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开花

    从黄巾起义到讨伐董卓,孙坚一直在发扬他拼命三郎、悍不畏死的战斗精神。面对世家大族子弟们雄厚的家族背景和人多钱多的社会资源,出身布衣白丁的孙坚只能凭借一腔热血和一身武艺打天下!

    同时,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时代,孙坚只许胜不许败。世家大族的子弟们因为家族关系和社会资源,哪怕失败了也有极大的可能被新主人赦免。因为新主人征服了该地区后,只会铲除掉当地的龙头家族,而需要当地的地头蛇家族为他们维持地方秩序,所以绝大多数的世家大族不会被斩草除根。

    例如曹操征服了冀州后,只是铲除了袁氏家族,而同时期的崔氏家族不仅没有被铲除,而且还得到了曹操的重用。孙坚不一样,他身后没有家族来为他保驾护航,他一旦身死,其家族面临的就是被他人兼并的结果。

    我们前面讲过,当初西凉羌人造反,朝廷派张温带着董卓等人去平叛,孙坚就作为参军跟着张温,有一次董卓桀骜不驯的不听命令,孙坚就劝张温杀掉董卓,是张温出于局势的考虑,才让董卓逃过一劫,那这次天下诸侯讨伐董卓,孙坚自然是义不容辞了。

    且说当时的长沙太守孙坚,他带着手下人马一路往北来讨伐董卓,在路过荆州的时候,他先练了练手。当时的荆州刺史叫王睿,这个人向来的骄傲自大,从来不把孙坚放在眼里,这次孙坚打着反对董卓的旗号路过荆州,王睿虽然不情愿,但也碍于面子放孙坚大军进了荆州。没想到孙坚京城之后耍了点花样,把王睿就直接干掉了。

    过了荆州以后,孙坚大军继续前行,这一日就来到了南阳太守张咨的地界。开始孙咨根本就没打算搭理孙坚,可人家孙坚很热情,主动的给张咨送礼。虽然只是些牛啦酒拉之类的东西,可张咨总要做做样子给人家回礼,于是第二天张咨也备好了礼物亲自去拜访孙坚,孙坚就很热情的摆下酒席款待张咨。

    就在两个人推杯换盏之际,门外一阵脚步声,有一人就挑帘进来了,原来是孙坚手下的长沙主薄。这主薄看了看张咨,稍微犹豫了一下就对孙坚讲,太守大人,之前我们就给南阳太守发过文书,说要北上讨伐董卓,请他做好准备工作。可到现在为止,这里的道路还是没有修好,而且应有的钱粮也没有给我们准备下,按理应该请张太守解释解释,说完之后,长沙主薄扭头挑帘又出去了。

    张咨一听这话锋不对啊,再一看孙坚这会面沉似水的,感觉情况不妙,就想起身走掉,可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带来的人都不见了,周围是站满了孙坚的士兵,只好继续静坐。这酒席的空气可就有点紧张了,又过了一会,长沙主薄又进来了,他向孙坚禀报,太守大人,我们商量了一下,这南阳太守这么不配合,分明是想拖延我们讨贼大军的行进速度,这就是跟董贼穿一条裤子,请把他军法行事。

    这回还没等张咨起身,孙坚一拍桌子,这还了得,来人,把这个乱臣贼子给我推出去斩了。就这样,南阳太守张咨就稀里糊涂的掉了脑袋。这消息传出去以后,整个南阳城都震惊了,孙坚的军队是要什么就有什么。

    这长沙太守孙坚起兵一路向北,先后干掉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而后大军补充了给养,就开进了鲁阳,见到了袁术。孙坚的到来让袁术十分高兴,他马上给朝廷上表,举荐孙坚为破虏将军兼任豫州刺使,当时董卓把持的朝廷有没有批准,这个就不知道了。

    不过人家孙坚可能并不在乎这个,他在鲁阳整顿了一下军队以后,就准备向董卓开战了。这打仗可是大事,不但要前方将士勇猛,还需要后方有足够的粮草支援,所以孙坚就任命长史公仇称为从事,让他领兵负责督办粮草的事情,因为这是大事,所以孙坚就在城东门外搭起了帐篷,亲自设宴为公仇称送行,几乎孙坚手下的所有将军下属们都参加了宴会。

    那个时候董卓已经得到了孙坚起兵的消息和路线,为了防患于未然,他先派出了数万的骑兵和步兵来迎击孙坚,就在孙坚为公仇称践行的宴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那董卓的先头部队就已经赶到了。

    可能是军队马匹的脚力不同,只有几十名骑兵先到了,看到董卓的人来了,大家都有点紧张,有人就想站起来迎战了。这时候孙坚下了命令,大家管好自己的队伍,不要轻举妄动,之后是该笑的笑,该喝的喝。慢慢的,这董卓的后续骑兵可就赶到了,人头数是越来越多,孙坚这才站起身来,他领着下属和将军,将军们带着手下的士兵们就慢慢的撤退到城中。董卓的军队看孙坚这头这么淡定,而且他们的队伍阵型整齐训练有素,也就心生忌惮,没有攻城就退去了。

    再说孙坚这头,等手下人马都安全退到城里之后,他才对身边人说,刚才我之所以没有起身让你们赶快进城,是怕会造成士兵们的慌乱,他们要是乱起来抢着往城里跑,恐怕你们就进不了城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