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就要当个富一代 > 第10章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第10章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就是原来的文武斌,初中毕业考中专,还不是为了跳出农门,过一种天晴不被晒、落雨不被淋的城里人生活,不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吃那种无边无界的苦。

    可是命运作弄人,文武斌为了传宗接代,没能逃出当农民的命,不仅把自己从城里送回农村,从工人变成屌丝农民,而且把老婆也顺带送到了农村,变成了一个普通的村妇,一个农村女人家。

    还真的应了那一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根扁担挑起走”的老话。

    文武斌虽然从小生活在农村,却并不想过传统农村的农耕生活。

    那种传统的农耕生活,属于诗人,属于穷人,属于逃避生活的人,属于叶落归根的人。

    文武斌不是诗人,不想当穷人,也不属于逃避生活的人,更不是叶落归根的人。

    心想,只有当了工人,当了干部,吃上了国家粮后,才有可能逃离农村的农耕生活。

    农耕生活的单调、枯寂和无奈,是对正常人的一种折磨,对人的行为上的一种束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适应的。

    这就是一代又一代农村的高智商人发奋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逃离农村的原因所在。

    这就是那么多普通的农村人,面对种种不公、苛刻甚至是歧视,也飞蛾扑火般地赶赴城市,争当农民工的原因所在。

    就像后来的大学生、硕士和博士们,千军万马同挤考公考编制的狭路一样。

    因为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不是一眼就可以看穿自己的未来。

    而农村至少现在是没有办法,给他们提供可以大幅度改变的条件。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一个农村人的梦想。

    这种种梦想才是刺激梅一个农村人努力、拼搏和坚持的强大动力。

    他作为前世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的存在,深谙社会发展规律,深知人生的精彩是奋斗出来的,人的动力源于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渴望。

    重生后的文武斌,虽然回到了三十多年前,对那个年代没有亲身历练过,但大态势还是知道的,更知道那是一个制造财富英雄的年代。

    在那个年代,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刚刚萌发,没有那么多的门槛,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只要你敢想敢做,胆子大,不怕死,抢到了机遇,就等于抢到了财富。

    虽然不能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但各路财富英雄豪杰,没有一个不是偷天的胆,没有一个不是因为胆大,才成为了财富自由者的。

    而那些更有能力但至今依然没有做到财富自由的人,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一个置自己死而后生的偷天换日的胆。

    前怕狼后怕虎,不敢险中求富贵,只有平平淡淡过一生。

    在那样一个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财富年代,只有走出固有的现实,摆脱既有的束缚,跳出平庸的思维,才有可能走上自由的舞台,实现财富的自由。

    到城里当农民工,和别人打工,的确比当耍泥巴巴的死农民强很多很多,但最多就是挣几个血汗钱。

    如果和那些高管比,和那些资方比,和那些企业家比,不是被甩到爪哇国,就是被丢进大西洋的海底。

    我既然重生了,虽然重生为一个屌丝农民,但却不能当屌丝农民,而必须从屌丝农民逆袭成为一个有钱人,逆袭成为一个富豪。

    这才是一个重生人所应该做的事情,所应该立的志向。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去城市打工当农民工,不是到国有工厂去当临时工合同工,也不是当一般的管理人员。

    而是如何尽快地一步到位,当上经理,当上厂长,当万元户,做有钱人,成为人人羡慕嫉妒恨的富一代。

    而且也只有当了万元户之后,才有可能当十万元户,当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成为真正的富一代。

    元月份,那个快90岁高龄的老人,从北方到南方,一路停停靠靠,指指划划,圈圈点点,不可能是避寒过冬,更不可能是到南方一游,那么简简单单,普普通通。

    里面蕴藏的利好不知有多少,掀起的发展风口不知有多少,更不知道这些发展的风口到底有多大,可以造就多少个亿万级别的富一代。

    作为一个重生人,如果连这一点都看不到,想不深,悟不透,那简直就是行尸走肉,白白重生。

    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只要是一个经济意识比较浓厚敏感的人,就不会不对这件事情引发关注。

    只要找准了发展的风口,抢站在发展风口的前沿,哪怕就是一头猪也好,一头牛也好,一头大象也好,都注定会被风口中的强风吹上任鸟飞的天空,成为尽情舞蹈的在天飞龙。

    以他两世为人的经验和才华,教训和坎坷,只要行动起来,胆子一路的大下去,先富起来那简直是不要不要的简单。

    偷鸡都要一把米,何况经商办企业?

    经商办企业就是自己当经理,自己当厂长。

    而要当经理当厂长,第一步就是怎么去弄一笔启动资金,使自己能够开门经商有事做。

    或者说到哪里去弄一笔启动资金,才有可能实现当经理当厂长的梦想。

    有了启动资金,就可以以企业之名以钱生钱,一分分地积累资金,一步步地挖取第一桶金,成为万元户,然后在扩大规模,乘胜追击,挖取第二桶金、第三捅金……

    自己有启动资金当然省事。可在那个低工资的年代里,靠从吃穿中节省的积蓄,连做创业的味精都不够看。

    靠到银行贷款创业,得到自己创业的启动资金,没有熟人,没有约定,你连批贷款人的影子都看不到。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说的就是有钱没钱的区别。

    世界就这么现实,人类就这么务实,谁都不想承担意外的风险。

    作为一介平民,没有人脉资源,没有资产担保,创业和登天就是同一回事,两者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区别。

