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山有言 > 第三十七章:去县城

第三十七章:去县城

    如果人生没有别离,成长也就无所付丽。

    “咯咯咯~”

    已是鸡鸣三声。

    东边那座山峰的天空之上已经开始泛着些许的鱼肚白。

    当我恍恍惚惚睁开双眼的时候,哥哥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床铺。

    我心中登时一慌。

    “不会是起来晚了吧,不带我去县城了”

    赶忙踢啦着拖鞋就打开房门。

    一颗悬着的心倒是放了下来。

    只见爸妈哥哥三个人正在帮忙给哥哥收拾行李。

    母亲抄起不知何时炒的有些发糊的花生,使劲往哥哥包里塞,那双肩背包已然是满满当当,里边装了不知道是多少样的物品,从缝隙里,隐约得看到有一些衣物,鞋子等,还有些吃的零食,炒花生,炒板栗,油条,麻花。

    哥哥看着母亲那笨拙的动作,在那傻笑。

    父亲倒是有些不耐烦得在一旁啰嗦着。

    “带那么多东西干啥子,到时候他都背不动,闲人的很”

    母亲反怼回去。

    “这东西都是自己种的自己炒的,吃着放心,到时候去县城了,想弄都弄不到”

    然后就在那唠唠叨叨。

    父亲所信懒得争执就去检查摩托车。

    给摩托车上机油,检查链条,刹车,车把,车灯,整个过程仔仔细细。

    这大概是父亲第一次骑摩托车跑特别长的长途,比起他跑出租的时候都要上心很多。

    我拿着脸盆去稻床边的水龙头上接水洗练。

    一家人开始吃早饭。

    今天早上吃的是饺子,昨晚包的。

    边吃饭,边听母亲在那唠叨着。

    “去了县一中可要好好学习,这第一次出去外边上学,要忍让,不要跟别人杠精,打架,有时间周末了去你外婆那看看......”

    母亲在那不停地唠叨,我在哪漫不经心地吃饺子。

    屋子里的钟表在“咔咔咔”中规律得跳动着。

    吃完饭,我看了看钟表,刚好五点。

    随后去穿了件还算厚实的外套就开始兴奋起来了。

    这是第一次去县城,看看外边的世界,心中总是充满着对外边的好奇。

    离开着连绵不断的山峦,去外边看看遥远的地方。

    整得我好像比哥哥都要激动几分,父亲还在做最后的检查呢,我就迫不及待调到车上。

    结果,就被说了一顿。

    但,心情依旧美妙。

    少倾,父亲用刹车绳把行李左三道又三道,缠得稳稳当当的,缠完了还不忘用手晃一晃行李。

    很稳。

    父亲露出了微笑。

    随后又骑上车。

    使劲晃了晃车。

    很稳。

    这下,才招呼。

    “你俩赶紧上个厕所,检查一下东西都地好了没”

    随后我和哥哥去房间里翻找一番。

    确认没有遗漏。

    便坐上摩托车。

    那时候的我相对比较矮小,所以我坐中间。

    哥哥在后边。

    再后边就是稳稳当当的一大包行李。

    父亲吆喝了一声。

    “走奥!你俩坐稳了”

    “好,你也回去再睡会儿,我这下午要是能赶回来就赶回来,赶不回来了在他婆那歇一夜”

    这句话是对我母亲说的。

    母亲应了声。

    “奥,行。路上慢点”

    然后继续叮嘱哥哥好好学习。

    哥哥也是满口答应。

    随后摩托车便开始启动。

    轰鸣声开始想起,从一档变成二挡又变成三档,接着稳定在五档。

    两侧的山峰开始在我们的视野中渐行渐远。

    我和哥哥回头看那伫立在路口的母亲。

    良久,身影才变得模糊。

    沿着小河的路不过是几分钟就遇到了村子里赶着牛羊或者带着锄头上地的叔叔婶婶。

    父亲鸣笛示意,叔婶们扯着嗓子吆喝。

    “嘿呀!开学了哇,这是送两个娃子去县城念一中了呀”

    “你看看人家那两个娃子,懂事儿的很,一小都学习好,这上了一中,到时候再考个好大学,他们老赵家祖坟都得冒青烟”

    父亲只是礼貌回应着。

    “奥,送大滴去上一中,小滴还得两年,好啦,走喽,回头去门上喝水”

    随着摩托车的行驶,终于是到了镇上了,路豁然就宽敞了起来,但人也就多了一些。

    到了学校门口,父亲问哥哥。

    “还去学校吗?”

