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一个贵族后裔的浮世漂泊 > 第二十六章 人生初见

第二十六章 人生初见

    过完了春节,到了春暖花开的日子,我跟着小姨夫从BJ来到HD,求他的老红军亲戚想想办法,让我入伍当兵,或者当个卫生员也行。小姨夫是他的侄子,过年过节经常走动,关系很密切。老红军被下放到HD,但还能说上话,这件事情对他来说不难。

    老红军满口答应了,说没有问题。他说完就拿起电话,给认识的人打了过去。过了一会儿,他说可以让我当兵,不过还要等待一些时日。

    小姨夫要上班就先回BJ,我暂时住在老红军的家里,等着入伍的好消息。老红军有一儿一女,儿子戴大海在青岛当海员,今年复员回家,女儿戴大枫在大学读书。他们家有一台缝纫机,我待在家里无事可做,就买了一块白布,给老红军父子各做了一件白衬衣。为了感谢我,戴大海回送了一块碎花布。凑巧的是,戴大枫因为生病回家休养,我用碎花布给她做了一条连衣裙。否则白住在司令家里,我实在不好意思。

    我感觉戴家妹妹对我有敌意,说话阴阳怪气,觉得我来历不明,而且长得太漂亮了,害怕勾引自家哥哥。只要戴大海一回家,她就围着哥哥转,试图把我晾在一边。为了避嫌,我尽量远离戴大海,从不和他单独在一起说话。

    部队通知我去报名,女兵的衣服拿到了,只是还没有肩章。我抚摸着衣服,独自在房子里开心地跳着舞。可是在政的审填表的时候,我被刷了下来。毕竟,我是卖国贼的后代,是美日汉奸的狗崽子。这是没有办法掩盖的事实,也没有人敢替我隐瞒。我这种人不配当兵,甚至不配有工作。

    我哭得两眼红肿,在武都是这样,在BJ是这样,换个地方还是受到歧视。我以为自己麻木了,但还是钻心的痛苦。老红军安慰我,说既然不能当兵,到工厂上班总是可以的。他又给认识的人打电话,说了我的事情。戴大海知道了,也劝我,不要着急,家里会帮忙找一份工作。

    听了他们的话,我便安心在他家住着。部队大院有几个乒乓球台,我在家待的无聊,心情也不好,就去打球消遣。我穿着藕粉色的长袖衬衫,把两个大辫子盘在头上,用左手灵活地打球。一周下来,我在大院已经有些名气,打球的人知道BJ来了一个球技厉害的姑娘。

    有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女人很喜欢打乒乓球,第一次我们打了平手,第二次我才不敢大意,直到打败了她。女人说,这是第一次有人打败了她。她约我第二天接着打球,第二次她还是输了。

    打完球,我们一边喝着水,一边聊天。

    “你的格子衬衫真好看,我们这里都没有卖的。”她一边打量着我的衣服,一边羡慕地说。

    “这是我自己做的。”听完我的话,她表现的很惊讶。

    “你的手太巧了。可惜我不会做。”

    “我做过裁缝,现在也没有事情,要不给你做件衣服吧。”

    “我叫肖瑜,你叫我肖阿姨好了。”

    第二天打完球,肖阿姨递给我一块布料,我给她量了尺寸,回家开始裁剪做衣。两天后,我们约着打球的时候,我把衣服给了她。她拿着衣服,赞不绝口。一些女人围了过来,羡慕地看着那件衬衣。为了感谢我,她给了自家的地址,请我晚上到家里吃饭。

    我穿着一件白色连衣裙去肖瑜家做客。问了路人地址,才知道她的身份,她是市委的一个官员。敲开门,走进她家的房子,她热情地招呼我落座。她丈夫出差在外,只有两个儿子在家。

    肖瑜给两个儿子介绍了我。大儿子叫艾向北,小儿子叫艾向东。她的二儿子看到我,很是惊讶,我同样惊讶。我们曾经见过,我打乒乓球的时候,球掉落在路上,他捡起球,笑着递给了。那一笑,我记得他的牙齿很白很齐整。

    “小李打乒乓球很厉害,我都甘拜下风。”

