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藏剑于道 > 第九章 小巷少年

第九章 小巷少年

    夏季总是多雨潮湿的。

    泥泞的小巷里,一个少年背着木柴,正顶着小雨费力地走着。

    “咯吱~”

    老旧的木门一开一合间咯吱作响,门上原本艳丽的春联已经褪去了颜色。

    徐二走到院子里,把木柴放下到那已经破漏不堪的棚子,又小心翼翼地把挡雨的油布仔细盖了严实。

    这油布已经用了许多年了,以前听父亲说是修士制作的,当时花了不少钱才买来。

    “徐大哥回来了?”

    屋内,一个少女穿着粗布衣服,挽着袖子,手中拿着木铲,正探出头惊喜道。

    “嗯,芽儿今天又做什么好吃的了?”

    徐二抬头笑道。

    “今天做了你喜欢吃的山柳菜,还加了一片腊肉嘞!”

    被称作芽儿的少女露齿一笑,略显黝黑的脸颊上满是喜悦。

    “那我就等着尝尝芽儿大厨的手艺了,我先去把屋子补一下,等会就回来。”

    徐二看着芽儿,笑容灿烂,打趣道。

    “徐大哥你就知道笑话我!”

    芽儿脸色一红,轻啐一口,红着脸跑进屋内,不再理他。

    徐二哈哈大笑,随即抱着一个大木箱子,带着工具走向屋内。

    芽儿是隔壁周叔家的孩子,几年前镇子闹妖祸,一家子只有出去洗衣服的芽儿活了下来,徐二见她可怜便让她一直跟着自己。

    唉,明儿还得去多打写柴去换粮食,芽儿最近正长身体,越来越能吃了。

    徐二心中叹了口气,有些犯愁。

    进了屋内,墙角处正滴滴答答的漏着雨水。

    果然。

    徐二毫不意外,上个月便渗过水了,现在坏掉丝毫不令他意外。

    徐二放下箱子,从里面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工具,站在木梯子上,娴熟地补起了屋顶。

    不一会儿,徐二心满意足地看着不再滴水的屋顶,收拾好工具,走到门槛处坐了下来,呆呆地看着小院。

    最近总是做奇怪的梦,梦里的他不仅长的俊俏,还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大剑仙,从来没有为生计发愁过。

    要是梦是真的便好哩!

    徐二咧嘴笑着,这般想道。

    从小他便喜欢剑,他只要一握剑,就仿佛觉得天地哪里皆可去的,为此从小没少被父亲打趣。

    “徐大哥,吃饭了!”

    “来了!”

    徐二回过神,站起身来,赶忙过去吃饭,把那奇怪的梦抛之脑后。

    “芽儿,马上就过年了,明儿我给你买个簪子吧,我听孙先生说县城的姑娘们都戴这个,可好看了。”

    饭桌上,徐二有些羡慕道。

    芽儿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却连忙摆手道:

    “不了不了,那多贵呀,徐大哥还是去多买几尺布,马上就要过冬了,芽儿好给你做新衣嘞。”

    小梨花镇很奇怪,只有夏季和冬季。每年都是在新年头一个月突然变冷,前一日还热的流汗,第二日便可能冷的刺骨。

    “那明日我去镇子里看看。”

    再去给你买个簪子。

    徐二在心中默默补充了一句。

    “徐大哥不用给我买什么簪子,多换些粮食。芽儿命贱,配不上。”

    芽儿不放心,又叮嘱道。

    可不能再给徐大哥添麻烦了,这些年要不是徐大哥收留她都不知道日子要变成什么样呢。

    芽儿心中想道。

    小镇上据说有不少乞儿被打断双腿去讨饭呢。要不是徐大哥,芽儿说不定也要被打断双腿。

    想到那种可怕的遭遇,芽儿不禁打了个寒战,心中却越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随即抓紧手中的窝窝头,小口吃了起来。

    夜晚,芽儿和徐二躺在一张小床上。

    徐二翻过身,看了看屋外明亮的月亮,心中却又想起了那奇怪的梦。

    要是能再做一次那样的梦就好了。

    闭上双眼前,徐二这般想道。

    深夜,屋外的蛐蛐还在不停地叫着。屋内,皎洁的月光照了进来,照亮了少年少女恬静的脸颊。

    第二日,清晨。

    “孙先生,我来了!”

