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孤舰刑天的18号炮手 > 一百六十、空射激光

一百六十、空射激光

    “导弹!有导弹!”

    同声翻译将敌方无线电通话瞬间传到舱室中。

    那不是导弹,而是逼近的无人机!照射到“刑天”上的搜索雷达信号完全中断,敌机断开所有电磁辐射信号,立即转向逃跑。

    无人机推力最大,发动机喷出一条壮丽的马赫环,在夜空中拖出蓝白色航迹。航迹越来越多,AI无人机没有感情,他们只会用冷冰冰的行动回应人类的恐慌。

    红外格斗弹接电,导引头冷却开启,液氮气体充入导引窗口,进入不可逆发射程序。

    无人机等待了几秒钟,冷却后的导引头变得非常灵敏,很快就与红外探测器中的图像匹配。

    锁定完成!

    夜空中突然出现一批拖着尾焰的小目标,他们燃烧的尾迹照亮了灰色低可见涂装的无人机群。

    “激光!激光防御!”

    激光,是一种有效照射红外导引头的武器,只要摧毁了上面的128*4锑镉汞平面阵列,导弹立即就会失去目标。

    光电探头很快就在漆黑夜空中锁定闪着耀眼光芒的导弹,短短两秒钟,导引头就被激光烧毁。这枚导弹无头苍蝇一样直线飞行,最终错过目标。

    然而,无人机群发射了24枚导弹!格斗弹是一种短程导弹,他的发动机只燃烧3-5秒,在极短时间内将导弹推到4倍音速,然后滑翔攻击目标。

    无论激光防御系统怎么开火,两秒钟烧毁一枚导弹的效率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

    诱饵弹在夜空中如流星雨般下落,这是预警机最后的保命手段。无人机导弹所用的128*4锑镉汞平面阵列必须旋转起来才能有效锁定目标,对抗诱饵弹的能力不如帝国空军列装的128*128完整版导引头。

    但是导弹数量太多了,即便有几颗被诱饵弹吸引,仍旧有大量弹药突防成功。

    亚音速飞行的预警机在几倍音速的格斗导弹面前如同静止目标一样简单。格斗弹顺着发动机热源,苍白尾迹镰刀般划破黑暗。在最后的时刻,火箭发动机燃尽,导弹完全不可见了。

    空气沉寂了大约两三秒。

    仿佛刽子手处刑之前的深呼吸。

    夜空中突然炸起一团火花,连续杆战斗部在机体上打出一条狰狞的深谷。金属碎片撕裂血肉,将机舱喷涂成一片血色。金属受力变形的呜咽声与狂风吹入缝隙的嗡鸣贯透耳膜,冰冷的空气与灼热的辐射,咸腥空气与焦糊味道,这一切混杂在一起,短短一秒不到就从眼前消失了。

    导弹接二连三的命中目标,近炸引信与连续杆战斗部切蛋糕一样将他切成几块,还活着的乘员全部被甩出舱外。预警机缓慢的解体,慢慢破碎成几大块,然后就像得到了起跑的命令,一起拖着烈焰向海面坠落。

    弹头爆炸的冲击波让他们稍微停顿了一下,变成更加破碎的铝皮。

    几秒钟后,天空只剩下几具降落伞。

    甩出舱外后,所有降落伞都会自动打开,但是有的落得慢,有的落得快,有的却被风吹起,带着半截人体飘向未知的远空。

    “电磁辐射完全消失!”

    沈渊一拳砸手里,兴奋之情无以言表。这么多年被昂克人的航母欺负,随着技术的进步,曾经旧时代的王者终于有一天还是会陨落尘埃。

    “让钍鸦前进,把那几架隐形舰载机干掉!”

    “接收到四个辐射源。”

    18号打出一行字:“舰载机打开雷达了,我在定位。距离大约160公里,正在转向!沙飞,你那边怎么样?”

    “核反应堆正常,正在向激光器充能,就是我飞得太慢,追不上。”

    3兆瓦激光器,向160公里极限射程的战斗机攻击。

    这个距离是不够的!

