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只今惟有鹧鸪飞 > 【第九十八章】报与桃花一处开

【第九十八章】报与桃花一处开

    瑶华和清婉带着皇后的手令赶来时,碰巧遇见李弘行色匆匆的坐上辇轿折回东宫。

    “恭送太子殿下。”

    来俊臣见瑶华来,特意将官帽端在手中,露出额头上的斑驳血迹。

    “洛尚宫,”来俊臣恭谨的挪动着步子上前行礼。

    “来寺丞这是怎么了?”瑶华虽不喜欢这位只知溜须拍马的详刑寺丞,碍于脸面,还是不情不愿的和他搭话。

    “一点小伤,无碍。”来俊臣故作轻松的摆了摆手,但这详刑寺内,最不缺的就是狗腿子。

    “怎么就无碍了?若不是太子殿下非要闯寺,来寺丞也不至于伤的这样严重。”

    “是啊,太子带兵挟持详刑寺,又冲撞寺丞,大有劫狱的阵势,难道就因为他是太子,就能为所欲为吗?”

    三言两语间,清婉的神色愈发难看,瑶华看此事涉及李弘,也不愿与他们再多纠缠。

    “我今日来,是奉皇后殿下的懿旨,带周国公夫人与国公团聚,来寺丞,引路吧。”

    来俊臣提着一盏油灯,带清婉与瑶华穿过回廊,在二楼里间的牢房前驻足。

    “敏之,”

    此时的贺兰敏之已经抱着玉笛,在草席上悄然入睡。

    清婉走到他身前,细细的打量着敏之的睡颜。

    模样还似从前那般俊秀,但眉心紧皱,眼下乌青,唇色有些苍白。

    清婉将食盒放在一旁,将他额前的碎发拢到耳后。

    感觉到柔软清香的衣袖拂过脸颊,浅寐的敏之缓缓睁眼。

    “绾绾?”他自草席间坐起,头上还沾染了稻草和灰尘,眸中星火闪烁。

    “你怎么会来这?”

    “你若是想赶我走,那我不妨告诉你,我不会走,无论何时。”

    清婉将盛满米粥的汤碗端到他面前,“先把粥喝了。”

    “你都看到了?”敏之笑意浅淡,小口小口的抿着米粥,“李弘走的时候,神色如何?”

    “没看清,”清婉为他掸去草席上的灰尘,又盖了一层厚实的棉被,“不过,自与太子殿下相识以来,我就从未见他跑的这样快过。”

    与其说是跑,不如说,是落荒而逃,如丧家之犬。

    见到李弘的神色,清婉大抵也能猜出敏之和他说了什么。

    “绾绾,”敏之面上的笑意倏忽凝滞,突然将手中的瓷碗放下,正襟危坐在清婉面前。“你还记得,曲弘逍落难时,你曾对我说,要许我三个愿望。”

    “我记得,那时,我还没想到,你这个登徒子许的第一个愿望,竟是让我嫁你为妻。”清婉从食盒中掏出一包精致的点心,搁在陈旧腐朽的木案上。

    “那你现在后悔了吗?”敏之突然抬头,眸中分不清是何种颜色。

    他以为不知,自己期盼的是哪种结果。

    “不曾,不论是今时今日,还是往后,嫁与你为妻,我从未后悔过。”清婉抬起眼帘,定定的看着他。

    “但是现在,我后悔了。”敏之不再瞧她,“第二个愿望,你能替我,将那叠点心打开吗?”

