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青暮雪 > 第十七章决定

第十七章决定

    五月初一那天,徐暖早早就来到了城南绣坊去取前段时间给幼娘定的夏衣,偏偏不巧的是锦玉那天身体不舒服,于是涟漪便替她在前柜看店。徐暖来到前柜和涟漪说

    “我要取定的衣服”涟漪说

    “小姐麻烦您报一下定衣服的人名字”徐暖说

    “四月二十日,姜元娘定的夏衣”

    涟漪翻了一下那天的订货记录,很快就找到了姜元娘的名字。然后从后面的衣架上找到了。正当涟漪要把衣服递给徐暖的时候,却被徐暖一把抓住了手。徐暖看着眼前的涟漪,看到她已经不是穿着在金陵时的衣服了。

    蓝色的上衣已经洗的发白,袖口也已经磨破,上面打上了只有仔细看才能发现的补丁,下面穿的蓝色的裤子,只是在外面围了一块白色的布子。脚上穿着一双白色的粗布鞋。因为天气炎热的原因涟漪把袖子挽了起来,露出来的胳膊上的皮肤黝黑,整个人也看起来瘦了不少。徐暖连忙问

    “涟漪,你是怎么了?为什么回来这么长时间,既没有在家住,也没有来找我们。是不是嫂嫂把你赶出来了。就算是嫂嫂把你赶出来,你也应该和我说一下。”涟漪知道自己是瞒不过徐暖,和徐暖说

    “小姐,不是幼娘姐把我赶出来的,是我自己要走的。主要还是我不太习惯在候府的生活,更喜欢这种自由自在的日子。”徐暖说

    “就算是你自己要走,那你离开候府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跟我哥或者和我说一声。要不是今天在这里碰到你,我还以为你在嫂嫂那里。你看你现在穿的这衣服,现在家里的打杂丫鬟都比你这要好。你在绣坊里吃的那就更不用说了,那天,我去嫂嫂在金陵的新绣坊吃了一顿,我听那里的郦师傅说,你们以前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舍得买肉,平时吃的米都是最便宜的。再加上你们平时还要干这么重的活。这样下去,你身子怎么能受的了。”涟漪说

    “小姐,我们这么多年都习惯了。对于你来说这是吃苦,对我们来说这就是平常不过的事。毕竟大户人家的活不是每天都有。大部分活都挣不了多少钱。平时都是能省就省。这样才能攒点钱。我和幼娘姐家里没有弟弟日子还好过一点,就像家里有弟弟的绣娘,还要给自己的弟弟攒聘礼钱。”徐暖说

    “涟漪你这是没把我当朋友,有困难也不和我说。”涟漪说

    “小姐,毕竟之前我是徐家的大丫鬟,可以拿徐家的月钱,但我现在已经不是了。实在是不能再找徐家帮忙了。”徐暖说

    “你不是林家的小姐吗,也不用过这样日子。”涟漪说

    “因为我娘她已经和离了,所以我现在和林家没有任何关系。”徐暖说

    “你娘和离也不能把你和你爹的血缘关系切断,你还是要认林老爷的。”涟漪说

    “他都不要我娘了,我还认他干什么。要我认他可以,除非他认我娘。否则,我宁可和我娘过苦日子,也不会去他那里。”徐暖说

    “那就随你去吧,但是你还认不认我这个朋友,认不认你幼娘姐了。认的话,端午那天我过来找你,到我家好好聚一下。”

    幼娘是五月初一的午正时分到的,郦亭因为要照料金陵的绣坊所以没有过来,幼娘只带了春兰随行。

    徐暖从绣坊出来就直接去了码头,在接待幼娘后就迫不及待的给幼娘看了她刚从绣坊取来的新衣服。幼娘大致看了一下,觉得这衣服的绣花,针法也不错,就是自己穿有点太大,还需要再改一下。徐暖问

    “嫂嫂你是不是把涟漪赶出去了”幼娘说

    “没有啊,涟漪前不久突然失踪了,害得我找了她好长时间,难道你找到她了,她现在在哪里了?”徐暖很是惊讶的说

    “嫂嫂,涟漪失踪了。什么时候的事?但我是在城南绣坊找到她的,她都瘦了好多。”幼娘说

    “暖暖,你既然找到涟漪了,那我们就先去看看她吧。”

