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夜宴二

    “皇兄在时内库账目混乱,我想着让你管起来。”饭后喝茶时,朱由检沉吟道。

    “妾能管内库吗?再说,妾也看不懂账目啊。”周皇后有些不自信。

    “怎么不能管?以前就有后宫管理内库的先例。

    至于看不懂,可以学嘛,以皇后的聪慧还不是简单的很。”

    “您刚要妾查验宫里人手,妾还要替您管理后宫,怕也没多少时间。”周皇后说着有些幽怨的看了看朱由检:“虽然您现在只有两个妃子,可谁知道以后会有多少。”

    笑了笑,好色之心人皆有之,这个就没法说了。

    不过,肯定也不会太多,毕竟明代后宫不像清代后宫里净是歪瓜裂枣,明代选妃美貌很重要的,皇帝的后妃个个都是美女。

    比如天启的张皇后就号称艳冠群芳,而自己的妃子田秀英天生丽质之外,更是多才多艺,琴棋书画蹴鞠骑射园艺女红无所不精。

    “你可以试试,让袁妃与田妃给你做帮手,也可以轻松些。”见周皇后面色不渝,忙道:“还是让袁妃来帮你吧。”

    田妃最受宠,周皇后时常给其小鞋穿,朱由检这才记起来。

    袁妃则很圆滑,与谁都交好。

    “陛下希望妾做什么?怎么做?”

    “以前皇兄管的太乱了,仅凭几句话就能从库内领取钱物,还有太监需一取十,等等弊端难以尽数。

    往后内十二库都归你管,凡是宫内领取钱物必须有票,即使是朕身边的太监也是如此。

    票必须经你过目核实才发出,票面注明所需物品数量经手人等。

    领了钱粮在何处如何用掉,以后都要核销,你也不时派人去查看一番。

    每三月或半年盘查一次,发现谁手脚不干净的,交给魏忠贤。

    朕会让王之心交代十二库掌印,你与袁妃可以边做边学。”

    大明的财政制度,原本没有内外之分。朱元璋挺瞧不上宋朝的内库外库制度,觉得天下都是朕的,还分什么内外,所以皇室开支与国家开支是混在一起的。

    只是他的后世子孙不这么想,而且这么做也确实弊端太多,所以后来发展成国库以太仓库为主,内十二库专供皇家使用。

    周皇后闻言后一双凤眼笑成了一线:“您交给妾这么大的事,就不怕妾做不好?”

    “这世上,朕如果连皇后都信不过,还有谁可信?”是挺大,财政大权独揽,可朱由检委实没有别的人选了,自己又分身乏术,也只能这样了。

    “陛下,妾一定做好。”听见朱由检如此信任自己,周皇后收起笑容严肃的说。

    既然要皇后管内库,朱由检就将他所知的少的可怜财务知识说了说,又随手在桌上用茶水画了个后世票据的样子。

    首先是记账法。

    现在的四柱记账法明显漏洞太多,可他暂时也没有合适的记账法替代,只能等徐光启到来后介绍些传教士再说了。

    四柱记账法,分旧有、新收、新支、现有四个账目。

    很明显,应收应付等项目在账簿上是体现不出来的,这就尴尬了,搞鬼是很容易的。

    而此时在欧洲,佛罗伦萨记账法已经发展成熟,与现代的借贷账目区别很小了。

    不过,即使徐光启介绍来传教士,培养学生也是需要时间的,至少三五年内,不可能有足够的人手全面铺开。

    何况,仅仅靠一套记账法就能制止谈贪墨?

    太天真。

    先用四柱记账法凑合着,然后钱账分离是必须的,宁愿多雇佣一个账房,也要减少动手脚的漏洞。

    当然,这个防不住会计与出纳合伙做手脚。

    票据华丽登场。

    后世的票据大多是三联或四联,身为皇帝自然不差那一张纸的成本,就是四联了。

    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环,大幅度减少随意篡改账目的机会,增加合伙贪墨的难度。

    当然,也会大幅度增加相关人员的工作量。

    也有麻烦。

    现在没有复印纸,无法杜绝开阴阳票,只能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稽查尽量减少此类事情了。

    还有推广,这个也要慢慢来。

    在官府方面来说,各部衙、省、府官员可能不会太反对,因为他们直接在账目上做手脚的时候很少,大多是以回扣、送礼等形式贪墨。

    而一个可控的、清楚的账目,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加强手中权力的途径。

    可胥吏与基层官员必定会抵制,而且是强烈抵制,因为这会堵死很多他们赖以为生的捞钱漏洞。

    可推广的工作恰恰离不开他们的配合。

    在民间来说也不容易,毕竟没多少商家愿意留着票据让官府查验。

    还有统计报表,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从报表上,很容易看出资金流向等异常,从而发现一些苗头。

    再者,这东西无论是对生意运营还是作坊管理都很有用处。

    多环节登记与账簿也是必须的。

    比如各处总的账目,库房账目,门禁登记,到时候三方账簿都收上来,很容易就对出问题。

    最重要的,核查。

    其实,即使是四柱账,如果严加核查的话,也能大幅减少贪墨现象。

    只不过,大明自有锅情如此,谁也没辙。

    先从宫内试行。

    现在是内官监总管各处作坊、厂局。

    在内官监下增加一套账房班子专责查账,每半年核查一次各处账目,每个月随机抽查一处账目。

    每次抽查,立即封存被抽查处账目直至核查完。

    也负责审核每五日各部送来的账目。

    这需要大量人手,重开内书堂就是为此准备的。

    还不放心,还有招收人员环节,但是这个现在更没有实行的条件,暂缓。

    周皇后如听天书,两只眼睛骨碌碌的乱转,可就是不明白之间的道理:“陛下,您慢点,妾有些听不懂。”

    也难怪,要一个外行一下子就搞清楚财务运作,也太不讲道理了。

    朱由检无奈了:“这样,你先寻一些会账目的太监宫女盘查内十二库,将宫内到底有多少钱粮查清。

    也找些人一起学学账目,王裕民正在做账房学堂,此事交由他办即可。

    以后宫内取用钱粮,先让他们出写两份文书,一份你留着,一份由库里留着,即使是朕身边的太监取用也是这个规矩。

    然后你做一些票样,要有时间缘由钱物数量等,做好了我们一起看过,没问题就发印。

    等你学会了账目,我们再一起仔细琢磨章程。”

    周皇后站起来,佯装端正的侧身行了个福礼道:“妾遵陛下旨。”

    朱由检很配合的笑道:“免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