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工厂日常管理日记 > 工艺成本(五)

工艺成本(五)

    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先要了解成本结构有哪些:

    成本有采购成本,研发成本、工艺成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财务成本、销售成本、质量成本和社会成本等……。

    这一篇讲如何降低工艺成本?

    案例一:

    有些看似合理的工艺,在实际生产中却发现它有缺陷,严重的影响生产效率及品质。

    比如我们做HW的一款冲压产品,它是拉伸件,其中还要铆接4个钉,产品形状有点像乌龟,我们叫它乌龟壳,这个产品主要是用在5G基站上面。

    我们的工艺是冲压+铆接,问题是铆接我们也是用模具放在冲床上进行的,看起来,可以形成一条拉,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这个铆接严重影响了工作节拍,它需要先把钉放进这个乌龟壳里,然后再把这个乌龟壳放到模具里面,再进行冲压,整个铆接的过程比冲压乌龟壳其他工序要多好几倍的时间,并且用冲床铆接时经常出现铆接力度不够,多次被投诉。

    这个产品用模具来铆,看起来好像节约人力物力,实际在冲压铆接中才发现,把四个钉放进产品花费了我们大量的人力,且用110吨冲床来铆,为了提高效率,一个冲压,一个放铆钉,铆接一个产品的时间是以放钉的时候来计算,效率很低,且浪费人员。

    大伙只是在铆接模具上去想问题,而没有考虑其工艺是否能满足生产需求。

    如果我们在铆接这个工序,我们就用专业铆接机来生产如何?

    现在有专业送铆机,你铆接一个钉,它马上就会送出下一个钉出来,不需要用人手工去放铆钉,并且此铆钉机才2.3万一台,自动送钉机系统才1.2万,专门送钉治具0.3万,合计也就3.8万,比110吨冲床+铆接模具便宜很多。还不需要两个人,一人操机即可,速度也快,并且不会出现铆接力不够,因为是一个钉铆接一次,力度是足够的,还不用担心会漏铆接,有自动报警装置,

    把工艺一变更,马上就出效率和品质,直接就降低了生产成本……

    我们还有一个客户叫X71(DSXW)的产品,他们家专门做汽车电子类,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驾驶室前屏幕支架和音响,他们对产品的品质要求是相当严格,这些支架以及音响都有许多的铆接件,且要互相装配起来。

    我们一直以模具和冲压为核心,以模具为骄傲,因为模具是工业之母,也是这样向客户大力宣传的,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都拿模具和冲压给它来制作,且作为研究的对象和方向,与其他厂家不同之处,且显得高大上……

    于是,本来一个很简单的铆接,我们却用模具来铆接,一个很简单的装配,我们却用模具来给它装配,本来这些铆接和装配只需要50公斤的力到500公斤的力之间,我们却全部用110吨冲床来铆接,来装配……(大炮打蚊子还不如拍蚊器轻巧方便效率高)

    这样造成了我们110吨冲床大量浪费,也造成我们的空间浪费(两台110吨之间的间距比较大),同时也造成我们模具的浪费,许多铆接或者装配做个小治具就可以了,我们却做一个完整的模具去啤,不仅造成冲床的浪费,也造成我们叉车的浪费,更造成我们技术人员的大量浪费,每次都要在冲床上去调试模具。

    如果我们只在冲床上把主要冲压件做出来,然后放在组装线上去做后面的铆接,铆钉,装配,包装等工序,组成一条拉线完成,我估计不会出现什么漏钉,漏工序这样的问题,产品不需要反复多次的周转,间接的减少了周转造成的品质不良。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空间。也可以把冲床腾出来做真正的110吨用(而不是做50公斤用),而X71产品组装需要的铆接,我们可以用气动(气缸)来完成(我们以前有做过气动冲床,那个是比较大的了,我们可以用小气缸如50公斤力~500公斤力的气缸),员工与员工之间工作的距离也可以变短,还可以坐着工作,侧面放一流水线,产品做完这个工序就放到流水线上流到下一个工序。最后在流水线上打包出货,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周转胶箱……

    当然,发现了弊端,要想去改善它,就需要老总下大力气,同时也会承受一定的风险,如在改造过程中产品交期问题,品质问题等等……

    如果不改,还是沿用当前的方案,那只能又累又不赚钱,还经常被客户投诉,因为过程太过复杂了,且全部人工操作,容易引起人为错误……

    当然,在过程中还有许多可以改善的地方,比如:用机械手臂可以代替人工做重复的工作等,也可以使用检测仪器在过程中进行漏工序自动检测等。目的就是降低操作人员人为的误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