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孤舰刑天的18号炮手 > 一百六十一、掩护推进100海里

一百六十一、掩护推进100海里

    “无人机突击,掩护我进入射程!”沈渊一把将车钟推到底,战舰转向直奔前方而去。

    “WZ无人侦察机上线。”

    “我在攻击第二架敌机,一定按时打开突破口!”

    两边都没有什么问题。

    “刑天”号掀起的白色水浪越来越长,很快覆盖了舰体四分之一的长度,在冬季风浪不大的时候,他可以发挥最高速度,狂飙到45节的超高速。

    远方夜空不时亮起火球,这是敌机在攻击突前的探测无人机。

    在短暂的震惊之后,昂克人恢复了理智。他们装备着性能最好的隐形舰载机,只要能够击落这几架突前的特型无人机,激光炮就失去了引导,变成一条能照200公里的大号手电筒。

    敌机就像夜空中的萤火虫,上下翻飞锁定廉价而隐形性能捉急的无人机。

    沙飞则毫不客气的锁定并照射这些倒霉蛋。

    这是时间的赛跑,无人机先全灭,敌机就能逃出生天。反之,这里的“鹰墙”就会被凿穿一个大洞。

    氧碘化学激光已经是比较老旧的型号,每一次射击之后都必须将做功的“弹药”,也就是氧气和激发后的碘原子全部抽空,然后将过滤后的氧气和基态碘原子再次填充到反应器。

    开火是5秒钟,可装填却需要十几秒。

    十四套激光脉冲单元一起换气,少数溢出的紫黄色含碘气体让飞机里充满了臭味。沙飞不得不打开过滤器,让这些讨厌的东西排出机舱。

    很快,“钍鸦”第二次开火。

    与第一架下落不明的战机不同,这次是直接点燃了敌机弹仓里的导弹。爆炸闪耀了夜空,将残余敌机照得一清二楚。

    沙飞依葫芦画瓢,又将另外两架不肯逃跑的敌机击落。

    “钍鸦报告,灭队完成!”

    “好像没有哦!”沈渊笑道,“我这里看到了一个红外信号。”

    什么?

    18号借助无人机探测器,果然看到了一个红外信号。

    那是一架加速逃跑的飞机,应该就是第一架躲进云层的舰载机,烧穿了吸波涂料,隐身外形也被破坏了,发动机尾焰就这样直接暴露在红外探测器面前,上百公里外都清晰可见。

    “好的,我会补一发的。”

    “不!”沈渊立即制止他,“绝对不行!”

    击落一架受伤的敌机轻而易举,但是几十年军旅生涯的直觉告诉沈渊,这架飞机无论如何不能打!

    倒不是他很仁慈,这是一架逃跑的战机,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返回母舰。在漆黑一片的夜空,航母是不可以关灯作业的,只要起降就必须开灯,只要开灯就有可能被截获。

    这架飞机会是一个最好的带路人,带着WZ超高速无人机找到航母的位置。

    “跟着侦察机,前进四!”

    “主炮装填92式通常弹。”

    “鱼雷舱准备,炮击之后,鱼雷处分!”

    沈渊连续下达一连串的命令,脱掉白色军帽,褪去防寒服。舰桥上的水兵纷纷照抄,在冬装内衬上加穿防闪爆服。

    18号也不例外,他停止与脑机的链接,在水兵们的帮助下以最快速度穿上防护服。

    然而就在他穿上衣服的一瞬间。

    “不对劲!”

    “什么不对?”

    18号抓起水兵腰间的高频通话器,向舰桥喊话。

    “那几架飞机是不是在保护什么?”

    “什么?”沈渊不明所以。

    “你不觉得奇怪吗?他们应该撤退的。”

    “也许只是蒙了吧。”

    “可一分多钟呢。”18号反驳着,心里越发笃定这个海区有问题。

    有道理!

