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历史及民间传说品评 > 第三十八篇,三国名将之张辽

第三十八篇,三国名将之张辽

    所谓的名将,不仅要能打架,武力值要高,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能带兵打仗,作为一军的统帅,其实武力值还是次要的,比如鲁肃就是一代儒将,但他却做了三国时期东吴的大都督,可见其军事才能绝非常人能比的。所以说,在乱世之中,能够带兵打胜仗的将军,才是合格的将才。

    而纵观曹操手下,可以说是猛将如云,早期有“恶来”典韦,手持一对八十斤双戟,绝对是一个武力值爆表的人物,可惜后来战死了。但典韦虽勇,却做不得将军,说白了就是一个好勇斗狠的莽夫,所以曹操把他留在了身边,做了自己的贴身保镖。

    曹操手下能够带兵打仗的将领也有不少,比如曹仁、夏侯渊、于禁等等,都是能够统帅三军的将军,但要说曹操手下最能打仗的将领,我认为非张辽莫属。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首。此人不仅武力值爆表,而且深通兵法,深受曹操的喜爱,几乎每次率大军出征都会带上张辽。

    话说张辽出生在并州雁门郡马邑县,其家乡是汉朝时期北方的一个边陲小镇,老百姓以游牧为生,人人擅长弓马骑射,民风也是相当彪悍的。张辽的本家本来姓聂,是聂壹的后人,后来为了避难才改成了张姓。

    张辽出生在乱世之中,当时的檀石槐所统领的胡人非常强大,张辽所在的雁门郡经常被其率军烧杀抢掠,搞得百姓深受其害。雁门郡的军民也曾尝试过反击,但哪里敌得过穷凶极恶的檀石槐呢?最后以惨败收场。张辽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培养了他的坚韧,而且张辽自幼勤奋好学,少年时期便做了雁门郡的郡吏。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的三月,当时的并州刺史张懿在和胡人交战中战败被杀,继任并州刺史的丁原看中了张辽,把他收入了自己的帐下,并派他前往京城接受何进的领导。何进可是东汉末年的大将军,手握重兵的大人物啊。后来何进派他去河北招募兵马,但再次回到京城的时候,何进已经被宦官所害,愤怒的将士们在京城大肆捕杀宦官要为何进报仇,为了保命,宦官们劫持了皇帝以求自保。(这就是著名的十常侍之乱)

    后来董卓在半路截下了被挟持的皇帝,并率军攻入了京城,立下了大功,被少帝封为太师,统领朝政。由于当时何进已经死了,张辽和何进的旧部就统一归到了董卓帐下。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张辽又到了吕布的帐下担任骑都尉,虽然是这样,但张辽并不受制于吕布。

    不久后,董卓手下的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人率兵攻打都城长安,吕布抵挡不住,只得率领部下向东逃亡,张辽跟随吕布辗转了许多的地方,期间在兖州吕布又吸收了陈宫等人。而且在这个地方和曹操展开了一场大战。吕布当时还是很信任手下这一批文臣武将的,一开始还打了几场大胜仗,但后来因为蝗灾爆发双方只得先罢兵,经过修整后,曹操最终打败了吕布,无奈之下,吕布又率众逃亡,前往徐州去投靠当时刚刚起家的刘备。

    说实话啊,《三国演义》中张飞骂吕布是“三姓家奴”真的一点都不亏,这货就是一匹喂不熟的狼啊!吕布在没进入徐州的时候那简直就如丧家之犬一般啊,是刘备收留了他,给了他一个落脚的地方,结果呢?这货不感激也就算了,居然趁着刘备率军出征的时候在背后开了一枪,抢占了徐州,自己当了徐州牧,但凡有点良心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情啊!

    到了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当时吕布派人用金子去购买马匹,但是途中被刘备的手下把金子给抢走了。虽然没说是谁干的,但以我的猜测,应该是张飞,因为张飞一直都看不起吕布,小说《三国演义》中张飞不仅曾指着吕布的鼻子骂他是“三姓家奴”,后来吕布到了徐州后,张飞对他也非常轻视,甚至谁敢在他面前说吕布一句好话,都可能遭到张飞的毒打,可见张飞是有多讨厌吕布了。

    自己的金子被抢了,吕布当然不愿意了,于是就派张辽和高顺率兵去攻打刘备,话说刘备当时才刚刚起步啊,手底下兵少将寡,哪挡得住吕布手下两员大将率领的虎狼之师呢?曹操得知以后就派夏侯惇带兵去救援刘备,可见当时的曹操还是挺看重刘备的,或者说是另有所图吧,但夏侯惇也被张辽和高顺给打败了,还被射瞎了一只眼睛。打走夏侯惇后二人又反攻刘备,刘备抵挡不住只得逃走,这一战中高顺还俘虏了刘备的家小。

