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就要当个富一代 > 第29章 我们说了算

第29章 我们说了算

    几分钟后,负责生产的副厂长何仁平首先开口说话。

    “我是管生产的,对销售这套不是很懂。”何仁平开口说道。

    “不过,没有杀过猪,不等于没有看过猪跑。从我的角度看,只要有人负责总经销,包销产品,我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生产。”

    “讲土一点,只要销售不出问题,我们拉进厂里来的是石头,拖到厂外去的就是票子!这样的好事,有几个人不愿做的?至少,我是肯定愿意做的。”

    “只要我们生产的产品,能够变成票子,从厂里的发展来看,我们就可以扩大生产,引进新技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从全厂的职工来说,我们就可以给大家按时发工资,甚至可以发加班工资,发奖金,发补助,发各种各样的福利。”

    “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如果我们生产出来的水泥变成不了钱,我们的生产就会停下来。”

    “只有水泥源源不断地生产,源源不断地变成钱,生产才能维持,规模才能扩大,厂里才能做我们想做的事情。”

    “我个人的想法就是,只要能够使我们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水泥,源源不断地变成票子,讲一句粗话,我们水泥厂就变成了一个印钞厂。”

    “所以,一句话,只要能够保证我们不少于现在的利润水平,我是赞成厂里搞总经销的。”

    何仁平说完后,点燃一根烟,开始抽了起来。

    “老何从生产的角度,赞成实行总经销,这是很有道理的。毕竟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销售了出去,才能实现我们有效生产的价值。”分管销售的副厂长贺安轩接着说道。

    “下面,我就从我分管产品销售的这个角度,也来谈谈厂里搞总经销这个事情,包括如果实行总经销商制,它有利的地方在哪里,不利的地方有哪些,说说我的看法。”

    “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这两大产业的分工合作来看,工业企业主要负责生产各种产品,商业企业负责销售各种产品,这是近现代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最进步的一个标志。”

    “也正是由于三大产业的形成和分工,大大地促进了现代经济大发展,人们才把产业分工视为现代经济发展中天经地义的事情。”

    “如果不这样,搞小而全,反而被认为是单打独斗的个体户,或者是‘小作坊’式的企业。”

    “从我们厂的科室设置来看,其实也是按照这个产业分工合作来设置的。生产技术科,下面都有车间、化验室等等,这些具体的脚。”

    “供销科虽然管采购、供应和销售,下面却并没有自己相应的脚,而是借别人的脚来走路,只是工厂的一个销售窗口而已。”

    “为什么会这样设置科室?我的理解就是,工厂工厂,主攻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工厂!”

    “厂里的供销呢?就是借别人的船出海,借别人的店铺卖货,借别人的饭碗来吃饭。”

    “所以,我个人认为,工厂的供销,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要善于借助别人的渠道,为自己的生产服务,为自己的工厂赚钱。”

    “只要别人愿意为我们工厂服务,愿意把我们的产品变成他们的商品,替我们工厂赚钱,我们工厂又何乐而不为?”

    “同时,从我们厂的现状看,无论是资金,还是销售渠道,或者是销售人才、销售队伍,都还没有达到自己可以直接负责销售的条件,自己还经销不了自己的全部产品。”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如果有企业愿意当我们的总经销商,愿意负责销售我们生产的全部产品,并且以从我们厂提货的提货单,作为结账的凭证,这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们想想,过去物质局建材公司给我们销售的时候,凡是卖不脱的、过期的、损坏了的,可都是退给我们的。”

    “退给我们之后,我们都是把它们作为废品来处理的。”

    “我们每年仅仅处理这些卖不脱的、过期的、损坏了的产品的处理费,就不是一笔小数,还有这些被处理的产品,本身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这两笔费用加在一起,至少不会低于百分之十。而我们正常的纯利润点,还不到这个数字。”

    “这两笔费用如果都划给了总经销商,我们厂里不就等于是,白白的赚了一笔可观的利润了?”

