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草创

    “明日朕要出宫几日,在此期间你替朕看好了后宫。”朱由检又道。

    出宫是必须的,除了筹建军器厂之外,也有顺路查看民情的意思。

    “陛下,妾得知您要出宫,能说说为什么吗?”周皇后脸有些红,一番荒唐却将正事忘了。

    “朕出去是为了国事,并非游玩。”朱由检顿了顿又说:“以后还会经常出去,你就不要问了。”

    “陛下要出去就会兴师动众,搅扰的地方不安,何况,有什么事不能交代内臣外臣去办呢?”

    “内臣外臣?嘿,这事还真得朕亲自办。”

    “您只有一人,怎么可能事事躬亲呢?何况,若是事情都由您亲自做,要内臣外臣又有何用?”周皇后依旧细声慢语的劝导。

    “朕自登基之后才知道,如今国事可称艰难,诸臣也多不可信。朕欲重振国事,就必须对朝廷做出许多改变,许多事只能亲历亲为。”朱由检道:“何况他们做不来,也不会做,这事你不用多说了。”

    “妾遵旨。”

    周皇后不在言语,只是嘟着嘴。

    此时天色已黑,早有宫女将各处香蜡点起。

    “陛下,是否摘下灯笼?”尚寝局女官在二人说话的空当过来小声请示。

    “摘了吧。”朱由检点头。

    老远伺候的内官监太监忙奋笔疾书。

    “妾乏得很。”周皇后满脸娇羞的道。

    “没事,朕今晚只是歇息。”

    明制,尚寝局女官专门伺候皇帝寝处之事,各宫门口都挂有两盏灯笼,如果皇帝在谁那里留宿,女官就将灯笼摘下来,晚上负责巡街的的一看就知道了,然后即刻传令。

    各宫听见也就知道今晚可以死心了,洗洗睡吧!

    而内官监则除了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举止之外,也负责记录皇帝临幸过谁,以后有了身孕好查核,如果皇帝不想让这个嫔妃怀孕,还会召来太监负责此事,宫内自有一套按摩秘法令女人无法怀孕。

    也免得皇帝提上裤子不认账——并不是没有先例,崇祯的爷爷神宗就是如此。

    当初神宗去探望老娘,结果老娘不在,神宗看老娘宫里的宫女挺不错,一时兴起后就地正法,说起来也点背,就这么一次就有了崇祯的老爹。

    话说这老娘貌似也不地道,偏偏就这么巧她不在,又偏偏这么巧留下一个能挑起神宗欲望的宫女,估计是想抱孙子想疯了。

    孩子生下来,得给名分啊,结果一问神宗,神宗却百般抵赖不认账,最后拿出记录这才负责。

    ---

    明人好赌,且无所不赌,皇宫内当然也是如此,斗鸡斗蟋蟀骰子骨牌下棋双陆花样繁多。

    两人说了一会话,周皇后就提议:“陛下,咱们掷骰子如何?”

    这时候又没有电脑手机平板,朱由检又不似前些日子满腹心事,正觉得无聊,闻言大喜:“好啊,不过得带点彩头。”

    “当然要带彩头,不然才没兴趣与陛下玩呢。”周皇后撇了撇红唇:“不如每次一两银子,如何?”

    后妃都是按品级拿月银的,妃一品嫔二品,不缺银子。

    “没意思,不如玩个新鲜的如何?”

    “您说,妾奉陪就是了。”

    朱由检贴过耳边小声说了几句,周皇后听了连脖子都红了,扭头啐了一口:“下流!”

    “哈哈,不玩拉倒。”朱由检大笑:“要不这样,谁输了谁喝酒,如何?”

    “一言为定。”

    还未到夜半,周皇后就已经醉眼迷离了。虽然朱由检输多胜少,喝的也是小杯桂花酿,可架不住酒量差距大啊。

    宫女伺候两人上床歇息,朱由检倒也说话算话,只是休息了一夜。

    只是,十八九的年纪,晨间运动那是必不可少的,结果周皇后直到日上三竿方才起床。

    早晨简单的吃了点饭。

    是很简单,简单到只有四菜一汤,烧笋鸡、猪肉炒黄菜、煎鱼、八宝攒汤,主食是面点。

    喝着茶坐了一会,问宫女得知周皇后还在睡觉,摇摇头自己出了门。

    刚出门,王之心就报说几位阁老求见,曹文诏等武将与御马监几个提督太监也在乾清宫前等候。

    闹心,等腾出手后就先收拾收拾这些太监,自己想出宫的事才多大会就传到外臣那里了,朱由检恨得有些咬牙。幸好,这几个阁臣都不是什么有骨气的主,估计很好糊弄。

    “让阁臣来乾清宫吧。”

    其实乾清宫是内宫,明代皇帝除非有重大的事,否则不会在这里召见臣子,不过朱由检不在乎,方便就好。

    回到乾清宫没一会,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四人就来了,行过礼后没等朱由检赐坐,黄立极就径直道:“听闻陛下欲出宫?欲去哪里?”

    “嗯,朕有些事要做,需要去涞水县附近转转,几日后就回。”朱由检。

    “陛下,您一身牵动天下安危,怎可随意出宫,何况出宫事端多多,涞水地狭民困,哪堪其扰。”

    “朕只带一些护卫军出行,也不去涞水城,不会滋扰地方的。”

    “陛下……”

    黄立极话没说完就被朱由检打断了:“别陛下陛下的了,皇帝出宫又不是没有先例,别说成祖了,就是英宗武宗也没少出宫。

    快则两日慢则三日朕就回来,在此其间有事由先生们与司礼监多多斟酌,如果有决定不了到底事就飞报与朕,反正也只有区区百余里,误不了事。

    你们退下吧。”

    “陛下还需三思啊!”几人本来就不是什么直臣,来进谏只是走走过场,见朱由检烦了,也就顺坡而下:“臣等告退。”

    看到文官就想起徐光启与毕自严,招收喊过王之心:“徐光启几人还没有来吗?”

    “陛下,徐先生在路上,他年纪大了耐不得颠簸,还需几日才能到。毕自严也还在路上。”

    “我记得毕自严是山东淄川人吧?怎么这么慢?”朱由检有些恼怒。

    “陛下,小人也不清楚。”王之心吞吞吐吐的说,见朱由检脸色阴沉,忙又道:“听说,毕先生开始不愿意来,还是出使太监使了些手段才同意的。”

    “孙传庭呢?”

    “据说出外访友去了。”

    头皮有些痒,敲了敲头上的乌纱翼善冠,心里更增恼怒,一个个的都很有骨气啊。

    乾清宫前,众人早已率领数十大汉将军等候多时。

    本想直接走人,坳不过众人劝说,只得又进去换了戎装,穿完自己一看,确实威风!

    头上是有着金色凤翅和华丽盔缨的酒盅盔,金色的鱼鳞甲,连臂手都是金色,前胸两侧各立着一条金龙,腰间悬着一柄镶有云龙纹的腰刀,人群中煞是抢眼。

    “走。”上了马——他虽然骑术不精,不过骑行还是没问题的。

    朱由检一声唿哨,率先出了乾清门,掉头从归极门直奔西华门——南边午门外衙门众多,走那边有点找不自在了,虽然他们明知道朱由检出宫,可只要没看见还可以含混过去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