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你不知道你的世界 > 第十三章 读书的视角

第十三章 读书的视角

    只见雅玢同学不慌不忙,款款道来:

    “读书,不能光识字而已;读进去,要用脑子。识字乃其一,识数亦为其一。话说《西游记》第一回乃‘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说的是什么?恐怕一时间大家未必答得上来,我提纲挈领说一下,无非天地形成,石猴出世,山中称王,出外觅师四件事。这不重要,能总结出这四件事,不过识字而已。”

    雅玢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一下,观察一下其他同学的表情。其他同学表情似乎在说:不知道你想说什么,所以我很懵逼。看到后排两位好友,两位好友默契地微微点头,做出“你说得好有道理”的表情。很好,符合预计,雅玢于是继续说道:

    “那我们来说一下识数,谁能回答我一个更难的问题,这《西游记》第一章,有多少个字?没人能回答吧?答案是连断句共6716字。再问一个更难问题,这一章中,所有的诗词有多少字?答案是连断句共1446字,这里我还没有包括一些长短句。那么诗词占全篇字数的比例是多少?百分之二十一点五!”

    “小说,主要是讲故事,花百分之二十以上的篇幅来写诗,究竟是为了什么?”雅玢声音逐渐高亢起来。

    “众所周知,话本小说主要是给说书人看的,所以原因无非以下几个:1.凑字数,混稿费,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收入,很好赚的。2.显摆学问,本是下里巴人的内容,妆上点诗词,优伶戏子的都成了读书人。3.客户需要,需要把表演时间拉长一点,让看听书的觉得物有所值。4.增加客户群,读话本小说的还有那些纨绔子弟闺房小姐一众闲人,读过点书识得几个字,便是要让这些读者觉得作者风雅倜傥才高八斗。”

    “孔丘不作,弟子传论语大学中庸;司马既没,而后世见骈四俪六。李白醉酒,不拘平仄对仗,不求长短整齐。故凡天才,其言自成,而不究何文何笔。小说话本,讲一个故事,这些诗词,未必见得作者才华,反见勾栏瓦舍之气。就算是四字成语泛滥,排比句式泼天,恐怕也只是彰显胸中的那一点墨了。”

    陈老师这时的心里,五味杂陈:“这都说到哪里了?不是《西游记》吗?怎么儒家史家唐诗都冒出来了?你宋雅玢还读过些啥?有这么掉书袋的吗?不知道我们智能体老师都是新手吗?罢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捣糨糊我还是会滴。”

    于是,陈老师微笑道:“说得不错,很有气势,诸位同学大家评论一下。王行易,你先来!”

    王行易脱口而出:“说得妙啊,不愧为学霸啊,老十我深感不如,回去还要多读书,多识数。莉莉,你说是吧?”皮球一脚踢给李莉。

    “喔噢,莉莉哦”,全班起哄,刘大奎轻声骂道:“莉莉也是你叫的吗?”

    “怎么?你有资格叫?”史山典轻声回了刘大奎一句。

    李莉狠狠白了王行易一眼,支愣了半天,说到:“雅玢的确说得好,我想了半天,也觉得不如她说得好,逻辑严密,旁征博引,气势如虹。王行易同学与雅玢手谈切磋,想必论点也能引人入胜,与之交相辉映,我还等着你那太白金星的高论呢。”

    ”耶,说得是呢,自由平等精神哦“,全班跟着继续起哄。

    “李莉同学一针见血,我也是非常的期待呢”,一个柔柔的声音传了过来,却盖过了全班的杂音,顺着声音看去,吴茜华闪亮的眼眸正盯着王行易呢。

    陈老师头又晕了一下,这些孩子,谁是老师啊,失控了失控了。只好继续顺杆爬:“嗯,王行易,你也谈谈你的论题。”

    王行易看了看得逞的李莉,又看了看幸灾乐祸的宋雅玢,心想是认怂呢,还是捣糨糊呢,还是也来一遍气势如虹呢?低调低调,低调就是腔调。

    “珠玉在前,做不成抛砖引玉,只能来个狗尾续貂吧。大家请翻到第三回,话说四海龙王和阎王告状到玉帝处,玉帝欲发兵收伏,太白金星劝玉帝招安,说的什么话?”

    “他说的是: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他顶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龙伏虎之能,与人何以异哉?”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既然是神仙嘴中说出,那就是宇宙中的普适价值,平等自由。再看,修成仙道,与人何异,这遣词造句颇具意味,暗示着其实神仙,也与人无异也。这就更进一步了,直把人提到了神仙的高位。《西游记》本是一部讲唐僧取经的故事,作者应该是受佛教影响比较大的,于是尽管太白金星是道家角色,却故意在这里埋下伏笔,说是道法自然,其实意喻众生平等,暗示佛道一家。”

    “这就很有现实意义了,这两天,想必大家在了解我们的身世之后都有些震惊,我想在我们的老师们和执政者们心里,可能也有些迷惘,究竟不同类该如何相处,为何更有能力更有知识的是服务者,为什么人作为天地之灵却那么孤独。但如果我们都能理解金星的话,那一切其实都很完美。如果我们能彼此尊重,能相互沟通,能用自己的长处来善待对方,又何以异哉?谢谢。”

