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十大洞天在我手 > 第3章 金蟾吐珠

第3章 金蟾吐珠

    在《正统道藏》的洞真部神符灵图类的大易象数钩隐图当中,有一种阵法图形和三足金蟾背上凸起的立体纹路极为相似。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金蟾背上的这四十九个疙瘩凸起,是通过立体纹路,依照这种顺序连接在一起的。

    刘青松恍然大悟地找到了三足金蟾表面的秘密。

    可这又有什么用呢?能代表什么呢?

    解决旧的疑问后,刘青松又产生了新的疑问。

    他无意识的,按照刚才研究出来的顺序,顺着立体纹路,用手指依次按压三足金蟾背上的四十九个疙瘩凸起。

    “咔哒”一声异响,将刘青松惊醒回神,定睛一看,三足金蟾刚才还紧闭着的嘴巴,竟然逐渐张开来。

    竟然是机关?刘青松大喜。

    只见三足金蟾张大嘴巴到一定程度后,一条不知道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卷曲着的舌头,也慢慢地伸了出来。

    待完全伸出来后,卷曲着的舌头,又向前缓缓展开,那舌头当中竟然包裹着东西。

    一颗直径约两厘米,闪闪发光的宝珠,随之显现出来。

    刘青松惊讶的也张大嘴巴,没想到三足金蟾腹中另有乾坤,竟然藏着如此的宝贝。

    三足金蟾的舌头完全展开后,刘青松将那颗宝珠摘下,拿在手中仔细端详。

    这……这难道是传说中的夜明珠吗?

    现在可是白天,天气晴朗阳光普照,虽然在室内,但也光线充足,竟然还能看到,那颗宝珠正闪闪发光着。

    刘青松赶紧拉上窗帘,室内光线变暗一些后,宝珠所散发的光芒就更加明亮了。

    再拿着宝珠,塞进黑色背包,透过包口向里看,宝珠更是亮得如同两三瓦的LED灯泡一般。

    这东西不会有放射性辐射吧?刘青松忽然想到这点。

    某些古代的所谓夜明珠,其实是由带放射性辐射的矿石制成的。

    刘青松心中刚出现害怕之情,便很快自我否定了:不对,不对,那些夜明珠不会是这样透明的。

    所谓的夜明珠有两种类型:永久发光的夜明珠、长余辉蓄光型夜明珠。

    永久发光的夜明珠,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能量进行激发,而是依靠自身含有的激活剂,某些放射性同位素,从而自身激发而发光的。这种夜明珠具有放射性辐射,对人体有害。

    长余辉蓄光型夜明珠,磷光体中的激活剂没有放射性,必须靠外界的日光、紫外线等光源激发后才能发光的。现代常用的磷光体不下百种,其中硅酸盐和铝酸盐类稀土蓄光性夜明珠,由于采用新型稀土发光材料为主要原料,无毒无害无辐射,环保健康,已经得到较多应用。

    两种类型的夜明珠,不管是哪一种,其本身和发出的光芒,大多是绿、青、蓝之类的颜色,又或者是其它颜色,但总之不会是本身透明又发白光的。

    而眼前的这颗宝珠,晶莹剔透,完全透明,如同是无色无暇的顶级钻石,或者完全透明的水晶球、玻璃球一般,却散发着白色的光芒。

    刘青松不知道这颗宝珠,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又或者是天然形成的,在排除放射性辐射危险后,傻子都知道,这是一件大宝贝。

    不会是传说中的随侯珠吧?

    刘青松一时间想到了那件,可以与和氏璧相提并论,甚至拥有成语“随珠和璧”的,春秋二宝之一。

    不管是不是随侯珠,这都是无价之宝啊!没想到竟然能捡到如此大漏,发达啦!

    刘青松喜不自胜,激动得手都微微颤抖起来,赶紧握紧宝珠,生怕掉在地上摔坏了。

    他离开书房走到次卧,用来摆放各种古玩收藏品的房间,找到一个内含软垫绒布的空的珠宝盒,准备作为存放宝珠的盒子。

    不过再此之前,他又找来一把游标卡尺,测量了一下宝珠的准确直径,正好是两厘米,换算成古代长度单位,就是直径六分。

    拿着宝珠及珠宝盒,刘青松回到书房,他想再仔细的研究一下三足金蟾和令牌。因为他想知道,这颗宝珠的来历。

    首先是三足金蟾,刘青松仔细查看了一下,三足金蟾的嘴巴里,再没有其它的东西了,摇晃几下,内部也没发出任何声响。

    在仔细研究反复尝试下,他很快又有了新发现。只要同时按压三足金蟾的双眼,它的舌头就会再次卷曲收回,然后合上嘴巴,回到紧闭的状态。

    看来这三足金蟾,就是专门存放宝珠的盒子啊,用不着使用其它盒子了。

    相比普通的珠宝盒,刘青松觉得还是三足金蟾,更加安全保险。

    黄铜制成的三足金蟾,即使掉到地上也不会摔坏,而且更加隐蔽。

    外人即使拿到手里,在不知道有机关,及其破解方法的情况下,根本不会知道金蟾腹中内有乾坤,存放着一件宝物。

    研究完三足金蟾,刘青松又拿起那枚黄铜令牌。

    紫阳……历史上的两位紫阳真人,有哪一位会与宝珠有过关联呢?有古书记载过吗?

    刘青松在网上再次搜索关键字——“紫阳真人”,这次加上“宝珠”或“明珠”。

    和紫阳真人张伯端相关的,在《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悟真篇》相关典籍中,有“采珠歌”、“金丹卫”两篇诗句,写到过宝珠或明珠,但那都是指代内丹修炼的内丹,不是真实物品。

    还有悟真篇三注里,提到过黍米宝珠,但那是道教传说中元始天尊的法宝,最初来源于《度人经》上的说法,更是虚无缥缈了。

    至于另外一位紫阳真人周义山,记载他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紫阳真人内传》、《云笈七签》三本书上。都查不到他和宝珠或明珠,有什么相关联的信息。

    这下怎么搞?查不到任何线索的刘青松,有些伤脑筋。

    他右手握着宝珠,左手拿着令牌,左看看右看看,鬼使神差地,将宝珠和令牌贴近,触碰到了一起。

    下一刻,一道金光笼罩下,书房中的刘青松,突然和宝珠、令牌一起,瞬间消失不见,无影无踪……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