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见过公主 > 第三十六章 你想过我吗?

第三十六章 你想过我吗?

    “元臻。”

    沉默中,到底还是晏德清先开了口。低低的,略带了几分沙哑。

    “嗯。”

    “你想过我吗?”晏德清垂着眼皮:“在你决定的时候,有想过我吗?”

    元臻语塞。不是因为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因为没来由的觉得慌张,像是做错了事儿一般。

    而元臻的沉默,对于晏德清来说,已然是一种回答。

    “我盼有一日我能与你一般大公无私,勇敢无畏。我很明白你是元臻,并不只是个名字,也并不是单单作为我的驸马这样的存在。所以作为你自己来说,你有属于元臻的夙愿和担当。只是我想问你,你想过我吗?”晏德清深吸了一口气才有勇气对上元臻的眼睛,他只是看着她,认真的,隐约有抱歉的模样儿:“在你有机会选择的时候,除了你的夙愿,你有哪怕一点点也好,想过我吗。就像是上回的事情。在我看来我嫁给你了,夫妇一体,你的事情便是我的事情。只是好像在你看来,从未如此。”

    元臻心下一沉:“对不住。”

    晏德清缓缓摇了摇头:“我不喜欢听你说对不住。只是元臻,我有些委屈的。”

    当天晚上,元臻看着自回府之后便紧闭着的房门,吩咐胭脂预备些晏德清往日里爱吃的送进去,随即歇在书房内。次日起身时还未及用早膳,便见晏德清让人在后提着两个大木箱,一行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

    “德清……”

    晏德清如常一般点了点头,面色如常的转而道:“小厮说你还没用早膳,早膳在这处用,行吗?”

    “好。”元臻忙不迭的应下。

    二人皆有用膳不言语的习惯,只是元臻的眼神不自觉的往晏德清身后的那两个大木箱子上看,再加之晏德清行动做派半点儿昨日里生气的意思都没有,反倒叫他心虚,也不知晏德清究竟是什么意思。

    晏德清搁了勺子,元臻也连忙跟着搁下,剩了约莫小半碗的粥。

    “你也吃好了?”晏德清瞥了元臻一眼。

    “吃好了。”元臻点了点头。

    晏德清微微蹙眉:“身子不舒服吗?好像不如往日里多。”

    元臻摇了摇头:“今儿不饿。”

    “也罢。”

    晏德清不以为意,起身走到那两个木箱子跟前儿掀开。

    木箱里头满满当当,仅上头一层已然是让元臻咋舌。

    晏德清蹲下身打开大木箱里头最上层的小木箱道:“这个茶具是你日常惯用的,我那边还有一套,给你带着两套,这样万一路上不小心碎了还能有一套预备着的。”

    元臻一晒:“这茶具……怕是用不上罢。”

    晏德清没言语,只是应声抬起头,眼中炯炯的看着元臻。

    “带着也无妨。”元臻轻咳了一声。

    “另外这个底下是各样过冬的衣裳。我听说你去的那处冬日里很冷,有时候还要下雪,因而还给你带了暖手的手炉和一应过冬的物件儿。”晏德清合上箱子想了想又道:“可巧前儿我寻了几件好皮子送了去做冬日里的披风脖套一类,今儿好去拿的,到时候我再给你添进去。”

    元臻抿了抿嘴忍不住道:“衣裳一类,军中该有的用度都预备着的,很齐全。”

    “不一样。”晏德清又看向元臻,一字一顿。

    元臻自觉理亏,又跟着连忙应声:“好,都带着。”

    “对了,还有这个箱子,是专用来装夏日里用的物件儿的。”

    晏德清说话间将另外一个箱子打开,这箱子里头的东西显然要比前一个箱子精彩许多。大到穿上身的衣裳,小到配衣裳用的玉佩,各样齐全。

    “德清,这着实多了一些。”元臻终是忍不住开口。

    “多吗?”晏德清蹙着眉头正色反问。

    “不多,只是……”元臻心下一凉,犹豫良久还是鼓足了勇气指着装夏日物件儿的箱子:“我是去打仗,并非郊游。”

    晏德清理所当然的模样儿看了看自己预备的箱子,又看了看元臻:“那又怎么了?我并没觉得你是郊游,不过是给你带了些衣物和寻常日用的物件儿罢了。”

    “寻常日用的……也很不必连点心模子都带着。”元臻叹了口气。

    元臻自离开京城那一日算起,每隔五日便能准时收到晏德清寄来的信。

    大到公主府上的屋檐底下来了一窝燕子筑巢,她心中很是不喜,只因每日里叽叽喳喳听着叫她烦心;小到二毛近来掉毛很是严重,或许是因为每日里闷在房内,而房内太过暖和的缘故,所以她思前想后让人给它做了副爪套,好叫它冬日里也能跑出去撒欢儿,一并另附了一张爪套的绘图。

    总归事无巨细。

    元臻时常记着该回封信,只是事务繁忙,记着记着便忘了,到了第十三个五日,元臻并未收到晏德清寄来的信,再往后推了十日,竟还未收到,元臻这方趁着众将士晚饭时,将吃的带到房内准备回信,只是悬着笔想了半晌也不知该写些什么。

    这处,并没有她在京城府中能够见到的燕子窝,却有很多飞的很高很大的那些不知名的鸟;倒是有比二毛还要壮实许多的狗,他却也不知它们是否掉毛,反正它们并没有冬日里穿着爪套。

    这里是南安最北边的城池,出了城池再往外不过百里,便是北绥的地界。

    北绥近草原,素来民风彪悍,善骑射功夫。

    北绥与南安最近一场战役,便是约莫二十年前北绥突然来犯。

    当日驻守在此处的官员未有先知,亦并非骁勇之人,因而虽有兵力驻守在此,却不敌,北绥军至城下,守城之人早已慌忙丢了城池外逃。

    然其帐下有一李姓官员极有主见勇谋,当即派人将军报一份送至京城,另有几份送至邻近城池,一并将城内百姓安置妥当,粮草尽绝之下苦守城门三日,幸得当日驻守在邻城的大将军吕氏来援,一举将北绥逼退。

    大军一鼓作气打到北绥境内,后北绥投降,割让城池一座,退至百里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