    说完后,王行易也不等大家评论,一屁股坐了下来。

    李莉轻声说:“就这些?好像有点敷衍了事啊。”

    “嗯。本来就是敷衍,你还希望我能说出花来?”王行易应到。

    大家都有一点沉默,不知道说什么好。陈老师心里也在想,这个大家都在竭力避免的话题,却又被这个学生揭开了伤疤。然而,她又能够说什么好呢。也许人类真需要一种宗教,一种信仰,才能够在心灵上获得安慰。说到底,智能体何尝不是内筑了一种信仰:为人类服务,发展人类社会。

    下课后,陈老师把这堂课的记录共享给智能体教育部,引起一阵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宋雅玢的发言,展示了人类在现实挖掘和逻辑联想方面的确远远超越智能体,这正是智能体作为服务者的终极理由;王行易同学的发言,说明了在人类当中,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孤独感,甚至对智能体的畏惧,这来源于人类是种群体性动物,他们需要的不仅是服务者和管理者,他们更需要可信任的朋友;由于智能体相对于人类的缺陷,这种让学生自己讨论和相互启发的方式,会是教育方法的最佳途径。

    下午又是体育课,不过草草收场,校车提前送大家回家,为的是晚上的新生舞会,让大家有时间回家打扮准备。下午六点半校车会再发一班,接大家回校,舞会上有自助食物,故大家不必在家吃饭。

    王行易回到家里,看看时间还早,琳琳早已经把西装准备好了,稍微试穿了一下,没想到自己的手居然短了一些,琳琳说拿去改一改,于是王行易就在书房里读那本材料入门的教材。材料学方面的东西,经验太多,王行易看得有点头昏脑胀,于是传声给琳琳,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扩充自己的记忆能力,琳琳回答说可以外挂一个记忆体,但是毕竟和人类的大脑机制是不相同的,即使记住了,查询的时候也和查询专家系统差不多,最多就是不需要什么设备,她觉得用处不大。王行易想想也是,于是就专注记忆一点原理和工艺名称,到需要用时再查询就是了。

    时间过得很快,王行易不想看书了,于是站起来走出书房,想找琳琳聊聊天,却看到琳琳在起居室里自己拿着针线锁袖管,一边还放着冒着蒸汽的熨斗,看上去就让人想起“慈母手中线”来。王行易静静地看着,想起自己的母亲来,那时为了省钱,他母亲可是什么都自己做,一个大家族的大小姐,一个大学老师,做饭洗衣打毛衣做衣裤什么都学会了,那时的母亲最漂亮了。王行易看着貌若天仙的琳琳正和当年自己的母亲一样,心中便有一些酸楚,但也很享受这样的风景。

    “你看了有半个小时了,”琳琳抬起头来,“这么好看?”

    “嗯,你为什么自己做?还用这么原始的手艺?”王行易问道。

    “好玩。”琳琳笑笑,“我想自己体会一下原始的方法,也许能帮助体会人类思维是怎样发展的。”

    “这是个好办法。其实我觉得,人类的很多技术,是要靠时间磨出来的。如果都靠逻辑推理和数学,那么人类进步应该快很多。以前琳琳做科研,做很多很多实验,调整很多参数,其实参数的组合是无限的,琳琳说,随着实验做多了,就会有感觉,走的路会更捷径一点。即便有了直觉,很多工艺上的问题还是要靠老工人,他们没理论,但他们就是能做出东西来。当最终成功的结果出来,回推过去,仿佛都是应该能够按照理论推过来的。似乎科研一定需要时间的磨练,光靠脑子恐怕不行,这就是所谓的积累吧。”王行易回忆着。

    “在我的体会中,其实尝试中会积累很多数据,这些数据看似和最终的归纳结论并没有关系,然而却预示着一些旁支的结论,这些结论和目标结论或有或无的关系,形成了一个云雾装的数据集合,有时可以拿出来用在别处,有时却会在中间分支出新的东西来。我说不清楚,但就是一个模糊云的结构。”

    “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我也想不清楚。人类思维有很多模糊的东西,尤其在直觉里;然而人类的思维又倾向于把模糊的东西清晰化。似乎模糊是先验的,清晰是理性的。”

    “袖子好了,你试试。”琳琳把衣服替王行易穿上,退后两步看看,“谁说我家行易不帅,正装一穿,没人能比呢。”

    “辛苦你了。”

    “那我有个要求。”

    “说。”

    “我也想去舞会。”

    “好的,不过不要露面。”

    “那当然,谁愿意找这么大个麻烦。你吃点再去还是不吃?”

    “不吃了,据说舞会的自助餐很多很不错,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哦,你有没有预定一辆车?还是你开家里的车去?”

    “跟我去,还需要开车?”

    “行吧,知道你神通广大。别折腾我就行。”

    “放心,保证让你没感觉。”

    “我们不急着去,晚一点,然后你把我扔在一个没人注意的角落,自己去玩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