    没多久,幼娘就和徐暖到了绣坊,幼娘一看涟漪,发现她穿的正是幼娘自己之前穿过的。就问

    “涟漪你是没找到自己的衣服,怎么穿了我的。”涟漪想起了幼娘和她安顿过的话,突然表现出很害怕的样子

    “幼娘姐,我不是有意要要不告而辞的。我没有,我没有。”

    然后吓的躲到一个角落。一旁的徐暖连忙上去安抚涟漪,

    “涟漪,嫂嫂没有要责怪你的意思,你不要害怕。”幼娘说

    “暖暖既然涟漪已经找到了,你先带她回去吧。我想自己在这里呆一会。”

    然后悄悄向涟漪使了个眼色。涟漪很配合的和徐暖走出了绣坊,上了回徐家的马车。

    等徐暖走了之后,锦玉来到了里屋,很熟练的换上了原来的衣服。拿着徐暖给她做的衣服对一个绣娘说

    “梅兰,这件衣服是不是幼娘姐做的,幼娘姐她在哪里了?”梅兰说

    “幼娘姐她在后院,要不我们去找她。”锦玉和梅兰来到了后院,锦玉说

    “幼娘姐,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幼娘说

    “看来我这个真徐幼娘要出场了,要不然拖得时间长了,锦玉你这个假徐幼娘会露馅的。对了,锦玉我给你做的衣服喜不喜欢。锦玉说

    “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尺寸大了点,我自己改一改就行了。”梅兰说

    “这衣服是按来给姐姐定衣服的姑娘量的身。”

    徐暖并没有带涟漪直接回徐家,而是带着涟漪去附近的一家客栈里换了衣服,如果让徐夫人看到涟漪的那身打扮而且还没有和幼娘在一起一定会担心的。之后又折回了绣坊。她们回去的时候,幼娘还没有离开,正在里面改刚才那件衣服。绣娘们看见涟漪换了一身新衣服,都围了上来。

    她们觉得涟漪姐有这么好的衣服不穿,非要穿旧的。感觉很难理解。正好这个时候,幼娘也改好了衣服。把衣服放在桌上,和一边的梅兰说

    “梅兰,等锦玉来了之后,让她试试合不合身。我按她的尺寸改了一下。”幼娘看到涟漪,然后给了她一个荷包

    “涟漪你去买一些布料和丝线给大家每人都做一身新衣服。毕竟之前的都有些太旧了。好多妹妹都是长身体的时候,你看她们的衣服都显得小了。”涟漪说

    “是的,幼娘姐。我这就去办。”

    就在涟漪出去买布料的时候,突然一个醉汉闯了进来,看见长得漂亮的徐暖,正要伸手去摸,结果被幼娘一把抓住了手。因为幼娘的那身装扮显得年龄很大。那醉汉大喊

    “老太婆少管闲事。”

    幼娘抓住醉汉手的那只手上狠狠的使劲,然后另一只手打出一拳,正好打那醉汉的鼻子上,那醉汉当场被打的鼻血直流,幼娘直接一脚踢去,直接就把那醉汉踢倒。等醉汉爬起来的时候,幼娘的手里已经多出了一根棍子。醉汉被吓的直接跑了出去。

    徐暖对幼娘的映像一下子发生了变化,以前,徐暖认为幼娘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但现在却发现幼娘发起火来是真厉害。没想到幼娘这么能打。

    徐暖这才明白为什么绣坊里只有幼娘,涟漪和郦亭是不穿裙子的,她们是觉得穿裙子太过碍手碍脚。不方便她们动手。

    徐暖也是后来才知道,绣坊里因为都是姑娘,所以有人觉得她们好欺负,就经常过来闹事,雇护卫她们也没有那个钱。所以只能习武自卫。

    郦师傅出生武术世家,从小习武,后来幼娘和涟漪的武术也是和她学的。所以,后来上演绣坊全武行的事情也是时常发生,最厉害的一次,她们三个和对方从日出打到日落也没让对方讨到任何好处。到了最后,周围的人都知道她们的厉害,也才没有人敢来闹事了。

    绣坊里绣娘故意装扮成很老的样子,还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毕竟老和别人动手难免会进衙门。去年冬天的时候,幼娘就因为把人打伤,被打了二十板子,半个月都下不了床。从那之后,绣坊的绣娘都穿的很破的衣服,以免招惹麻烦。

