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文科生的南唐 > 055 第一顿金陵徐府年夜饭

055 第一顿金陵徐府年夜饭

    在徐温刚走的时候,金陵徐府的火药味其实还好,兄弟五人一同哭灵的场面还体现了一丝手足之间的温情。

    但是再大的事情也会被时光而冲蚀,在金陵徐府这座不比江都积庆宫逊色太多的大宅里,徐温的死亡也是维持了一小段时间的和睦。

    在十一月三十,吴帝的封赏到达金陵的时候,一切的表面和平都烟消云散。

    成为了辅国大将军、诸道副都统、金陵尹、镇海和宁国双镇节度使的徐知询不想装了。

    虽然没有把徐知诰从江都弄到金陵有点可惜,但没拿到军权前,生性暗弱的徐知询还是有些忐忑的。从小是三哥徐知训的跟屁虫,虽然后来是徐温亲自教导,但可以说一直在舒适区待着的徐知询还是没有改变天性。

    成为一个鲜衣怒马,带着三五帮闲,提笼架鸟的绝世纨绔才是徐知询内心最向往的生活。

    正式拿到军权之后,徐知询瞬间觉得这是二哥徐知诰知趣。

    在徐知询的认知里,当今世上最重的莫过于军权。有了军权,就有了一切。还要那劳什子的政权有何用,既然二哥想要那就给他好了。不是我徐知询不想要,而是我徐知询不屑于去要。

    五代十国中统治者的脑回路就是那么清奇。

    既然有了军权,就无所谓家里的那些表面功夫了。

    对于李夫人那边的请安也不去了。

    兄弟之间的表面和睦也就不演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跟着徐知询的管事僮仆婢女们自然也是对于徐府中的其他主人们开始有些言语上的不逊了。

    在一位原徐知询院中的管事克扣了陈夫人的冬日用碳,也就不轻不重地被责罚了一顿之后,底层的狂欢自然就开始了,克扣自然也成了常态,别说日常的言语挤兑了。

    而当家人徐知询一开始还会斥责,到后来是连管都懒得管了。

    这让李夫人、陈夫人和剩下四座小码头的日子都不太好过。最不好过还是陈夫人,对于她,徐知询如此处理,也不知道是否存着看笑话的心态。两年前,没她那句话,现在政权也该是他徐知询的。

    不过,好在在徐玠的劝说之下,在年前,徐知询严惩了那位徐府管事,然后也恢复了对于李夫人的请安。

    徐温死后的第一个大年三十,金陵徐府上上下下吃年夜饭的时候,起码还称得上是“欢聚一堂”。

    没有大操大办,就是兄弟五人和李夫人一起吃了个饭。

    李夫人对于和自己最亲近的养子徐知诰没能来金陵还是有所遗憾,不过完全没有表露出什么,她也知道,如果来了,那是走不了的。

    心中有事,自然气压较低。

    在座的都不是傻蛋,没有人会主动开这个话题。

    徐府可没有“食不言”这个规矩,还没富贵三代,自然也没学会穿衣吃饭。

    只是这种氛围之下,下筷难免越来越重。佳肴也变得不合口味。

    不巧的是,坐在徐知询一旁的徐知证在夹丸子的时候,筷艺不精,那丸子蹦蹦跳跳地跑到了徐知询的袍子上,溅开了好大一块油渍。

    正被李夫人的这种低气压弄得心情烦闷想杀人的徐知询,一瞬间就像拿起筷子往自己的胞弟身上捅上那么几筷子。

    徐知证一见这个,顿时瑟瑟发抖,想着,今晚怕是逃不过一顿折磨了。

    李夫人不想在大年三十这个时间日子见血,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开口说道:“知证,你怎么回事,都二十好几的人了,还是像小时候那样夹不稳菜。”

    这时看着四哥脸色不对而反应过来的徐知谏也开口帮腔:“四哥,这可是个好兆头,你看那油花是不是看着如那...”

    徐知谏知道坏了,关键时候卡壳。

    白袍上沾染了一块黄色的油渍,说是成油花也够昧着良心了。

    还好有徐知诲接上了话头:“六弟是想说雏菊是吗?”

    “阿对对对。”徐知谏在心中给五哥点了个赞,“我的我的,自罚一杯。”说完就喝干了杯中酒。

    “好,六弟好酒量。”

    商业胡吹以掩饰尴尬。

    这通本意缓解尴尬的对话在徐知询听来怎么都觉得不太得劲,你们几个联合起来挤兑我是吧?直接一甩衣袖,也没理自己名义上的母亲,离席而去。

    第一顿徐府金陵年夜饭就这样不欢而散。

    但金陵好歹是徐家老巢,再怎么折腾,只要不作大死,徐家依旧牢牢掌控着这座古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