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韬略 > 第732章 天皇好转

第732章 天皇好转

    这哪里是开颅手术啊,这分明就是放血嘛。

    其实这也是中医疗法之一。

    “这就是秦大夫所言的开颅手术吗?”

    丁瑜洲忍不住询问道。

    秦鸣鹤随即说道:“不错,这就是开颅手术。幸好有惊无险,一切都很正常。”

    丁瑜洲听了秦鸣鹤的说法,断定是自己理解偏差了秦鸣鹤的手术方法,随即看了武媚娘一眼,却见武媚娘的神色却极为紧张。

    她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暗示着她内心的极度恐惧,虽然这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极其简单的治疗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大唐这个时代来看,却如同刮骨割肉一般的凶险。

    丁瑜洲有些失望,看着秦鸣鹤忙碌的背影,有种被欺骗的愤怒感。

    转念一想,这件事终究是怪自己。

    秦鸣鹤的手术过程大约有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之后,秦鸣鹤收拾起了自己的手术器具,一连贯的动作非常有秩序,不见丝毫混乱,又对着天皇天后恭敬一拜,说道:“天皇天后在上,微臣已为陛下进行开颅手术救治,如若陛下醒来之后,能够目视正常,头脑清醒,便是见了效果,如若不能,恐怕是凶多吉少。”

    武媚娘一听,脸色郑重,显得很重视,越发表露出紧张的神色,反问道:“你告诉本宫,陛下到底有没有生命大碍?本宫怎么看着陛下身子不太好呢?!你休得在本宫面前耍花招!”

    秦鸣鹤被武媚娘这么一吆喝,顿时吓得哆嗦起来,慌慌张张地跪下说道:“没有,没有,我只是用了些麻沸散,这种药物会让陛下暂时昏睡,待药物的效力散去之后,陛下便能恢复如初。”

    “那就好,那就好,本宫还以为陛下......”

    武媚娘拍了拍胸口,脸色放松下来,挥了挥手示意秦鸣鹤下去。

    秦鸣鹤见状,不敢有任何的怠慢,连忙退了出去。

    秦鸣鹤走了之后,大殿之中陷入了沉静,紫宸殿里透着一股药味,这种味道是常年累积的效果使然,高大愣服用药物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而是长年累月持续下来的味道,殿里虽然燃着龙涎香,但是香料味道始终无法驱散药物的刺鼻味道,似乎这种味道已经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了。

    秦鸣鹤走后,武媚娘命人将他送入驿站,静候消息。

    除了丁瑜洲等几个重要大臣,其他一众大臣全都待在紫宸殿外,等候着天皇苏醒的消息。

    任何人都没有离开,不管与这件事有关的,还是与这件事无关的,大臣们都想第一时间了解到天皇的病情,以便自己能够及时见风使舵,以便自己可以及时作出战略调整。

    大约过了近乎一天的时间,临近傍晚时分,落日西垂,麻沸散的药力渐渐散去,高大楞渐渐苏醒过来,缓缓睁开眼睛,只见眼前重新清晰地现了紫宸殿内昔日熟悉的场景,紫色的帘子,明黄色的靠垫,还有那多宝格上的珠宝玉器,全都清晰地映入眼帘。

    高大愣不再看不清面前的东西,也不再觉得身子过分劳累,一切都仿佛焕然一新,仿佛一切都犹如一场春雨洗过的大地,就连尘埃都是新的。

    高大愣很高兴,激动而喜悦地坐起身来,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对面的武媚娘,第二眼便看到了丁瑜洲,随后看到了跪着的宫人,对他们说道:“朕好了,朕好了,朕可以看清你们了。”

    武媚娘见高大愣近乎喜极而泣的反应,心中也甚是喜悦高兴,他一直在犹豫,同时也在筹谋着该调兵遣将的办法,意图尽全力保证自己已有的战略成果不被剥夺,不承想秦鸣鹤的手术效果非常理想,非常成功救回地救回了皇帝。

    外面的大臣们听到里面天皇恢复了视力,不再头晕目眩的好消息,近乎欢呼雀跃起来,他们还是希望继续维持既定的现状比较好,一旦发生动荡,对于任何人而言都不是最好的遭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外面的大臣们全都纷纷称颂,歌颂大唐国运昌隆,君王康健,可是唯独丁瑜洲的脸色有些凝重,对此继续怀有感伤的表情。

    他看出了秦鸣鹤所谓的手术治法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也不是什么大罗金仙使用的仙法,无非只是放血治疗,这对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或许有一定的疗效,但是那疗效只是很短暂的,并不能除根。

    国君安泰,天下升平,接下来好几天,长安城内一片轻松喜悦,百姓们听闻陛下康健了,全都自发庆贺,表达对于天皇的爱戴,同时还表达了对于秦鸣鹤医术的赞叹。

    一时之间,秦鸣鹤可以说一举获得天下美名扬。

    李治作为皇帝,虽然眼睛恢复了,但是他仍然觉得身体疲累乏弱,让太医诊脉,太医们只说:“陛下需要静静休养,已无大碍。”

    秦鸣鹤正在人生的辉煌时期,原本可以继续留在宫中为天皇治病,但他认为此事太过蹊跷,又太过凶险,日后必然还将风险不断,自己现在就已经过分张扬,不想着再继续蹚这个浑水了,以免无辜被牵连其中。

    秦鸣鹤在治好高大愣的第二天就请求离开长安了,他想回到沂州继续过闲云野鹤的生活,继续游历,悬壶济世,广济天下。

    武媚娘一个劲地挽留,可是秦鸣鹤去意已决,后来不得不同意了,其中还有丁瑜洲的劝说,武媚娘才欣然允许。

    高大愣的病情暂时好转,武媚娘暂时放松了她之前的谋划,可接下来大唐与吐蕃之间的外交事端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吐蕃派使臣前来访问大唐,高大楞假扮皇帝李治和武媚娘一起接见了吐蕃使者。

    这吐蕃使者此番前来并没有什么恶意,而是带着善意而来,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效仿之前唐太宗求娶大唐嫡公主,两方结为儿女亲家,以保边疆安稳。

    求娶的对象不光是嫡公主,而且他们还直接点名要让太平公主下嫁,如此一来着实急坏了武媚娘,也让丁瑜洲深感不舍,毕竟这是他们唯一的女儿。

    现在太平公主已出落得闭月羞花,原先她还是个美人坯子,现在则是真正倾国倾城的美女。

    作为千金之躯的太平公主,自己也不愿意去远嫁,更不想嫁到边远之地。

    还在找"大唐韬略"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看小说很简单!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