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盐法

    “臣附议。”孙成名也高声喊道。

    声音清晰入耳,朱由检高兴之余也是撇嘴,早这么说,哪来这么多事。

    嗯,看来阉党的骨头确实不如东林党硬啊!

    诸大臣目瞪口呆,还有这么不要脸的皇帝?

    招手示意将二人带回来。

    又和颜悦色的问几位御史:“诸位,你们呢?”

    “臣请陛下择优采买。”

    “臣附议。”

    “钱粮怎么办?”

    “自然由户部、工部筹措所需钱粮。”

    再问阁老:“先生以为呢?”

    黄立极心里叹息一声:“臣无异议。”

    “李先生?”

    “臣无异议。”

    只是,就这么算了可不行,朱由检一拍手:“诸位大臣能以国家为重抛弃成规,朕甚是欣慰。

    只是工部官员视士卒性命如无物,如此粗制滥造却不能不查。

    魏忠贤。”

    “臣在。”

    “将虞衡司郎中以下官员下狱,由东厂调查工部虞衡司下军器局、盔甲厂舞弊一案。”

    诸大臣也没胆子阻拦了,这位摆明不走正道,犯不着惹火烧身。

    几位老资格更打定主意寻机致仕。

    不过这时候是万万不能辞官的,稍微有点脑子都不能干这事。

    ——

    黄昏时,想想还有三辆宝马要送出去,不由得浮想联翩。

    嗯,每日一辆宝马送上门,这三日想必会享尽艳福。

    吩咐王之心套马,起驾坤宁宫,自己骑马在旁同行。

    两宫很近,可是马车这么一走,朱由检就觉得这玩意在宫里可能并不实用。

    乾清宫的正门与两个侧门都有高高的台基,马车是过不去的,只能停在院外,去坤宁宫也只能停在后门。

    而且,这还多了个卫生问题。

    这届马匹也不行,一点素质没有,也不知道大小便要上厕所,兴致所至就地解决。

    一会功夫,乾清宫门外就多了两摊农家肥。

    罢了,总归是一番心意。

    两宫之间只隔了个交泰殿,说前后院也不算离谱,只不过这院子大的有些离谱。

    说起交泰殿,朱由检至今只在册封皇后时进去过一次,平时用来干什么,他除了知道皇后在此接见命妇之外,别的就一无所知了。

    周皇后已经得到消息在坤宁门等候,见到马车愣了下:“陛下,前面是驭手座位?”

    “是的,只能在前面,后面就没法驾车了。”

    “可这不合礼制。”周皇后皱眉道。

    “朕说合就合了。”朱由检也有些皱眉。

    “您是皇帝,您说合当然就合了。”周皇后笑道。

    说了几句闲话,两人貌似很亲密的并肩进入坤宁宫。

    朱由检有些败兴,不过也无法说什么。

    毕竟皇后受到的是标准的儒家教育,这座位在前面还真有些不合规矩。

    “陛下,妾听闻今日会见大臣有些不顺?”皇后等宫女将茶冲好后,亲自给朱由检倒上,顺口就问了一句。

    “嗯。”朱由检没有多说。

    “您是天子,应该有天子的气度。”

    “喝茶,皇后冲的茶一向是极好的。”朱由检不欲多说。

    这次来坤宁宫,扫兴的很!

    ——

    这几日,朱由检觉得恐怕有些走霉运,不然哪来的这些麻烦?

    很多麻烦!

    锦衣卫密报,辽西军队有人与后金暗通款曲书信来往,但还不能查明是谁。

    这没毛病,如果没有才奇怪了。

    召来王世德。

    “情报可信吗?”

    “臣保证可信。”

    “你派出的人手可信吗?”

    “臣也担保可信。

    他们或许会出错,可人是绝对可信的。”

    朱由检点头:“多派些人,对关宁军、蒙古、东虏三方的监视切勿放松。”

    再命王世德派人联络林丹汗并送去书信一封。

    内容很简单:如果想要继续市赏,来宣府见朕。

    当然,不会这么简单粗暴,自然会有翰林学士润笔。

    “臣遵旨。”

    ——

    巡抚登莱都御史李国祯禀告东江镇船队在水寨外停泊两日,似有窥伺登莱之意,随题本附有毛文龙书信一封。

    ‘臣本武人莽夫,不习礼仪,自知年前觐见冒犯了天威,臣不胜惶恐。

    ……

    言官检点军队时百般刁难之外,双岛、广鹿岛等各处岛屿均不予检点。

    ...

