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余世仙 > 第二章 道士下山行路难

第二章 道士下山行路难

    南唐何故多文士,古来南唐多烟雨。

    芒种前后,南唐各地多会细雨朦胧。该时节,气候温润,又多雨水,历法上有云“斗指巳为芒种,可种有芒之谷。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南唐镛州地界处,已经连着下了数日小雨,时断时续。道路泥泞不堪,车马难行。

    偏偏这般情形下,仍是有马车行于林间道上,马车略显陈旧,更有泥水溅在车身,显得有些脏乱不堪。

    一侧山体之上,雨水混着泥沙淅淅索索冲刷而下,这等天气驶于山林间风险颇大。

    但看马夫青年模样,双目有神,精气内敛,身材高大,虽车体颠簸,亦不动如山。

    驾车之际,腰间佩刀隐隐,显然非一般车夫能比。

    车厢内,有女子轻咳一声,声音莞尔,若有无力。

    车夫驾驶马车不敢回头,询问道:“二小姐可有不适?”

    车内女子掀开帘角,这正是眉蹙春山眼秋水,朱颜不如病颜娇。

    女子抬眼远望,却只有古树常青,雾雨蒙蒙,微微长叹,“还有几日路程?”

    车夫抖擞缰绳,略做迟疑道:“回二小姐的话,离着镛州城不算远,往日里驱车两日也就到了。如今山路坎坷,约莫着得有个四五日的样子。不过雨天山路不好走,希望前方路上没有山石塌方断了去路”。

    女子听完,皱眉不止,略有愁容,于是又咳嗽两声。娇媚柔弱,如花似水。

    车夫脸颊微红,轻声却有力道,“但请放心,小人粉身碎骨也要保得二小姐平安到达镛州城的。”

    女子放下车帘,轻声答道:“有劳了”。

    要说阴云之下谁最愁,愁云愁雨愁风愁眉愁眼最是愁。

    山林之上有一怪人,怪人披怪服,赤脚走在泥路上。

    草束为帽,青藤为蓑,一脚深一脚浅,蹒跚行于阴雨天。

    远远瞧见,多认为草木精魅之怪诞。藤条蓑衣下,依稀可见青色道袍在内,原来不是别人,正是小道士周余。

    自龙虎山脚出行后,本是打算先去离着略近的镛州城看看。

    也怪小道士自小未曾出过远门,觉着既然与镛州毗邻,便可以靠着双脚赶路行至。

    未曾想走了月余,期间若有野墅人家倒还算好,山村田农多是热情好客之辈,多会任其留宿一晚,又或者给予些吃食。

    可也有只闻夜啼声,前后两茫茫的荒郊野岭。这时候倒是想起自己也算个道士,赶紧的拱手叩头太上道德天尊,祈求别让自己成为豺狼口中餐,腹中食,全然忘记了在道观中对着神像腹诽的事情。

    有数日无村,无水,无食,可离着林道远了又怕找不回路,迷失于山野之间,小道士愁的想哭。

    没想到这几日,连着下了几天的雨,才发现之前哭早了。

    没有食物,雨水就着野果充饥。没有蓑衣,找了点路边青藤野草披挂在身上遮雨。

    常乐老道送的青铜脚倒是没有丢弃,被揣在胸前。

    可这东西锈迹斑斑,一遇雨水,便晕染开来。好在穿的是青色长衫,又多有雨水打湿的地方,看着不那么显眼。

    周余一度怀疑,就这么个破东西,说不得是某天,常乐在地里耕作之时,突然想起,哦,那小子快要及冠了,没准备东西。

    恰好土里翻出个破烂玩意,随手捡起用来糊弄一下,哪里会和传说里的天师府有关系。到底是个破败道观,怎么可能会有什么好东西,不过这是那老头最后送的礼物,算了,勉为其难先收着吧。

    原本脚上还有一双布鞋,泥水中走了一路,泥巴糊满脚面,污水已经渗过底子进了鞋里。冷冰冰、黏糊糊,一脚比着一脚重,感觉穿与不穿并无差别。

    人在囧丧时,哀天怨地,只道一切皆是错,万般不顺眼。

    忽有惊雷落九霄,吓的周余骂娘,气急败坏下,脱了鞋子丢入水涧,对着老天指指点点、骂骂咧咧。

    可没走几步路,发现泥下有叶,还有枯枝横乱,硌的慌。

    穿与不穿还是有差别的,回过头再去找鞋,早就被溪水混着泥水冲刷开去,不见踪影。

    悔之晚矣。

    赤足吧,还能如何?不能如何。

    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

    嗯,未必有路。

    反正周余没看到路,看到的只有陷在山石坍塌下的断头路,应该是山上滚落下来的泥石,堆积着约莫有一人高。

    愁啊!

