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只今惟有鹧鸪飞 > 【第九十九章】可怜九月初三夜

【第九十九章】可怜九月初三夜

    “启禀殿下,听闻昨日,太子殿下只身闯详刑寺,失手打伤详刑寺丞,此举与律法相违,请殿下裁决。”

    御史弹劾的奏表,引得殿前文武议论纷纷。

    “素闻太子殿下与周国公交情甚笃,但无论如何,太子殿下也不该越过法度。”

    “不过我听说,昨日详刑寺内,周国公亲口承认是他妄图构陷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若是一时气愤,去找他理论,也是人之常情。”

    “是了,我也听说了,太子殿下在详刑寺和周国公闹开了,详刑寺的一众官员皆可作证。”

    “肃静。”刘公清了清嗓,见台下纷争不断,阿昭的脸色又愈发难看,除了整肃朝纪,也不知还能再替她做些什么。

    “昨日,详刑寺已上过奏表,我看过了,”阿昭扫了一眼台下的官员,神色不辨喜怒,殿下霎时鸦雀无声。

    “瑶华,颁诏吧。”

    说罢,阿昭起身,背对着群臣,似是不愿让人看请她脸上一丝一毫的神情。

    “周国公武敏之,监守自盗,私挪瑞锦,其罪一,**公主侍从,至其含冤自戕,其罪二,为人轻佻狂妄,实不堪社稷之才,现复其本姓,查封国公府,褫夺敕封,秋后流放雷州,以儆效尤。”

    “皇后殿下英明。”

    众臣闻此纷纷诚服,唯有一人,还站在殿下不知死活的开口。

    “启禀皇后殿下,侄臣以为,贺兰敏之罪无可恕,按律当诛,此举是否……”

    武三思正打算滔滔不绝的供述贺兰敏之的罪过,却只换来了阿昭一声怒吼。

    “你住口!”

    阿昭心里明白,此事和武三思脱不了关系。

    毕竟,若不是朝堂上几乎一半的官员都站出来,让阿昭处置贺兰敏之,她也不会被逼无奈下旨将贺兰敏之流放。

    眼下,她既已知晓幕后之人所求,便只能暂时按照他的节奏行事,切不能打草惊蛇。

    朝会散后,李贤和李显正在金銮殿侍疾,阿昭行至轿辇时,神色微微凝滞,抬头望向天边辗转翱翔的雄鹰。

    “瑶华,让裴行俭派一队精兵,盯住详刑寺,务必保证贺兰敏之的安全。”

    瑶华领旨而去,阿昭刚想踏上轿辇时,不远处的刘公神色匆匆而来。

    “殿下,太子殿下在太极殿外求见。”

    “不见。”阿昭此时正因李弘昨日私闯详刑寺的事生气,言语间的怒意清晰可辨。

    “可是,殿下,太子殿下已经跪了大半个时辰了,谁劝都不肯听,说是要替国公申冤。”

    “他连自己都保护不好,还想替别人求情?”阿昭怒从心起,愤愤的说,“你去告诉他,说我的意思,让他回东宫休养。”

    大约一盏茶的时间,阿昭回到金銮殿的偏殿批阅奏疏时,忽闻门口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

    “太子殿下,这里是陛下寝殿,皇后殿下在偏殿理政,无奏报擅闯是死罪,殿下请回吧。”

    “儿臣求见皇后殿下,周国公之事疑点诸多,请皇后殿下明查。”

    起初,阿昭并不打算理会他。

    “儿臣求见皇后殿下,九公主随侍女官王氏,儿臣已查实,非利器所伤致死,请皇后殿下明查。”

    “儿臣求见皇后殿下,荣国夫人丧仪所用蜀锦,前一日清点仓库时,东宫侍卫皆未发现,必是有人趁乱暗害,嫁祸周国公,请皇后殿下明查。”

    声声入耳,字字锥心,听得偏殿中的阿昭如坐针毡。

    “让他进来,别扰了陛下清静。”

    阿昭终是挥了挥手,放李弘入内问话。

    殿内,李弘一袭素色长袍,肃跪于地,他将藤鞭高举在手心,一再叩首。

    阿昭屏退众人后,试图将李弘从地上拉起。

    “起来说话。”

    “儿臣有罪,请皇后殿下责罚。”

    李弘面不改色,但当阿昭接过藤鞭时,他还是有些惊愕的抬起头。

    “你是以为我不敢罚你吗?调府兵擅闯详刑寺,在详刑寺出手伤人,你看看今日有多少人上表弹劾。”阿昭厉声问道,藤鞭一挥,便将所有弹劾李弘的奏本重重的摔在地上。

    “我一向以为你行事稳重,怎么如今,为了贺兰敏之,名声也不要,性命也不要,如此意气用事,叫你阿爷如何放心将这天下交于你?”