    涟漪买回布料后,听说刚才幼娘又动手了。气冲冲的说

    “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咱们不在,真是什么人都敢过来找事”幼娘

    “小点声,你那来这么大火气。一个小混子赶走就行了。”

    就在这个时候,徐暖看了一眼幼娘的桌子,桌子上的盘子里放着半块没吃完的年糕,旁边放了一只粗瓷碗。徐暖对幼娘说

    “幼娘姐姐,这就是你平时的中饭吗?”一旁的涟漪说

    “幼娘姐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这样的。你是不知道她是怎么午休的

    ”说完便拿起了之前围在衣服前的那块布,铺在了地上,然后就直接躺在上面。说

    “幼娘姐管这叫以天为被地为床”。

    幼娘这个时候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徐暖只好出来打圆场。

    “幼娘姐,老夫人初四才回来。这几天你可以自己安排一下。”幼娘想了想说

    “我今晚想在这里住”暖暖说“那就随你的意。”

    到了晚上,因为做饭的时候,发现没有买米。所以晚饭改成吃面。徐暖因为很少吃面,所以有点好奇。涟漪用笋干,青菜(其实就是雪菜),木耳,豆腐做了臊子,幼娘负责做面。南方碱水面加上陕西的臊子面中的臊子这味道可自行脑补。徐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奇怪的吃法。徐暖吃了一口就觉得好辣。问幼娘

    “幼娘姐你不觉得辣吗?”因为涟漪一家来自北方,所以吃饭的口味而不是江浙一带偏甜口味有点偏咸偏辣。而幼娘与她们生活多年也习惯了。幼娘回到

    “正好,还可以。”而此时涟漪已经吃完了一碗。而徐暖觉得自己可能连一碗都吃不完。

    吃完饭后,徐暖就回了徐家。而幼娘和涟漪住在了绣坊。绣坊这地方以前她们也很少在那里过夜。

    涟漪与是把这段时间查到的结果告诉了幼娘。

    其实当年,幼娘的母亲徐氏是姜家的大丫鬟,后来被纳为妾室,这姜三娘就是徐氏亲生的,而徐氏的本名就叫徐幼娘。后来二娘的娘用三娘的性命要挟徐氏,逼着她偷走了夫人亲生的元娘。至于后来二娘指使香草给幼娘下药,是因为姜夫人已经发现幼娘就是自己的女儿,二娘要赶在姜夫人找到幼娘之前就让她消失。同时也是了让所有人认为徐幼娘的死只是个意外。在徐家向姜家提亲的时候,对于姜二娘给姜四娘下药的事情则是苦肉计,毕竟姜二娘和姜四娘是同一个母亲生的,姜二娘也真不会真的要了自己妹妹的命,这件事情纯粹属于嫁祸给姜三娘。至于刺杀,那个杀手就是姜二娘在她们来金陵的路上把真的梨萍换下,冒充梨萍接近我们,然后伺机刺杀,不过庆幸的是梨萍还活着,我找到她了。幼娘姐其实这么多年以来你娘她才是真正的徐幼娘。而姐姐你一直都在用姨娘的名字,所以姨娘至死都没有再用过自己的名字。

    幼娘听完之后,她觉得自己无法接受也很难接受这些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她又想到惨死狱中的娘亲,以及自己这几个月所经历的种种不幸,这些都只不过是她人的算计。因此她厌恶姜家,厌恶姜元娘的身份,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所谓的长平侯夫人的身份。

    于是幼娘下定决心与长平侯徐槿和离。与是便写下了和离书。毫不犹豫的在上面签下了姜元娘的名字。

    幼娘觉得这应该是她最后一次用姜元娘这个名字。同时也准备了一辆马车。为第二天的计划做好了准备。

    第二天一早,幼娘便坐上之前准备好的马车去了徐家。把和离书交给了家丁,让他转交给徐暖。然后就坐车离开了。徐暖打开信封才发现里面是和离书时,连忙去追幼娘的马车,她到了城门听说,那马车直接出了城。

    她追到城外,听说有一辆马车坠河,车上的人生死不明。其实幼娘早就料到马车会掉河里。所以提前跳了马车。过了没多久,徐槿就赶了过来。

    当徐槿听说幼娘坐的马车掉了河里。心里很是急。而此时的幼娘其实已经乘船北上。到了第四天,掉到河里的马车才被捞上来。别说是幼娘的影子就连拉车的马的尸体也找不到了。无法接受这一切的徐槿也只能被迫接受幼娘已经离他而去的事实。