    哥哥瓮声瓮气的回了句。

    “算了,不去了吧,走吧”

    我当时不太明白父亲和哥哥那些对话,只是在两年后,当我再次和哥哥被父亲载着送我去上一中的时候,有些思绪,有些记忆才像这初秋的天空一样的深沉。

    摩托车距离驶出家里已经有了10分钟,这条路尚且比较熟悉,这是商陨路,是连接着隔壁HUB省郧县乃至SX省商南县的一条县道,道路是泥土和石子压制的,有些地方坑洼不平,每次到达坑洼的地方了父亲都会提前招呼。

    “做好嘞”

    然后就感觉屁股下传来一顿颠簸,只是当时觉得依旧好玩。

    三个人坐一辆摩托车再加上行李,多多少少是有些挤压的,望着飞速消失在视野的山峦,又重新被其他山峦替代,我的内心里竟然生出一种豪迈之感。

    一路上跟哥哥找话题,但哥哥好像不太爱搭理我,也许有心事?大概有吧。

    我问哥哥。

    “你们班考上一中的多吗?”

    “不多,也就20来个吧,班上有2/3都考不上”

    “奥,还是哥哥厉害”

    哥哥终究是笑了笑,摸摸我的头。

    “你也得加油,我在一中等你”

    “嗯”

    从摩托车上,我看到了父亲,嘴角扬起了久违的笑容。

    大概是行驶了半个多小时,天已经开始亮了些。

    高山中的盘山道上,一辆载着三人的摩托车正在不慢不快得行驶着。

    山中有云雾在翻滚,迎着东方的鱼肚白,太阳终究是放出了刺眼的光芒。

    有鸟雀尚在叽喳鸣啼。

    我和哥哥安安稳稳地坐在摩托车上,终究是没有了话题。

    “滴滴”

    从后视镜里看到了渐渐追赶上来的班车,父亲开始减速,等班车经过的时候,闻到了那从车上传来了呕吐味道,顿时有些作呕。

    于是父亲便变档,干脆调成了3挡,在路上慢悠悠走着。

    只见班车走远了,父亲又开始加大油门,变成五档。

    云雾在耳边迅速退后。

    我时不时地看着后视镜里父亲脸上洋溢的开心。

    我也就很开心。

    只是看着父亲头发上渐渐有些花白,心底竟然有些其他的感受。

    就这样,三个人不紧不慢地走着。

    过了一个小时左右,太阳已经加上火辣辣滴照射了起来。

    车辆已经翻过了不只是多少个盘山道,上山2挡,下山1挡,平路5挡,只是坐在这摩托车上还是有些犯困。

    于是在翻过了一座高高的大山后,赫然是一座小村庄,这村庄看着比后川村要小许多。

    父亲停了下来。

    “在这歇歇脚,还得跑俩小时,你们上上厕所,等会儿去湘河镇,丹江口湘河大桥,在那再歇歇”

    于是我们在陌生的村庄路边,打扰了村民,借了他们的茅厕,方便一二。

    之后便是继续赶路。

    我问父亲,

    “商南有多少镇啊,湘河镇距离咱们是不是有三四十里路了”

    “商南估计有七八个镇吧,湘河算是距离比较远了,距离咱们近的是十里坪镇”

    “再过10分钟就要经过丹江湘河大桥,接着过去是湘河镇,再过去就是青山镇,再往前就靠近城关县城了”

    10分钟后,果然见到了传说中的湘河大桥。

    那是我在那个年纪看到的最长的一座桥,最宽的河流,河边的路牌上写着“月亮湾-荆紫关”

