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一个贵族后裔的浮世漂泊 > 第十七章 女儿的婚礼

第十七章 女儿的婚礼

    2002年,夏叶考大学的那几天,我心神不宁,根本无心上班。我说过不想上班,就在校外等着她。夏叶拒绝了,说考试是她的事情,让我不要担心。可是,我紧张的要命,仿佛考试的人不是夏叶,而是我自己。

    等待她被大学录取那段时间,对我而言是煎熬。但是我看到夏叶一点也不着急,她和朋友们约着游玩,一起聚餐。我觉得她简直没心没肺,只顾着自己开心,完全不理会我的煎熬。

    等她拿到慕尼黑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觉得自己苦尽甘来。通知书被我翻来覆去地看,然后放在胸口,说老天待我不薄。我迫不及地告诉了BJ的家人,以及左邻右舍。

    我做了夏叶最爱吃的饭菜,极力劝夏叶多吃。她是个苗条的人,我觉得她要再胖一点就更好看了。她长成了一个漂亮的大姑娘,我心里琢磨,不知道要便宜了哪家的小子,娶我家闺女。夏叶比我要高,有一米七五,站在人群中很有辨识度。一头黑色的长发,大概是遗传了我的基因,又黑又亮还顺滑。皮肤白皙细致,如同瓷娃娃一般,五官精致,一张小巧的瓜子脸,丹凤眼往上翘起,像是含着一泓清水,干净明亮,很有东方人的韵味。

    “我想和你说一件事情。”夏叶轻声对我说。

    “你说吧,只要我能帮忙,就一定会帮忙。”我想着她可能想去旅行,会让我给她一些钱。

    “我想和卢卡斯结婚。”她低声说。

    “你再说一遍,你想干什么?”这句话让我惊吓不已,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我想和卢卡斯结婚。”夏叶又重复了一遍。

    “卢卡斯是谁?你还没有上大学,怎么可以结婚?”我一连串地问着,我还不知道夏叶谈恋爱,她竟然说自己要结婚。

    她大概猜到了我的反映,直接拿了一张照片给我,是米娅生日聚会的照片。她指着后排一个金发的男孩说:“这是卢卡斯,是米娅哥哥的好朋友。米娅过生日的时候,也邀请了卢卡斯。”

    照片中男孩五官深邃,长相英俊,从外貌上看,和她很相配。但我更关心的是,他拿什么养活我女儿,她还没有上大学。

    “他多大了?在哪里工作?”

    “二十三岁,明年就大学毕业了。”

    作为一个为生存整日奔波的人,我知道婚姻的不易,生存的不易。

    “你们的经济来源怎么办?你们都在上学,等毕业了再谈结婚可以吗?”

    “你和卢卡斯妈妈问的话一模一样。我们会想办法解决的。”

    “这么说,她妈妈也不同意。我也不同意。”

    “结婚是我们两个人的决定,这是我们的人生。”夏叶轻易不做决定,只要做了决定,就很难改变,“你当初和我爸爸结婚的时候,不是也没有和姥姥姥爷商量吗?”

    我压着心里的怒火,好言相劝:“你上了大学,会认识很多人,或者有比卢卡斯更好的人等着你。你太年轻了,还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样的男人。”

    夏叶坚定地摇着头说:“我只和卢卡斯谈过恋爱,只有他一个男朋友,这也是我最后一个男朋友。”

    我知道无法劝说夏叶改变主意。我们彼此看着对方,她殷切的目光望着我,我首先败下阵来。我的婚姻都是失败了,又怎么能给女儿的婚姻做些建议呢?

    “我从来没有听你说过他,却突然跑来告诉我,要和他结婚。我自然被吓到了。”

    “你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我根本都看不到你。”夏叶没有抱怨我,她的语气很平淡。

    “完全可以等你毕业后再结婚呀!水到渠成,我们都会祝福的。”

    “我们认识了两年,现在我要上大学了,他问我们可以同居吗?我说,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结了婚才可以同居,和德国先同居再结婚是不一样的,我不同意同居。他说那没关系,我们就结婚吧。他负责让爸妈同意,我负责让你同意。”

    “给我一点时间,我想想可以吗?”我的脑子很混乱,实在不知道给怎么办。

    夏叶点点头,她进到房间,关上门打电话,肯定是打给卢卡斯的。等她打完电话,我敲了敲门,夏叶打开了门。

    “答应你结婚之前,我要见见卢卡斯和他的爸爸妈妈。”

