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从2005年开始反主流 > 024 给绿厂画个更大的饼

024 给绿厂画个更大的饼

    有关系的人办事总是效率很高,到第二天下午,关小荷就已经办好个独企业注册,通知陈长鸣过去签字与办理对公账户。

    接到通知后,他迅速赶了过去,办理完成拿到整套资料后,看着营业执照上“未来咨询管理”几个字,心中的石头总算放下来。

    关小荷开车接送他,私下接触倒不像昨天谈判那样严肃,彼此也熟悉了几分,下车前陈长鸣提醒道:

    “明天早上8点半之前到这里,蓝绿厂会派车来接我们,好好准备,事情完成后请你们律所吃大餐。”

    到家后,母亲也已经下班,正在忙着做饭,见陈长鸣进门后,语气不满的说道:

    “你一天天的不见人影,到底往哪里跑?”

    “给你赚开酒店的钱啊!”

    母亲无奈白了一眼,还是是只当他在开玩笑。

    晚上陈长鸣在电脑里不断演示明天要讲的内容,上次在绿厂停止不再讲话的原因。

    只是因为那是第一阶段,需要筛选对方是否有意向,而现在进入第二阶段了。

    他准备给绿厂讲一个故事,一个让对方更兴奋的好故事,然后翻阅最近几天抽空手绘的产品设计图,这也是为绿厂设计的几款产品样稿。

    没有谁的成功是偶然的,必然是在某一方面比别人更努力的结果,绿厂能在未来崛起自然不只是依靠强大的营销能力。

    相比之下,陈长鸣现在的仔细认真,也只不过是小儿科而已。

    早上八点半,绿厂派来的司机小哥已经经到了,关小荷也早已到此等待。

    当陈长鸣下来的时候,看着等在楼下的关小荷有些惹眼,下身套裙还是昨天类似的黑色。

    露出雪白的长腿,上身里面一身白色衬衣,外面一件七分袖的紧身小西装。

    衬托的曲线玲珑,精明干练,看得他直吞口水。

    “我说小荷,你这身装扮还怎么让人专心谈事?”

    没有女人不喜欢被夸赞的,当然特别是被比自己优秀的男人夸。

    关小荷自然也不例外,一时也没注意到陈长鸣的称呼有问题。

    两人上车后,不久之后便再次来到绿厂。

    陈勇明与一众人早已经等待在楼下,这次的队伍似乎比上次又庞大了不少。

    下车后,陈勇明笑着热情的对他介绍了下身边的几位,他们都是蓝绿厂的高层和股东。

    一番客套完后,陈勇明才开口说道:“陈先生,这样吧,先让你这边人与我这边去谈那些琐事,我先带你在绿厂转转。”

    陈长鸣示意关小荷跟着绿厂的人去会议室谈商务问题。

    自己则跟着陈勇明参观绿厂各车间、实验室和各大部门。

    每到一个部门,里面的员工无不充满好奇,交头接耳又瞟着他,心里却在想:

    “这人是谁啊,这么年轻,不会是老板家里的亲戚吧?”

    陈长鸣似乎知道他们的心思,没什么反应,以前刚毕业的自己不也都是这么过来的嘛。

    跟着陈勇明参观了研发,设计,实验室等核心部门,也去了营销,生产车间。

    参观完一切,陈勇明看着他笑着开口:

    “怎么样,陈先生,觉得我们绿厂实力如何?”

    陈长鸣竖起大拇指,赞叹道:“我想过蓝绿厂实力强大,对品质、设计、产品的要求非常严格,但百闻不如一见,看了之后才发现远比我想象的更加厉害。”

    “陈总,绿厂如果没有你这个核心人物掌舵,我想今天绝对做不到这样。”

    陈勇明笑着谦虚,直言“哪里,哪里!”但眼神里的傲气已说明他对自己的满意。

    陈长鸣突然很严肃的口吻:

    “陈总,我绝不是在顺着夸你,纵观国内的企业,赚钱的很多,赚快钱的更多,做实业里面那么多人,又有几个是在真正做事的?”

    “有几个是在真正做品牌的?几乎清一色的全是捞快钱的,只是不知道到时候一个浪花过来,还能有几个活着。”

    “绿厂让我看到一些希望,看到我们还是有真正在意品牌,在意口碑的企业,面对国外品牌的围剿,我相信有陈总在,绿厂做什么行业都一定能成功。”

    陈勇明瞬间有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2005年确实绝大多数都在吃着政策保护的红利,捞着快钱,认真做产品的企业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后世很多人只是看到绿厂强大的营销,却忽略了它们在产品上的创新能力。

    一个能在2000年就决心做品牌的人,这样的做事精神在这个年代是寂寞的。

    参观完厂区后,才去了一趟陈勇的办公室,刚进办公室,里面还有两人坐那对陈长鸣点头微笑。

    陈长鸣有些许惊讶,他知道其中一个是端木平,另一个却不认识,这时陈勇明才笑着说:

    “陈先生我给你介绍下,这是我们端总和蓝厂的沈总。”

    “我把与上次你交谈的内容跟蓝厂的沈总也说了,他也有些兴趣,想要了解下。”

    “哈哈,端总和沈总谁不认识,今天可真就幸运,居然能见到两位传奇人物。”

    场面上的客套话必不可少,几人坐下边喝茶边聊着闲话,一盏茶后,端木平突然问道:

    “陈先生,国内现今这么多手机厂家,为什么你会选择绿厂,你应该还有更好的选择。”

    陈长鸣当然不会说是因为你们有钱,大方又更需要方案。

    他吸了一口气,知道终于要到讲故事的环节了,开口说道:

    “实不相瞒,端总,我发了四家,目前也约好后面几天时间去面谈,只有两家目前有手机业务,就是康嘉与金力。”

    “三位也应该知道,这两家是没有什么进取心的,康嘉业务太多,手机行业注定只是它其中一个赚钱工具,不会花精力去做这个行业。”

    “而金力倒是专门做手机的,不过金力刘总对品质、对研发、对产品质量和口碑似乎不怎么重视,相信不久他们就要毁在自己手上。”

    “手机行业是一个国家的通讯命脉,但目前国内手机市场,却被国外品牌随意搓圆揉捏,市场都快被吞噬的差不多了。”

    “从三年前近七成的份额到现在却三成不到,手机厂商在做什么?还是一如既往的贴牌、捞快钱,在国际品牌面前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再这样继续下去,国产手机还存在吗?当然我说这些不是为了什么民族情节,而是出现这种情况政府管理层必然不会无动于衷,也必然会扶持国产品牌。”

    “加上现在联科发的方案,黑手机即将爆发,再叠加政策的扶持,国产手机品牌的机会已经来了,至于原因我想陈总也跟两位说了,我就不再多说。”

    “这个机会显然只对认真做手机的企业是机会,而对那些捞钱的企业只会是最后的辉煌。”

    “这个机会绿厂、蓝厂也需要,所以我来了,选绿厂的原因刚刚在下面我跟陈总提过一嘴。”

    “绿厂是一家用心做产品的公司,对于品牌、设计、研发、口碑的重视超出我原来的想象。”

    “这些才是未来手机品牌生存的根基,才能在国际品牌的围剿下生存下去。”

    “面对这个被国际品牌肆意揉捏的市场,现在不只是蓝、绿厂需要这个机会进入手机行业。”

    “而是手机行业需要蓝、绿厂这样认真做产品的企业,整个国产手机也需要蓝、绿厂的榜样,华夏全国也需要蓝、绿厂这样的企业来为华夏守住最后的市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