    “要不明天你们打球,我也去吧。反正现在也没有事情。”她二儿子说。

    她点点头,到了卧室换了衬衣出来,站在两个儿子面前炫耀。两个儿子夸奖母亲穿上衣服都年轻了不少。

    第二天,艾向东来得早,就是为了占一个球台。肖瑜来的时候,我刚好到了操场。我们打着球,他的球技也不错。后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打得难分难解。他比母亲打的更好些。周围的人起哄,让我们比赛,但是我觉得不好意思,就没有继续下去。

    我在一旁休息,有个中年的男人接替了我,和艾向东打球。

    这个院子住的人很多认识她,众人七嘴八舌,有人就问:“那个姑娘是谁呀?”

    “是你的儿媳妇吧。向东也不小了,也该找媳妇了。”

    “如果不是你儿媳妇,那就当我儿媳妇好了,长得怪好看的。”

    肖瑜说:“人家是BJ来的姑娘,心灵手巧的,不知道能不能看上我儿子。”

    女人们谈论着儿子的婚事。听到这些话,我不好意思地离人群远些。肖瑜时不时看着我,让我更不好意思。

    打完球,肖瑜走到我身边,说要去我住的地方看看,顺便拜访一下老红军。他们都是老乡,相互也认识。

    她到了老红军家里,老红军热情接待了她。他们谈论着我的遭遇,还说起了我的工作。

    她说:“最近煤炭部的HD基地要招聘一些人,招自己职工的人。我给说说,这应该可以。”

    老红军说:“这太好了,我好给侄子有个交代。”

    他们聊着家长里短,老红军说到我的家庭背景,感慨地说:“她家有些复杂,要是放在过去,这都是大家闺秀,可惜现在想做什么都不行。”

    “我看她心灵手巧,人也勤快,长得好看,谁要是娶了做媳妇,也不错呀!”

    老红军点点头,说:“做个儿媳妇是不错。”

    他们赞美着我,我为他们续茶时都听见了。

    我送肖瑜出门。她悄悄地问我:“要不要搬到我家去住?老大有了女朋友,正在收拾房子要结婚。老二复员回来,被保送上大学,九月份就去上学。孩子爸爸经常出差,家里就剩我一个人,有你陪着,我很开心。等老二上一阵子学,你们就结婚。”

    我不知所措,犹豫了一下,就红着脸点点头。然后想着要和老红军怎么开口说搬走的事情。

    我回到家,老红军正和儿子戴大海说话。见到了我,就说问我一件事情。戴大海起身走了。

    “小李,你觉得我儿子怎么样?”

    “他说话和气,人很不错。”我和他说话的机会不多,他要上班,平时在家里时间不多。

    “这孩子人很实诚,做事也踏实。以后你们多接触接触。”

    我明白他的意识。戴大海人不错,可是我更心仪艾向东,艾向东儒雅,个子也高。戴大海个子还没有我高,而且他妹妹处处提防着我。想到这里,我含糊地应了一声。

    晚上,我想着搬走的事情。如果搬走,戴家肯定觉得我忘恩负义;不搬走,戴大海的心思已经表明,到最后也会闹得不愉快。更何况,我喜欢艾向东。拿定了主意,我决定不辞而别。

    第二天,趁他们不在家的时候,我收拾了行李,搬到了艾家住。晚上,他们回家的时候,我又回来,向他们道别。

    老红军的脸色很不好看,气愤地说:“看不出艾家原来是这心思。你既然已经搬出去了,我也无话可说。”

    “给您家添麻烦了,我实在不好意思。”我低着头,不敢看他。

    “你工作的事情,艾家肯定能帮你解决。”他依然觉得出不了这口气,直接拿起电话,打给了肖瑜。

    肖瑜在电话里不停地解释,但是老红军的脸色终归不好,最后还气愤地挂断了电话。他走进了书房,在里面抽烟。

    戴大海送我出门,抱歉地说:“我爸脾气不好,你不要介意。住在哪一家,是你的事情。我们要是早点说这件事情,或许你就不搬走了。”