    如果有什么区别,那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一个是创业,一个是登天。

    他记得前世时的某个首富,在开始创建电商帝国之初,为了贷款一万块钱,求爹爹拜奶奶,国内硬是没有一个金融人答他的白,没有一个有钱人看好他。

    后来他找到了国外的风险投资,建成了电商帝国,对一天赚两三百个亿感到很无聊。

    他不知道这个钱该怎么用,用到哪里去,为谁用,连花钱都感到很麻烦,很纠结,很痛苦。

    国人都叫他钱爹爹,都愿意替他分享这种痛苦。

    钱爹爹在电视上说,我从来没有碰过钱,我对钱没有一点兴趣。

    结果当场把某主持人逗得差一点就笑坏了场。

    他想,我要是有那么多钱,绝不会为花钱而痛苦,我心中的一个个梦,就会从情人变成内人,由同居进化为婚居。

    钱和女人一样,没有不嫌贫爱富的。

    你最需要它的时候,常常连它的影子都找不到,把你急得发狂,把你逼得跳楼,把你逼得去卖身。

    当你有了很多的时候,它却是狗屎屙肥蛋,不断地有人拿着它,往你身上撞,往你头上砸,逼你要它,要他,要她,一定要要她!

    有的单位经常是这样,很少有例外。

    你贫穷的时候,想贷一分钱都不行。

    你富足的时候,几百个亿几千个亿地“碰瓷”你,要你贷款。

    看看那些房企,动则就是上万亿的贷款债务,就知道钱到哪里去了。

    你有了足够的钱时,钱就成为了一串阿拉伯数字,成为了一张张的卡,你也成为了一个卡人,管卡的人,和被卡管着的人,成为卡的一个部分,一刻也不能离开卡。

    你就会经常对别人说,钱够用就行了,钱够用就行了,钱够用就行了。

    钱再多,你也只能是用那么多。

    你用不完的那些钱,在你死了之后,就会成为了别人的钱。

    就像那些拥有几百套上千套房产的人一样,总是对别人说,房子再多,面积再宽,也只是睡一张床,够住就行了,够住就行了,够住就行了。

    对于没有钱的人来说,哪怕就是一分钱,拿起来都是沉甸甸的,沉甸甸的,沉甸甸的,比什么都重,甚至比自己的生命都重,比自己的生命都重。

    如果有人拿钱和他换命,他一定不会犹豫不决。

    人一旦和钱联系在一起,就很难不用钱来作为判断万事万物的标准。

    这在后来的那些高价彩礼女,一岁几万元,在那些相亲见面时,就提出要管未来老公一切收入的女人身上,表现得尤其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有人把它叫做洗房。

    其实就是婚姻金钱化。

    钱就是情,情就是钱。

    钱就是命,命就是钱。

    一切都可以换算成为钱,用钱来标注情的分量,用钱来标注生命的长度。

    或许是由于钱爹爹对钱的感悟太深,一谈到钱的管理体制时,就特别的激情,特别的疯狂,特别的不可一世。

    好像这个世界上除了钱爹爹,没有人能够管理好钱。

    最后钱爹爹无奈的黯然退居幕后,去过他想过的日子去了。

    创业的时候,风向不明的时候,谁晓得你是赚钱,还是亏钱?

    钱从来都是狗屎屙肥蛋,钱和钱耍的。

    风风光光的时候,都想从你那里挖一宝,自然是没有一个人说你坏的。

    当你不再风光的时候,自然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

    此时不找茬,还待何时挑?

    你到哪里去说理啊?

    发财是有风险的。

    世界上哪有不冒风险就可以发财的事情?

    那不人人都可以稳稳当当的成为亿万富豪了。

    发财的路很多,但最主要最稳当的,无非就是两条路,开店,或者是办厂。

    也就是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工业创造财富,商业搞活财富。

    办工厂需要的启动资金多,周期长,技术储备多,与时俱进快,很难立竿见影,马上见效。

    而且稍有不慎,就有关门破产负债的风险。

    自己现在连启动资金都没有,这条路肯定暂时不会去考虑。

    不考虑办工厂,那就只有开店了。

    商店一头连工厂,一头连客户,赚的就是一份差价,出厂价和批发价,批发价和零售价之间的差价。

    一个字:稳!

    两个字:稳赚!

    在产品还不是严重过剩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产品不丰富的年代,产品就是王。

    没有什么企业能比商业批发企业,能比商业零售企业更稳当地赚差价。

    销路是王,销售渠道是王。

    商业企业的种类太多,几乎无所不包。

    从干货鲜货的批发零售到鸡鸭鱼肉的贩买贩卖,从衣帽鞋裤的批发零售到各种生活用品的批发零售,从工业产品的批发零售到生产工业产品的设备的批发零售。

    还有大小家电、建材等等,等等的批发零售,都是。

    服装是目前最流行的的一种商业了。

    大街小巷,几乎都是服装店。

    这也难怪,衣食住行乐游,有谁可以不穿衣服出门的?

    所以衣排在第一的位置上,自然是有道理的。

    这么多人做服装生意,服装生意的利润绝对是可观的。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都去做这个服装生意了。

    但服装拿货一般都是在批发商那里拿货的,而且必须是现金,拿好多钱取好多货。

    没有本钱肯定不行。

    特别是所有面对个人消费的交易,无一不是用现金来进行直接交易的。

    看来只有在面对单位消费的商业活动中进行选择了。

    这种消费一般都是大额消费,而且大多是一种信用消费。

    也就是说,可以借助信用来进行签单挂账式消费。

    只有这样的商店,才有可能卖完货后再和厂家结账。

    看来,很有必要到县城好好的转一转了。

    就是瞎猫碰到死老鼠,也是在走出去,走走转转之中,才有可能碰得到。

    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你不出去走走,从哪里知晓有可走的路?

    出路出路,出去才会有路。

    整天呆在家里,面对四面墙壁,路从来都不会从天而降,伸到你的脚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