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若冲 > 第二十七章 玉簪

第二十七章 玉簪

    黄保为求自保,杀死月娘之时,敬灵帝便已经不信任他了。而告知黄保敬灵帝有意为鱼家平反的裕王,无论裕王说那件句话是何用心,敬灵帝也不敢告知裕王鱼难成还有遗孤在世。

    如此一来,敬灵帝只有将鱼家遗孤托付给正清道长养育。

    可不想,大奸似忠,外似朴野,中藏巧诈。

    敬灵帝自认为最能信任的正清道长收下鱼菀青为徒,尽心护佑她,全然出自私心。

    如今的正清道长已有百岁高龄,世间已无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也不知他在成为正清道长之前是谁,是从哪儿来的。

    可他忘不了自己是前朝旧人,真名王显。

    王显是前朝皇室后裔。

    王显的爷爷虽是正统的皇子,却因为生母不受宠,从小就不受皇帝重视,王显的爷爷也是信奉道家之人。于是年纪轻轻就做了道士,云游四海,拜访名胜古迹,寻仙求绳。

    也是因为自己云游在外,在北境拜得仙师,陪仙师闭关修炼。

    灭国之时,他也就躲过了一劫。

    等出关之后,已是沧海巨变。

    他难以释怀,弃道从武,已前朝皇族的身份招揽旧人,并盘踞于南方海岛中,对抗大荣朝廷。可惜最终因为孤立无援而兵败,投海自尽。

    孤立无援,也是大势所趋,大荣太祖登基颁布的一道“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便将百姓的心牢牢拴住,比起前朝的横征暴敛,大荣对天下人来说,便是希望,得民心者得天下,便是如此。

    王显的父亲也在一次战役中与被大荣的火炮击中的战船一并沉入海底。

    王显与他的父亲不同,他知道大荣气数正盛,复国无望,且他对故国,对功名利禄无甚兴趣,做个平民百姓占着前些年积累的家业,做个富贵闲人。王显从未提及家族过完,故而平安无事。

    可是常年在何富贵之人觥筹交错之中,王显又看到了大荣皇族生活奢靡,挥霍无度,官场贪墨横行,他自觉看到了复国希望。

    于是,他在妻子去世之后,天散尽家财,驱散家眷,离家出走,辗转多年后拜入玄机真人门下,做了玄机真人的最后一位弟子。想法设法除去他之前的十余位师兄,继承不争观掌门之位。

    等了许多年,终于等到失意的敬灵帝来至不争观,他为敬灵帝谋划了三足鼎立,保住皇权的计谋,也让自己有机会踏入了朝局之中。

    千算万算,机关算尽的他没有想到在他复国的计划中鱼菀青闯入了。

    鱼难成的家,在官府查抄之前、鱼难成死讯传来之后,正清道长便率领墨樱内卫去过了。正清道长一直利用内卫的人力物力,想要找到鱼难成的账目公之于众,让大荣的满朝文武自食恶果,庙堂倾覆之际率领一支义军揭竿而起,夺回江山。

    奈何鱼难成对账目看管得极其严密,亲力亲为,十多年来,他派去许多人,却一直没有找到账目。

    正清道长怎能想到自己找了十多年的东西,其实就藏在不争观中,爱徒若拙道长便看守账目的人。

    在鱼家,账本是没有找到,可是正清道长却找到了一样属于他的东西——他赠与爱妻的玉簪。

    这玉簪原是前朝宫中之物,算作是家传之物。妻子去世之后,他得之玄机道长行踪,将幼子与玉簪都交与王显生前最是信任的老仆人。他为复国离家,不敢将独子带在身旁,惟恐拖累,玉簪便是以后与家人相认的证物。

    可这一枚玉簪却出现在鱼难成的卧房之中,木枕之中。

    玉簪旁有月娘和鱼难成婚书,鱼菀青的生辰八字。

    除此之外,还有一封月娘亲笔书信。

    信中说起了月娘的身世——

    月娘出生于伊人苑,她的母亲名唤蕙兰,在伊人苑中也是一位艺伎。蕙兰善歌,伊人苑花了大价钱从当时金陵城有名的落榜秀才,填词人王岐手中买下词曲。

    王岐当时是个屡次科考却都名落孙山的秀才,已经年过半百,却不曾成家,常年流落在烟花巷中散尽家财后,靠自己的诗词才华,混口饭吃。因为他总是为蕙兰填词,写歌,蕙兰不免倾慕于他,不久之后,蕙兰瞒着老鸨生下她与王岐的女儿月娘,便难产而亡。

    而这位王岐便是王显的亲儿子,这样看来,月娘是王显的亲孙女,而王岐只有月娘这一独生女儿。如此说来,鱼菀青不仅是王显的曾外孙女,还是王家骨血的一脉单传。

    正清道长得知鱼菀青与自己的关系之后,立即北上想要救鱼难成,可鱼难成被太子咬定了是反贼,他也无能为力。之后火速南下入宫。

    在东皇宫议事时正清道长才得知月娘告御状之事。

    裕王因为得知自己从王大手中的缴获的账本是伪造的,线索一下子全都断了,月娘的出现在二人眼中都是个转机。正清道长为转移裕王视线,好救下月娘,便将账本让给裕王去取,支开了裕王。再说了一堆权术诡诈的言辞,让敬灵帝继续蛰伏等待时机。

    却不想自己在劝阻敬灵帝时,黄保为求自保,让月娘死在杀威棒之下。

    正清道长也暗中和司礼监结下梁子,回到宫中和敬灵帝说了黄保以敬灵帝的名义敛财。

    原想敬灵帝会因此而更换司礼监掌印,却不想敬灵帝还是念旧情的,他幼年便是黄保在身边伺候,说相依为命也不为过。

    敬灵帝说自己此生都不会换掉黄保,黄保纵使有错,只要他心里只有敬灵帝这个主子,便永远不会被踢出司礼监。

    黄保清楚只要自己对敬灵帝忠心,一切皆可被原谅。

    再往后,正清道长听自己安插在樱花内卫中的人说,樱花内卫的主子裕王得了上令,将和司礼监有关的账目送到东皇宫,裕王原本以为敬灵帝要处置欺上瞒下的黄保,可裕王看到的,只是可敬灵帝随手翻看了几页账本之后,便将点燃的红烛扔进装放账目的箱子里。

    裕王因为这件事,心也凉了,第二日便携王妃去了京郊别院修养,将敬灵帝交代核实的另外的账目交给林楠去办,自己只一心风花雪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