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黄连果 > 第十三章|木料被骗

第十三章|木料被骗

    王光勤辛辛苦苦盖的房子被日寇烧了,儿子王涛被绑架了,村里补助的木料被歹人骗了。欠下的一屁股债何时归还?

    债务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没有别的生财之道,只有拼命地劳动去挣钱,竭力节省。黄竹林整天守候在小百货摊上,风雨无阻,一天也不肯歇;王光勤在砖瓦窑坚持劳动,加班加点从来不愿停工。夫妻俩只有一个目的----攒钱还债。

    他们又整整累了四年,砖瓦窑欠下的债由王光勤帮工还清了;村长担保借的钱由黄竹林摆摊挣钱挨家挨户给还清了,募捐的钱是不要他们还,只落下一个大人情。现在他俩是无债一身轻。村里人和债主们都称赞王光勤是条汉子,讲诚信,有志气。

    由于日寇侵略,国民政府腐败,民不聊生。农村里能盖瓦房子的人家少之又少。张家窑烧的砖瓦卖不出去,几年之后张老板坚持不下去,只好关闭了砖瓦窑。

    王光勤失业了。

    为了生活,他必须另找活干。王光满和陈山林又四处给他打听,后来介绍他去了一家没落的财主家帮工。

    老板叫陈文福,他的家业是他父亲遗传给他的。他父亲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吃苦耐劳,勤俭治家。少年时家里一无所有,所有家业都由他自己辛苦一辈子挣来的。他白手起家,开办了酿酒坊、糖坊;买了两百多亩田地和耕牛。农具样样齐备,雇有十多个伙计种田。后来又盖了两栋房子和几处用房,修建了个大庭园.聚沙成塔,成了当地有名的财主。

    可惜的是,正当他年富力强,未满花甲之年,一夜之间暴病身亡。经医生诊断:因体力、脑力劳累过度,引起脑溢血而暴卒。这轰轰烈烈的一生就此了结。

    他膝下有两个儿子。当时大儿子文福二十五岁,小儿子文兴二十三岁。父亲留下的一大家业由他们的舅舅做主分给兄弟两人。老大文福分得酿酒坊和一百多亩田地,一条耕牛,一栋新房子及两间用房;老二文兴分得糖坊和一百多亩田地,六头肥猪,一栋新房子和两间用房。

    舅舅掌握得天公地道,兄弟两基本上是平均分配,不差分毫。

    老母亲分得当门三亩“长寿田”,由两个儿子轮流代种。她老人家有点私房钱没有拿出来,作为百岁之用。

    老大文福幼年时家大业大,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好逸恶劳的陋习。整天游手好闲,穿、吃、嫖、赌样样都来。还吃大烟,很厉害。村上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文福大烟鬼”,也有人喊他“懒王大烟鬼”。反正提到大烟鬼,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就是他。

    真叫一条被不盖两样人,他娶个老婆也好吃懒做。邻里们说她吃鱼要吃“自翻身”;吃肉要吃腰精肉;而打麻将打得又十分龌龊,整天扒在麻将桌上不思下来。赌资也嫌小不嫌大,输赢无所谓,赌博派头大。

    有了这样的一对夫妻两人肆意挥霍,坐吃山空,再大的家产也要花光。真是好景不长,只几年工夫他把酒坊卖了,田地也卖了一大半。钱呢?都进了赌场、烟馆。剩下的不到三十亩田,请了王光勤和另外一位伙计给他种。老板和老板娘从来不管田里的事,粮食收多收少也不在乎。但是,伙计们往往是干活回来连饭都吃不上。

    在一个农忙季节的一天,王光勤和另一个伙计在忙着插秧。五月黄梅天,人站着没有影子了。王光勤说:“哟,晌午了,赶紧回去吃中饭吧。”

    “哦,不早了,赶紧回去吃中饭,不然下午做不到事了”

    两人匆匆回到家。老板家的大门由铁将军给把着。两个伙计只得焦急地站在门外等待着。等了好久,好不容易才等来了一位邻居老奶奶。王光勤忙问道:“大婶,你知道我家老板娘去哪里了?”

    老人忙说:“哎哟,做活的回来吃中饭了,你看,你看……你们家那个老板娘还在五婶家打麻将呢?真不像话!我来给你们去喊,喊回来抓紧做饭给你们吃。”他转身边走边喃喃的念着:“农忙季节不去帮忙也就罢了,连饭都不烧,这麻将打得太龌龊了!”

    老人一拐二跛去了五婶家。进门就喊:“文福嫂,做活的回来吃饭了,你赶快回去做饭。农忙,不能耽搁做活人!”

    文福老婆明明听到了,可她当耳边风,眼睛望也不望,若无其事的样子,只管打她的麻将:“七万”,“八万”。老人着急地说:“什么‘七万,八万’的,做活的要吃饭!”

    没人理睬她,老人气得把拐棍在地板上咚咚咚地捣着,还是无人答理。等了一会另一个麻将鬼说:“你去吧,不打了,真扫兴!中途被人闯场,这有什么意思,息了算了。”

    文福老婆双手将麻将一按,说:“不行,不行,不能息,我输了钱。这十二圈麻将还没有打完,怎么能说息就息呢?打完!打完!”

    老奶奶气得转身就走,文福老婆这才从袋里掏出大门钥匙递给老人,说:“大婶,你把钥匙给王光勤,叫他们自己做饭吃。去去去,别耽搁我们打麻将。”

    老人犹豫了一下,感到受人之托,只能好事做到底。拿着钥匙,转身拐跛着回去了。

    她来到文福家门口,两个劳动力还在那里等候。见大婶子来了,光勤忙问:“大婶,老板娘怎么没来?”

