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芷草兰花2021 > (60)余文珺

(60)余文珺

    (一)昏黄的灯光

    “呯呯呯,呯呯呯”,我的心直跳,低着头加快了脚步,后面那团影子也跟了上来。

    晚上八点,我刚补习完准备回家,听到老师告诉我今天爸妈不来接我了。唉,肯定是中午的时候与爸妈大吵了一架,所以才不接我的。走就走,谁怕谁!我心中虽然这样想,可楼下漆黑的夜还是把我吓得不轻。为了快点到家,只能抄近路走这条小道了。

    夜晚的小路静寂无声,看不见一个人影,隔很远才有几盏昏黄的灯。我开始的时候慢慢走着,可小路黑得像没有星星的深夜,那样可怕,我不禁加快了脚步。

    在我好不容易走到灯下的时候,突然看见昏黄的灯光下的地面上有另一个影子!我开始慌了起来,身上不住地冒着汗,早知道就让老师帮忙喊一辆车送我回家了,后面的人不会一直跟着我的吧?

    那团影子跟上来了!我的心猛烈地跳动,怎么办,怎么办,刚刚已经过了分道口了,后面的人肯定是图谋不轨,前面就是死胡同了,我没有路可以走了……

    水珠落在地上滴答滴答地响,我的心不再那般扑通扑通地跳,停下脚步,“哇”的一声,开始放声大哭起来。

    “怎么了怎么了?”一个声音响起。诶,这个声音怎么那么熟悉?我抬起头,“啊,怎么是你啊,爸!”映入我眼帘的,竟是爸爸微笑着的脸。

    “怎么了啊,怎么刚刚好好的突然就哭起来了?”爸爸一脸着急地问。

    “没,没什么。爸,我错了,我中午不应该与你们吵架,我下次再也不会对你们无理取闹了。”我带着一点点残余的抽咽声低声说。

    “哦,你还记着这件事儿啊,没事的,我没把它放在心上的。”爸爸轻声说道。

    我抢着话问爸爸:“那你们以后还会接我回家吗?我好害怕晚上的小路啊!”“今天不接你只是因为外婆回乡下了,临时作的决定,别担心,乖女儿。”爸爸温柔地摸着我的头,仍然微笑着。

    “走吧,一起回家!”昏黄的灯光下,父女俩欢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会永远爱着你,尽自己所能陪伴着你——家人。在昏黄的灯光下,追逐着你,跟随着你,用默默无闻的方式爱着你,就如同这灯光,总在为你亮起。

    (二)小欢喜

    又到了傍晚时分,天却是没有暗下来。夕阳散发出它最后的光芒,给云镶上一道金圈。两朵云之间光影交错,就像被磁铁吸住了一样,密不可分,中间却又隔着几束光柱,让蓝天闪烁着光辉,就如同这美丽的初中生活熠熠发光……

    末夏之欢

    已到了盛夏之末,吃过晚饭后的我与往常不同地独自走在路上。末夏的风已然不是那样炎热,但今年的末夏之风还是热浪滚滚,我的心却已冷到冰点。“她凭什么不经过我的允许就这样做啊!”我小声嘀咕道,“我不想理她了!”说着,我跺了跺脚。

    我漫无目的地走着,猛地看见了一个小生命——一棵小树苗。那棵小树苗长在石缝间,在它旁边是一排排的下水道。我想起了我和她小时候的惊人发现:也许就是这一棵小树苗,长在屋缝里,树枝伸长到下水道中。“哇!好神奇的小树!”“我们下个星期再来看它吧!”“好!”在稚嫩的童音下,我们许下了这个约定。

    时隔多日,再次看到这棵小树苗,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好不容易将小学的情谊再次维持到了初中,正如这棵树苗般顽强地坚持着,难道就会这样结束了吗?我思索了一番自己的问题,在盛夏之末蓝得无边的天空映出的夕阳下,奔向我心中的欢喜去。

    初秋之喜

    夏日的绿,绿得隆重,绿得热烈,绿得让人难以割舍。虽然如此,我还是在叶的纹理间望见了那渐染的微黄与浸染的沧桑。秋天在不知不觉中还是到来了。

    在校园里吃晚饭时的路上,在众人不解的眼光中,四个少女挽着手,走成一排,同时跳起来,双腿扭在一起,头一歪,连蹦带跳地走向食堂。

    “敢不敢用这个动作跳上楼梯?”“你敢你敢,我不行。”“一起嘛,一起跳”“三二一!”“哈哈……”