    我不知道说什么。两家的关系搞得这么僵,都是我的错。

    肖瑜的大儿子已经搬走,她丈夫暂时调到外地任职,就剩下母子二人。家里人少房间多,就显得有些空荡荡的。她让我住在一间向阳的大房子,里面的被褥都是崭新的。她晚上散步,总爱带着我出去,给人介绍说,我是她儿子的未婚妻。

    艾向东腼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房间里坐着聊天。他给我讲自己读过的书,讲古今中外的名著,其中一些书父母曾经给我讲过,我们家里也曾经有过,只是抄家的时候都被销毁了。我们在一起讨论看过的书,开始的时候,讨论的是《金光大道》,到后来开始讲起了古典名著。我说喜欢《红楼梦》,喜欢里面的宝钗,而艾向东喜欢林黛玉。我们俩说起了各自的理由。我说宝钗懂得人情世故,是活着的凡人,而黛玉不食人间烟火,是用来想象的仙女。我知道活着有多艰难,所以喜欢宝钗,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人间好好活着。而艾向东说宝钗太市侩精明,黛玉这样的人才是灵魂上的爱人。

    我问他什么是灵魂上的爱人,他说就是彼此哪怕一个眼神,也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我不是很懂,但是也不好意思问,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得上灵魂上的爱人。更不好意思问,我是不是他的灵魂上的爱人。这种话太私密了,我们的关系还没有到达这一步。

    他偷偷地塞给我一些书,说书是一个老教授家里的。抄的家那阵子,老教授的书被集中在一起,要一把火烧毁。他不忍心,就趁着没人的时候,装了一麻袋的书回家,藏在家里的地下室,上面堆着杂物,连父母也不知道。

    我每天在家里看书,看完后,我们一起聊天。他上过高中,又爱读书,懂得很多知识。而我只是初中毕业,只是待在一个小山沟里,自然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我崇拜他,爱慕他,觉得自己不够好,甚至感到配不上他。这段日子让我开心留恋,恨不能他不要去上学,我们永远这样相处,就心满意足了。爱情让我感到世界到处都是光亮,值得留恋。

    我们最亲密的一次接触,是我要滑倒的时候,他用手扶住了我,等我站稳了,然后迅速地和我保持着距离。这是一个禁欲的时代,我们之间发乎情止乎礼义,不敢越雷池一步。就连在外面一起散步,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不能在人前露出一点点亲昵的举动,否则就会被人戳戳点点。

    他给我看相册,从他的满月照一直到当兵复员回家的照片都有,从中可以看到他走过的路。他出身好,家世好,一路走的很顺利。我看到他高中的毕业照,里面有个人很眼熟,就问是谁。他看了一眼,说是顾安。

    我很惊讶地说,他竟然和顾安是同学。他告诉我,以前他们都住在BJ部队大院,在一起长大上学。顾安调皮,被父母打了之后,就躲在他家不肯回去,还是他陪着一起回去的。

    他问我怎么认识顾安。我说在武都看篮球赛,顾安的球技很好,又是BJ去的人,就记住了他。他没有多问,只是说顾安结婚了,老婆也是他们以前的同学,他能回BJ,岳父在其中帮了忙。他家有海外关系,家族成员比较复杂,回BJ也是经历了一波三折,很不容易。这些事情,顾安没有和我说。

    想来顾安和我的处境有些像,为了生存,他估计也吃了不少苦。他当初说喜欢我,让我和他一起到BJ,后来又匆忙地和别人结婚。突然间,我能理解他的选择,人要活着就不能随心所欲。

    我买了一条白咖相间的手帕,送给了艾向东,算是给他的信物。他送给我一条红色的“的确良”裙子,让我欢喜了很久。

    周末,我们骑着自行车去附近水库游玩。一路上,两旁都是笔直的白杨树。水库面积宽阔,水色碧绿,有一些人在钓鱼,一些人在游泳。我们停放好自行车,坐在水边。天气热,他卷起裤腿,走进水里。我也进到水里,水的凉意直到全身。水浅的地方,还能看到一些小鱼游来游去。翻开石头,能找到一些螃蟹躲在下面。只要我们用手去抓,它们就飞快地跑了。