    清婉隐约明白了他的意思,从里面拿出了漂亮的樱桃煎。

    敏之将它放在口中,霎时清香四溢。

    “第三个愿望,”敏之的声音略带沙哑,“我们和离吧。”

    清婉虽一早就猜中了他的心意,但当他真的宣之于口时,她还是觉得一切都毫无防备。

    “你一向是言出必行的人,何况你有姨母给的敕封在身,离了我,你大可以在这京都众多的好儿郎中,再选一个比我好千倍万倍的人,嫁之为妻……”

    敏之的慌乱不言而喻,但未等他说完,清婉却将他所有的言语堵在了口中,送上一吻。

    此刻的敏之根本无从拒绝,绵长的亲吻后,清婉抬起头,与他四目相对。

    “不会再有了,”清婉的眼眶泛着水汽,低声唤他的名字,“贺兰敏之,”

    敏之被她突如其来的亲密扰乱了思绪,懵懵懂懂的抬起头。

    “我食言了。”清婉轻声叹道,“若和离,我今生绝不再嫁,你想了无牵挂,我偏不让你如愿,你得活着,哪怕苟延残喘,你也得活着。”

    清婉坚毅决绝的目光,看得敏之心中愧悔难当。

    “可是往后,我什么都给不了你,我甚至不知道,还要在这个暗无天日的牢笼呆多久。他们是冲着我来的,绾绾,我不能那么自私,我没得选,但是你有……”敏之见清婉的态度如此坚决,不知道该说什么,才能将她推开,不知道该做什么,才能让她全身而退。

    “啪。”

    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敏之的脸上,泛着微微红肿的指印。

    敏之愕然抬头,脑中嗡嗡作响。

    “大婚那一日,你和我说,你往后会尽你所能,与我杨清婉相携一生,你如今却一心想把我推开,这算什么?”

    “可……”敏之捂着自己烫热的脸颊,一滴温热的泪水淌到鬓角,他仰头看着清婉,面对清婉的质问,一时失了底气,不知如何作答。

    清婉附身,将敏之紧紧拥在怀中,“兵败大非川时,你都没说过要放弃,那这一次,我陪你一起。”

    “你若是再推开我,我保证,此生此世,我都不会原谅你。”

    清婉凛冽颤抖的声音在牢房中回响,敏之再也没有勇气推开清婉的怀抱。

    他从来没有这么怕过。

    从前他孤身一人,纵然是刀山火海,他也敢去拼去闯。

    可如今,他有牵绊,有顾虑,有心之所向。

    他怕心爱之人受他的牵连,被世人唾弃,亦怕此生都换不来清婉的一句原谅。

    可是此刻,他们靠的那样近,甚至,他能清晰的听见清婉有力的心跳。

    如同绽放在冬日里的暖阳。

    入夜时分,金銮殿内。

    “殿下,夜已深了,”瑶华烹了一碗浓茶,搁在被奏本堆满的书案间。

    她言下之意时,夜已深了,该休息了。

    阿昭却丝毫不理会她,只皱着眉头看着面前的奏表。

    “殿下,周国公夫人已经在蓬莱殿偏殿歇下了,现下是徐婕妤在侍疾,陛下高热退了,有些发汗,徐婕妤不便服侍,您看该如何。”

    “我这就来,”阿昭沉寂了片刻,在明晃晃的卷轴落下朱印。

    “对了,李弘病着不方便,李贤他们左右无事,明日起,让沛王和英王轮流来侍疾。”

    “奴这就去传旨。”

    “哎等等,”阿昭似是突然想起了件不得了的事,赶忙叫住瑶华,“切记,他们俩年轻气盛,随侍时不必让年轻的宫嫔来。”

    “皇后殿下,您这话说的,可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瑶华知道阿昭的用意,大着胆子打趣她,掩面笑说。

    “你这丫头,满脑子想些什么?”

    阿昭知道瑶华是有意逗她,同瑶华说了几句话,便捧着茶盏自偏殿而出。

    深夜晚灯中,树丛里不知突然窜过了一个什么东西,吓得她险些将茶水打翻。

    定睛看去,那是一只通体纯白的猫,尾巴高高树起,也不怕人,正优哉游哉的朝她这边来。

    阿昭笑着将茶碗放到侍从手中的托盘上,那猫见得了空子,径直扑过来,在她怀中不住的蹭着。

    “走吧樱桃,随我去看看你阿爷。”