    晚饭过后的天台上,四个形影不离的身影站在栏杆旁向下望着:奔跑的体育生,打篮球的少年……有时候会摆出造型,让其中一个人把手比作相机,“咔嚓”一声,拍到的却是大小不一的爱心以及身后美丽的晚霞。

    初秋的天黑得很快,却依然湮灭不了夕阳中那短暂的欢喜。

    教室之乐

    欢喜不只在固定的某个时间,有时其中的两个人跟随意搭配一样,跟另外两个人组合,在课间学习。一个数学好,一个地理好,一个生物好,还有一个英语好,一对一地互相学习,互相“交换”知识,你教我不会的,我教你不会的,在面临着日益增多压力的初中生活中增添了欢乐与欢喜。

    我美丽的初中生活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点点滴滴的欢喜汇聚成一条河流,向更高、更欢乐的地方流着,它领着我上前去。

    (三)初遇

    与汝相识,幸哉。

    ——题记

    那是一年夏天中水银柱最高的几天,蝉鸣不断,路上几乎看不见什么人,骄阳仿佛快将人烤焦。而我不在家里,却是在开着冷空调的图书馆里。

    “我才不想回家呢,回家了只能学习,他们只知道让我写作业!”我小声嘀咕道,一边看着漫画书,一边捂着咕咕叫的肚子。

    正所谓“飞扬的少年最是冲动”,这天,我与父母吵完架便去上实习班,中午完课后却没有回家,而是执行我幼稚的“离家出走”计划,来到了图书馆。

    我不停地看着漫画书,一页一页,一本一本,时间在时钟的“滴答”声中一点一点流过,虽然看得索然无味,可还是固执地“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回家。一晃几个小时过去了,到了傍晚,看到后来,我的眼皮越来越沉,脑袋一晃一晃,索性趴在桌上睡着了。

    “小朋友,小朋友!你醒一下,你的东西到了!”我睁开眼,看见图书馆管理员站在面前。“咦?奇怪?我没点东西吃啊?”“是你姐姐订的,快吃吧!”“啊?”我更奇怪了,还没睡多久,我怎么就多了个姐姐?管理员说没有送错啊!

    我疑惑地打开了食品盒,里面有一杯牛奶,再仔细看,诶?还有一张小小的字条?我怀着不解而又好奇的心打开字条,只见上面写着:窗外有风景,有未来,小朋友不要虚度光阴啊!要努力!

    顿时,我震了一下,似乎明白了什么,猛然认为坐在空调房里还是那么炎热,一股暖流在我心中四处流淌,直至遍布全身。我找图书馆管理员借了电话打给了妈妈,在她满是责备的话语中,我却听见了关怀和爱。不久,妈妈打车来了,在寂静的夜空下,车子追随着星光一直向前驶去。

    又是一个周末,我在家中写作业,已经过了盛夏,阳光正好,微风不躁,在篮球场上呼唤我的声音中,在楼下行行色色的人谈笑风生中,在这无限美好的夏日里,我坐在窗边,只是抬头望了一下,微微上扬了嘴角,又紧接着埋头复习功课。因为我坚信:窗外有风景,有未来。

    这便是我与她之间的初遇,直至如今,我都不知道这个姐姐长什么样,叫什么,但我会永远深深记住这个姐姐与我之间的故事。初次遇见你,幸哉。

    (四)点亮我生命的人

    若心有所向,有所逐,平凡的日子也会泛着光。而这点点星光,往外延伸,延至天边的光,最终汇成大的光圈,用爱包裹着。让我与光同尘,最初点亮我生命中这束光的人,便是我的奶奶。

    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成了植物人,父母在事业中要抽出大把的埋单照顾爷爷,还要照顾姐姐,于是把我送到了奶奶家,让奶奶照看我。

    听父母说,我才刚学会走路奶奶就教我认识回家的路。一次过年,父母以及很多亲戚来到奶奶家,一眨眼工夫,就看不见我的人影儿了。正当大家着急地四处乱奔、寻找我时,奶奶不慌不忙地坐在座椅上,一手托盘,一手端杯,优雅且有风度地抿了一小口茶,细细品味着,边端详着茶边说:“不急,她肯定在三四十分钟后就回来了。”神奇的是,我果真如奶奶所料,在三十多分钟后回来了。印象中的奶奶,一直都是如此有方法且优雅风度。

    四岁时,我很清楚地记得奶奶带我拜访姑奶奶。我是从城里带到的乡下,很多人都把我看得娇贵,什么脏的、重的类似于刀之类东西都不让我碰。奶奶不同,她会带着我四处奔走。拜访姑奶奶时爬的是一座近九十度的大山,她只是会在我真的快下去时轻轻托住我,其它时刻都只是鼓励我,让小小的我自己爬上去。感受农村的民风,奶奶总对我说:“这叫‘接地气’,不要老学城里那些娇贵的孩子,什么事儿都不会做。”印象中的奶奶,一直都是如此淳朴且有道理。

