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楚云行 > 第五十五章 洛京暗风起

第五十五章 洛京暗风起

    “你们有没有想过……?”赵大人再次看着众人,众人纷纷不解的看向赵大人。

    只见赵大人一脸凝重的继续说道,“也许那帮人不是来救明月大人的,而是来杀明月大人的……!”

    “这……?”梁垣几人被赵大人的想法惊呆,几人睁大了眼睛看着赵大人,就连在一旁一直一边逗着金雕一边听他们说话的第五份也放下了手中的金雕,看向了赵大人。这刻他们忽然想起了什么,至从明月被上官集燕和周君太押解回京之后,他们所有人的关注点都被救明月的事情缠绕于胸,似乎已经忘记了曾经有人要杀明月的事情……

    “如果不是你们之前跟我说过江陵城的事情,我是不会这样想的……”赵大人见众人惊恐的看着自己,赶紧解释着自己这样猜想的原因。

    “那周君太他们就没这样想过吗?”梁垣疑惑的问道,“很久之前我也跟他们说过明月被截杀的事情,相信明月她也应该跟他们说过,难道他们就没有往这里想吗?”

    “我想……一来,可能他们一直以来就没有重视明月大人被截杀这一点,或许上层也以为那只是明月大人为洗脱自己罪名的一种狡辩,二来,他们和你们一样一直困于明月大人的罪罚之中,而忽视了这一点……”赵大人缓缓的说着自己作为局外人的看法。

    “赵哥,您的这个想法真是点醒我们了!”孙余蕊被赵大人的说辞提醒,感激的说着,“如果是这样的话,明月姐姐就有危险了!”

    “不行,我明天要去见君太,我要把这个事情和他说一下!”梁垣激动的站起了身,不安的说道。

    “你也先别着急,现在明月大人被关在了宫廷里面,相对来说会比在北衙更安全一点……”赵大人宽慰着梁垣道。

    “就怕……!”还未等梁垣说完,孙余蕊拉了一下梁垣的衣袖,示意他不要这么激动。随即孙余蕊接过梁垣的话,说道:“不管怎么样,竟然周君太不是我们想的那样对明月姐姐置之不理的人,那么我们一定要告诉他一下,也让他能有所提防。”

    “这是当然!”赵大人赞同着孙余蕊的说法。

    事情猜想到了这一步,屋内又陷入了一阵沉静,众人纷纷思索着还有没有什么遗忘的事情,只剩下金雕时不时咧嘴嘶叫的声音……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你们……”赵大人放下手中的茶杯看着几人缓缓的说道,“是我今天听几位同僚说的……”

    “什么事情?”几人疑惑的再次看向赵大人。

    “……本来先帝驾崩的时候曾宣各地藩王节度进京吊丧,潞王李从珂一直没来,前几日枢密院下达对凤翔、河东、成德、天雄四镇节度使进行易地调动,其中潞王驻守的凤翔将调任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大人将从河东调任为成德节度使……,其他几路大人都已进京述职朝见,只有潞王还未前来,而从新年以来陛下已经向凤翔那边连下了三封旨意都没有得到回复……”赵大人抿了口茶,叹了口气,表情有点严肃的继续说道,“……原本掌握南衙禁军控鹤都的指挥使李重吉大人是潞王的长子,据说陛下已经撤销了李大人的军职,准备贬到亳州做团练使,并且将原本已在寺庙出家的潞王长女李惠明招入了宫中……”

    “您的意思是潞王有变?”孙余蕊一边消化着消息,一边问道。

    “没错,四镇节度使对调原本就是陛下削藩的一步棋,即使其他几路节度使都已进京,但心中肯定也有所不满,要不然现在也不会赖在洛阳不走,想必也是想看下接下来的情况,至于其他地方的节度使想必已经开始在串联敬待变化……”赵大人将现在唐廷内部的形式逐一告诉给梁垣几人。

    “看来风雨即将来临……”黄宛天咧嘴一笑道。

    “没错,你们估计会有机会……!”赵大人看着众人缓缓的说道。

    梁垣重重的吸了一口气,看着眼前的几人,心里好似拥有一股狂热的血脉在汹涌的流动着……

    二月初二,又称春龙节,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这天百姓有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习俗。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黄豆时发现黄豆很像金豆。如将豆一炒,不就是金豆开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各家各户都炒了许多黄豆,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而镇压玉龙的大山是太白金星的拂尘,这天,太白金星发现天下金黄一片,以为金豆开花了,便收了拂尘。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此后,民间便形成了习惯,每到农历二月初二,人们都有要吃炒黄豆和煎饼。煎饼代表着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有的地方也有其他的说法,比如这天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二月初二在此时的中原大地还没有形成一个约定俗成的节日,此时的民间百姓只是因为“二月二”的吉利寓意将它作为中和节第二日的一个后续活动,作为新年伊始最后的农闲时刻。因为在这前后有着一个重要的节气来临,叫做“惊蛰”。“惊蛰”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相传是汉朝时期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惊蛰过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人们便要告别农闲时刻,开始下地劳作,进入春耕季节。

    应顺元年的“惊蛰”在二月初六,节气前的这几日早已下起了春雨打起了春雷。天公的不作美,却让梁垣几人乐得清闲,躲在赵居侧院里一来帮着第五风训练信鸽,二来也暂时避开了中和节那晚的风头。而一直躲着梁垣的香孩儿这几日不知为何,竟然时不时的和自己的哥哥济孩儿常到侧院来找他,让他交自己功夫,梁垣也乐得和孩子们交好……

    周君太自己的宅院坐落在尚善坊,位于洛阳城的西边,洛水之南,尚善坊的西边有一座天津桥,桥架在洛水和一条由北向南的通津渠上,桥面直通皇城南面的端门。梁垣一行人向西穿过通济渠再路过两个大坊就来到了尚善坊。

    “请问您是……?”周府的仆人疑惑地看着眼前的梁垣几人,这几日陆续有一些平常和周君太亲近的官员来看过,仆人不敢怠慢。

    “我是梁垣,麻烦您通报一身。”梁垣双手合礼客气的回道。

    “梁垣……!”仆人惊讶的眼神看着眼前的少年,他当然知道那晚是谁将自家大人击伤,后来也听说了他们之前发生的事情。没有想到这个‘仇人’竟然自报家门前来。

    仆人也不在过多言语,将府门一关,赶紧进屋禀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