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韬略 > 第485章 孤傲的嫔妃(自作孽)

第485章 孤傲的嫔妃(自作孽)

    武媚娘与李治的关系微妙复杂,所以说,会受到风吹草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如今贺兰静乐入宫,导致李治对武媚娘产生偏见再正常不过。

    但是武媚娘在经过丁瑜洲的协助帮助下,她又缓和了与李治之间的关系,尽量

    履行着作为皇后所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这一点不容置疑,这一点也为众人所看到。

    宫人虽然不理解帝后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但是帝后二人之间相濡以沫、相敬

    如宾的恩爱,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

    贺兰静乐在洛阳宫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飞扬跋扈的。

    整座牡丹园都被她糟蹋了,那些花开正好的牡丹还没绽放就被连根拔起,那些

    没有入她眼的花木,也全都被折断,被折得七零八落。

    整座牡丹园汇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就这样被贺兰静乐给折腾地不成样子了,满

    目疮痍,狼狈不堪,但是皇帝宠爱贺兰静乐,别人也不敢说些什么。

    在洛阳宫里,贺兰静乐不光对西苑的花草下了毒手,对各宫的嫔妃也是连打带

    骂,不加尊重,仗着皇帝的宠爱恃宠而骄到了极点,完全不把众人放在眼中。

    想来也是,因为那日在西苑牡丹园,武媚娘对贺兰静乐做出了让步,如今她越

    发不把宫里的人放在眼里。

    她的目光所及处便只有皇帝,除了皇帝,其他的人,她都不放在眼中,包括皇

    后武媚娘。

    贺兰静乐对武媚娘依旧不那么尊重,见了面,也不按照规矩行礼,偶尔还假装

    看不见或者只是草草敷衍了事。

    武媚娘对此一概不予追究,她一直坚持着“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的原则,

    继续纵容和姑息,让她成众矢之的。

    贺兰静乐这小女孩,毕竟年轻气盛,受不了一点刺激也受不了一点坏话,有好

    事之徒在她面前说一句,她就像一个立马会爆炸的爆竹,顿时激起了万丈火焰。

    比如前些日子,洛阳宫御膳出了点问题。

    负责洗菜的宫人一时疏忽大意,将放了一天的藕混入了新采摘的鲜藕中,这要

    是在武媚娘眼里,都是小事,哪有绝对标准完美的事情,就算菜肴中有一点质量不

    佳的食材,她也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后再做提醒,更不严肃苛责宫人。

    恰巧这没有质量保证的鲜藕,竟然被送到了贺兰静乐的宫中。

    贺兰静乐一吃发觉不对胃口,被她及时发现,她顿时掀翻了整桌的菜肴,因为

    这么一点错处下令将负责制作这道菜的御厨直接处死。

    此事一出,一时之间引起了宫中不小的震动。

    当时皇帝因为外出巡游,未在宫中,没来得及管,皇后作为后宫之首,理应当

    管辖嫔妃们的举动,但是她也不愿意管,因为她觉得自己管也是管不了的,以自己

    身体抱恙无法外出为由,避而不谈此事。

    内侍省负责膳食的总管太监吓得腿肚子都软了,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一时之

    间,想不开竟然也上吊自杀了。

    就因为一断藕出现了一点点不够新鲜的地方,皇宫之内接连起了两条人命,着

    实震惊了平静的后宫,犹如在春水之上坠落一块大石子顿时惊起千层浪。

    众宫人看着贺兰静乐的所作所为,心中全都极为惧怕,纷纷对她表示出不满,

    但这种不满此时也只能在心中藏着,不敢公布于众,更不敢直接表露出来,毕竟皇

    帝此时是特别喜欢贺兰静乐的。

    事后皇帝回来,听闻此事也未加以苛责,反而愈发宠爱贺兰静乐。

    虽然大家对贺兰静乐的所作所为多有怨言,但是明面上都不敢表达出来对她的

    反感,对她的讨厌。

    毕竟贺兰静乐是没有社会经验的小丫头,没有丝毫的处世经验,单凭内心的心

    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这个道理,无论放在过去,还是放在现在,这句话都有着深刻的道理,贺兰静

    乐自恃美貌,单单凭着皇帝的宠爱,本就不是长久之计,却还肆无忌惮地到处树

    敌,以至于成了宫中最怨声载道的人。

    武媚娘暗中观察着贺兰静乐在宫中的胡作非为,越发纵容和姑息,继续维持着

    自己贤后的样子,对贺兰静乐的所作所为听之任之,不管不顾。

    对于贺兰静乐的行为,武媚娘非但不反对,反而还静说些鼓励她称赞她的话,

    其他的一概不管不问,包括闹出两条人命,她也没有采取实际的打压措施。

    与此同时,皇后继续着她在太极宫时所使用的手段,通过钱财物品的诱惑拉拢

    一众宫人,这让洛阳宫的无数宫人们全都看到了希望,所以大多数宫人纷纷投靠武

    皇后。

    因为皇后对于大家的格外关照,嘘寒问暖,不会像贺兰静乐那样鸡蛋里挑骨

    头,随意打骂宫人,所以皇后深得人心。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对比便能发现孰好孰坏。

    武媚娘努力着维护着自己贤后的星象,做着宫里的好人,在贺兰静乐的衬托

    下,武媚娘的光辉慈和的形象不断形成。

    她在洛阳宫的情报系统也渐渐初具规模,对于皇帝和贺兰静乐等人的一举一

    动,都是了如指掌。

    近来入夏,防汛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李治时常要视察水利防汛设施,所以

    他一连好几天都要出宫巡查,并不在宫中久待,又加上荒郊野外不能携带嫔妃,所

    以李治将武媚娘和贺兰静乐等人均留于后庭。

    贺兰静乐继续着她每天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的生活,只看到周围的宫人对她格

    外尊敬,着实心里头是满足的高兴。

    她哪里知道这些都是虚假的繁荣,是外在的假象,真实的情况,她并不了解。

    她只顾着自己的感觉,只顾着自己与皇帝的需求,其他人的诉求,她竟然不管

    不顾,完全丧失了对事情的掌控权。

    她眼里只知道皇帝的喜怒哀乐,这无可置疑,毕竟皇帝能够决定她的升降起

    落,但是周围的其他人也同样重要,如果把他们都丢弃了,那她真得就极有可能会

    被时代的洪流所吞没。

    贺兰静乐在宫里头,洋洋得意,自诩是后宫第一号人物,连皇后都得让她三分。

    她每天都生活在这份高傲之中,每天都是高昂着头,颐指气使,谁都不放在眼里。

    贺兰静乐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李治从宫外回来,还丝毫不加收敛。

    还在找"大唐韬略"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看小说很简单!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