    这猫刚生下来时瘦骨伶仃的,两三年过去,抱着倒比云安三个月的时候都沉。

    一人一猫入了金銮殿的正殿,龙涎香的气息扑面而来,柔软的帐幔间,李治尚在昏迷,额上发着汗,面色有些潮红。

    阿昭解开他汗湿的里衣,替他一寸一寸的擦拭着肌肤,枕席尽已被汗水浸透,奈何李治身材高大,阿昭想替他换下被褥,自己反而累的满身满脸的汗。

    小白猫在李治身上来回走着,阿昭从里间拿出干爽的衣裤替李治穿上,樱桃的尾巴一晃一晃,一不留神便打在李治脸上。

    “阿昭,别闹。”李治在梦中低声呢喃,只这一句,叫阿昭听得真切。

    阿昭无可奈何的撇了撇嘴角,将樱桃抱在怀中,伸手去探他脖颈的温度。

    还好,没那么烫了,阿昭略松了口气,从侍从手里端来药碗,抿了一口想探探温度,眉毛却拧作一团,转头嘱咐说,“你去取些石蜜来,这药太苦了。”

    侍从应声而退,阿昭将李治扶靠在榻上,一勺一勺的喂他喝汤药。

    偶有药汁自唇边晕到被褥间,她轻持绣帕拭去他唇边的药渍,看着李治皱眉的样子,又喂了一块糖在他口中。

    樱桃在阿昭怀中探出头来,趴在床榻边,默默注视着李治,浅蓝色的眸子一闪一闪。

    “你也盼着他醒过来呀?”阿昭笑着摸了摸樱桃干净雪白的绒毛,“要不你替我去他梦里问问,你就说,阿爷,你什么时候醒呀,阿娘都着急了,还说等你醒了,她做点心给你吃。”

    “等你醒了,我就将最近的事讲给你听,我会让你看见,河南道不再哀鸿遍野,吐蕃之战我朝大获全胜,所获牛羊无数,我会把弘儿的身子养好,等你醒了,我再唱曲给你听,再做点心给你吃,我们爬遍群山,看花开陌上,人间清平。”

    自然是不会有人回应她的,阿昭等了许久,终是深呼了一口气,抚上李治的手,天色将明时,伏在他身侧沉沉睡去。

    “九郎,”

    “你快醒醒,”

    樱桃在阿昭怀中打着盹,朦胧间,阿昭似是看见了年轻时的李治,站在太液池畔的梨树下瞧她。

    “是你?”

    少年时的李治眼中闪过绚丽的烟火。

    “你认识我?”阿昭将信将疑的起身,看见面前的少年脸颊微微泛着红晕。

    “有幸见过,”李治不好意思的笑笑,“娘子箭法精湛,在下自愧不如。”

    阿昭忽的抿嘴不再说话了,那日,她偷跑到太和殿玩,本不想被人看见。

    “娘子,”李治小心翼翼的唤她,也不说话,就站在花树下傻傻的看着她笑,像极了一只垂涎欲滴的老虎,正痴痴看着含苞待放的花枝。

    想上前去轻嗅花香,又怕自己太过鲁莽,惹得花叶震颤,再无可赏。

    “你笑什么?”

    “我没笑啊,”李治故作矜持的挠了挠头,“你的簪花掉了,我替你别上。”

    阿昭不明所以的任由他将一朵浅绯色的桃花插在自己发间,突然红了脸颊,转身跑开了。

    在李治没看见的地方,阿昭笑靥如火,开在天边化作云霞,映照着余生里的年年岁岁。

    “殿下,”半梦半醒间,瑶华轻拍阿昭的衣袖。

    “早朝的时辰到了,大臣们都在太极殿候着。”

    阿昭揉着眼睛,简单换了件衣裳,任由瑶华替她施妆描眉,步履匆匆的朝太极殿而去。

    行至金銮殿时,她抬起酸痛的脖颈,独有天色晴好。

    九郎,

    你在时,我可以做依偎在参天大树下打盹的雨燕。

    你不在时,便由我替你,扛起这锦绣人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