    “不回来,打麻将要紧!叫你们自己弄饭吃。”她把钥匙交给王光勤,咕哝着:“天下竟有这等人?真不可思议。”

    王光勤接来钥匙,委屈地说:“做活人回来饭都吃不上,真少有!”

    另一个伙计说:“我们慢慢烧,把那些咸鸡腊肉多蒸些,搞点老酒,尽情品尝酒菜,吃个痛快,下午不去做活了。”

    “那,哪里行呢?插秧要赶季节,芒种已过,秧还没有插完,不想收稻了吧?我们就简单凑合着吃一餐吧.”

    两人开门进了屋,在厨下东找西找,找到些剩饭。王光勤说:“我们来一个开水烫冷饭,吃得简单、快捷。”

    “哪怎么行呢?开水烫冷饭吃了还有力气做事么?”

    “重新煮饭太费事,没有哪么多时间呀?”

    最后他们把剩的饭放在锅里一炒,磕几只蛋在饭里,吃了顿蛋炒饭了事,照例抓紧时间去插秧了。

    经常是这样的,文福的田还能种得好吗?

    常言道:“一娘生九子,九子不像娘。”他老二陈文兴倒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庄稼汉。整天只知道默默地做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烟酒不沾,打牌不会,只会攒钱,不会消费。家里的事一切由老婆做主。而他老婆又是个女能人,勤劳、善良。是耕种传家之后,勤俭治家没有话讲。打牌地方不去沾边,安排田间事务,分配糖坊伙计干活,打理得有条有理。

    几年时间糖坊扩大了,有十多个伙计操作。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利用糖糟养了十多头猪,猪卖钱,粪肥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发展了经济,丰收了粮食。

    分家后,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他们不但没有卖掉-样东西,反而添置了许多。买了田,买了牛,置了农具,盖了房子,修了庭院。成为当地有名的大富翁。

    为了收买人心,他家糖坊里的工人和种田的伙计吃得很好,顿顿有荤有素;而自己的餐桌上却常年是青菜,腌菜,顶多是腌菜盐水炖豆腐;有一次破天荒炖了一碗水鸡蛋,没有放油就端了上来,文兴说:“给蛋里放点油吧。”

    “有蛋吃了还要放油?怕你吃胖了走不动呢!”老婆双眼瞪着他,他再不敢吭声了。

    陈文兴家里一直是粗茶淡饭,勤俭治家,没有一点儿浪费。

    兄弟俩分家时一样的财产,分开后一个添一个卖,慢慢向两极分化,差别越来越大。十几年后一个成了大财主,一个成了穷光蛋,天壤之别。

    王光勤在陈文福家帮工三年,看着老板挥霍、败家,甚是痛心。一天老板大烟鬼又准备卖田了,这次要卖的是村口的三亩水田,这田靠家近,好管理,土壤好,出粮食,确实是庄稼人的“米缸”。王光勤感到实在可惜。

    做房子、买田等事一直是王光勤心中永不消失的承诺.他看到陈文福卖田,心里总是馋馋的。那天卖田,请的写纸人和证人都到了,乙方买主却没有来。王光勤一次次在客厅门口张望,文福大烟鬼看出了他的心思,知道光勤舍不得那块田。便开玩笑说:“光勤,你是不是想要那三亩水田?你要,我就卖给你。“

    “老板,你拿我开玩笑了,我哪来的钱买田呀?想都不敢想呀。”

    “我没开玩笑,你若想要,我就给你,没有钱不要紧。”

    “没有钱还能买田?”王光勤生疑了。

    “是这样,你今年一年帮工不要工钱,我租给你种三年,好不好?”

    王光勤算了算:帮一年工可租种三年田,真便宜。心里痒痒的,便说:“老板,此话当真?”

    “当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当然算数。”

    “好,那就一言为定。”这是天大的好事,王光勤高兴而干脆地答应了,当场写纸成交。在场人都说王光勤拣来个便宜。

    你知道吗?陈文福这样想:不用拿现钱付工资,钱可以直接买来大烟、烧酒。而田他认为是粪土,没有用。钱,给别人心疼;田,给别人无所谓。

    过了一会儿买田的客户来了,文福说:“我的老先生,为何到现在才来?你来迟了,那三亩水田给人家拿走了。”

    “文福,你怎么讲话不算数?不是讲好卖给我的吗?”

    “好田吃香,买的人多。总有个先来后到啥?”

    “门口三亩田,我是跟你预约好的呀?”

    “预约,没有写纸有个屁用?现在与别人写好田契,成交了,板上钉钉的事,改不了。这样吧,我再把山塘旁的五亩卖给你,行不行?”

    那客户有些无奈。他也是爱田如命,想了想山塘旁的五亩也是好田,便答应说:“好吧,就买你那五亩。”

    双方写纸画押成交。

    真叫越挫越勇,王光勤十多年辛辛苦苦盖的房子被鬼子烧了,他不甘心失败,又开始租田种。

    当晚回到家,他兴奋地对竹林说:“亲爱的,今天我租了三亩好田,你信吧?”

    “你哪里来的钱租田呀?”竹林觉得奇怪。

    王光勤把打一年长工换取三亩田租种三年的事告诉了她。她也觉得很便宜,没有阻止他。她认为种田人能种自己的田,是件好事。

    王光勤初心不改,做房子、买田、买牛,一直是他的梦想,并且要不遗余力去实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