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六界灵冥 > 第12章 观音殿母子痛哭

第12章 观音殿母子痛哭

    一山,

    二亭,

    三道弯,

    四棵松,

    五槐花,

    六清泉,

    七八个香客,

    九百九十级台阶。

    众人前呼后拥,紧赶慢走终到庙门山前。

    只见:

    青墙伴红瓦,紫铜钉大门。

    院落重重进,寺深不知处。

    今日花满院,昨夜东风尽。

    但有绿苔痕,长廊香烛少。

    好一座深山古刹,香火鼎盛。

    三十六颗铜钉大门之上,一块鎏金横匾,上书《进宝寺》三个金灿灿柳骨大字。

    “进宝寺?”一家三人不由感到几分疑惑。如此佛门正宗,森严宝刹,竟然起了这么一个铜臭熏天之名,真令佛祖蒙羞,罗汉震怒!

    此时,身边一身材雄壮,眉淡如无的老者,连忙凑近低声说道:“主上,原来这寺院另有其名,百年前,老主持和现主持在外面不知从哪里,弄了一棵绝世宝树——招财树。

    自从有了此树,老观主是大显神威,每次‘赐福’,十有八中。自此之后,那是香火大盛,八方云集,苦求一面机缘非百金而不可得。

    自此,寺名便改为《进宝寺》,与招财树合并寓意‘招财进宝’,天下太平。”

    大家听了都觉得怪怪的,说不出来,就像吃饭时,饭里多了一只苍蝇翅膀,膈应极了。

    “韩都统,那这寺原来叫什么?”

    贵妇突然插口问道。

    韩都统刚待回答,这时,寺门大开,一阵钟鼓齐鸣,梵声阵阵。

    先是一群头陀帮闲,持钟架鼓,一哄而出,接着是两队青衣僧人,手持木鱼,口诵经文,列队于大门两边。

    最后是几位黄袍和尚,笑脸相迎。

    “贵客光临,有失远迎,贫僧有礼了!”

    知客海智大师领先一步,合十礼询。

    “各位有请,本寺主持早已在前殿等候各位的大驾光临。”说罢,躬身在前,虚引前行。

    转身时,双眼在其众人的手抱肩扛的檀木箱子上,不动声色地扫了一下。

    其余众僧倒是眼观鼻,鼻观心,敲鱼诵经口不停。

    一行人自是浩浩荡荡,来到前殿。

    殿门上挂《普度众生》,下面站着一高大和尚,见其:

    头戴毗卢尖帽,

    身着大红袈裟。

    双耳一对铜环,

    手持木鱼念珠。

    此时口中高诵一声佛号,笑面迎客而来。

    “贵客远道而来,令寒寺生辉,善哉,善哉。”

    正是《进宝寺》现主持如海大师。

    众人还礼一番,心中暗呸,还寒寺!就差把“老子不差钱,老子就是富”刻在脑门上了。

    我再忒他一口!

    “呼——哈!哈!哈!”

    一阵长笑,如狮吟,像虎啸。

    正是那中年男子长身而立,昂首长啸。

    众人却大气都不敢喘,实是威仪如山。

    “本王,南沙国主徐骁,自二十年前持枪披甲,纵横天下,方圆千里,莫敢不从。

    这天下间,仙山美景,华厦琼阁,不知见过多少。就是寺,庙,观,庵,也不知凡几,如此庄严宝刹,却是生平仅见!”

    “惭愧,惭愧,此乃修禅之所,粗鄙之地,怎入得尊上法眼。都是佛祖保佑,惠泽一方,方食得一方香火供养。”

    两人互相讲些虚伪而没营养的客套话。

    “这……两位是?”

    主持转向那贵妇与少年,至于其他随从,无视也。

    “噢,此乃内人及犬子:徐龙。”徐骁淡淡示意道。

    “请,各位,随我进殿,礼参我佛。”

    如海主持一手虚引,将众人引入前殿。

    大殿正中供奉着“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左右偏殿则供奉“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

    那贵妇一进殿门,便一头扎倒在“观音大士”前面的蒲团之上。

    抬头望着慈眉善目,宝相庄严的观音菩萨,不由千般滋味,悲上心头。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求求您,大发慈悲,救救我的麟儿!

    想我宋曼曼,虽然出生王家贵渭,终是肉眼凡胎。十八年前,嫁与我夫,历千辛,经万苦,助他打下千里江山。

    却因身有暗疾,折腾三年方结珠胎,辛苦九月才生下此麟儿。他自小就体弱多病,我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抱在怀里怕飞了。

    将他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长大,终得聪明伶俐,温良恭让,博学多才,虚谷天下。我甚是欣慰,却不想,天降横祸,麟儿得此大病绝症。我,我心如木千刀割,四处求告而无门。”

    嘴里是絮絮叨叨,声音亦悲悲切切,如杜鹃之啼血,舐犊之老牛。

    旁从之人无不听之伤心,闻者泪流。就是杀戈决断,铁石心肠的西沙国主徐骁,也不得滴落两滴虎泪,神情落寞不已。

    宋曼曼却是跪伏于地不起,肩抖如筛,此时已是钗横鬓乱,痛哭流涕,咽呜声声泣。

    “菩萨,菩萨,菩萨啊~即使我有千般不是,就请你降灾于我,只要还我麟儿健康的身体,即使要我以命抵命,我亦无悔!无怨!”

    “母亲~母亲……”

    “孩儿自己命薄缘悭,不值得母亲如此垂怜。”

    却是少年与母亲并跪在一起,暗自垂泪不止。

    “休得胡言!菩萨面前,怎可胡口乱语。”

    徐骁有些冷厉起来。

    众人才连忙将王妃和世子搀扶起来,很是软言好语,安心慰藉了一番。

    待俩人收拾仪容,整理姿态后,众人又在主持和知客的引导下,礼拜了其他菩萨。

    当敬拜完《大雄宝殿》的佛祖世尊和《罗汉堂》的罗汉金身后,已日上中天,几近中午。

    待出了罗汉堂,主持向徐骁问询:“殿下,膳堂已备好斋饭,不知……”

    徐骁单手一止:“不急,正事要紧。”

    “善可,善是。大长老已在后山恭候多时了,请~”

    “请!”

    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奔后山而去。

    后山,一座伴山阁楼,高有三层。

    白墙朱瓦,格窗圆柱,雕梁画拱,四平八方。

    上有斗拱八角,每个角都悬挂青鸢铜铃,迎风轻吟。

    楼前,花草葱茏,清啼鸟不见,花落树犹香。

    屋后,松柏如墙,雨过天青色,风来松卷翠。

    迎门两个红木圆柱,左写“苦海心作舟”,右挂“佛度有缘人”,中间横匾上写《听心阁》三个大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