    “如果再加上正常的利润率,说一句实话,这可以让我们多做好多的实事好事啊。”

    “但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就有弊。世界上没有有利无弊的事情,也没有有弊无利的事情。”

    贺安轩继续说道:“搞总经销商制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让我们安安心心抓好生产,把产品质量搞上去,把产品产量搞上去。”

    “它的不利之处就是,总经销商由于掌管了我们厂所有产品的经销,实际上就是抓住了我们的出口,随时随刻都可以卡着我们厂销售的这个脖子。”

    “在你好我好大家好,双方没有矛盾的时候,或者说没有利益分配上的分歧的时候,双方按部就班执行合同,可能不会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出现什么大的波折。”

    “但是,但是,”贺安轩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后,才接着说:“谁也不能保证,双方的合作一定会风调雨顺,配合密切;风和日丽,阳光灿烂。”

    “一旦双方产生矛盾,比如在对合同条款理解上出现分歧,在利益分配上出现分歧,等等。”

    “就有可能会出现不利于我们的事情发生,甚至会出现卡我们脖子的事情。”

    “比如,他故意不按时完成销售任务,或突然停止销售,要我们提高销售费用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做好充分应对,切不可粗心大意,无所事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这个意见提得很有见地。那你就谈谈,怎么才能防止出现这些问题,以避免我们被动吃亏?”丁翼寇对贺安轩很欣赏的肯定道。

    “我的意思是,我们和他合作也可以,没有问题。”

    “但怎么合作,由我们说了算,就是总经销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不能让总经销商牵着我们的鼻子走。”贺安轩进一步说道。

    “那你认为,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把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厂里的手里,才能主动?”丁翼寇接着对贺安轩问道。

    “第一个是产品的出厂价和销售价,应该由我们厂里统一划定,经销商不能自主确定。”贺安轩认真地说道。

    “只要把这两个价格抓在了我们厂里的手中,谁当总经销商,他都必须要听我们的安排。肖益明,你说是不是?”

    “出厂价?出厂价,过去不是一直是由厂里定的吗?石民一,什么时候开始,出厂价不是由我们厂里定的啦?”

    何仁平听到这里,疑惑不解地对财务科长石民一问道。

    “何厂长,到现在为止,水泥的出厂价,还一直是由我们财务科会同生产科、供销科联合核定的,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你们领导确定的利润率,然后再上报到物价部门,由物价部门审核批复后执行。”

    “水泥销售价,过去一直是由销售公司报物价部门核定各种销售成本,按照规定的利润率,来确定具体的批发和零售价格。这是物价部门的权力,我们管不了。”

    石民一详细地解释道。

    “既然这样,出厂价本就在我们手里啊。”何仁平疑惑地问贺安轩:“销售价由我们定,物价部门会答应吗?”

    “这个问题这么处理,”丁翼寇说道,“出厂价按照老办法由我们定。这个事情由石民一牵头,再核算一次,在这个基础上,预测一个大一点的涨价加进去,报物价部门审核。”

    “文武斌说,出厂价希望一年一定。这个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我们的价格,本来就是一年一定的。”

    “今年的价格,再核报一次。财务科到物价部门想想办法,越快越好,必须在签合同之前拿到出厂价批文,一年一定,这样对方就没话说了。”丁翼寇十分严肃地说道。

    “销售价格的确定,过去一直是由物价部门负责的。这个是他们的法定职权。”

    “我的想法,厂里还是不要越俎代庖,以免物价部门对我们厂产生什么误解。他们一旦对我们发生误解,就会上门来找我们这样那样的麻烦。”

    “在出厂价、销售价的问题上,还是按原来的搞法去办,我们就不出什么新的角头了。”

    说到这里,丁翼寇对贺安轩说道:“安轩,你接着讲。”

    “第二个是结账日期的问题。”贺安轩接着说道,“我们和物质局建材公司,虽然说是一季一结,但事实上是,基本上变成了半年一结。我认为,这个时间段拉得太长了。”

    “那你觉得,结账的时间,多长比较好?”丁翼寇问。

    “我觉得,一个季度一结也可以,但必须一个季度结一次账,并在结好账的一周内,必须将所有资金划到厂里来。”

    “结账后,凡是延期不转账给我们的,按银行同期借款利息四倍计算利息,并且同时按违约处罚。这样既可以顺利的回笼货款,又可以避免有人从中牟利。”贺安轩侃侃而谈。

    “大家对这条有什么意见没有?”丁翼寇问与会人员。

    大家都表示没有意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