    “我会和卢卡斯说的。”

    我在便利店里一边上班,一边想着夏叶要结婚的事情,一天都心神不宁。夏叶现在考上大学,总是和同学一起出去玩。打过几次电话回家,夏叶没有在家。

    一个客人进来要了餐,打算吃完再走。我打了一份面包夹香肠和春卷给他。

    那个客人奇怪地看着我,并没有接。

    “我要的是一份炒米饭和春卷。”他客气地说。

    “对不起,我马上给您换。”我赶紧道歉。

    “不用了,这样也可以。”他坚持不用换,我也就作罢。

    现在时间还早,来店里买东西的人少,他一边吃,一边和我说话。

    “你是中国人吧?”他小心翼翼地问我。

    “是的,我之前在BJ。”

    “原来是首都人民呀!”他立刻用中文和我说话。

    他乡遇故知,我和一个陌生人的距离突然之间被拉近了。

    “我从上海来的。”

    “阿拉是上海人。”我用上海话和他说。来慕尼黑的华人大多都是南方人,北方人还是比较少。

    我们开始聊天,他乘坐的火车还需要一点时间才到站,刚好和我聊天。

    “你家的春卷和我在国内吃的味道简直是一模一样。”

    “喜欢就好。最近家里有点事情,我心烦意乱,送餐都送错了。”

    “不要紧的,面包也很好吃。吃你家的饭,我都想念家了。我经常要出差,以后到火车站就到你家来吃饭。”

    他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个子中等,皮肤白净,长的斯斯文文,带着眼镜,散发着一股书卷气,说话也细声和气。身材不胖不瘦,恰到好处,我又多看了一眼,感觉有点熟悉,像是认识他一样。

    “我的公司离火车站不远。我是一名工程师,来德国三年了。”

    “我来了十三年了。”算了算自己来德国的时间,已经不短了。

    “那你肯定比我更了解德国。”那个男人感叹着,“你来的时候,德国的中国人没有现在这么多,估计很不容易吧。”

    “很不容易。”被一个陌生男人的一句话说的有些心酸,我想起了在中餐厅端盘洗碗的过往。

    “以后我们再聊,难得遇到一个首都人民。”他拿起旅行箱,准备走,又加了一句话:“我叫李剑星。”

    “我叫李晓逍。”很久没有和别人说起自己的姓名,熟悉的人都叫我“BJ李”。说完我又在胡思乱想,担心着夏叶的婚事,发愁她以后的生活。

    听到我的名字,他突然停下了脚步,仔细地端详我,然后说:“我不敢确认,你和我一个朋友的名字一样。她在BJ一家单位上班,到上海出差的时候,还是我接待的她。”

    我很诧异,开始在脑海里不停地寻找着和眼前的人相像的。在停顿了十几秒中,我惊奇地说:“就是我,原来你也在这里呀!”

    那次上海的出差我印象深刻,是和领导要账。在饭店的包间中,对方的领导说,要是我能再把一瓶酒喝完,他们就打款到我们的账户。我已经喝了很多酒,走路都不是很稳当,如果再喝,我估计要胃出血了。李剑星拿着一瓶酒到了包间,摆在桌子上,倒好了酒。我已经豁出去了,打算拼命喝完这瓶酒,完成自己的任务。我在众人的起哄中,艰难地喝完了一杯一杯的酒。喝完之后,对方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要求。

    我趁着李剑星出去的时候,赶紧跟在他身后,去感谢他。他送过来的酒其实是水,我只是喝了一瓶水,但是假装自己喝了一瓶酒。他说不忍心看到我那么拼命,为了要账命都不顾。离开上海之前,我们相互留了电话号码。我曾经好奇地问过他,为什么取这么一个名字?他说,母亲当年生下他的时候,希望他能长得“剑眉星目”,长成一个英俊的男人。后来,他到BJ出差,我还接待了他。他带着妻子到BJ度蜜月,我请他们吃了一顿饭。只是没有想到,竟然可以在异国他乡再次遇到他。

    他要去赶火车,递给我他的名片,我也给了他一张名片和家里的地址,让他有空的时候去坐坐。他走了,我还沉浸在那次去上海出差的回忆中。

    晚上回到家,夏叶正在家等我,她兴奋地说:“卢卡斯爸妈答应了我们的婚事,他们也想见见你。”