    我们在桥头路边停下了车,欣赏这豪迈的景色。

    父亲解释道。

    边上这条路过去就是HUB省的荆紫关镇。

    这条路是去商南,这附近是属于湘河镇,这桥头村子叫“红鱼村”

    当时没有记下太多的信息,内心只是沉浸在这滔滔流淌的江河之上。

    休息了10分钟,继续赶路。

    继续是连绵不断的盘山路,路边甚至有看到从班车上抛投而出的呕吐物

    我们都是忍着鼻子快速通过。

    接着路过了青山镇,果然是青山层层叠叠,小镇若隐若现。

    接着走了大概40分钟。

    道路开始变得宽阔,地势变得平坦,但路况却不如高山之上。

    听父亲说,县城盖楼房,在丹江里拉沙子甚至去HUB省拉沙子,卡车把这路都压得损坏了不少。

    我也不在意。

    越是临近县城,

    越是兴奋。

    接着附近的村庄越来越多,开始出现了大型的加油站,有很多大闷罐车,大卡车。

    附近还有水泥厂,造纸厂。

    终于,在经过了一个名叫“县城大桥”的桥梁后,商南小城的样貌浮现在我的眼前。

    父亲指着不算太远的山脚下,有一个圆形的球体建筑。

    “诺,那块就是商南一中,据说是天文台”

    父亲不紧不慢地往那个建筑那行驶。

    约莫大概是15分钟后,经过了一个小上坡,街道两边开满了各式各样的门店,有卖衣服的,被褥点,卖玩具的,卖书本的,理发的,面馆,砂锅店,2元店,台球厅,网吧,各种店铺琳琅满目。

    接着我们在校门口路边停了车。

    “商南县高级中学”

    几个大字赫然印在我们的眼前,霸气威武。

    学校里已经陆陆续续有其他学生以及家长抱着被褥正行色匆匆。

    父亲跑过去问了门卫,拿着哥哥的通知书让人看了看,门卫给指了指方向。

    接着就去给哥哥报名,报名费竟然高达1300多块。

    我哥在高一11般,有个头皮发亮的人在那登记,据说是我哥的班主任,我则是站在远处的树荫下看着操场上形形色色的人。

    有着衣着华丽的少女,头发蓬松并且染成了紫色。

    三五成群在篮球场旁边追逐着。

    有光膀子的在篮球场肆意挥洒汗水。

    还有老奶奶在旁边捡拾着他们刚喝完的矿泉水瓶子。

    学校里人很多,大多数都是有家长陪同。

    只见哥哥和父亲排了好久的队,总算是跟那个谢顶的青年交谈了几句后办好了手续。

    随后穿过了七八栋教学楼,终于是到达了宿舍楼。

    我就没有去宿舍楼,我在校园里溜达了许久等父亲带着哥哥去帮忙收拾铺盖。

    校园里的一切都是那般的豪华,我从未见过这么多的教学楼,这多的课桌,这么多的同学,心驰神往之情不经意在心中流露。

    有些羡慕哥哥,同时内心也十分渴望能在这里求学。

    在校园里瞎转,半个小时后,我就在宿舍楼下等他们。

    有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同学,路过时好像在冲我笑。

    也不知道是在笑什么。

    我只是不由得脸红了。

    没过多久,父亲终于是安顿好了哥哥,然后带着我和哥哥去外婆家吃饭。

    虽然见过外婆几次,但还是第一次来外婆家。

    因为外婆是半路改嫁到县城的,所以很少回赵川。

    父亲从包里拿出来从赵川带上来的老腊肉,在厨房帮忙。

    哥哥则是跟姥爷有一会没一会的交谈着。

    姥爷问了哥哥的排名,班级第十五。

    夸赞了几句又叮嘱了几句。

    我一听到这排名吓了一大跳。

    哥哥在赵川中学中考的时候,全年级有600人排名前10,来到这县城一中,光我留意到的分班就有16个,排名15也就是全校入校就已经排到了200多名去了。

    我甚至有些以为听错了。

    中午,饱餐了一顿。

    下午边去县城逛了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