    姜夫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直接一病不起。涟漪知道,她做为幼娘的好友,徐家人如果知道她突然消失话肯定会暴露幼娘的行踪。她只好表现出得知好友离世的伤痛,当天她就在绣坊宣布了幼娘离世的消息。她明白以幼娘在所有绣娘心里的地位,这戏一定会很精彩。等徐暖来安慰涟漪的时候,就有好戏看了。

    徐暖是五月初八来的绣坊,徐暖一进屋就看见绣娘们各个戴孝。屋里哭声一片。当她问梅兰“涟漪去哪里时,”只见梅兰抱着幼娘给锦玉做的那件衣服哭个不停,用哭腔说“涟漪姐去金陵把幼娘姐的消息告诉郦亭姐了。”

    原本祥和欢乐的端午节日,却被幼娘突然离世的消息给打破了那种愉悦的氛围。徐暖害怕自己的哥哥知道和离书的事会接受不了的,所以就把那封和离书藏了起来。

    前厅的桌上供奉着“先室徐母姜氏闺名元娘生西莲位”。前面摆着香炉和贡品。徐夫人悲痛的说

    “没想到幼娘这孩子这么命苦,自幼吃尽了苦,还没享几天福,就年纪轻轻的去了。”

    徐槿也一时无法接受。但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就这个时候,姜三娘和姜四娘哭哭啼啼的从外面跑了进来了,一进屋,就直接跪倒在地上,对徐夫人说

    “徐老夫人,我娘受不了大姐去了的消息,今早四更的时候,也随大姐去了。”

    徐夫人当听到姜夫人去了的消息直接就摊在椅子上了,过了半天,才对徐槿说

    “槿儿,你快去看看你岳母”。

    徐槿这才和姜三娘还有姜四娘回了姜家。等她们回了姜家,姜家的小女儿姜幼娘已经哭晕过去,她的丫鬟梅香正在照顾她。徐槿对梅香说

    “姑娘,一定要照顾好你家小姐,不要让她再出什么事了,要不然我如何对得起她死去的姐姐。”梅香说

    “请侯爷放心,梅香一定会照顾好小姐。”

    姜元娘的丧事持续了七天才结束。最后徐家才将姜元娘安葬在余杭城南的山下。

    下葬那天,徐槿望着先室徐母姜氏闺名元娘之墓的墓碑久久不愿离去。他心里充满了愧疚,从一开始他就一直很努力的想保护好这个姑娘,没想到到头来却让她年纪轻轻就去了。

    徐槿在徐暖的一番劝说下才离开的。徐槿走后,躲在附近的涟漪和梅兰说

    “幼娘姐这是何苦呢,幼娘她自己还活着,就被供上了灵位。看幼娘姐自己的造化吧,如果徐暖是个见死不救的人,就算是天要绝幼娘姐的命,只能是幼娘姐的命数不好。”

    徐暖在把哥哥送回府去后,又偷偷去了一趟绣坊。希望能够在那里找到一些关于幼娘的回忆,

    她刚进去就看见,锦玉穿着幼娘那天给她做的衣服,已经在房梁上挂了白绫,就在锦玉踢翻凳子的一刻,徐暖急忙上去一把抱住了锦玉。把她放了下来。

    好在发现的及时。锦玉才保住了性命。等锦玉醒来的时候,看见徐暖的时候,生气的用小拳拳打徐暖,抱怨到

    “姑娘你为什么不让我随幼娘姐去了。”徐暖抱住了锦玉说到

    “傻姑娘,你这么把自己的命看的这么贱,难道你自己的命就不是命了,就可以随意作践吗?你这么做你的父母会伤心的。锦玉到

    “我没有父母,幼娘姐就是我的父母,如今幼娘姐没了,我自己独留这世上还有什么意思。”徐暖

    “你没了幼娘姐还有暖暖姐疼你爱你。从今以后你就是我妹妹。要听姐姐的话,以后再也不能做这种做贱自己的事了,把自己的命随意作贱。”