    我们摸鱼捉螃蟹,玩的不想回家。正开心着,听到有孩子大声喊:“淹死人了!淹死人了!”人群向呼喊的地方跑去,艾向东和我也跑了过去。

    我们看到有一群孩子在河里玩耍,呼救声就从其中传出。艾向东脱掉上衣,快速游了过去。一会儿,我看到他拖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到了岸边。男孩被放平躺在地上,没有任何反应。我掏去他口中的泥沙,按压着胸的部,进行人工呼吸。只是做了一个循环下来,我已经大汗淋漓,孩子还是没有任何反应,我害怕的要哭,按压的手都是颤抖的。

    我开始第二个循环,心里感到悲凉,觉得自己很无用。在我绝望的要哭的时候,男孩呛出一口水,咳嗽着,而我听到后激动地瘫软在地。男孩大哭着,他的朋友们围过来安慰着。

    艾向东浑身湿漉漉的,头发上还挂着水草,手背上划了一道口子,正在不停地滴血。我从口袋掏出手绢,拉住他的手,在上面缠了一圈。又在他的上衣里找到手帕,又绑在他的手背上。

    他惊讶地看着我,惊奇地问:“你怎么会急救呀?”

    “我以前是个赤脚医生。这个方法是武都老家的医生教的。我亲眼看到她救活了一个小孩。”

    “你太能干了。”这是他第一次夸我,我不好意思,只低着头,望着别处。

    艾向东走到孩子当中,告诉他们,以后不能到深水地方玩,要是出了人命,父母都活不了了。他摸着那个小男孩的头,又说了一遍。小男孩点点头,说再也不到水里玩了。小男孩感谢了我们,一再保证,不会到水里玩了。

    我们喝着水,吃的带来的饼,坐在树荫下休息。天气热,艾向东身上的衣服晾干了。我们一起骑车回家。一路上,我唱着歌,他听着我唱歌,眼里都是爱意。我能感受到,他也喜欢我。只是我不清楚,他说的灵魂上的爱人是什么样的。

    “你人美心善,挺好的一个人。”他突然又夸奖着我。

    “你也一样。”说完这句话,我快速地骑着自行车,往前面冲去。

    他紧随身后,两旁的白杨树被风吹得呼呼作响,就像我的内心一样。

    肖瑜在沙发上等我们。她看到儿子手上的手帕,就问是怎么回事情。

    艾向东说,骑自行车不小心摔了,手背划破了,多亏李晓逍帮忙包扎。

    “他救了一个孩子,在水里不小心划伤了手。”我见他不说,就替他说。

    “我这儿子什么都好,就是什么事情都放在心里不说。做了好事都不告诉家人,这性格太闷了。要不是晓逍,谁能看上你呀!”

    “妈,这是一件小事情,我觉得没有必要说。”

    “你救了一条人命,这是天大的事情,怎么能是小事情!”

    肖瑜心疼地看着儿子的手,让他去医院看看。艾向东说是个小伤口,根本不用去医院。肖瑜感谢了我,说饭已经做好了,就等我们回来吃。还告诉了一件事情,给我找了一份工作。

    我握着她的手,连声说谢谢。肖瑜拍着我的肩,说都快是一家人了,不需要这么客气。

    我成了煤炭部67处的正式工,67处的大本营在BJ房山。这样说来,如果工作努力,我极有可能调到BJ工作,这让我很开心。艾向东私下和我说,他们家不久会落实政策,全家回到BJ,不过这件事情暂时要保密。

    落实了工作的事情,我回到武都等着通知。单位把招工的指标寄了过去,我的档案关系转到了单位。办完了这件事情,母亲做了饺子给我庆祝。

    父亲说:“我们以后说不定会到BJ去看你。”

    我意气风发地说:“我好好工作,以后调到BJ工作,把你们也接过去。”

    弟弟抢着说:“三姐,我也要去BJ。”

    我摸着弟弟的头,说:“以后我们全家都回BJ,我们本来就是BJ人。”

    临走前,我犹豫了一阵子,最后还是问母亲:“柳冬天还来家里闹过吗?”

    母亲低声地说:“你走后,他过了一阵子也走了,听说到外地的亲戚家了。只是临走前,被人打了一顿,打得还挺惨的。”

    我松了一口气,内心暗自高兴,拿着行李去赶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