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只今惟有鹧鸪飞 > 【第四十四章】且向花间留晚照

【第四十四章】且向花间留晚照

    清婉和裴璇靠着院子中高高支起的营帐睡了一夜,清婉醒来时,天已大亮,一件做工精巧的外袍披在她身上,金色的花纹在日光下微微闪烁。

    清婉赶忙将衣袍收好,恍然间,注意到这件袍衫的绣样有些熟悉。

    是贺兰敏之的,她想到这,不明所以的多了几分心安。

    “绾绾醒了,”裴璇替清婉拂去落在她发间的树叶,“贺兰令史和秦少卿一早带了一队将士去了祁祥村,说是帮他们修葺房屋,要不你和他们同去?我和医师,媆媆留在这照顾难民,太子殿下昨天淋了雨,还在屋里歇着,他一向体弱,离不得人。”

    “嗯,”清婉起身,见敏之早已不见了踪影,便将他的外袍披在身上,揉着睡眼,拎起长枪,往山上而去。

    丽日高悬于天,清婉一路快马,赶到了骊山境内受损最严重的祁祥村。

    贺兰敏之正捏着木棍在泥潭里翻腾着尚可使用的工具,帮忙修补屋顶,忽闻身后传来一道清亮的女声。

    “贺兰敏之,这个给你!”清婉站在屋门前,见敏之回眸,将外袍稳稳的扔在他肩上。

    只见清婉将墨色的秀发高高拢起,银鱼色的发扣在日光下泛着粼粼微光,骑装的衣摆在风中摇曳,因连日奔波略显苍白的脸上,依然浮现着明媚的笑意。

    “你穿着吧,”敏之笑意朗然,将衣服丢给她,“我看你穿也合身。”

    清婉被敏之炽热的目光烫了一下,眼神躲闪间,她混入了忙碌的队伍中,四处找寻可以利用的零件。

    再抬眼时,贺兰敏之坐搭建好的屋顶砌砖瓦,袖子挽到臂上,额间泛着细汗,华丽的衣衫早已分给了街边衣不蔽体的平民,虽是粗布麻衣,也掩不住他的少年风气。

    身旁,来来往往的官兵将倒塌的房屋重新修整,秦淮带着一小队村民,一一检查农田中仅剩不多的禾苗,附身将它们插好。

    眼前的景象,比他预想的要好得多。

    此时不是农耕时节,作物受损的虽多,但不至于今年一整年颗粒无收。

    若是那年,也是这样的时节,就好了。

    秦淮站在田野中沉思着,恍惚想起昨夜,春色旖旎间,清欢的额头抵在他怀中,无不温柔的问话。

    “秦淮,自我们相识,你就总是皱着眉头。”清欢不明所以的将手指点在他眉心,随即滑落,拨弄着他的头发。

    “往后,你能不能多笑笑?”

    秦淮原想答应她,但看见清欢年轻姣好的容颜时,似有万言千语抵在喉间,刚欲开口,又被生生吞落。

    “贺兰敏之,”秦淮倏忽飘远的思绪被清婉的笑声扰乱,他回头望去,只见贺兰敏之坐在,房顶上,嘴边叼着柴草,手里拎着瓦片,笑意盈盈的和身旁的清婉打趣着。

    敏之在清婉身侧耳语了一句,惹得她掩面而笑的推搡,脸颊上泛起一缕薄红,似染了胭脂一般。

    从前,清婉一直觉得贺兰敏之兼修文史,又有几分不被岁月沾染的洒脱豁达。

    如今,她觉得面前这人就是个混混。

    竟然大言不惭的和她讲,从前在蓬莱殿听墙角的奇闻逸事。

    还厚颜无耻的告诉她,这事除了太子,也就只告诉了她知道。

    就在清婉清婉晃神的片刻,贺兰敏之趁着没人注意,在她脸颊上小鸟轻啄般落下一吻。

    然后,头也不回的拎着木桶跳下屋顶,仓皇逃窜间,险些被地上的零件绊了一跤。

    这一切,都被秦淮尽收眼底。

    他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贺兰敏之飞也似的逃去,清婉坐在屋顶上,半天不曾言语,自顾摆弄着屋顶的瓦片和砖石,脸颊边浮现的笑意愈发浓烈。

    他心中没来由的生出一阵酸涩,换言之,是艳羡。

    后来的半个月里,又淅淅沥沥的下了几场小雨,远没有曾经的大雨滂沱之势,村民们对他们感恩戴德,高呼太子李弘的英明。

    阿昭自洛阳闻讯,大为欣喜,命他们稳住灾情后,即刻动身来洛阳。

    这日,李弘一行人带着侍从自骊山而下,出函谷关,往硖石县而去。

    为首的贺兰敏之一身粗布麻衣,口中叼着柴草,选了一匹常见的马,跟在太子和裴璇的肩舆旁,不住的说笑。

    至少贺兰敏之以为,他们是在说笑。

    哪怕事实是,李弘和裴璇面无表情的听敏之讲近日来的奇闻轶事,淡淡回眸看他前仰后合的样子。

    这穿着打扮,不像从前的贺兰令史,倒像个车夫。

    这举止做派,也不像在弘文馆高谈阔论的贺兰学士,

    倒像只傻狗。

    与他们的热闹相比,身后那辆马车就显得清静了许多。

    清欢独自坐在马车里,掀起帘子,歪头去看一旁的秦淮,秦淮似是感觉到了她的目光,唇边勾勒起淡淡的笑意。

    清婉自请垫后,借了一身银红明光铠,戴着嵌了珠玉的银冠,发髻高盘,白马长啸时,她抬眼望去,青天而上似有雄鹰掠过,一时心中快意,冲着队首高喊,“贺兰敏之,把你的笛子借我用一下!”

    敏之将笛子从腰间取下,用自己的衣服小心翼翼地擦了擦上面的灰,纵马到清婉身侧,看着她熟练的吹了几个调子试音。

    “你也会吹笛?”敏之有些愕然,语气中的失望太明显。

    “那是,行军之人,哪有不会吹笛的?”清婉得意的笑笑。

    “哎,”敏之垂头丧气的说,“我原以为还能捡个徒弟,看来是没戏了。”

    “捡徒弟,你没戏,”清婉挑了挑眉,“不过拜师,我还是可以考虑考虑。”

    说罢,清婉笑着将竹笛抵在唇边,奏了一曲京中时兴的小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