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网游竞技 > 东汉末年那点事 > 第五章忠臣?

第五章忠臣?

    后来长沙郡爆发区星叛乱,区星在长沙郡自称将军,带领着几万人在长沙郡一带攻城略地。

    因为孙坚是江东人士,熟悉长沙郡的风土人情,所以东汉朝廷就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去平定区星叛乱,孙坚刚到长沙郡,毗邻的零郡、桂郡也分别爆发了周朝、郭石叛乱。

    三郡集体叛乱而且事发突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身败名裂,但是孙坚这个极度渴望出人头地的白丁却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此战不仅东汉朝廷在密切关注,而且整个江东地区各个世家大族也是瞩目以待。

    此战孙坚为主帅,如能平定,则必然扬名立万、天下闻名!可谓是高风险与高回报同在。

    孙坚不负众望,在此番平定三郡叛乱的战斗中,他继续发扬“拼命三郎”悍不畏死的精神,最终彻底平定了叛乱,江东地区重归安宁,朝廷因此加封孙坚为乌程侯!(此时东汉王朝的侯爵不同于后面的乱世时期唾手可得。如果不是立有匡扶社稷的绝大功劳是不可能被加封侯爵的)

    中平四年(187年)长沙贼区星自称将军,孙坚军与区星军,爆发了区星之乱,万众余人攻围城邑,周朝、郭石亦帅徒众起于零、桂,与区星相应,朝廷敕封孙坚为长沙太守。孙坚到郡中亲率将士,施方略设备,旬月之间,克破区星等。又越境寻讨周朝、郭石,郡中震服,三郡整肃。汉朝录坚前后功,封其为乌程侯。

    当时庐江太守的侄子宜春县令,被敌人攻打,派使者求助于孙坚。手下主簿劝孙坚不要越界,孙坚说:“我没有什么文德,以征讨为功,越界帮忙也是为了保全郡国,即使获罪,我也无愧于天下!”于是整装待发,敌人闻风而散。孙坚不顾汉朝这个规定:“二千石的官吏,不但不得擅自发兵,用兵也不得出界”,而私自越界平乱,而且竟然从长沙郡跑到了扬州的宜春县平定叛乱。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争权同归于尽,董卓废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掌握朝中大权,在京城横行跋扈,恣意妄为。孙坚闻知,拊膺长叹:“如果当年张温听了我的话,朝廷哪会有这场浩劫!”

    天下诸多州郡,纷纷兴兵讨伐董卓。孙坚也参与其事。孙坚起兵不久,便做了两件大事。兵到荆州,逼死了荆州刺史王睿;兵到南阳,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

    王睿曾和孙坚一起平定零陵、桂阳。因为孙坚是武官,所以,他在言谈中,常常流露轻蔑之意。对此,孙坚早就心存不满。王睿又与武陵太守曹寅合不来。这次举兵讨伐董卓,王睿宣称要先杀曹寅。曹寅害怕被杀,便假冒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的檄文,下达给孙坚,檄文中数说王睿的罪过,命令孙坚将他处死。孙坚领受檄文,立即起兵前往。

    王睿闻知有军队到来,登楼观望,并派人询问这些兵来此的意图。孙坚的前部回答:“我们长久奔波在外。劳苦不堪,所得的赏赐,还不够做衣服呢!这次来,不过是想请您开恩,再赏些财物。”王睿信以为真,说道:“这有何难,我做刺史的,难道还去吝啬吗?”当下传令打开库藏,让兵士们自己进去,看还有什么东西可资用度。

    等到来兵涌到楼下,王睿才发现了孙坚,大惊,忙问:“士兵们自来请求赏赐,孙府君怎么也在这里?”孙坚回答:“奉案行使者檄文,特来取你的首级。”王睿又问:“我犯了什么罪?”孙坚回答:“在下我也不知道!”王睿走投无路,刮金饮之而死。

    孙坚逼杀王睿之后,引军到达南阳。下公文给南阳太守张咨,请他供应军粮。当时孙坚部下已有数万人,袁术也已上表,奏请以孙坚为代理中郎将。张咨问手下人应该如何对待。手下人说:“孙坚不过是邻郡的一个太守,他无权调发我们的粮饷。”张咨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对孙坚不加理睬。

    孙坚以牛酒为礼物去拜访张咨,张咨第二天只好也来答谢。孙坚设宴款待,酒酣,孙坚的主簿进来禀报:“前有文书传给南阳太守,但至今道路尚未修整,军用钱粮尚未备足,请将他逮捕交付主簿问个明白。”张咨见势头不好,想要离去。

    但四周已布满士兵,根本无路可走。一会儿工夫,主簿又进来向孙坚请示:“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说着,便令部下将张咨推出军门斩首。南阳郡府官员大为震惊,从此,孙坚的部队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