    请陛下念在臣些许功劳的份上,予岛民一些生路。

    臣亦会尽力安抚士卒,免得铸成大错。’

    奏疏轻飘飘的落于地上。

    免得铸成大错?

    一个拥兵自重的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这些军阀,一个个把军队当私人的,就从没想过是谁出银子养活的。

    生了一会气,又有些为毛文龙惋惜。

    东江镇每年40万粮饷,可以养2万精兵了,趁着此时后金主动放弃辽南的时机,占抢金州据险而守,营造一个根据地不是太难。

    可你养着十几万农民算干啥的?

    朱由检很恼火,也只能恼火。

    暂时还得忍着,东江镇远在海外鞭长莫及,撕破脸的话,如果提前来个登莱事变可就惨了。

    山东向来是财赋重地,打坏哪儿都得心疼半天。

    何况,还得指望毛文龙多少牵制一点辫子的军力。

    考虑许久,提笔给毛文龙写信。

    四十万粮饷可以不变,但是要看到效果,不能说你蹲在皮岛啥也不干,就能领到军饷。

    不管你是麻雀战袭扰战还是地道战,反正你得动起来。

    要后金人头,一个不嫌少,百个不嫌多,只要有就是对后金的一种威胁。

    人头要送到登州,由朱由检派驻的太监检点。

    信中又隐隐表示,如果只拿钱不干事,他不惜断掉粮饷任其自生自灭。

    光这些不行,还是得给东江镇一点支持以换取毛文龙的积极性。

    朱由检想造船,而棒子那里有的是木材,你这十几万人也不能闲着,伐木吧。

    只要能造船盖房的木材,什么松木柞木都要,有本事你一年砍二十万两银子的木材来,也能缓解你缺粮饷的困境。

    造船所用木材需要经过2-3年的处理,否则海船用不了多久就会散架,提前囤积也是未雨绸缪。

    而且现在北方五省林木资源几乎消耗殆尽,甚至到了地主盖房也以榆木之类的杂木充数的地步,弄些木材来也能缓解破坏水土的速度。

    再命令登莱总兵张可大整顿备倭军,备倭军下辖即墨营.登州营.文登营三个水寨,总计7千多兵额。

    虽然估计能有2000兵就不错了,可至少也能顶一炮。

    山东巡抚手里还有几个营,济南营.德州营.临清营还有镇守运河的济宁营,也整军预防万一。

    作用呢?

    聊胜于无吧。

    ——

    陕西巡抚牟志夔上疏山西自年后雨雪一滴也无,春旱已成定局,平阳府.汾州府数县旱情严重。

    随后。

    直隶顺天府,数县春旱。

    直隶保定府,数县春旱。

    直隶河间府,数县春旱。

    宣府,春旱,延庆斗米已到三钱银子。

    就连拒马河水量也比往年小一些。

    只能命已经奔赴直隶各地的李养德分派人手赴山西,考察掘井救灾的可能性。

    掘井要加快进度,复核从简,一切以救灾为首要任务。

    银子不用担心,朱由检将直隶.山东.山西三地视为自留地,这点银子还是舍得的。

    至于舞弊,顾不得了,熬过去这一阵再算账,反正魏公公的东厂闲着也是闲着。

    命保定巡抚张凤翼.顺天巡抚单明诩等各地巡抚与知府寻找水利人才,考察各地开挖水渠的可能性,定下章程上报朝廷。

    命各地知府知县调查受灾情况,并考虑减免赋税。

    暂时能做的也就这些了,剩下的只有祈祷老天爷给点面子了。

    倒是想过号召士绅勋戚减免田租,也只是想了想而已,考虑到大明这伙烂货的德性,朱由检觉得还是不要丢这个面子的好。

    旨意发出后,又是一顿鸡飞狗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