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蓝汐幽夙 > 第八章 帝都军议

第八章 帝都军议

    大靖帝国历806年四月初五,帝都洛京城,昭阳宫前殿太尉公事房,南黎城看着手中的军报,眉头紧皱,吩咐道:“速请丞相至紫光阁一叙,有重大军情相商。”

    约莫一炷香功夫,丞相司徒烨、太尉南黎城前后脚踏入紫光阁,相互见礼后屏退左右,相对而坐。紫光阁乃是皇帝召集心腹大臣商议军政大事之地,而此时,司徒烨和南黎城已经将皇帝排除在外,成为他们密议军机之所。

    南黎城首先开口道:“丞相,刚刚收到西境蓝国公军报,四月初七,神武军夜袭波奇亚人大营,意图摧毁攻城斗舰、搓敌军锐气,被波奇亚人事先察觉,十数万骑兵分两路包抄神武军,神武军骑兵损失过半,攻城斗舰被毁。纪谨言上奏朝廷,声称援军不至,悬天要塞只能坚守三月。”

    司徒烨接过军报,仔细研读,片刻后放下军报道:“纪谨言这个沽名钓誉的老匹夫,自己打了个不大不小的败仗,煞费苦心积攒的骑兵部队一战就去了一半,居然还有脸来要挟朝廷。哼!他蓝国公世镇翼州,朝廷每年不但收不了他一两银子的税,还要供应他大军所需粮草、器械,如今二十万大军驻守天下第一险关悬天要塞,若是还被区区西方蛮夷破关,那他就是个酒囊饭袋,浪得虚名之辈。依本相之见,无需理会,太尉只需调派兵力,紧守落剑关、天镜谷与三川口,稳固中原防线即可!毕竟蛮人凶残,万一纪谨言失守,我们尚不至于措手不及!不如将剩下十万玄武卫调往两地驻守,毕竟北边的军队,岂可托付重任,太尉意下如何?”

    “不妥,玄武卫为帝都守备之核心力量,如今已派出十万驻守落剑关,若尽数离京,则帝都防御不免薄弱,四卫历来拱卫帝都,非关乎国运大战不可轻动。黎城听闻丞相封地桂州新近练出一支强兵,号骁陵军,攻守兼备,且桂州紧邻天镜谷,距三川口亦是不远,不如前往驻守如何?”南黎城听闻司徒烨又打玄武卫的主意,不禁反唇相讥道。

    司徒烨见南黎城态度坚定,也不多纠缠,改口道:“哎......太尉此言差矣,骁陵军乃是我家乡护军,上不得台面,怎可与玄武卫相提并论,那若太尉执意不允,只能诏命地方,加强戒备了!”

    南黎城道:“虽说兵力暂时无法支援,但西方蛮族毕竟是我东方大敌,若完全不予理会,恐纪谨言心生不满,天下人也会说朝廷消极怠战,此战损失颇大,抚恤及粮草器械补充需及时到位,请丞相调拨一批银两及粮草军械予神武军,也算对天下人有个交代。”

    司徒烨被咽得说不出话来,原来南黎城这老狐狸打的竟然是他的主意。要知道,他们二人一个掌军、一个秉政,相互牵制,相互依靠,在面对两人共同的敌人时,例如皇室,则是同仇敌忾,私下里则也是互相算计,司徒烨一直努力悄悄培养自己的军事实力,伺机削弱南黎城的军事实力,妄图取南黎城而代之,一家独大,以谋将来。南黎城则是秘密建立自己的财政和军工体系,妄图摆脱司徒烨对军队的制约,帝国的两大权臣,明争暗斗,实则也是不停在算计对方,一旦天平有所倾斜,则两边也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司徒烨本想否决,但一则南黎城所言也的确占了道义的高度,二则此前玄武卫已出京十万大军,本着平衡的原则,此次也当是自己出血了,一咬牙,答应下来:“好!就依太尉所言,但财政亦是不宽裕,本次拟为青龙卫换装的计划就要有所推迟了,还望太尉担待!”

    南黎城嘴角抽搐,这个老匹夫,临了还不忘恶心自己一下,现如今只能捏着鼻子应承下来。

    昭阳宫天禅阁,永宁帝躺在软榻上,双眼紧闭,面色苍白,额头汗珠滚滚,显然正在忍受极大的痛苦。永宁帝二十五岁继位,至今已十六载,刚过四旬的他却是满脸皱纹,头发斑驳,犹如老翁一般。

    良久,一声如释重负的长叹,犹如树藤般扣紧软塌的双手蓦的一松,永宁帝终于慢慢平静下来,周围四名内监急忙上前为永宁帝清理浑身的汗水并送上早已准备好的汤药。

    永宁帝艰难地喝完汤药,重又卧倒,沧桑的双眸紧盯着屋脊上的雕栏画栋,心绪飘忽,难掩苦涩:遥想当年圣祖皇帝南宫问天,起于微末,力转乾坤,重整河山,开创大靖王朝天下,更是在与西方联军的对决中,气吞山河,杀得西方百万联军狼狈而逃,那是何等的英雄盖世,纵观史书,无能出其右者。历代先祖,筚路褴褛,披荆斩棘,开疆拓土,平乱贼,革朝纲,方有我大靖八百年昌盛之江山。现如今,朕身为南宫家子孙,自即位以来,内不能诛乱臣,外不能御四藩,数十年来,我大靖民生凋敝、军力不兴、财政枯竭,皇室衰微,有愧于历代列祖列宗!一念及此,不禁喉头一甜,猛的咳嗽起来。

