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党锢贵胄 > 第二十五章 兵陷汉昌

第二十五章 兵陷汉昌

    “常山赵子龙?没想到黑山群贼之中也有如此武艺高强之人!”杨映笑道。

    赵子龙一听便大怒:“哼!要杀便杀,何必污人清白!”

    杨映心生疑惑:“怎的?汝莫非不是那黑山贼?”

    赵子龙大喝:“你才是黑山贼!”

    “大胆!敢对校尉无礼!”旁边一亲卫欲拔刀,被杨映制止。

    赵云也万分疑惑:“校尉?你是朝廷军马?”

    又一军士答道:“那当然!我少将军奉皇上之命前来平乱!”

    “啊?可是为何你们着装如此怪异,如北边胡人一般!”

    杨映道:“吾乃大汉长水宣曲胡骑校尉,平日在雒阳着装华丽威严,出了雒阳便换上此套轻装,以加快行军速度!”

    “罪该万死!我姓赵名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自幼便成长于此,至今十六七年!近日贼寇猖獗,席卷各郡县,我与县中壮士皆为保县城安危而行兵戈之事也!”

    “既不是黑山贼,那便饶你一命!”杨映道。

    “谢将军!”赵云拜了拜。

    杨映又道:“只是本将折损了不少人马……”

    赵云道:“县中壮士,如有愿从将军者,皆可去之!”

    “本将见你武艺高强,可愿追随?”杨映道。

    “望将军恕罪,赵云此刻只愿保全乡亲父老,其余力不能及。”

    “也罢!既然你不愿,那本将也不再强求。”杨映钦佩此人武艺,如去年在寺庙中偶遇云长那般,故而不为难他。司马十分疑惑,此时的少将军竟然与往日桀骜不同。

    杨映随后从守城士卒中招得三四百人,便径直北上去了。急行近两百余里,终于到了汉昌西南不远处。时恰逢黑山军强攻汉昌。那黑山军虽与黄巾军同出一系,但着装略有不同,十分散乱,且行军阵势更是不能比之。

    “一群乌合之众!随我杀将过去!”随着杨映一声令下,近五百名胡骑一齐掩杀过去,而后跟着三千余步兵。

    果然,那攻城的黑山军腹背受敌,一击即溃。随后杨映率军进得汉昌。

    “将军,此时不可进汉昌!当务之急应是寻求张燕中军所在之处,而后将其俘获。正所谓擒贼先擒王。”

    “司马所言差矣,大军至此,那小卒必当通报张燕。张燕鼠辈,惧之而退矣。待敌撤退之时,军心未稳,而后袭之,事半功倍也!”

    “如若张燕不退,反而继续围城,又当如何?”

    “那本将自当亲率人马,出城迎敌!区区小贼,有何惧之?”

    于是杨映与那汉昌县令等人夜晚设宴庆祝,把酒言欢。殊不知张燕已派大军将汉昌方圆十里围的水泄不通。

    次日清晨,一探马来报:“报告少将军,汉昌之外已被敌军团团围住!”

    杨映问道:“有多少人马?”

    “黑压压的一大片,在下估计不下五万!”

    “五万?张燕何故有如此多兵马?”

    一旁的司马说道:“少将军,别忘了下曲阳的张牛角!”

    杨映方得顿悟:“此贼支援如此之快,似有中计之疑。莫非敌军是引我等到此与之决战?”

    “正是如此!”

    杨映大怒:“哼!鼠辈,他不合兵一处还好,合兵了那本将也就一网打尽!来人,取我战甲,开城挑战!”说罢,杨映便换上战甲,策马而去。

    汉昌城墙高约两三丈,并非坚城。唯独守城士卒骁勇不退,且张燕有意佯攻,方保得数日。东门外,张燕、张牛角等人坐镇中军,周围有数万士卒,密密麻麻。

    杨映出得城门,见前面有如此多贼寇,不禁向刚才那探子问道:“汝方才不是说五万么?怎地这一东门便有近五万人?”

    “将军,方才在下的意思正是一门近五万,四门有近二十万人!”

    “二十万人?”杨映听到不免大惊失色,心想他这三四千人如何抗衡二十万大军。

    “这二十万人从何而来?”

    “将军,张牛角、张燕招揽并州、幽州、冀州三州黄巾余孽,另新入民众,故而近二十万!”

    杨映停下坐骑,细细思索一番,而后向那探子说道:“没想到张牛角等人竟如此欺诈百姓!稍后我率军冲杀,汝且与几名轻骑伺机逃出,出得包围之后,分三向往中山太守、幽州、冀州等地寻求援兵!”

    “遵命!”

    两人说罢,杨映便单骑提刀向前,在敌阵前叫骂。那军中一壮汉听不过去,便向杨映杀来。两人交手不到十合,那壮汉已人头落地。

    “杀!”杨映一声令下,其身后骑兵皆飞驰而来。那些黑山贼哪里是长水胡骑之敌,刚一交战,前边士卒便军心涣散、失魂落魄。正当黑山贼阵脚欲乱之时,张牛角派出其亲卫军前去助战。那黑山亲卫各个手持大斧,丝毫不惧战马。

    两军陷入僵持,而当战马没了冲速战力便锐减,胡骑渐渐落入下风。眼见着损失惨重,杨映又不可收兵,毕竟哨骑们还未突围出去。而后城中再出千余士卒共同出击,稍转劣势。

    杨映自知如此不是办法,便命哨骑跟在其后。杨映单骑在前,如入无人之境。终于杀出一条血路,那几名哨骑趁乱跑了出去。

    正当杨映激动之时,左右突然上来两名力士,将其坐骑击倒在地。杨映也落马坠地。而后杨映大怒,拔剑便与两力士相战。

    两力士左手持盾,右手使锤,杨映实难招架。好在副将赶来,将杨映拉上战马,方得脱身。众人且战且退,入城之时,敌军惧城上弓弩方才止步。

    “少将军可有大碍?”司马道。

    “无碍,是本将大意了,当初若从司马之言,何至于此!”杨映长叹道。

    “现已将求救之信送出,不日便会有援军赶到,少将军不必自责!”

