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网游竞技 > 东汉末年那点事 > 第二章太乱了!

第二章太乱了!

    杨雍取代后,但地方状况并未因此改善,地方官再度被叛军围攻。

    有应对羌乱经验的新任护羌校尉夏育在汉阳郡的畜官遭句就种羌首领滇吾攻打,盖勋又一次率军往救。

    但这次,他在附近的狐盘遭到惨败。夏育、盖勋都逃走了,此时凉州政府显然已经不能靠自己的实力应对叛军了。

    盖勋战斗到下属不足百人,身上有三处负伤,仍然坐着不动,指向木牌说:“就将我的尸体葬在这里!”

    他想当烈士,敌首滇吾却不肯了,说杀了这种贤人是会得罪上天的。

    盖勋也不领情,仰天大骂:“该死的叛军,快来杀我!”羌军都相视而感到惊讶。滇吾甚至下马将自己的马让给盖勋,盖勋也不肯,于是被羌军俘虏。羌人佩服他的义勇,不愿加害,竟然将他送回汉阳。

    既然叛军要留下他的性命继续为国效力,盖勋也就不客气了,他被新任刺史杨雍表奏任为汉阳太守,并且拿自家存粮救济了饥荒中的百姓。

    但是,随着盖勋、夏育等虎将相继折戟,这位新任的杨刺史也实在拿不出什么平叛的高招来了。

    次年春,边章等率数万骑进犯三辅地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兵锋直至西汉故都长安。

    朝廷无法坐视,以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和中郎将董卓分别为正副统帅征讨之。

    皇甫嵩请求调动乌桓三千人,北军中侯邹靖却上言称乌桓兵弱,应该招募鲜卑。

    汉灵帝让四府(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府)商议此事。

    大将军掾韩卓以为乌桓兵少,又与鲜卑世代为仇敌,若乌桓被调动,则鲜卑必定袭击乌桓老家,乌桓闻讯一定会弃军回救,这样无论是对军情还是军心都没有帮助;而邹靖驻地接近边塞,若令其招募鲜卑轻骑五千,必有破敌之效。

    车骑将军掾应劭则有不同意见鲜卑多为不法,难以制约。他建议招募善守且不背叛的陇西羌胡,选拔精勇者,多给奖赏;陇西郡太守李参沉静有谋,必能给予奖励,得其死力。

    韩卓不服,与应劭辩论。于是汉灵帝诏百官大会朝堂,百官都认同应劭的建议。

    当初招募的湟中义从胡不就是那些“不背叛”的人吗?你怎么保证现在招募的“不背叛”的陇西羌胡,就一定不会背叛呢?

    到最后大将军掾韩卓和车骑将军掾应劭都没有出军。

    185年春,叛军早已达数万人。朝廷任征讨黄巾的名将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防御长安。但皇甫嵩初期无功,因宦官诽谤,上任四个月后于七月被免职。

    凉州的持续叛乱使国库大损,朝廷不得不课税、征召劳力以应战。司徒崔烈建议放弃凉州。

    议郎傅燮则发表了一篇激动人心的演说,谴责崔烈,并强调凉州地处前线的重要性:“凉州官员失和,使整个凉州落入叛逆之手。崔烈身为宰相,不想着为国家想平定它的办法,却想割弃一方万里的土地,臣窃以为疑惑。如果让左衽的蛮夷占领此地,军力强盛并作乱,这将是天下最大的顾虑和社稷的深切忧患。……如果崔烈不知道这一点,他就太蠢了;如果他知道了还这么说,是不忠。”

    傅燮,本字幼起,后改字南容,北地郡灵州县今宁夏人,是西汉傅介子、傅宽之后,望族子弟。身高八尺,魁梧威严。少时入洛阳求学,师从太尉刘宽。郡举为孝廉,后来郡里举荐他的郡将逝世,他按惯例弃官回郡,为举主服丧。

    184年初,黄巾民变时,朝廷征召各地有领兵作战才能的人至雒阳报道,随军出征。傅燮应召进京,任左中郎将皇甫嵩的护军司马。出征前,傅燮曾上书灵帝,对黄巾之乱的根源做了论述,认为宦官是祸乱之源。中常侍赵忠看到后,非常不满。

    傅燮的说辞打动了汉灵帝,刘宏拒绝了崔烈的建议。傅燮被任为汉阳太守,派往前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