    “那就这周六吧。我迫不及待地想见到他们,还要给你准备一下东西,嫁女儿不能寒酸。”

    夏叶急忙说:“我们只邀请一些最要好的亲戚朋友,不需要盛大的婚礼。”

    “我只有你一个女儿,自然希望你有一个盛大婚礼。”

    “婚礼是给别人看的,婚姻是我们两个要过的。”她在德国这么久了,自然和我的想法不一样。我虽然在德国待了这么久,但依然是个传统的中国人。

    “那都听你的,我负责出钱,需要钱就和我说。这些年,我都没有好好照顾你。”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要内疚。”

    我们约好在卢卡斯家里见面。他家有一栋两层的别墅,房子外有一片草坪,说好在户外进行烧烤。

    周六的时候,我试穿了一柜子的衣服,还是不知道穿哪一件衣服。夏叶说穿任何一件都好看,我觉得她在敷衍我。我最终选择了一件酒红色的连衣裙,搭配了一条珍珠项链,然后画着妆,赶紧出门。我有些紧张,想着要给卢卡斯的家人留下好印象。

    他们一家四口在门口迎接我们,卢卡斯的父母以及兄妹两人。卢卡斯的外形俊朗,美中不足的是个子中等,在德国人当中不算高。卢卡斯妈妈看着精明能干,爸爸是个开朗随和的人。他的妹妹正在上高中,性格活泼,好奇地问我关于中国的事情。她说自己一直想去中国看看熊猫,她太喜欢熊猫了,房间里放着各种熊猫的玩具。

    院子中的草坪绿茵茵的,当中摆放着一张餐桌,餐桌上放着鲜花,收拾的一尘不染。我们在院子吃烧烤,谈论着卢卡斯和我女儿的婚礼。

    卢卡斯拿出了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各项支出,说他和夏叶已经做好了预算,他们以最简单的方式进行。卢卡斯的奖学金一直存着,还在校外打工,结婚费用已经解决了。只有五千欧元的预算,还包括蜜月旅行。我不能接受,要赞助他们的婚礼。卢卡斯的父母表示也要赞助。

    “我很感谢你们,但这是我们的婚礼,让我们自己做吧。”卢卡斯坚持说。

    夏叶也劝我,我最后只能说:“我可以赞助你们的婚纱礼服,让我做点事情吧。”

    我殷切地看着夏叶和卢卡斯,直到夏叶点点头。

    卢卡斯的母亲说:“我来赞助酒店的餐费吧,我希望大家吃得开心。”

    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卢卡斯必须要解决,那就是他们住在哪里。中国人结婚,首先解决的就是房子问题。

    “我们打算住在学校,一居室的房租大概是三百多元,还带着厨房。”夏叶又添了一句,“我们已经租好宿舍了。”

    我们商量了很多细节,直到一切都妥当了。婚礼在夏叶上学的半个月之前举行,一点不耽误他们的学业。

    吃完饭,我们告辞。我很喜欢卢卡斯一家人,都很随和,家庭也简单。

    夏叶的婚礼需要父亲参与,我给远在BJ的夏明打电话,问他要不要来德国参加女儿的婚礼。尽管我知道,他不在意这个女儿。

    果不其然,夏明磨蹭了一会儿,说他最近很忙,抽不出身,请我告诉夏叶,真的很抱歉。

    夏叶听说父亲不来参加婚礼,她只笑了笑,说没有关系。

    “我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你。我准备改换自己的姓,我要随卢卡斯姓。”

    “改了挺好的。”我淡淡地说,心里又泛起一阵难过。夏叶要和过去彻底道别,只是我还要带着西蒙的姓,和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

    我带着夏叶和卢卡斯去买婚纱礼服。我看着一排排漂亮的婚纱摆在店里,突然很遗憾自己没有穿过婚纱。夏叶看上了一款婚纱,但是她看了价格就直接放弃了,是四千欧元。我坚持让夏叶去试婚纱,说不要心疼钱,钱就是用来花的。

    当夏叶走出试衣间的时候,我觉得她是我见过最美的新娘。简洁的修身款式,没有任何多余的设计,却显得夏叶的身材更妙曼,皮肤也更白皙。她显然很满意这款婚纱,不停地看着镜中的自己。我付了婚纱的定金,想象着婚礼上她光彩夺目的模样。