    从会说话开始,奶奶陪我睡觉时便多了一件事——数数字。奶奶其实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只上过小学,但我认为她的修养与为人处世却不止如此。每天晚上她教我从一数到一百,数完数字便开始背古诗,说英文。一老一少就这样幸福着。可奶奶知道,就算她这样教育我比乡下其它家中的教育方式要好得多,但也不及城中的教学方式。所以,虽然我待在农村会使她每天都感到快乐、幸福,但她还是毅然地选择当父母不再那么忙的情况下把我再次送回到城里去。印象中的奶奶,一直都是如此聪慧且懂得体谅别人。

    时间像黑暗中一双温柔的手,在一恍惚间物转星移。慢慢地,我长大了,奶奶却一天又一天老去。她的言行举止,像一束光,将星空燃亮,却不似别的光那般繁亮。飘飘落落地撒在我的身上,激励着我前进的道路,她便是点亮我生命的人。

    (五)猫

    我是郑先生家中廊前的那个藤椅。没错,我可算不上是先生家中的老物件,要说长辈,不得不提一提二楼露台上的那块木板前辈,当然,还有门旁倚着的那根木棒。它们二位一个是康熙年间的大人物,一个是清朝灭亡时的见证人选,比起它们,我可真算不上什么!我不过是家中新添的物件罢了。看见我身上挂着的那只空鸟笼了吗?它与我可是特别好的朋友。郑先生经常坐在我身上,逗着鸟儿,喝着下午茶。哎哟,一想到这鸟儿,便想到了那四只猫的悲惨经历,我可是全都知道的呀!那便听我娓娓道来吧。

    记得是我才来到这三天的时候,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小猫。第一眼看见它,我便喜欢上了它,花白的毛,很活泼。郑小妹时常与它在廊前玩耍,郑先生坐在我身上看着她们,一段温暖的时光。后来一天,那只猫独自在廊中玩耍,一不小心滑了一下,它滚到了泥潭中,身上的白毛被染成了灰、棕色。它于是急忙跳到了水中。糟了!猫可不会游泳啊!为了自己的外表至于吗?

    我只能看着,我呼叫了很久,把家中的所有物件都唤醒了,告诉了它们发生了什么,但却一直没把人们叫来,等到它终于自己爬上来,便一直躲在我身下。人们都不知道它为何突然便忧郁了,只有我目睹了所有。最终,这个伴我们两个月的小侣闷闷而终了。

    我于是伤心了好一阵子。

    隔了几天,家中又来了一只小猫,这只小猫更加活泼了,它总是在我身上蹭,我也更喜欢它。并且,它在家中呆了大约二三个月,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它还捉到了一只肥大的老鼠,弄得家人更喜欢它了。

    一天清晨,天还未亮,这只小猫跑过来,纵身一跃,出了院墙。哎哎,别跑啊,这只猫胆子可真是越来越肥了!它奔向了一个人,急忙地被那个人抱走了。隔壁周丫头开门看见了,连忙追了上去,但是因为地滑,她摔了一下,便追不上了。

    周丫头平常是个心善的人,她不喜欢张扬自己做过的好事,于是便只将猫被捉走的事告诉了郑小妹。可惜郑小妹啊却一直在责怪她。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家中也很久不再养猫。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长得不好看,家中的人都不太喜欢它,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讨厌不起来它。它的性格很古怪,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又过了几天,郑太太买了一对芙蓉鸟来,大家都留心猫,怕它吃了这鸟。

    然而,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一只黑猫在一天中午突然闯进了家门,叼住了一只鸟。那只古怪的猫纵身压在黑猫身上,与它展开了搏斗。可最终,它只保住了一只鸟。

    郑先生一得知消息便抄起木棍往猫身上打,不要打它啊!它可是救了这只鸟的命啊!我喊着,可没人能听见。

    郑先生将猫打走了。

    过了几天,那只黑猫又来了。唯一能救鸟儿命的猫不在了,还有谁能再次护住鸟儿呢?两个月后,猫彻底死在了邻家的屋脊上,它就是冻死也不敢回到这温暖的小屋里来了。因为人们给它的都是斥责与怀疑。这可怜的猫啊!

    想必郑先生得知后也很自责吧,是他的误解造成了这样的后果。于是,家中永不再养猫。真的,就是郑小妹看见了喜欢的猫,也托付给人家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