    “启禀殿下,恒阳县主听闻周国公的事,一时急火攻心,现医官来报,已是性命垂危。”刘公看时机恰好,小心翼翼的在门外恭谨问询。

    “多派几位医官去,务必将县主治好,在县主病好之前,不许她出蓬莱殿一步。”阿昭冷言冷语的吩咐道,再不过问只字片语。

    “阿娘,恒阳县主是敏之的妻子,如今她危在旦夕,却将她禁足在宫中,此举实在不妥。”刘公领召而去后,李弘似是不认识面前的人,眸中闪烁着失望的神色。

    “我这是在帮她,她原本就是贺兰敏之的妻子,贺兰敏之获罪流放,她尚有敕封在身,此事自不与她相干。而你,你多番为贺兰敏之辩护,惹得满朝文武议论纷纷,再这样胡作非为下去,我连你都保不住。”

    阿昭想让李弘知晓其中利害,却只换来了他的挑眉淡笑。

    “你笑什么?”

    “阿娘,”李弘拂去了眼角溢出的泪水,神色异常坚定,“若保不住我,便让我与敏之同去雷州流放吧。他是为了我,才不得不认罪伏法,而我,万不能将自己的兄弟当成垫脚石。”

    “你既知他是为了你,如此荒唐行事,岂不是白白辜负了他?”

    阿昭叹了口气,不由分说的将李弘从地上拉起,替他轻轻掸去袍衫上的细尘。

    这时,徐静姝拎着食盒悄然走进金銮殿,刚走到屏风后,便抑制不住唇边的笑意,“殿下,我刚去蓬莱殿瞧了一眼,你猜怎么着?县主正和那些医官们打牌,手气好,赢了好几吊钱。”

    只这一句话,李弘便露出了然的神情。

    徐静姝不知李弘也在,看着阿昭铁青的脸色,才知道自己一时失言。

    “即日起,太子禁足于东宫,非诏不得出。”

    一行侍从将东宫的宫苑封锁,留下一众官兵看守。

    裴璇在正殿中来回踱步,看着李弘神色淡然的模样,心中更是焦灼。

    偏偏这人,昨日还火急火燎的,今天却像个没事人一样,只留她像只热锅上的蚂蚁。

    真搞不懂他到底想做什么。

    而此时,杨府上下听闻清婉重病垂危,更是乱作一团,杨思俭进宫的拜帖几番被退回,清欢趁着深夜,抱了襁褓中的孩子潜回杨府,与萧徽音商量对策。

    贺兰敏之的事早已传遍京都,而此时,整个长安城中,唯有一处歌舞升平。

    “武将军夙愿得偿,在此贺过。”

    经此一事,来俊臣也成了武三思的坐上贵宾,此时,他无不谄媚的向武三思敬酒。

    钟正躲在屏风后,不动声色的瞧武三思与来俊臣放浪形骸的模样,武三思的眉眼间已有几分醉意。

    远处,穆清漪一袭红裙曳地,身后一众舞姬翩然而至,只见清漪手持长剑,在武三思面前排演秦王破阵乐。

    “今日穆娘子的舞,不同于往日曼妙,倒有些刚柔并济的意味。”来俊臣看着清漪翩然生姿的模样一时心痒难耐。

    等他意识到自己的失礼时,匆匆转头瞥了眼武三思的脸色,应是武三思今日兴致好,并没有与他为难,心下稍安,随即奉承道,“今日有幸一观,实是托了将军的福。”

    钟正冷笑着放下酒杯,屏气凝神的看着面前的清漪,武三思酣畅淋漓之际,顷刻间,她手挽剑花,向他的方向猛然刺去。

    武三思的神情微微凝滞,但当长剑抵在胸前时,清漪却突然抽身退步,在他肩上轻轻一击。

    武三思瞬时放下戒备,一把将清漪揽入怀中。

    “淘气,”武三思将清漪手中的剑扔到地上,笑着揽过她的腰。

    “博将军一笑罢了。”清漪淡淡回眸,剥了颗葡萄,递到武三思口中。

    “这是院子里的那棵葡萄藤吗?”果肉在他唇齿中爆开,沁出丝丝甘甜。

    “是,”穆清漪笑着,又剥了一颗递到他唇边,“今年阳光足,连葡萄都长的快。”

    武三思小鸡啄米般叼过果肉,一双细茧满布的手摩挲着清漪容颜姣好的下巴,笑眯眯的伏在她肩头。

    “将军,你喝醉了,妾扶你去休息。”

    “我没喝醉,”武三思晃晃悠悠的起身,任凭两个小厮架着,将他拉到枕席间。

    又过了半晌,直到榻上唯留他们两人安枕时,清漪原本笑意朗然的面庞上倏忽闪过一丝恨意,她从怀中掏出一把尖锐的匕首,没有丝毫犹豫,便用它刺破武三思胸膛前的血肉。

    “阿娘……”

    不料,武三思梦中一声低语,让清漪手中的匕首微偏了几寸。

    随之赶来的,是带兵而入的钟正,他奉命进门时,只看见武三思捂着胸口怒骂,衣衫凌乱不堪的清漪则被一众将士制服在地。

    入将军府三载,为的就是今日。

    可是如今,我输了,输的一败涂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