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韬略 > 第484章 武媚娘“装孙子”

第484章 武媚娘“装孙子”

    武媚娘与丁瑜洲再度紧紧地靠在一起,亲密地传递着各自的思想和心理活动。

    任凭春风荡漾,任凭百花拂兰,任凭外面嘈杂,他们都不管不顾了,他们只为

    倾诉衷肠,只为表达内心对对方的渴望。

    幸好粉儿在外面替他们守着,守着他们的安全,守着他们的真情。

    就在丁瑜洲和武媚娘在长生殿互相宽慰对方的时候,粉儿派出去的人也已打探

    到消息,对于洛阳宫中为何会突然出现贺兰静乐这个人,真相是这样的:

    原来是武顺生前早有预谋,她担心自己在宫中地位不保,便交代了她的母亲杨

    夫人,如若自己遭遇不测,死于非命,就将自己的女儿贺兰静乐送入宫中。

    贺兰静乐仿佛是提前得到了某种信号或者内幕消息,断定了武媚娘是杀害她母

    亲武顺的凶手,一心一意央求外祖母将她送入宫中来。

    对于内幕消息,杨夫人并不知情,杨夫人还以为武顺之死是其他嫔妃或者是其

    他凶手所为,根本没有将此事联想到武媚娘的身上,加上贺兰静乐的再三催促,不

    断在她老人家面前撒娇,才使得杨老夫人一时心软,便同意了帮助贺兰静乐入洛阳

    宫的请求。

    贺兰静乐美貌天成,倾国倾城,早已被李治所深知熟悉,再加上杨夫人这么一

    推荐,李治自然就允诺将贺兰静乐接入宫中。

    因为杨夫人居住在长安,并未随行前往洛阳,故而杨夫人与武媚娘之间的书信

    往来倒也并不十分频繁。

    杨夫人并未向武媚娘提及贺兰静乐一事,只悄悄安排了贺兰静乐入宫一事,所

    以武媚娘包括宫里其他人都被蒙在鼓里,整件事也就只有李治是清楚的,还有她武

    家的几个兄弟,也是知道的。

    关于自己的入宫,贺兰静乐有意避开了武媚娘的眼线,刻意地不让武媚娘知

    晓。其实她这是担心如若被皇后知道,她恐怕这宫是入不了的,所以才瞒天过海,

    悄悄入了宫,直到那日在西苑碰到媚娘,她的行踪才被宫中人知晓。

    武媚娘得知此事后,愈发觉得贺兰静乐要比武顺难以对付,虽然她们母女俩都

    是倾国倾城,但是武顺没有贺兰静乐如此有心计,有时候对于一些事情要想上好久

    才能弄明白。

    像贺兰静乐如此机灵活泼、年轻而且又有心计的人,当真是世间罕见。

    武媚娘感觉自己遇到了对手,但是她又觉得小小一个贺兰静乐不足为惧,当年

    老谋深算的王皇后、萧淑妃难对付百倍,尚且都成了她的手下败将,此时还惧怕她

    一个贺兰静乐?