    “也罢,速速清点将士伤亡情况,本将在城楼之上稍作观望便回。”

    “遵命!”说罢,司马便下了城楼。

    杨映眺望远处,那张燕中军大寨若隐若现,守军又如铁桶一般。人尽皆知,如若无数万援军赶到,且不说被敌军攻破,城内粮食却也不足。

    张燕军表面上围而不攻,实际上却悄悄打造攻城云梯。两军相持近三日后,张燕军云梯便已经打造完备,而援军却又迟迟不来。

    正午时分,敌营传来阵阵号角之声。铺天盖地的黑山贼朝汉昌城墙涌来,遭到守军的弓箭压制。但人数悬殊过大,弓箭也只是挠痒痒般。很快,黑山贼便将云梯搭在了墙上。

    杨映恐城墙失守,便下令:“守城军士,如有退后三步者,督战将士可斩之!督战者不斩,本部骑兵可斩之!”

    军士们遂誓死奋战至日暮,敌军始终无法上得城墙一步。张燕见天色已晚,便下令停止进军。

    张牛角道:“贤弟,这守军如此屹立难倒,倒不如再打造些许攻城槌,何如?”

    “兄长所言极是!据日前所估,城内军粮当食用殆尽,敌军心必乱!若那时城门再破,任他神仙也难当我军!”

    帐中各将领皆把酒言欢,以待来日之胜。汉昌城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诸位将士,现援军未至,军粮将尽,人困马乏。究其根源,皆在本将之误。”杨映叹道。

    “城若破,有死而已!少将军,我等能与将军并肩作战,自是万幸!”一副将说道。

    又一副将起身道:“明日若贼军破城,我等当拼死护送将军!只望将军日后为死去将士报仇雪恨!”

    “对!”……堂下众将皆举杯而呼。

    “我杨映……虽能有众位弟兄相随,却无能救之,自是……有愧尔父……”说罢,杨映掩面而泣。

    一时众人皆不能语。

    随后司马赶到,见杨映哭泣,说道:“大丈夫有泪不轻弹,将军何故在此作娇柔之态?”

    “司马,非我故作娇柔,实在是有愧于尔等!”

    “若有罪,当是我司马不谏之罪!将军不必愧疚于心,待明日我等拼死而出,日后再一雪前耻!”

    “贼军近日又人马剧增,我部仅仅两百余骑,千余兵士,另有汉昌守军千余,城外却是二十万贼军!如何冲得出去?”

    “不久前将军还鲜衣怒马少年时,一日看尽雒阳花!为何今日刚逢新败,便……岂不知胜败乃兵家常事?”

    “呜呼,杨映无能!司马莫要相,明日自与各位共赴黄泉!”

    次日清晨,张燕军果然连夜打造好了攻城槌。

    众守军见状皆大惊,一边于墙上短兵相接,一边于城门后布好枪阵。

    正待城破之际,哪知北门外闪出一彪人马向张燕军杀来。

    “刘玄德来也!”……“张翼德来也!”……“关云长来也!”

    杨映见援军赶到,自是一番大喜,随后却又暗泣。

    司马问道:“少将军,救兵已到,当快快上马杀出城去,何必在此哭泣?”

    “司马不知,本将命数名哨骑向外求援,数日以来只刘备应援!况且刘备一支兵马又能有多少人?杯水车薪尔!”

    “少将军!非在下无礼,汝当前所为何能称朝廷校尉!整日哭哭啼啼,如那村前小童一般!若再不率众人从北门杀出,皆当尽亡!汝死不足惜,汝先负帐下弟兄,后负刘玄德一片好意!岂不为天下人耻笑!”

    杨映听后不免一愣,心想当初自己是何等气盛,说道:“司马所言极是!”

    遂策马提刀,领众军向北门而去。

    那攻城敌军正在猛攻城门,却不料城门突然打开,冲出百余精骑,完全招架不住,纷纷向后溃逃。

    杨映一马当先,跃入人群之中来回厮杀。而后步卒也相继赶到。原来东、西、南门皆被攻破,守军故而都遂杨映向北而来。

    尽管杨映、刘备前后夹击,但敌军终究人数极多,一时难以打通。

    厮杀近半个时辰后,北门城墙已插满了张燕军旗。

    “张将军,是否放箭射杀城下官军?”

    张燕道:“不急,箭射难免伤及自家弟兄,不急!”

    两军遂又杀了半个时辰,逐渐杀得人困马乏,多显疲态。

    张燕恐杨映脱身,终究还是命城上弓弩手齐射官军级。一时箭如雨下,官军人数锐减。

    为防止射杀自家人马,张燕便命步卒向后撤退。虽未误射,但却给了刘备军可乘之机。那刘关张三兄弟及数百人如入无人之境,终于杀进了包围圈中。

    “沅君快快撤退!”关羽说道。

    杨映致谢一二便与众人向外逃出。此时张燕又增派千余弓箭手,一齐射出。杨映本部胡骑皆纷纷落马,死伤十有八九。其余步卒为断后路,更难逃劫难。

    杨映与刘关张等人冲出包围圈,奈何自中暗箭数支,昏死过去。幸得副将将其驮于马上,方得脱险。

    待出得包围五里路,又逢一支敌军。乱战之中,刘关张等人断后,命那副将护杨映先走。副将独往西逃窜,刘关张等人力战半个时辰后便往东北而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