    正当周余手脚并用,尝试着爬上山石堆时,不远处驶来一辆马车。

    马车不大,属于比较常见的商贾之家所用。行车不快,想来雨天路滑,不易迅驰。

    周余听得勒马的嘶吼声,转过身来,看到有马车驶来,站定招手。草帽叶衣,藤条绑在手臂上乱舞,倒是将来人吓了一跳。

    只看那车夫停住车身,站起身形,右手虚按刀柄。胸中打鼓,荒山野岭的,到底冒出来个什么妖怪?

    好在那车夫身怀本事,眼光也算锐利,待到定睛看清周余面容,不由自嘲,原来是个着装奇异的怪人。

    “何事?”车内女子开口,显然声音略显冷淡。

    车夫微微侧头,回道:“前方山上似乎有泥石滑落下来,去路被堵。泥石上还有个怪人在向我们招手。”

    女子伸出两根如葱玉手,挑起帘角,从缝中窥得前方确实在山石上有一怪人,略作思量,说了声小心堤防,赶路要紧。

    车夫倒是想赶路,路都没了,得先解决了眼前困境。

    要么清理出一条道,毕竟泥石也就等人高,花费些功夫倒是能清理掉。

    要么回头,好不容易到了此处,回头是万万不能的。

    正当车夫进退两难时,车内女子又道:“把那人招来,若是没有问题,给些钱财,让他将前面泥石清理了”。

    车夫心中一喜,嘴角微动,这算是关心么?遂而领命,跳下马车,走上前去。

    周余现在又累又饿,看到个活人比看到常乐老道还亲。

    眼见那车夫下马,周余也走上前去,献媚神色,嚷嚷道:“这位大哥,可有食物?”

    车夫皱眉,此人好不懂规矩。

    不过,略作思量后,依旧将怀中一个油纸包缓缓递过去。

    周余一把抓来油纸包,打开看,内存两个烙饼。呵呵傻笑,往嘴里塞去。

    车夫此时,心里有了些计较。这人多半不是江湖人,否则岂会要了别人吃食,便敢吞咽下肚。江湖水深,不谈交心之言,不吃他人之食,是两个最浅显的道理。估计眼前怪人是从哪里行路来此,那倒确实可以花些钱财,让他做事。

    交谈一番后,定价二两银子,帮着清理道路,让马车过去。

    周余喜上眉梢,也不客气,先要了银子,感觉沉甸甸的,怎么揣在怀里这么重呢!

    想想当年常乐老道就因为二两银子向自己发了好大一通火,瞬间觉得离了道观是明智之举,果然还是外面的世界好。

    二两银子这么高的价格,竟然只是让自己将路上这些泥石挪走,想想在斗米观里的日子,想想在常乐老道士身上就没见过银子,突然觉着二两银的自己很有钱。

    车夫也很高兴,果然是没有见识的模样,二两银子便让此人点头做事,果真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民。

    两人都很高兴,只是没一会,两人都高兴不起来了。

    周余是个道士,又不是个武夫,也不是个农夫,身上没把子气力。

    加上连日赶路,本就精疲力竭,更无趁手工具,就着一根路边烂木扒拉半天,才清出一小部分泥石,离着能让马车通行还早。

    待到挖出一块大山石,周余试了两次,没法挪动,招呼车夫前来帮忙,车夫彻底脸黑。

    上去便是一顿怒骂。

    周余手上气力不足,嘴上打起仗来倒是一把好手。

    吟诗作对没多听,泼妇骂街没少看。也不知周余说到了哪里,只看那车夫气急,一脚踹去。

    咔嚓一声,周余感觉有个什么东西嵌进胸口去。顿时胸口处一股窒息感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席卷而来,想喊却喊不出声,瘫软倒下,抽搐不止。

    车夫也是一愣,这一脚力道虽大,但也控制在伤人却绝不伤命的情况下。

    其意仅让眼前之人飞出两丈倒地片刻,好老老实实干活。只是一脚出去之后才感觉此人胸口处怀揣着什么坚物硬器,想来是砸进了胸骨。

    车夫蹲下身,撩开此人胸前衣衫,原来是个破损的青铜器。此物应该是某个器皿上的一角,所以断口处较为锋利。车夫这一脚恰好将此物踢进周余胸口处。此时血迹被堵还没蔓延开来。

    糟糕至极,赶路匆忙,并未携带医防之物。此处又是荒郊之地,显然救不了了。

    身后车内女子听到吵闹声,掀开帘来,循声望去,咳嗽两声后,询问何事。

    那车夫回过神来,沉头遮面只当无事发生,禀道:“二小姐,刁民难缠,收钱不干活,被我踹了一脚,正躺地上装死!”

    女子神色冰冷,多瞧了两眼躺在地上之人,复又看了看车夫背影,略作沉默,放下车帘,不再多言。

    车夫见女子并未询问下去,心下一松,还好还好,许是二小姐并未看清,大感庆幸。

    车夫换了一口浊气,再看那躺倒在地之人,心中不知为何生出一股怒意,遂用脚扒拉两下躺在地上之人,使其面朝下,翻躺在泥水之中,这样也能避免血水流满一地,惊了车内温婉女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