    沈渊有点后悔那个后退的决定,如果肯冒一点风险,现在双方距离在100公里内,“钍鸦”将占据绝佳攻击角度。

    “先凑上去,你要相信黄龙他老人家会保佑敌机转向的。”

    沙飞听着沈渊这说法都笑了出来。

    预警机遭到袭击,这批飞机都转向了,怎么可能再转回来。

    几十秒后,从接收到的雷达信号看,似乎情况起了变化。

    “敌机好像不是要跑,而是在盘旋。”18号提醒道。

    “我也这么想。”乌西卡回复。

    那么……

    “他们为什么不跑呢?”乌西卡打出一行字。

    是个可疑的问题。

    预警机不仅仅是指挥平台,也是通讯转接平台,前出400海里的机群突然与航母断了联系,下一步怎么办没有人告诉他们,所以没有跑。这似乎能够解释,但也不是很好解释。

    数据链这个东西又不是什么高科技,派一架飞机往回飞,马上就可以建立通讯联系。

    一定有原因!

    就是这犹豫的短短两分钟,给了“钍鸦”机会。

    “钍鸦”,帝国空军大型核动力空中平台,原本是导弹防御计划的一部分,但是因为机体的限制,他无法搭载30兆瓦舰用激光器。那台3兆瓦的激光器与动辄十倍十几倍的地面型号相比,简直就是孩子过家家。

    经过一系列的失败,帝国研究人员最终发现,他可以在160公里外拦截刚刚起飞的弹道导弹,对某些刚刚研发导弹的流氓国家非常好用。

    然而这个时候,电磁武器已经蓬勃发展,空间防御技术也逐渐成熟,弹道导弹都开始退休了。

    于是,帝国海军将他继承下来,作为战列舰电磁动能弹的激光外引导平台使用。在演习中,战列舰打出大气层的炮弹由“钍鸦”的激光器照射引导,利用热量加热弹体上预先埋设的膨胀气体,起到微调的作用。

    后来帝国海军发现,这个东西既然能打导弹,当然也能打飞机。

    无人机群快速逼近,用光学设备定位夜空中萤火虫一般飞舞的战机。

    接着,“钍鸦”发射一束激光,对目标进行定位。

    因为云层和大气温度的关系,激光也不是在走直线,而是一条折线,经过大气层多次折射,光束才最终到达目标,相对误差一两米,不过也凑合着能跟踪上。

    “火控雷达照射中!”乌西卡发出一条讯息,“开火吧!”

    沙飞眼前的屏幕呈现绿色。

    火控雷达将目标照中的一瞬间,对方雷达告警系统会立即启动。

    沙飞没有犹豫,激光照射开始。光电跟踪瞄准系统上放大了上千倍的画面里,突然出现一个强烈的红外信号点。

    照中!

    沙飞将功率提高,同时光电跟踪热源。

    这架敌机显然察觉到了什么,他立即大角度侧滑,同时将机腹对准激光来袭的方向。

    3兆瓦激光要点燃一架飞机理论上需要3秒,然而实际上飞机是不停移动的,光斑不可能像打击无人机一样几秒钟内准确照射在一点。

    敌机突然侧滑的同时,干扰机打开,无人机那可怜的小雷达立即脱锁。

    只有“钍鸦”的激光器顽强跟踪着敌机,大气折射让光斑有些飘动,加热过程延长了几秒钟,就在“钍鸦”耗尽一次发射的燃料时,画面上明显有燃烧气体泄漏的痕迹。

    “敌机起火了!我肯定他起火了!”

    “他抛掉了所有弹药!”

    这是为了防止弹药殉爆。

    因为坠落的速度太快,光电跟踪有些吃力,没过几秒,这架飞机突然消失在一片云层里。

    所有看见这个画面的人都愣在当场。

    也许激光确实烧穿了一个小洞,但是好像没有产生结构性破坏。

    “没关系。”沈渊鼓励道,“把四架飞机赶走,让无人机掩护我突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