着是常有的事。有的人睡得很舒服,有的人睡得迷迷糊糊,还有的人压根就没睡……

    第二天,我们去了花果山游玩,其中最好玩的莫过于野炊了,十人一个灶台。我们那个灶台刚开始火都没烧起来,就把鸡蛋倒了进去,直接浪费掉了。后来有一位同学,我不记得他是谁了,但是他拯救了我的午餐,只见他左手持锅,右手拿锅铲,站在灶台边,像模像样地炒。有的时候还颠勺,我们那个灶台都围在边上看他做饭,菜一盛到碗里就被抢光了,我也吃了一碗。如果不是他,我应该要饿着肚子了。

    两天一晚的研学活动在我们的谈笑风生中不知不觉的落下了帷幕,我们一个个都意犹未尽。这次研学活动不仅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增加了团队凝聚力,还提高了同学们的耐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无限憧憬下一次研学活动的到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