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先知

    (我又听见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

    ——旧约《以赛亚书》6:8–6:9)

    地狱厨房带给瑜的第一印象与美国的其他街道没什么两样。

    但他知道这只是表象,是这只罪恶巨兽在光天化日下的无害伪装,一旦入夜,这只巨兽才会缓缓伸出他狰狞的利爪。

    迎面走来一个穿着正装年轻男人,他带着墨镜,脸上挂着淡笑,极易给人带来好感。

    男人手中拿着一根导盲棍,但对他来说却似乎只是个装饰,路上遇见任何障碍物他都能提前一步避开,不明白的人会认为他根本就没瞎。

    此时纽约正值盛夏,哪怕今天天气阴沉,却无法给人带来一丝凉爽,天地间反而一片闷热。

    瑜敏锐感觉到了这个男人的不一般,和他擦肩而过时打量了他几眼。

    马特身体紧绷,他虽然目不能视物,但身体的其他感官却经过强化,还拥有一个类似雷达的感官。

    就在刚刚,他下班走在路上,身体的所有感官近乎是同一时间向他疯狂示警!

    他“看”向街道对面,那是离开地狱厨房的方向,他却“看见”一个男人向反方向迎面走来。

    马特表面不动声色,握着导盲棍的手却已经死死攥紧。

    这个人很危险!带给他一种死亡的威胁。

    这是一个常年混迹在与黑帮反派搏斗中的超级英雄身体残留下的最深层次的本能反应。

    特别是马特感应到他的视线集中在自己身上时,那种莫名的压迫感差点让他下意识出手。

    好在他忍住了,危险源也收回了自己的视线,径直朝街道深处走去。

    “呼!”

    待两人分开一段距离,马特才仿佛如释重负一般松了口气。

    转头望向瑜离开的方向,他脸色凝重,不知道这样一个怪物来到地狱厨房是为了什么,有什么目的,是正是邪。

    地狱厨房并不大,一共八个街区以正常人的脚力不到半小时就能走完。

    曾经的地狱厨房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这里居住的都是些纽约,乃至整个美国最底层的移民和贫民。

    但后来因为靠近曼哈顿中城商业区的地理位置,资本家们不会放弃寸土寸金的曼哈顿的任何一块地皮,在各种投资建设下,地狱厨房反而有了一段长足的发展。

    可惜的是地狱厨房的本地居民们似乎并不领情,这里本来就是底层贫民与黑帮居住之地,高品质的生活水平也必然带来过高的生活消费,这是他们负担不起的。

    再加上金并等一众黑帮大佬也不想让外人将手伸进自己的后花园肆意妄为,于是地狱厨房近几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纠缠。

    ……

    以撒是一个有着一头灿烂金发的男孩,他的面容十分貌美,让他看起来更像个漂亮美丽的女孩。

    正如他名字那样,以撒,他的父亲与母亲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

    他的父母生他时已经年近四十,这个年龄产子已经算比较晚了。

    当他降生时,他的父母无比喜悦,对他可谓百般疼爱,并给他取了这个名字,以撒,这是圣经中的先知亚伯拉罕与撒拉所生的孩子。

    以撒一天天长大,他的外表越发美丽,父母对他宠爱却并不放纵,他拥有一切这个时代难得的品质。

    善良,宽容,富有同情心。

    这让他在学校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所有人都对他十分喜爱。

    直到以撒十六岁那年,父亲所做生意破产,一家人不得不离开原本居住的地方,来到相比之下房屋租金便宜了很多的地狱厨房租住房子。

    以撒不知道的是,这次搬家几乎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搬到地狱厨房的第二年父亲就因为街头的黑帮分子枪战而不幸中弹生亡,只剩下以撒和母亲孤儿寡母两人靠着救济金艰难生存。

    喜无双至,祸不单行,似乎就像命中注定的那样,以撒的母亲在一次去“食物银行”领取食物回来的路程中遇见抢劫的小混混,以撒母亲身上剩余的钱几乎是他们所有的积蓄,当然不肯交出去。

    悲剧再次发生了,争抢中恼羞成怒的混混失手开枪打死了以撒的母亲。

    这一幕被正下楼来准备帮母亲提东西的以撒看个正着。

    他目眦欲裂地看着母亲倒在血泊中,当他拼了命地跑过去时混混们已经逃的无踪。

    这种事在地狱厨房时有发生,警局每年积累的悬案疑案一大堆,这不是警官们不想解决,而是他们就算想解决也没那个能力。

    哪怕是NYPD也不想趟地狱厨房这趟浑水,派遣的警员大猫小猫两三只。

    于是以撒母亲枪击案又被警局归为了“悬案”一类,分明枪击者在现场有许多人都见过其长相特征。

    以撒回到家中,整个人绝望地瘫倒在破旧的沙发上。

    他突地跪坐起来,双手紧紧扣在一起抵住嘴唇,向神明喃喃祈祷。

    可是,神明真的会听到吗?