    因为锦玉自小就无依无靠,是幼娘把她收留了回来,把她当自己的亲妹妹。教她刺绣,还处处护着她。锦玉病愈回绣坊的那天,才知道幼娘去了的消息,锦玉顿时觉得自己的天塌下来了,便想着随幼娘姐去了。于是才有了刚才徐暖看到的一幕。

    徐暖为了避免锦玉再做轻生之举,只好收留了锦玉。徐暖把锦玉带到了自己的房间,把锦玉安顿住之后,徐暖就出去了。

    徐暖也是够大意的,她锦玉睡在一张床上都没有认出眼前的这个锦玉就是幼娘。徐暖和徐夫人说

    “要不是我今天去了一趟绣坊,恐怕这个叫锦玉的姑娘早已命丧黄泉。”

    涟漪听说锦玉自溢的消息后,一下子懵了,紧接着眼前就浮现出她和锦玉十多年来一段段过往。那个那么可爱,听话又善良的孩子竟然会做出那样的傻事。

    涟漪之前是为了怕消息泄露,所以没有和任何人说,只有涟漪和郦亭知道幼娘还在世的消息。其他人都被蒙在鼓里。涟漪悔恨因为自己的大意,害的锦玉丟了性命。

    涟漪是在姜元娘下葬后的第二天才回到的余杭,因锦玉的身子不舒服,幼娘她毕竟是从马车上跳下来的肯定会摔到腿,所以涟漪在徐家也没有见到锦玉消除这件事的误会。

    于是锦玉的事便成了涟漪心里的痛。涟漪和郦亭以及绣坊的其他绣娘在为幼娘祭奠之后,也为锦玉在其它地方立了一座衣冠冢。也算是对多年交情的一种纪念。最后,她们还把幼娘和锦玉的牌位供奉在绣坊里。

    涟漪回到余杭的第二天,徐暖便带着锦玉来探望她,其实是害怕涟漪也像锦玉那样做傻事。徐暖猜的没错,如果幼娘真的死了,涟漪确实会毫不犹豫的追随幼娘去了,但现在涟漪知道幼娘还活着。

    当徐暖看到里屋供奉着的锦玉的牌位时,才知道闹出了大误会。徐暖连忙把锦玉喊了进来。当锦玉看到自己牌位的时候也有点懵。徐暖也是才知道,原来锦玉也姓徐,她看着锦玉,嘴里喃喃道

    “锦玉,徐锦玉。然后又对锦玉说

    “望徐姑娘能珍惜自己的命,不要对不起你死去的幼娘姐姐。”

    锦玉也是这么多年,一直觉得自己是没有姓的,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姓徐。

    涟漪看到锦玉没事的时候一把抱住了她。假扮锦玉的幼娘悄悄地和涟漪说

    “徐暖上钩了,她信了。”

    然后徐暖把涟漪拉到一旁,和她悄悄说。

    “如果要不是我前天发现的及时,要不然锦玉她就没命了。涟漪你要坚强起来,才能给锦玉活下去的勇气。才能让锦玉有生的希望。”涟漪说

    “我要是不能保护好这些姐妹,就对不起死去的幼娘。徐暖小姐你就放心好了。”

    徐暖走后涟漪只好把屋里剪子,匕首,菜刀,绳子都集中起来保管。以防发生危险。

    其实,幼娘并未离开余杭。而是躲了起来,坐船北上也只是虚晃一枪,那日徐暖救下的正是幼娘假扮的锦玉,只是因为徐暖没有发现她前段时间见到的幼娘一直都是锦玉,所以幼娘假扮的锦玉才没有被认出来。

    幼娘在姜元娘出殡那日,料到徐暖会来绣坊刺探虚实。提前换上了那身给锦玉准备的衣服。并挂好白绫,等徐暖一进来就踢翻凳子。造成自缢的假象。这样就可以把徐暖和徐家的注意力吸引到锦玉身上。就没人会在意徐幼娘是死是活了。

    让徐暖觉得锦玉是个命苦的孩子。相依为命的姐姐死了,自己不顾一切追随而去。这样才能打动徐暖对锦玉的同情心。那晚涟漪对幼娘说

    “幼娘姐你这招金蝉脱壳,瞒天过海,偷梁换柱的计谋真是高明。我听说姜夫人去世了。”幼娘说

    “不过有她女儿姜元娘陪着她,从此世上只有徐幼娘再无姜元娘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