    十六年前,大靖帝国经历三代乱世,外戚权臣相继把持朝政,宫廷疑案频发,三代皇帝均死于非命,皇室衰微,当是时,隐忍数十载,三代经营的司徒家与南家合作,禁军统领南继青联合御史大夫司徒朔发动政变,一举诛杀太后郑氏及外戚三百余口,并荡平异己,军队及朝堂经历大清洗,洛京城血流成河,杀声十日不绝,事后,两人扶立当时的惠王南宫博望为帝,年号永宁,是为大靖第59位皇帝,司徒朔进为太尉、南继青为丞相,共同把持朝政。

    “陛下,丞相司徒烨和太尉南黎城联袂求见!”正在思绪纷乱之间,一名内监来报。

    永宁帝眉头微微一皱,轻吐一声:“宣”。

    “宣丞相司徒烨和太尉南黎城晋见!”内监特有的高亢尖锐嗓音一路传出殿外。

    少顷,只见两人联袂缓步行来,左侧一人五十余岁年纪,一身蟒袍,步履沉稳,面容清矍,长须飘飘,一头花白的头发梳理的整整齐齐,束之脑后,颇有几分世外高人的风采,正是当朝丞相司徒家族族长、前任丞相司徒朔之子司徒烨。右侧一人身形魁梧,一身金丝轻甲罩身,四十余岁年纪,步履矫健,只见他面容刚毅、棱角分明、双目如电,一脸虬髯钢针般布满下颚,端的是一幅军中猛将派头,即是当朝太尉,前任太尉南继青之子,南黎城。

    两人进得天禅阁内,均是恭敬行礼,山呼万岁,永宁帝亦是强打精神,坐起身子,面露笑意:“两位爱卿免礼,赐座!”

    二人分列左右锦凳坐定,太尉南黎城首先开口奏道:“陛下,太尉府刚刚接到西境蓝国公六百里急报,自悬天要塞开战以来,神武军多有损伤,且骑兵夜袭之战损失惨重,蓝国公奏请朝廷即时派兵支援,悬天要塞防线恐支撑不到三月!此外,需及时拨付军饷五百万两,粮草八十万石,军械辎重一应所需等等,且开放落剑关,允许西境妇孺家眷入关暂避!”说完,旁边内侍及时将奏章接过,低头碎步呈启永宁帝身前。

    永宁帝微微欠身,接过奏章仔细阅览一遍,眉头皱起,并未开口,而是将征询的目光转向丞相司徒烨。大靖帝国八百年来,名臣良将辈出,但权臣奸佞亦是不绝史书,时至今日,两家分掌中枢大权,司徒家为文官传家,掌全国政务及朝廷秘密机构修罗卫,此外,帝都洛京城防军十万亦为司徒家掌控。南家则为军功世家,传家数百年,掌都城除皇城羽林军之外的禁军四卫,分别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其中,青龙卫和玄武卫为步卒,一主进攻、一主防御,每卫二十万人,朱雀卫和白虎卫为骑兵,一为轻骑兵,一为重骑兵,每卫十万人,此四卫六十万大军,乃是拱卫洛京城的主要军事力量,也是中央朝廷震慑天下的核心力量,八百年来,功勋赫赫。而永宁帝即位之初即沦为二人傀儡,但多年以来,利用皇室名望及多重手段,渐渐掌控了皇城羽林军五万人,是为拱卫皇城的核心力量,也是永宁帝赖以稳定皇位的基础所在。朝堂之上,两家泾渭分明,经营良久,虽表面上尊崇皇室,却需建立在不危及两家利益基础之上,否则欺凌皇室等霸道之事,也并不鲜见。好在两家虽强,但明争暗斗,未能做到一家独大,尚需与皇室三方维持微妙的平衡,可多年以来,面对帝国渐渐腐朽的官僚体系,日趋严重的饥荒民乱,永宁帝有心无力,只余内心的焦躁更胜往昔。

    时事如此,值此重要军国大事,他不得不先听取两位权臣的意见,一念及此,永宁帝心中又是一阵刺痛。

    见永宁帝目光看来,司徒烨一抚长须,也不起身,而是坐而言道:“陛下,以臣之见,神武军能征惯战,悬天要塞乃是鬼斧神工,险绝之地,且数百年来,西方蛮夷从不曾破关而入,料想无碍。陛下此前已诏命玄武卫及血狼骑驻防落剑关,若前去悬天要塞,千里之遥,以西境之贫瘠,粮秣补给消耗巨大,恐朝廷无法支撑,因此可允诺开放落剑关,并责令蓝国公并神武军务必勠力同心,保悬天要塞无恙!”

    “臣附议!但军饷粮秣辎重一事,还请政事堂如数拨付为好!”司徒烨说完,南黎城及时附议道。

    永宁帝心中冷笑,西境战事一起,此二人必是已密议妥当,来此禀报不过走个过场,然于己而言,蓝国公一脉对皇室虽算不上忠心耿耿,但数百年来代天子驻守蛮荒之地,却也尽心尽责,矢志不渝。与西方世界的战事,应是大靖帝国之国战,理当全国动员,以支前线,但司徒烨、南黎城却私相授受,对前方战事置若罔闻,实是国贼所为。但千般不甘,话到嘴边却还是点头赞同道:“西境之战乃是国战,虽数百年来有赖先祖建悬天要塞之功,蛮人无法突破侵入我西境国土,但此次大举来犯,必是有备而来,神武军压力不小。朝廷中枢为天下人望表率,理当全力支应前线,援军即便暂且不至,却可做好一应之准备,且粮草军械之需,还请丞相统筹,政事堂如数拨付!”

    此间事二人本已达成一致,见永宁帝如是说,两人均对视一眼,齐齐行礼道:“谨遵陛下旨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