    贺兰静乐是何许人,只是一个小女孩罢了,有些机灵劲儿,但是她的生活经验

    并不深厚,也不晓得为人处事的道理,所以她在武媚娘的面前真得不足为惧,她只

    是因为现在已经迷住了李治,才让李治对她百依百顺,甚至违背了宫里的规矩礼

    法,她都浑然不觉、浑然不管,也可见李治这个男人是如此不堪的人。

    通过丁瑜洲一番详细的解释和分析,武媚娘渐渐地恢复了往日的精神状态,所

    以接下来的事情也就好做了。

    虽然贺兰静乐继续留在宫中为非作歹,或光明正大地或无声无息地挑战着武媚

    娘作为皇后的权威,但是李治对此都只是一笑置之,并不愿意直面和处置这个问

    题,很显然,李治有他自己的考虑。

    与此同时,武媚娘在丁瑜洲的指导下,也形成了自己的应对措施,要让这个人

    死亡,必先让这个人疯狂。

    多行不义必自毙。

    当时,丁瑜洲引用《资治通鉴》中三家分晋里面智瑶的故事,提醒武媚娘此时暂

    且忍耐,毕竟她现在地位虽然受到威胁,但地位仍然可保。

    武媚娘接受了丁瑜洲的建议,采取整体守势,任凭贺兰静乐在宫中,提出什么

    样的无理请求,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她都一概坐视不管。

    武媚娘如此忍让,反倒让贺兰静乐越发得寸进尺,就连平日里嫔妃对皇后行礼

    也都渐渐不十分尊重,武媚娘对此却表现得格外大度,行事说话都尽量避开李治和

    贺兰静乐。

    可以说武媚娘能够做出如此卑微的状态是格外不容易的,着实是违背她的心愿

    的,因为她从来没有如此低三下四地对待一个人。

    包括昔日唐太宗时候,她也未曾如此,她是那么的高傲是那么的清高,可是此

    时此刻她不得不做起了缩头乌龟,装起了孙子。

    在贺兰静乐这个小丫头面前,武媚娘尽量地保持着自己虚弱的存在。

    她不是害怕贺兰静乐,怕的是李治做出非正常的举动,怕的是李治过度的宠爱

    贺兰静乐听信谗言,然后把自己废掉。

    此时局势不同于之前任何局面,武媚娘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会加以利用,然后

    导致整个后宫的动荡,所以她尽量地避开李治和贺兰静乐,深居简出,以退为进。

    这是武媚娘在后宫屹立不倒的生存法则,在宫中,他们小心谨慎行事,在后宫

    关系的维护上,她继续拉拢后宫众人,包括宫女、太监也都不放过。

    她深知宫女太监在后宫当中的重要性,政治情报系统就是由这些人组成的,这

    套系统不能仅仅在太极宫里建立,也必须在洛阳宫里建立起来,才能够确保整体信

    息的畅通。

    这些工作都在暗中进行,一点点积累,只为发挥它一鸣惊人的作用。

    表面上,武媚娘对贺兰静乐表示出格外的让步,让李治深感皇后的雍容大度,

    所以李治对武媚娘的态度慢慢转变了,不再是一开始的那般厌恶情绪。

    毕竟武媚娘掌握着他的证据,也掌握着他作为大唐皇帝的把柄,再者他还需要

    武媚娘从旁协助帮助他料理国事,武媚娘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李治是不会轻易除掉

    武媚娘的。

    尽管李治与武媚娘之间没有夫妻关系,没有夫妻之实,但是武媚娘自那日由感

    业寺入宫,就彻彻底底地向李治表明了决心和志气。

    她手中所掌握的李治毒杀唐太宗的证据,不光在她武媚娘那里,她还留有证据

    在宫外,如果李治敢对武媚娘怀有杀心,宫外存有的证据就会被揭穿,到时候李治

    势必在天下人面前丢尽颜面。

    武媚娘以此来要挟着李治,这才是李治所害怕的,也是李治所担心的,所以那

    日武媚娘为了救丁瑜洲,借助皇后之力入宫觐见的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不管怎么说,凡事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

    武媚娘能够生活在后宫,能够打败王皇后和萧淑妃,自然有她的厉害之处和精

    明之处,虽然皇帝不是十分真正地宠爱她,但表面上的荣耀和尊严还是都给了武媚娘。

    单说李治对武媚娘的感情,多多少少也是有的。

    当年唐太宗病重,李治和武媚娘在病榻前侍奉,李治就对武媚娘产生了爱慕之

    情,加上武媚娘容貌秀丽天下无双,所以李治对武媚娘也是多有觊觎美色之心,要

    不是因为武媚娘掌握他的把柄,又性格刚烈,恐怕早就中了李治的魔掌。

    还在找"大唐韬略"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看小说很简单!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