    以撒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逝者已逝,生者已矣。不管以撒多么悲痛,世界并不以他的意志停下来。

    父母双亡的情况下以撒家也无法再领取到救济金,更困难的是,这代表着他失去了完成学业的经济来源。

    他不得不从原本就读的高中辍学,原高中老师和同学们听说了他的家庭状况都很同情他,自发地筹集善款想要资助他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

    以撒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且不说高昂的大学费用并没有那么容易筹集到,父母走后他现在也实在无心学习。

    接着,可以预见的,以撒堕落了。

    他每天和混混们混迹在地狱厨房的街头,加入帮派,飞*子,没钱了就抢劫,偷盗,除了手中还没沾上人命,他和其他的帮派分子没什么两样,从小在父母耳闻目濡的关于宗教,关于为人,都被他完全忘却。

    或许偶尔在某个因为没有“药品”而备受煎熬的夜晚,他会想起从前,内心会短暂地那么忏悔一二,但很快,欲望又占据了上风。

    现在的他如果被以前的熟人遇见,他们绝对不会相信现在这个街头混混是他们从前认识的那个品学兼优,讨人喜爱的男孩。

    如此,又过了大半年。

    这天,以撒所在小帮派的一个混混头子把他带进了一间偏僻的废弃仓库。

    以撒隐隐预感到了什么,可他逃不掉,四面八方足足六七个混混围上来,这其中不乏曾经与他称兄道弟的“朋友”,他们眼中都闪着诡异的光,看向他的目光充满炙热与欲望。

    他几乎是被硬架着到了仓库。

    以撒被他们吊起绑在一个十字架的木板上,不着寸缕,浑身上下是渗出鲜血的狰狞伤疤,脸上有鞭痕,浑身散发着一种腥臭难闻的味道。

    “哈哈哈,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进帮派有什么打算,你知道吗?杀了你母亲的那个人就是我啊!哈哈哈!!亏你进了帮派后找了那么久,却不知道我一直都在你面前,恨我吗?哈哈哈,真可悲。”

    混混头子一脸得意,看着被吊起来宛如死人的以撒眼中满是嘲弄。

    “以撒吗?以前好像听教堂的神父说过,圣经里他就被挂了十字架?正好,你叫这个名字,也让你体验一下被挂起是什么滋味。”

    “老大,被挂十字架的不是以撒,是耶稣。”

    有混混反驳了一声,却被混混头子瞪了一眼不敢再说话。

    “走,玩了一晚上有些困了,先回去睡一觉。”

    混混们连看都没再看一眼挂着的以撒,跟着混混头子离开了废弃仓库。

    良久,一阵低低的呜咽声回荡在黑暗空旷的仓库之中。

    血水混合着泪水从以撒垂着的脸上撒下,滴进地面一层厚厚的灰。

    呜咽声越来越大,最后变成嚎啕大哭。

    “呜哇哇哇哇哇!!!”

    以撒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直到哭的两眼淌出血泪,嗓子嘶哑不堪。

    “呼。”

    他头垂下,嘴唇翕动,依稀呢喃着圣经开篇。

    “起初,神创造天地。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

    声音渐弱,直至再无声息。

    空荡荡的宽敞仓库里平日几乎不会有人光顾,以撒的尸体只能渐渐腐烂发臭,成为各类真菌的养分。

    “嗒,嗒,嗒——”

    皮靴踩在水泥地面发出清脆的声音,脚步声由远及近,随着仓库老化腐朽的大门发出刺耳的噪音,一道人影沐浴在大门打开从外面照射而进的白光当中。

    他走进仓库,目标很明确,是被挂在十字架上死去的以撒。

    每往前走一步,人影身上的衣袍便变化一分,从一袭低调的现代兜帽连体卫衣配牛仔裤,逐渐变成一身纯白色的兜帽长袍,领口与下摆处是一串精美繁复的图案,像是有着独特的含义。

    他走到死去的以撒面前,抬头看着吊在十字架上散发着浓郁腐烂臭味的尸体,仓库里空气不流通,这股味道更加难闻。

    人影伸出手,不知从何处拿出一个四四方方的机械盒子,盒子中心的电子眼暗淡无光。

    他右手指尖绽放出一点纯白色的微光,被他轻轻一抛,抛进了机械盒子的体内。

    嗡~~~~~

    机械被激活的声音响起,电子眼亮起淡蓝色的微光,仔细看能发现那淡蓝色的光赫然是一个小一号的机械盒子,只是扁平二维化了。

    机灵被唤醒后冲着人影点了点头,飘在空中朝以撒飞去。

    扇形的扫描光幕把以撒笼罩,一连来回扫描了好几遍,在解析着什么。

    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

    已经变得鼓胀的尸体在扇形光幕的照射下缓缓平复,尸体上的伤疤,血污,如同被蒸发了一般消失不见。

    “咳咳!”

    被十字架绑住的男孩猛然睁开了眼睛,嗓子剧烈咳嗽了几声。

    从大门开启的门缝处照射进来的光让他不得不眯起眼睛,他看向逆光站在他面前的人影,兜帽下一片漆黑。

    “你是谁?”

    他这样问。

    人影沉默了一会儿,似是在思考什么,轻轻开口:

    “你可以叫我,先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