    同年的十二月,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吕布,最终攻破下邳捉住了吕布,并把吕布、陈宫、高顺等人一起处斩,吕布的一生自此画上了句号。而张辽则率领自己的部下投降了曹操,其实张辽投降也不奇怪,他本身就不怎么看得起吕布,如果单论智谋,张辽不知道要比吕布强多少。

    张辽投降后被曹操封为了中郎将,并赐爵关内侯,说实话,这时候的张辽还只是一个小官。

    到了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袁绍派手下大将颜良率军突袭了白马,为了解白马之围,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前往救援,命关羽和张辽作为先锋。其实曹操这样的安排是有用意的,当时关羽无奈之下受张辽的劝说才不得已投降了曹操,期间曹操对关羽礼遇有加,但始终没有重用,每次打仗都不带他,就是因为关羽在投降之前和曹操定下了三个约定。

    现在大敌当前,颜良又是袁绍手下两大猛将之一,曹操无奈之下只得启用关羽,而当时曹操也是早就知道刘备就在袁绍那里的,但一直没有告诉关羽。现在之所以让关羽前去迎战颜良,一是想要看看关羽的真正实力,还有一点就是如果关羽真的打败了颜良,说不定会因此激怒袁绍,进而危及刘备,试想一下如果刘备被袁绍一刀给宰了,那关羽得啥心情啊!到时候自己再用好言劝说,这关羽不就成自己的人了吗?

    而之所以派张辽和关羽一起担任前锋,可能就是一种监视吧,毕竟关羽之前一直都没有真正要投降的意思,曹操担心关羽突然反叛,而且张辽和关羽本是好朋友,两人武艺又差不了多少,有张辽在,曹操更加放心一些,当然了,这是个人观点,当做玩笑而已。

    话说关羽和张辽是何等样的人,只一战就击败了颜良,关羽更狠,还把颜良的脑袋给顺走了。颜良也纳闷啊,心想刚刚还好好的呢?怎么一转眼的功夫天就黑了呢?难道我忘记时间了?既然天黑了,那我就睡觉吧,于是扑通一下倒在地上就“睡着了”。(哈哈...又调皮了)而在官渡之战中张辽因多次破敌有功,被曹操拜为了裨将军。

    到了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张辽和夏侯渊一起包围了昌豨的东海郡,这一围就是好几个月啊,后来粮食都快吃完了,还是没能打下来,当时夏侯渊就有点着急了,和众人商量说现在打又打不下来,老是这么围着他也不是办法啊,一帮子人就商量着要撤兵了。只有张辽看出了昌豨有些动摇,于是亲自前去劝说昌豨投降了曹操,可见他是一个有胆有识的人物。

    此后的几年里,张辽屡次立功,先是打败了袁氏的袁谭和袁尚两兄弟。后来又招降了太行山一带的匪寇,到了建安十年(公元205年),袁谭兵败身亡后,张辽奉命安抚海滨一带百姓,期间打败了辽东军阀公孙度设立的营州刺史柳毅,后来又和长广太守何夔联合平定了矣平的从钱等人。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张辽率军从东莱返回邺城曹操得知后亲自出城迎接,并任命张辽为荡寇将军。要么说东汉末年那么多专政的枭雄如董卓,以及后来的王允,李傕,郭汜等人,包括之前最早的十常侍都不能长久,只有曹操能掌控东汉政权数十年呢?人家曹老板重视人才,会用人啊!而且赏罚分明,从来不任人唯亲,这样的老板你说谁能不喜欢呢?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征身在柳城的袁尚、袁熙与乌桓。同年八月曹操带领先锋部队抵达白狼山时与敌人遭遇,曹操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且自己的大部队还没有赶上来,自己所率领的军队人数很少,乌桓又是当时北方强大的部族。

    面对如此强硬的对手,曹操手下众人都非常畏惧,不敢向前,只有张辽提出要主动出击,言辞慷慨激昂,曹操十分欣赏,于是下令把自己的麾盖暂时交给张辽使用,所率军队全部由张辽指挥。于是张辽率先锋冲入了尚未排成战斗阵形的乌桓军队当中,此战张辽不仅以少胜多击败了乌桓大军,还斩杀了乌桓首领蹋顿。

