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相公 > 第一章 清源赵秀才

第一章 清源赵秀才

    大地苍茫,天地肃杀。

    十月时节,北国已入寒季,冷风呼啸,大街上的枯树,白茫茫一片,俱结了冰霜。

    民生多艰,晨曦刚露,清源县关帝街上的百姓,便纷纷早起,为一天的生计奔走。

    “卖枣子哟!灵宝大枣,又甜又好吃哟!”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年背着个大箩筐,沿街叫卖。

    这少年面黄肌瘦,骨瘦如柴,一双大眼睛却十分灵动,在大街上扫来扫去。

    古汾客栈是太原府最大的一间客店,关帝街上有一座‘脚店’(分店),是街上最热闹繁华的所在。

    客店对面,有两个铺子,分别是曹家油饼老店,和郑家瓠羹老铺!

    两个铺子中间,搭着一个茶点棚子,棚内热气腾腾,茶博士忙来忙去,生意很是不错。

    卖枣少年来到茶点棚子外时,目光陡然一亮,快步跑了进去。

    “赵秀才!你最近起的挺早呀!病全好了么?”

    一张棚桌边,坐着名青年,大约二十来岁,五官秀气,面色略显苍白,一副大病初愈的模样。

    关帝街一共三名秀才,那青年便是其中之一,名叫赵玉城。

    赵家是外来户,前年搬到关帝街,父子二人相依为命。

    去年赵父病死,赵玉城失去收入来源,将一间屋子租出,靠些微租金,再卖些字画赚几个,勉强维持生计。

    清源县是边关小县,识字人少,赵玉城的字画无人问津,七月时,租客又退了房,寻不到新租客!

    赵玉城每日食不果腹,全靠邻里接济,才未饿死。

    今年河北歉收,朝廷赋税却更重了。各家自顾不暇,没人顾得上赵玉城,他终于在困饿交加下病倒。

    卖枣少年叫小顺子,平日卖枣之时,与赵玉城也算熟识,赵玉城曾教他写自己名字!

    小顺子念着这份情,看望了他几次,每次还给他留下十几个枣子。

    谁成想,赵玉城靠着那些枣子,居然挺了过来。

    病好之后,赵玉城仿佛变了个人。

    原来的赵玉城再穷困,也绝不售卖家产,落个败家子名号。

    病好后,竟将家中几样值钱的家具全部变卖,每日或在城中晃悠,或坐在茶棚,边喝茶边听人聊天,一坐就是一天。

    赵玉城侧头看了他一眼,微笑道:“是小顺子啊,我已无碍,来,请坐,喝杯热茶吧!”

    小顺子将箩筐放下,在他对面坐下。

    宋人时尚点茶法,在茶棚或者茶坊喝茶时,茶博士给你一袋茶粉和相应工具,由自己点吃。

    赵玉城取了只茶盏,烫过后倒入茶粉,注入少许沸水,用茶筅调搅,然后又点两次水,点完都用茶筅搅拌,慢慢的,茶色呈乳白色,又微带绿色。

    小顺子笑嘻嘻道:“你们读书人就是讲究,不用点了,我每次喝茶都直接泡,也不觉味道不同!”

    接过茶盏,捧着喝了一大口,一瞬间就暖和了。

    “我说二郎,你还是把字画的营生经营下去吧,能赚几个是几个,可不能整日里游手好闲呀!”小顺子劝道,俨然一副老大人口气。

    宋人喜欢用排行相称,赵玉城家中排第二,故称二郎。

    他目视着大街方向,缓缓道:“我自有分寸,你不必担忧!”

    小顺子哪里肯信,翻了翻白眼,心想赵秀才如此胡乱花钱,这个冬天肯定要卖屋子了!

    这时,从街西走过来一名裹着头巾的书生,边走边骂骂喋喋:“风吹西瓜皮!臭尼姑狗眼看人低!”

    小顺子最爱热闹,朝赵玉城挤了挤眼,笑道:“姚秀才来了!”将茶一口喝干,抹了抹嘴,朝那书生走了过去。

    “姚秀才,你好啊!”

    那书生穿着单薄,双臂抱在胸前,仍不住发抖。

    他瞪了小顺子一眼,道:“好什么好?大半夜里就被臭尼姑们撵出来了,又被一帮混账官军盘查,说我是什么刺客,简直岂有此理!正好没处用早食,拿两个大枣过来尝尝!”

    伸手就去抓小顺子的竹筐。

    小顺子朝后一闪,笑道:“您先拿钱,一文钱三枚大枣!”

    姚秀才没好气道:“小鬼,我要是有钱,还用住尼姑庵吗?”

    小顺子赔笑道:“那可不行,我若是给了您,我们牛爷肯定打断我腿!”

    姚秀才哼道:“你小子天天跟着牛老三那种人,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小顺子也不生气,笑嘻嘻地道:“我只求多活几年,也不指望有什么出息!”

    姚秀才哼了一声,道:“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对了,你知道清源县城外,哪里还有寺庙或尼姑庵吗?”

    小顺子摊手道:“没了,就城北的白月庵一家。就说这白月庵,还是小折将军入驻清源后,治安好点,才有人修建呢!您为何不在城内寺庙借宿?”

    姚秀才骂道:“要不是城中秃驴们不收我,我用得着出城挨冻吗?”

    忽见赵玉城望着自己,立刻瞪了回去。

    “看什么看?瞧不起人是不是?”

    赵玉城收回目光,继续喝茶。

    太阳越升越高,驱走了清晨的寒意,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小顺子却已经看不到人影了。

    姚秀才昨夜没睡好,躺在古汾客栈的墙角下补觉。

    躺下去后,不知过了多久,一只脚踢在他屁股上。

    “喂,醒醒!”

    姚秀才愤怒地坐起身,抬头一看,只见身前站着几名汉子,带头之人留着契丹人的髡发,满脸横肉。

    “你们想干嘛?”姚秀才怒声道。

    髡发大汉冷冷道:“交钱!”

    姚秀才道:“交什么钱?”

    髡发大汉道:“自然是摊资,在关帝街摆摊,都要给我们汾河帮交摊资,我们护你平安!”

    姚秀才怒道:“我又没摆摊子,找我要什么摊资?”

    髡发大汉道:“你在这睡觉,那就是摆睡摊,也要交钱!”

    姚秀才站起身,气急道:“岂有此理,大街上睡觉也要交钱,天下哪有这个道理?”

    髡发大汉哼道:“你去别地睡,我管不着,要在关帝街睡觉,就要交钱!”

    姚秀才一屁股坐在地上,抱着双臂,哼道:“姚官人今儿个非要在这睡,看你们拿我怎地?”

    髡发大汉一挥手:“将他扔到别的街上!”

    两名大汉欺身上前,将他架起,在姚秀才一片叫骂声中,将他拖离了关帝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