    卢卡斯在一旁赞美着夏叶。他的结婚礼服是一套黑色西装。他们站在一起,光彩夺目,是如此的般配。看着看着,我又想起了自己和西蒙的婚礼,心酸一时间又涌上了心头。

    婚礼那天来临的时候,我既高兴又有些伤感,觉得内心空荡荡的。从此,夏叶有了好归宿,我替她高兴。从此,她却要离开我,开始自己的生活。

    天气很好,我穿着新买的礼服,和夏叶一起来到了教堂。他们在教堂说着爱的誓言,如同我和西蒙当初的一模一样。他们交换了戒指,含情脉脉地注视着。

    客人们在餐厅吃完饭,夏叶和卢卡斯去度蜜月。夏叶换上了一套礼服,是一件白色的长裙。她容光焕发,笑着和所有的人挥手道别。

    我久久地站在酒店门口,目送着他们离去。和客人们一一道别后,我落寞地打算离开。

    一个男人朝着我走过来,和我打招呼,是李剑星。

    “你今天来参加婚礼吗?你穿的衣服漂亮,人也漂亮。”

    “是我女儿的婚礼。她和姑爷去度蜜月了。”

    “可惜没有见到你女儿。不过妈妈这么漂亮,女儿也一定很美。”

    “你丈夫呢?”李剑星和我寒暄着。

    “我们离婚了,他没有来参加婚礼。”

    “抱歉,我不知道这件事情。我也离婚了,孩子随了妈妈。”

    我们相视一笑,不知道该说什么,感觉同是天涯沦落人。

    “你怎么在这里?”

    “我送一个客户到酒店,没有想到在酒店门口看到了你。你要是有空,我们去那边的咖啡馆喝杯咖啡,聊聊天。”

    “改天吧,我今天有点累。”为了准备女儿的婚礼,我好久都没有好好休息了。

    他点点头,我们约好下周六见面,然后挥手告别。

    晚上回到家,我站在空荡荡的房间,又去了夏叶的房间,无法入睡。这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我还是喜欢有人陪伴在身边,一起聊天吃饭,或许年龄越大,越想找一个依靠。

    我听从朋友们建议,登报征婚。我在《南方报》登了征婚启事。给我写信的人不少,但是人多了,难免乱七八糟。我看着来信,打发自己的无聊时光。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德国工程师写来了电子邮件。看完他的信,我觉得他还比较合适,就给他回了信。他没有结过婚,也没有孩子,而且和我同龄。只是他不在慕尼黑工作,而是在法兰克福工作。我觉得如果两个人合适,我可以搬到法兰克福居住,反正我现在一个人。

    他让我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他,越详细越好。于是我告诉了他自己的两次婚姻。等到他下一封信来的时候,他说你结了两次婚,可见你不知道如何在婚姻中相处,你不懂得男人的心。所以他感觉我跟他不合适。

    看完信,我很生气,想要写信和他辩论一下。我觉得可笑,他都没有结过婚,怎么能知道婚姻的难处,怎么这么苛求我。我给夏叶打电话说了这件事情,夏叶就劝我:“人家已经说得很明白,没有必要跟他辩论。”

    邮箱不断收到信件,我觉得应该越挫越勇,但现实却不是那么简单。在一堆来信中,我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男人。夏叶用手机在相亲网站给我注册,当天就有人和我联系。可是,情况依然糟糕。我不停收到信件,却不停地失望。再过了两个月,有人给我写信,我已经不理睬了。

    夏叶进入慕尼黑大学读书,学的专业是汉学,这是我认识的一位清华大学教授建议的专业。夏叶会说德语,也会说中文,我想让她提高中文水平,觉得她要是去学习这个专业,应该没有问题。和她说了之后,她也没有反对。

    她回家看望我的时候,我问夏叶读这个专业感觉怎么样,她淡淡地说还行。我问她上学的一些事情,她回答我说还行。她和卢卡斯结婚后,就住在学校里,平常也不回家。卢卡斯还有一年就大学毕业,要写论文,找工作,会比较忙。

    学了汉学半年之后,她告诉我说打算放弃,古典文学太难懂了。此时,我才知道,原来汉学不是我认为的那样,只要认识汉字就可以了。我初中毕业,古典文学都很难看懂,更何况夏叶这么多年在德国,她根本就学不懂。

    她的入学成绩很高,于是重新选择了企业管理专业。对此我感到抱歉,白白耽误了夏叶半年的时间。夏叶安慰我,说这半年的时间,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没有白过。而且,她的汉语水平的确提高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