    战斗结束后曹老板那个高兴啊,对张辽是大加赞赏啊!后世更有人把张辽和卫青、霍去病相比。张辽也因这一战从此声名鹊起,成为了曹操手下重要的将领之一。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庐江的豪强陈兰、梅成占地谋反,曹操得知后派于禁、臧霸等人率军前去讨伐梅成,又派遣张辽率领张颌、牛盖等人带兵去讨伐陈兰。当时的梅成心知不是于禁的对手,就以诈降之计诱使于禁回军,自己再次反叛率众逃到了陈兰那里,二人率部下进入灊山自守。

    这个灊山在哪呢?它位于现在的安徽省潜山县,山中有一座高峰,被称为天柱山,高耸入云,山道狭窄,易守难攻。陈兰率众占据天柱山与曹军对峙,山下的张辽等人难以攻打,于是就有人建议撤军,只有张辽率军前往山下驻扎,不久后张辽率军攻上了天柱山,斩杀了陈兰、梅成等人。

    曹操在论功行赏的时候说:“登上天柱山,踏过险峻,成功讨取陈兰、梅成,都是荡寇将军张辽的功劳。”于是给张辽增加了食邑,并授予假节。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张辽随曹操攻打孙权,到了濡须,曹操率大军攻破了孙权的江西大营,并抓住了孙权的都督公孙阳,战后孙权见曹操军容整齐,知道难以取胜就撤军了。

    到了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五月,孙权亲自率大军攻打皖城,张辽从合肥带兵前去增援,途中得知皖城已经被孙权击破,于是张辽在硖石的南面迅速筑起了一座名为“南硖戍”的堡垒用于合肥的前哨。

    同年的七月曹操亲自征讨孙权,这一战仅仅持续了三个月,曹操一点便宜都没占到就无功而返了。临走时曹操从合肥带走了许多兵马,以备西征之用,只给驻守在合肥的张辽、乐进、李典等将领留下了七千兵马。要知道合肥当时可是和孙权的东吴是邻居啊,而且两家还是对头,你曹老板只留下七千人来守这么大的一座合肥城是不是有点过分了?这要是孙权哪天一高兴来攻打合肥,那张辽他们不是玩完了吗?

    其实张辽在得知曹操准备西征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知道曹操一旦西征,合肥必将孤立无援,而孙权必定会趁机率军前来攻打,于是下令开凿了藏舟浦,用来隐藏舟船。筑垒硖石南、开凿藏舟浦,都展现了张辽防患于未然的深谋远虑。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率大军西征张鲁,临行前派人给合肥的张辽送来了一封信,并嘱咐他一定要在敌人前来攻打合肥的时候再打开来看。想必张辽心里也挺郁闷的,这不是扯淡嘛,你丫为了西征把我手底下的兵力都给我抽走了,让我带着几千人守这么大一座合肥也就算了,这会又送来这么一封信是什么意思啊?咋滴,敌人来的时候打开信里面能窜出来个孙悟空啊还是二郎神啊?还是里面有十万天兵天将,一打开就能蹦出来帮我打仗还是咋滴?(呵呵...又玩笑了)

    不管怎么着吧,张辽还是把这封信揣兜里了。到了这一年的八月份,孙权果然率领大军前来攻打合肥了,估计孙权也是知道合肥城现在的情况,认为这是最好的机会了。于是张辽就和众人一起打开了曹操的那封神秘的信件,满心期待能从里面蹦出来点啥,哪怕从里面跳出来一只蛐蛐也行啊!可是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句话:“若孙权军来到,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护军不得与战。”

    想必看到这句话几个人还是挺懵的,哦,这是要让我们拼命啊!而且曹操在信中只说了三位将军的分工,至于什么时候出战,什么时候撤退,要带多少兵马,进攻哪个地方,如何接应等措施,以及到了打不过的时候该什么时候投降,以什么态度投降比较好等等,信中只字未提。这也难怪,毕竟曹操再厉害也不是神仙,哪能看得那么远呢?再说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真到了关键时刻还是得随机应变,不能全听他的不是。

    因此合肥城的诸位将领都感到疑虑,在这个氛围中,张辽审时度势,根据曹操远征汉中,自己孤立无援的局势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后提出,在孙权大军还没有对合肥城全面合围的情况下,率先发起进攻,先挫一挫孙权的锐气以安己方军心,只有这样才能够守得住城池。

    张辽的话得到了众人的认同,于是,当天夜里张辽招募了敢于出城迎战的精锐将士八百余人,赏赐了他们丰盛的酒食,准备明天出城迎战。

    第二天天刚亮张辽就率先杀入敌军阵营,撕裂了东吴的防线,当他所率领的军队冲入东吴阵营时,张辽已经斩杀了东吴数十名士卒,还杀了两名将领(就是两个小领导)。张辽在东吴军中左冲右突,当着披靡,一直冲杀到孙权的帅旗之下。这可把孙权给吓坏了,当时孙权就慌了,自己的几万大军竟然挡不住对方的几百人,换谁都得慌啊!于是孙权率众逃到了一座较高的山岗上躲了起来,张辽多次喊孙权下来迎战,孙权都不敢轻举妄动,看来是被打怕了。

