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六界灵冥 > 第11章 太师祖真乃土豪

第11章 太师祖真乃土豪

    诗云:

    莺飞草长溪水潺潺,

    绕屋穿林绿草茵茵,

    假山清泉鱼冒虾戏,

    风轻云淡静修禅意。

    灰白为墙,浅红为瓦,松竹为幕,草木作毯,好一所精致的禅院。

    院里传出声声木鱼,阵阵诵经,苍老而无力,昏昏亦沉沉,断断又续续,日复又一年。

    一扇月门,上挂一匾,书写《文殊承香》。月门左右各一圆窗,窗边皆站立一位十一二岁小和尚,英俊秀美,唇红齿白。

    站在左边的正是广智,而右边的那个有点古灵精怪的肯定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好搭档,广谋。

    广谋挤眉弄眼地向广智促狭道:“哥,(两人私下以哥弟相称),今天海静师叔大发雷霆,说你目无尊长,心无戒律。杖着师祖宠爱,经常迟到早退,现在连午课都不去上了,定要责罚于你。”

    “贪睡误事,亦误我。”叶律有些愁眉苦脸,“倒要弟弟多多美言,给哥哥掩饰一二。”

    这个海静师叔怎么如此对我纠缠不休,难道是上次我们哥俩打了广元……

    院内的诵经与木鱼声停了,叶律与广谋连忙收敛肃立,平心静气。

    “广智,广谋进来。”院里传出声音,苍老腐朽。

    俩人赶紧低头走进月门。

    院里禅房陈设雅致,南北通透,两面墙边是到顶的檀木博古架,摆着各种古玩玉樽,金文佛器,羊脂白玉,法兰镶金。

    真是:宝顶胜光辉,金光晃眼圈,玉藏八宝心,器镶云晶露。

    好一个金碧辉煌如宝库,光光灿灿似金窟。

    靠窗有一床榻,四壁绫罗,满床绮绣,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

    床尾盘膝而坐一老僧,头戴毗卢方帽,穿着锦绒袈裟。

    满面皱痕,可以夹死蚊子;一双昏眼,远看人畜不分。口无遮拦因齿落,腰驼背屈如蛇藤。

    身旁放着的佛经、木鱼倒是日常使用之物。

    “悠悠功不至,莲花宝座前。”

    老眼微睁,细如一线。

    “广智,广谋。”

    “弟子在!”

    “你们尽快把明日赐福物件准备好。”

    “弟子,明白。”

    “嗯,待会再去膳堂取些细软温**致之食,有些饥渴了。”

    “是,太师祖,弟子马上去取了些来。”

    广智,广谋一起答应着。

    “无甚,你们就先下去做事吧。”

    两人合十施礼,方要退出做事。

    老僧又开口道:“辛苦方能成佛道,广智,你虽聪明伶俐,学佛一点就透,亦不可痴玩贪睡,漏了功课。”

    广智两颊生火,跪拜合十。

    “太师祖,弟子错了,定将顶礼拜佛,日夜诵经。”

    “广谋,你也是。”

    “谨遵~”

    待两人退出禅室,互相做着鬼脸,嬉作一堆。

    叶律暗道:“太师祖老眼昏花,耳朵倒挺灵光。”

    几串铜钱,几张红笺,写有佛门偈语并将其折叠好,几个姻缘红线命锁,还有若干小物件,零零散散地摆在桌案上。

    这些就是明日赐福的物品。

    叶律一边摆放,一边和仓颉“交流”。

    “你确定那系统是在那老僧身上?”

    “当然确定,如此近距离,我都感觉到了系统的脉动。”

    “千真万确?”

    “千真万确!”

    真想不到,这样一个耄耋老僧身上竟然藏着一个系统。

    “怎么取得系统?”

    “你要先这样,然后这样,最后这样,再加上最后一个步骤就可以取出来了。”

    “要这样吗?为什么?还要那样?直接取出不行吗?”

    “不行!(一下就取出来,我还写什么,读者还看什么?)”

    “最后一个步骤是什么?”

    “天机不可泄露。”

    “我靠!”

    翌日

    山门魏巍,

    长阶漫漫,

    香客如织,

    佛音阵阵。

    从远处行来一辆驷马大车,不徐不疾,前呼后拥有十余骑彪壮,扬起阵阵烟尘。

    车长有一丈,宽有七尺。

    花梨木打造的车厢,针织云锦珠作帘。镶金嵌玉的窗格被一帘淡紫色的薄纱遮挡,使车外之人无法探查车中贵客。

    精致华美尽显高贵。

    四匹大马高有七尺,浑身肌肉愤起雄壮。全身乌黑,竟无一根杂毛,只有四蹄一圈白色毛发。

    正是马中极品,乌云盖雪。

    正可谓宝马雕车香满路。

    车队渐行到山下徐徐停稳,彪壮骑士兜马散开,进退如风,不动如山,令行禁止,个个皆是百战铁骑。

    从车上缓步走下两男一女。

    先一中年男子,环眼尨眉,身高体壮,穿一袭绿纹紫袍,外罩对襟皮袄,玉扣腰带。

    龙行虎步间不怒自威。

    接着是一个十余岁少年,白皙俊美,身长体瘦,白衣白裤,白鹿皮靴,狐面披风。

    只是面色苍白,看似病殃殃的。

    最后是一贵妇,体态丰腴,肤白貌美,淡蓝钗裙,金摇玉簪,一身的珠光宝气,一双手,戴了五个戒指,镶着各色宝石。

    三人刚下车,众人便围将过来,左右守护,只留山门那面空出。

    那中年男子环顾一圈,抬头远眺魏巍山门。

    “就是这里了吗?”

    一雄壮老者,面如圆盘,眉毛极淡,几近于无。

    低头躬身上来。

    “禀告主上,确实就是这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寺不在深,有心则灵。如此古寺大刹,盛名之下必有所持。”

    “龙儿,你怎么样,天已渐寒,冷风如刀,你身上可暖和,要不再加个外套。”

    女子一下车,便紧紧抓住那少年的手,一脸哀愁和紧张。

    “我不碍事的,母亲,你别焦虑,慢慢地会好的。”

    嗓音虽未脱稚气,却不失温和。少年闷咳了一下,鼻翼却流下一抹殷红。

    “龙儿~”女子轻轻惊叫了一声,就像受到惊吓的老母鸡。连忙抽出身上的细纱白娟,小心翼翼地轻轻擦拭,仿佛擦着薄如蝉翼的名贵瓷器。

    “都怪你爹,说什么名山大刹必有高人。”说罢,幽怨地横了那男子一眼。

    “结果颠簸劳累,一千多里,你这身子骨怎么受得了。呜~”

    说着,说着,两行清泪顺颊而下,滴滴落在衣襟上。

    男子微皱着眉头,看着一个紧张一个安静的母子二人,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

    扬首示意,呼啦一行人前呼后拥地向山门进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