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楚云行 > 第六十八章 花朝节

第六十八章 花朝节

    当春天从凛凛寒风中的第一点梅花里慢出来之后,山茶,水仙,迎春,桃李梨杏等的花蕊开始迫不及待地往外涌,当这春意完全占领了九州的时候,花朝节就到了。

    “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两个节日,相得益彰,一为春序正半,百花争望,最堪游赏,一处清秋之中,明月皎皎,诗酒谈欢,在一年中遥遥辉映,真可谓‘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花朝节一般定在二月十五,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因为有所期待,有所信奉,所以这场春天的邂逅总是被格外珍惜着。从一开始就裹着浪漫的气息,让花朝如孩童一般纯真。

    从唐武则天时期开始,花朝节广泛盛行。在洛阳,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百姓,在花朝节这一天都要到龙门石窟等处游玩,挑食野菜,品尝时鲜。每到花朝节清早,女孩子们会绾帘出阁,游春野步,借此相聚玩耍,互相认识结交朋友,未出阁的姑娘更会将五色纸笺悬系在花枝上,谓之“赏红”。洛阳本是牡丹盛开之地,庄宗皇帝复唐之后重建的临芳殿,殿前种植的牡丹达千余本,规模不亚于盛唐时期,而洛阳人养牡丹、赏牡丹早已成为民风民俗。出游所挖的野菜一般会选择白蒿、荠菜等正值鲜嫩的食材,而时鲜最具代表的是百花糕,由采集来的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而成。到了夜晚洛阳城的人则会聚众提灯游行,赏花灯逛庙会祭花神,特别是洛阳的南市有一座花神庙,庙门上方悬有“古迹花神庙”的牌匾,庙内前殿有花王及诸路花神的牌位,每逢花朝节,洛阳城的百姓们都会聚集于花神庙内设供,以祝神禧,庙会中会有十二名伶优分扮每年十二月的各月花神故事在花神庙附近巡游,也为节日增添了娱乐色彩。

    这天一早好久不见的李春燕和李艳娘二人便来到了赵居找梁垣几人相约一起去郊外踏青,梁垣架不过香孩儿和济孩儿的吵闹,便带着赵家的两小孩和孙余蕊几人一起去了洛阳城郊,这一路自然少不了被李春燕调戏,当然还有孙余蕊时不时投射过来吃味的眼神,好不容易到了晚上,因为洛阳的南市离思顺坊很近,众人又一起去逛起了庙会。

    还未到达南市坊的门口,就见已有一大堆人围着载着花卉的车辆跟着游街,而在几辆小的花车之后就是载着十二位花神的花车,十二花神是传说中十二个月令的代表花,其中有男花神也有女花神,正月的代表花是梅花,梅花的花神相传是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在某一年的正月初七,寿阳公主到宫里梅花林赏梅,一时困倦,就在殿檐下小睡,正巧有朵梅花轻轻飘飘落在她的额上,留下五瓣淡淡红色的痕迹,寿阳公主醒后,宫女都觉得原本妩媚动人的她,又因梅花瓣而更添几分美感,于是纷纷效仿,以梅花印在额头上,称为“梅花妆”,世人便传说公主是梅花的精灵变成的,因此寿阳公主就成了梅花的花神;

    二月的代表花是杏花,杏花的花神相传是杨贵妃。相传马嵬兵变,玄宗应军士之求杀了杨贵妃。平乱之后,玄宗派人取会尸骨移葬时,只见一片雪白的杏花迎风而舞。玄宗回宫后,命道士寻找杨贵妃的魂魄,此时的杨贵妃已在仙山上司职二月杏花的花神了;

    三月的代表花是桃花,桃花的花神相传是春秋时代楚国的息夫人。息侯被楚文王所灭,楚文王贪图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强娶,息夫人不肯,乘机偷出宫去找息侯,息侯自杀,息夫人也随之殉情。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三月,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坚贞,就立祠祭拜,也称她为桃花神;

    四月的代表花是牡丹,牡丹的花神相传是汉武帝的宠妃丽娟。传说丽娟玉肌柔软,吹气如兰,曾于汉式宫殿芝兰殿旁高歌《回风》之曲,庭中树花为之翻落,这也是成语“曲庭飞花”的由来;

