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工厂日常管理日记 > 研发成本(二)

研发成本(二)

    案例四:

    设计模具图时,要在各模板标注加工工艺,如果加工工艺不精通,可能因为加工工艺的错误而造成加工成本重大损失。

    比如:对于冲孔的,基本上是需要用线切割的,特别是精密小模具,线切割又分为慢走丝、中走丝、快走丝三种且有三种价格,每种价格逐级相差一倍左右。

    1,\t有许多的垫板以及模座用快走丝加工就可以了,因为是过孔,与冲头的配合间隙比较大,基本上是单边放大0.5mm~1mm,几乎没有什么精度。

    2,\t冲压材料厚度大于1.2mm的,他们的卸料板,凹模板、冲头固定板这三块板可以用中走丝来加工,因为中走丝加工的精度也能在+/-0.01mm,只是壁孔的光洁度(也叫粗糙度)达不到慢走丝的状况(现在的中走丝可以达到慢走丝的光洁度),

    3,\t对于冲压材料厚度小于或者等于1.2mm的,他们的卸料板,凹模板、冲头固定板这三块板可以用慢走丝来加工。

    ……

    做好规则,设计会做成标准在图纸中表现出来。否则外发加工部门就会混乱,除非外发加工部门有非常精通的人士把关。

    设计有了这个规则,那么在加工时是否会遵守这个规定,那就需要管理者去监管。否则,会出现啥情况:该快走丝加工的却成了中走丝加工,有的甚至用慢走丝加工,该中走丝加工的却用慢走丝加工。这样单就这项工序的成本就一下子上去了。

    采购外发经常会人为出错,特别是个别采购与加工商关系很不错的情况下,我就遇到这种情况:有一慢走丝供应商与采购员关系很好,是一亲戚来的,当然这个慢走丝老板还是我们老板的亲戚,没有事情干的时候,他就找到采购员,采购员然后把该中走丝加工的发给他慢走丝加工,第一次发现后,狠狠教育了他,第二次重犯,直接取消他外发线切割的资格,改由他人负责。这个慢走丝老板实际上跟我也是很熟,也算是朋友,以前就是我们这边的慢走丝师傅,后来出去自己买了几台沙迪克慢走丝做起了老板了。

    但朋友归朋友,各谋其政,各为其主。这个还是要分清楚的。

    案例五:

    接到模具产品订单后,要把图纸研究通透,哪些地方需要增加工艺孔,哪些地方需要开避位,哪些地方会不会干涉……等等,要做好PPT,准备与客户去检讨。

    这一步是相当关键,如果不做这些,会给我们后面做模具会造成严重阻碍,因为许多客户的设计者他并不懂五金模具的具体结构,特别是五金模具一些细节方面不是很了解,往往会设计出来后,模具要么做不出来,要么即使能做出来,成本也是增加很多,在各个企业都在降低成本的年代,能为客户节省成本对客户而言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有的问题点是纯粹从模具厂本身利益出发,比如:在某处增加弯曲的避位孔,就会减少模具的复杂程度,就不需要走滑块,那么就间距降低了模具成本以及模具复杂度,

    模具的复杂度约大,直接成本也增加,同时间接成本也增加,比如:需要增加多次试模,有的甚至要试验才能达成客户要求。

    当然,如果能做出来,你也无故申请公差放大,或者改成其他结构?对于经验丰富的客户产品设计者,他会认为你们的技术实力会很差劲,这反而会损害你公司的整体形象及实力,所以,我们提出来的应该是客户没有想到的现象,想客户所想。

    我们有一个事业部,以前这个事业部的研发部,在客户那里是被客户称赞的,能为客户排忧艰难,解决方案,深得客户喜爱,有时跟客户提出涨价,客户基本上是二话不说,就给涨,还不还价的那种。

    自从这个研发部的老大调到另外一个部门做老大后,新换上一位年轻的部门长,部门流程还是很懂,但在与客户交流时就体现出来基本功就不行了,也就是模具技术上欠缺。最后只流于形式,遇到图纸就申请公差放大,第一次客户同意后,偏偏模具做出来后又能达到,一而再再而三地这样申请,客户后来就干脆直接拒绝,没有实际为客户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更不要说找客户谈涨价之事,后来客户也只是发些简单的零件给他们去做,在客户心里,原来这个事业部能做精密高端的模具,在客户处声誉很好,现在已沦落成客户心目中的三流模具厂了……不能说不是一个悲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