    可是这一片都是帝国无人机的活动区域,现在电磁干扰已经减弱,天上有三架WZ高超音速无人机前出侦察,下面有120架无人攻击机在向航母进攻。帝国在这一海域的空中力量密不透风,几乎不可能漏过水面目标。

    “大哥,你还记得那条潜艇吗?恐怖鳐鱼。”

    沈渊立即醒悟了!

    “我知道了!我立即让基地派几架反潜机过来。你继续任务,无论如何要砸掉封锁线,保护反潜机展开。”

    距离。

    18号想起来了,那种巨型鱼雷航程是有限的。潜艇可以核动力,鱼雷要搞核动力装置就很难了。所以,那几根20米长,2米直径超级核鱼雷仍然是常规动力的。虽然更大的直径意味着更多的燃料,但常规燃料的能量终究有限。

    经过简单计算,从缴获的设计图上,18号估算这种鱼雷的航程不超过450公里。

    同“小鳐鱼”号潜艇一样,这种鱼雷发射后应该顺着海底航行,用声纳匹配海底地形,然后一路顺着海底摸到岸边爆炸。

    既然昂克人已经丢出了上千枚核弹头,自然不在乎再丢出几枚。

    问题在于,帝国无人机群过于凶残,将封锁线牢牢的锁定在距离海岸600公里外的大洋上,昂克人的战舰飞机不敢越过这条线。那么其中就有150公里的射程差距!

    如果以海军航空兵掩护,强行突防,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仅仅在一处进攻未免“此地无银三百两”,所以……

    这就是林缜的情报根据,昂克人将要向帝国发动进攻,摧毁工业区。

    只不过林缜基于经验,认为那是航母打击群的轰炸,而实际上对方是打算用潜艇发射核鱼雷直接掀起海啸。

    沈渊对着海图,量尺开合,眉目成川:“难怪他们要将封锁线推进150公里,这是在掩护核潜艇的突袭!”

    “我担心的是,那艘潜艇不一定从这里过。”18号回道。

    “为什么?”

    “如果我是昂克人,决不会把潜艇的航线透露给前线指挥官知道。”

    没错!

    茫茫大海,上哪去找那么几艘核潜艇?

    18号闭眼冥思,短短几分钟,他突然睁开眼睛。

    “我有办法了!火力侦察!”

    “什么?”沈渊问道。

    “以无人机数量优势,一夜之内向整条封锁线发起攻击,将敌机逼退,为反潜机作业创造条件。”

    “这又有什么用呢?”

    “有用!潜艇潜在深海是不可能与岸上通讯的,航母打击群必须保证那块水域的制空权,只要我们全面进攻,对方打死也不肯放弃的地方,就是潜艇的航路!”

    有道理!

    沈渊点头同意,方案上传到总参谋部,无人机群立即活跃起来。

    “我要指挥当面无人机向南北方向拓展,减轻正面压力。”18号戴上脑机,闭合双眼。

    信号通过激光直接传输到“钍鸦”上,再向前方无人机群转发。

    “乌西卡,给我一批空战型无人机控制权。”

    “没问题!这边有刚到达的96架利箭,你慢点挥霍。”乌西卡调皮回应。

    由于干扰信号逐渐强烈,18号故技重施,向无人机AI传输编码。空战模拟演练数据在他脑中飞快运转,无数种应对方案逐步变成代码,很快数据被打包传输到每一架无人机的存储芯片里。

    即便通讯中断,这些AI无人机依然可以做出应激反应。

    输入,预警机外形剪影。

    输入,舰载机外形剪影。

    看到剪影的时候,大约应该有3公里以内了,刚好就是格斗弹比较舒服的打击距离。

    看见——对照——打击,这是最基本的应激过程。

    18号无意识间突破了一条人伦规范,他将打击权下放到了AI程序上,他们像生物一样拥有了应激反应能力。

    嘭!

    一架无人机信号变成红色。

    昂克人不是傻子,短时间里就组织起了第二梯队拦截力量。

    夜空中亮起几个光点,正面突防的机群似乎迎头撞上了防空驱逐舰,区域防空导弹爆炸的火光一明一暗,照亮了整个机群。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