    五月的代表花是石榴,石榴花的花神传说是钟馗。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节,于是传说的“鬼王”钟馗,便成为人们信仰的主要对象,其嫉恶如仇的火样性格恰如石榴迎火而出的刚烈性情,因此大家就把能驱鬼除恶的钟馗视为石榴花的花神;

    六月的代表花是莲花,莲花的花神相传是绝代美女西施。传说中西施在助越灭吴之前,是卖柴人家之女,夏日荷花盛开时,西施常到镜湖采莲,也许因为西施曾经是六月时节的采莲女,她美丽的身影无人能比,于是就自然成为莲花的花神了;

    七月的代表花是玉簪花,玉簪花的花神相传是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李夫人的兄长李延年曾为她写了一首动人的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由于李夫人早逝,短暂而又绚丽的生命宛如玉簪一般,人们就以她为七月玉簪花的花神了;

    八月的代表花是桂花,桂花的花神相传为绿珠,传说西晋巨富石崇为交趾采访使时,慕名向当地太守求绿珠以归,太守开价珍珠一斗,石崇一甩手以明珠十斛换得了绿珠,遂有“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之句。后石崇被免职,一直觊觎绿珠的孙秀向石崇索要绿珠被拒,于是进言诛杀石崇。杀兵至,石崇对绿珠叹息说:“我今为卿获罪矣。”绿珠流泪道:“愿效死于君前。”于是坠楼而死。人们以桂花的散落譬喻绿珠一跃而下的凄美留芳,并尊她为八月桂花花神。

    九月的代表花是菊花,菊花的花神自然是那一生爱菊如痴的陶渊明。他不仅为菊花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佳句,每到重阳节,饮菊花酒,感受陶渊明的闲情逸致,体会他那淡泊独立的精神,也成为民众的一大习俗;

    十月的代表花是芙蓉,芙蓉花的花神传说是貂蝉。传说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故有“闭月”之美誉。木芙蓉妩媚婀娜、独殿众芳,被称为花中之“貂蝉”;

    十一月的代表花是山茶,山茶花的花神据说是王昭君。因不肯贿赂画师而一直无缘君面,后来远嫁匈奴。不肯贿赂画师这份骨气,当得起顶着大雪盛开如火的山茶花,而据说远嫁匈奴时除了琵琶外,她还带了枝红色的茶花,山茶花耐寒,在天寒地冻之时,还能吐露芬芳又以表明自己坚贞的节操。因此,后世把王昭君敬为山茶花花神;

    腊月的代表花是水仙,水仙花的花神传说是娥皇与女英。相传尧帝立舜为继承人时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与女英一同嫁给舜为妻,后来舜巡视南方,在苍梧突然病故。娥皇、女英千里寻夫,到君山时得到噩耗,泪如雨下,洒在竹子上,斑竹由此而来,又名泪竹。二女最后双双殉情于湘江,据说上天将二人的魂魄化为江边水仙,二人也成为水仙花神了。历代文人墨客玩味和吟咏百花,造就出了十二个月的花神,也为人们的生活平添了无数浪漫情趣。

    梁垣一行人顺着花车跟着进了游行队伍,走着走着也进了南市,洛阳城有三个规模庞大的市场,分别为南市,北市和西市。南市以经营日常商品为主,在三个市中规模最大。各类重要商品如金、银、珠宝、瓷器、皮毛、丝绸等从全国各地汇集到南市,再从这里发送到全国各地乃至西域、东瀛等地,贸易活动十分繁荣昌盛,高峰时可容纳三千多家商铺,一百二十多行当,重楼连着高阁,进去逛一天逛不完。而南市夜景更是另有一番气象,灯火街巷,能一瞬间感受到武周盛唐的富贵繁华。

    既然来到了南市,好吃的李艳娘也是提议众人一起去品尝一下洛阳的特色传统名宴‘洛阳水席’,而来洛阳许久的梁垣几人之前一直听人说起过洛阳水席的名气但都没有尝试过,见今天一行几人观游的人数众多,而且又是节日众人的情绪都很愉悦,随即也答应了起来,几人找了一个看着装饰豪华的饭馆径直走了进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