    私塾内,正拿着书卷在院子里看书的孙先生抬起头,看到徐二兴冲冲地跑过来。

    私塾算是小梨花镇上最气派的屋子了,私塾教书的孙先生据说来头很大,是举人老爷,没有去做官,反而回到小梨花镇教书,镇上连县令都不敢不给他面子。

    私塾总计二层,用的都是上好的木材,匠人雕刻的花纹古朴秀丽,看着十分气派。

    “今日怎么这么早?”

    看着已经快比他还高的少年,孙先生放下书,温和笑道。

    “想着先生怕是没吃早饭,便给您带了个饼子,希望您别嫌弃。”

    徐二憨憨一笑,从怀里拿出了一块白布包的饼子,递给孙先生。

    “你倒是有心了,你家做的饼子我确实喜欢的紧。”

    孙先生接过饼子,笑道。

    “走吧,随我过去,等下孩子们便要来私塾了。”

    孙先生把书收在袖子里,转身道。

    “是,先生。”

    徐二恭敬道,随即便跟着孙先生向屋内走去。

    “徐二,你为什么喜欢读书呢?”

    私塾二楼,孙先生擦拭着书上的灰尘,低头问道。

    徐二是四年前招进来的,初见时徐二不过十岁,孙先生见他年岁尚小,干的便是书童的活计。每次讲学他都认认真真的站在门外听着,甚至比私塾的学生都刻苦。

    徐二闻言一愣,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沉默一小会儿,道:

    “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很喜欢听先生讲课,先生懂得许多我不明白的道理,读书人都是讲道理的。”

    顿了一下,徐二补充了一句,认真道:

    “所有人都应该讲道理的。”

    孙先生把书籍放在一旁,抬起头,便看到了少年眼中闪烁的光亮。

    孙先生笑了,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道:

    “那从明日起,你就跟在我身边吧,每月照例给你二钱银子。”

    徐二愣了一下,随即狂喜道:

    “多谢先生!”

    “好了,时候不早了,该去讲学了。今日你就坐在下面听讲吧。”

    说罢,孙先生拿起讲学用的书籍,带着徐二向楼下走去。

    傍晚,讲学结束,天色渐渐昏暗,镇子上已经亮起了灯光。徐二点了油灯,站在那里,一脸思索之色。

    “怎么,有什么没听懂的吗?”

    二楼上,孙先生惬意的抿了一口黄酒,余光瞥了一眼,道。

    “先生,您今日讲我们要注重自身修养,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分内事。”

    说到这里,徐二沉默了一会,继续道:

    “我没有长辈,也没有朋友,我不知道前面两句对不对。但是,为官者并不清廉爱民,上个月张县令便打断周秀才的腿,强纳了孟家小姐为妾,所有人都不敢说他的不好。我觉得这样不对,很不对。”

    孙先生看着眼前有些失落不解的徐二,放下酒杯,正色道:

    “为官也好,为民也罢。关乎善恶,所有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当一个人的欲望无法抑制,便会不受控制地倒向恶的一方。但凡事都要有道理可言,既然他不讲道理,那自会有人教他讲道理。”

    徐二有些迷茫,有些没听懂,却还是点了点头,紧紧抓着手中孙先生送的一小袋米,躬身道:

    “先生,那我先回去了,芽儿还家里等我煮饭呢。”

    “好,回去吧。”

    孙先生温和道。

    看着徐二走出院外,孙先生转着手中的酒杯,噗嗤笑了出来,道:

    “这傻孩子,这世道哪有什么人跟你讲道理。”

    说罢,孙先生站起身来,依然笑着,笑的灿烂无比:

    “但谁叫我这人好为人师呢,虽然只是白费功夫,但今日就去教教那张县令,读书人怎么能不讲道理呢?”

    今日的风儿有些喧嚣,吹得柳树枝条轻轻摇。

    私塾院落中,旋转的酒杯将将停下,却已不见人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