    过了一会孙权定了神才发现张辽所率领的军队只有几百人,于是就命令东吴将领率军把张辽他们围在了垓心。话说张辽也不是吃素的,率众一阵冲杀,终于带着几十人冲出了包围圈,可是还有几百人被围困着,要知道这几百人可是合肥城中七千将士里挑选出来的精兵啊,这要是一下子死光了,那合肥城也就完蛋了啊!张辽当然舍不得了,于是又带着这几十个人一起杀入了吴军阵营,孙权的军队尽皆望风披靡,没有人能挡得住张辽。

    这一战从早上一直打到中午,东吴的军队被张辽打得士气低落,孙权最后无奈下令撤兵了。张辽也带着手下的几百精锐返回城中修整去了,而且这一战也使孙权损失了一员战将陈武。因为这一场血战,使得合肥城守军士气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军心安定,诸将也对张辽表示叹服。

    《三国志》中是这样描述的“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而《魏书》的“孙权,率十万众围合肥,辽募其敢死者八百人,登锋陷阵,大破之”、《魏略》的“张辽为孙权所围,辽溃围出,复入,权众破走”。都表明了此战张辽所率的八百人大胜之后才返回的。从这一战也可以看出,张辽之勇绝不输于关羽。

    孙权虽然首战失败,但当时曹操的大军被张鲁牵制在了汉中不能分心,孙权不肯错失战机,于是整顿兵马再次围困合肥城,但因为士气低落,始终攻打不下来,于是孙权便撤兵了,可是这时候张辽不愿意了,哦,你想打就打,不想打了就走,把我当什么人了?于是突然率军冲杀过来,又是一场血战,差一点就擒拿了孙权,虽然孙权侥幸逃跑了,但想必也差点吓尿吧!这事传到了曹操耳朵里,曹操高兴坏了,对张辽大加称赞,并封张辽为征东将军。

    此次战役中张辽共发起了两次进攻,每一次都大胜而归,虽然孙权在这两次突袭中分别以“走登高冢”、“蹴马趋津”的方式脱离了险境,但东吴军队的士气却遭受了重创。此役之后,江东百姓甚至会拿张辽来吓唬孩子,每当小孩啼哭的时候,家长就会说:“张辽来了...”小孩子就不敢再哭了,比什么大灰狼啊,老花猫之类的可管用多了,这就是“张辽止啼”的由来。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再次率领大军征讨孙权,到达合肥城后,曹操巡查张辽曾经作战的地方,赞叹不已,决定给张辽增兵,这也意味着张辽的地位再次提升,后来张辽被派往了居巢驻守。

    同年的冬天,曹操率大军来到了居巢,开始向濡须进攻,第二年正月,曹操大军集结完毕,二月对濡须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孙权不敌,被迫撤离,三月便向曹操纳降。

    时间到了建安二十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接替了曹操的所有职务,对张辽更加重视,并多次对其封赏。曹丕称帝后更是加封张辽为晋阳侯。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曹丕亲自派人为张辽建立府邸。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张辽奉命驻守雍丘,期间生病,曹丕得知后派遣宫中太医前去为张辽治病,并命令大批虎贲将士往来汇报张辽的病情发展,可以说曹丕对张辽的重视不在其父曹操之下。后来得知张辽的病情久治不愈,曹丕更是下令把他接到了自己的行宫里养病,一日三餐都由宫中进献,这段时间张辽的病情有所好转便回到了自己的驻地。

    也就是这个时候,孙吴再次反叛了曹魏,曹丕便下令张辽乘船前去与曹休在临江驻防,抵御孙吴。这个时候张辽虽然位居曹休之下,但孙权知道张辽到了这里,想起了当年的合肥之战,还是非常害怕,对身边诸将说:张辽现在虽然生病了,但依然勇不可当,一定要小心在意才好。同年,张辽与王凌等人率军进军广陵,一天夜里,吕范等人率领的东吴水军漂流到北岸,张辽与王凌率军出战大败吕范,缴获船只无数。

    但是张辽的病情日益加重,最终病死江都,一代名将就此陨落,曹丕得知后痛哭不已。

    《三国志》中光是关于张辽的记载就有很多篇幅,在多人的单传中都对张辽有所描述,《魏书》中也对张辽称赞有佳,绝对称得上是一代名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