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都朝刺世志 > 第55章 命有何惜

第55章 命有何惜

    慕鸿夜无从知晓。

    性命攸关的时刻,出面相救的人,竟是王府部曲军侯慕伯虎,率王府部曲精锐,携壁州刺史璃禄,兴师前来。

    这么说,父王他......

    慕鸿夜伫望天际,风撼斜阳,一抹嫣红,渐渐西落。

    “犯上作乱者,悉数拿下。”

    慕伯虎命王府部曲为世子松绑,他翻身下马,依次面向慕羽丰、慕鸿夜二人拱礼颔首,遂执剑走向花染。

    壁州刺史璃禄缓缓下马,慕羽丰得见,急忙走上前参拜,“舅父。”

    刺史其人,年逾四十,面容瘦削,下颌一绺山羊胡须修理得体,隽美精致,两眼圆睁,炯炯有神。

    “事有骤变......”

    刺史大人招甥子躬身,附耳低语。

    慕鸿夜轻瞟一眼,俯身搀扶北源,为其解绑。

    “姐姐她......尸骨无存?”北源面若朗月,唇色苍白。

    “鸩水......”慕鸿夜倏然一滞,纡郁难释,“鸩水遍布剧毒流彩,无从打捞。”

    那晚,他也曾赶回湖边,水面幽寂无声,深不可见。

    “有没有遗愿?”

    “希望你能康复,想去......映桥郡观赏太湖。”

    北源略怔。

    他记得姐姐曾说过,如果有一天,偶遇心上人,会主动邀请他,共赴江南映桥郡。

    慕伯虎挺身驻足,下颚微抬,“红龙甲、游银枪,想必阁下既是岭南四名将之一的两门关驻军校尉花染。”

    花染星目圆睁,“阁下是燕兴郡孙虎?”

    “正是敝人。”

    王府部曲军侯慕伯虎,本名孙虎,盛州燕兴郡人,江南王慕伯候同乡至交,乃慕伯候八大结义兄弟之一,其人生得威武雄壮,战场上勇猛无敌,屡立战功。

    “花染校尉可有话讲?”

    事已至此,成王败寇。

    花染见慕羽丰在王府部曲的护卫下走进马车,头也未回,冷哧一声,“无话可讲。”

    “既如此,”慕伯虎有意提高嗓音,朗言道,“两门关驻军校尉花染,胆大滔天,目无三尺,借世子位临夷州省亲之际,欲加以行刺,罪大恶极,某奉江南王谕令,携封王玉印至此,行生杀大权,对一干涉事人等,就地正法,斩立决!”

    慕伯虎祭出封王玉印。

    众部曲应命上前。

    “吾乃两门关驻军校尉,封侯府在册将领,朝廷命官,我看谁敢?”

    花染银枪横立,不甘束手。

    “封王玉印,五品以下,皆先斩后奏!”

    慕伯虎挥拔佩剑。

    众部曲团团围住花染。

    “伯虎且慢!”

    千钧一发,刺史大人短喝一句,徐徐走来。

    “伯虎啊,”刺史走至近前,一只手轻轻按压住慕伯虎臂腕,“伯虎,可容我言几句?”

    慕伯虎收剑入鞘,手执剑柄,“刺史大人请讲。”

    刺史大人顾望花染,道:“花染校尉,切莫鲁莽从事,你乃本官一手提拔,封将几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本前程光明,是本官及令兄封简将军得力爱将,然,今竟行此大逆之事,怂恿本官甥子背父弑兄,本官惊闻,深感震恸,料想你非此劣迹之人,若有隐情,从速招来,若背后有人唆使,直管指明,本刺史立保你性命无忧!”

    刺史大人剑指花染,气愤填胸。

    慕鸿夜侧身相望。

    慕伯虎轻挑一侧眉头。

    花染踌躇片刻,银枪触地。

    他长叹一气,道,“想我七岁拜师,寒窗十载,十八岁那年与三位师兄白衣下山,有幸得刺史大人赏识,封官拜将,驰骋沙场。”

    慕羽丰的车驾缓缓启程。

    仆童间伶面向花染,深鞠一躬,以作拜别,转身离去。

    花染深吸一口气,甘愿伏罪,“今昔,全因利欲熏心,几尽谗言,唆使羽丰公子背父弑兄,终犯大错,自知难逃,可命有何惜?只恨,这枪还未尝尽敌血,披甲,不能再为天下,除此,无怨!”

    青年将领慷慨陈词,其心昭昭。

    刺史大人不由得拂袖拭泪。

    “伯虎军侯,伯虎军侯啊......”刺史大人几尽哭腔,“此真乃我朝之栋梁,日前,正是花染校尉于毋母谷发动奇袭,斩敌数千,这表奏还未达天子御案,你们同列武门,难道伯虎你,不该姑且刀下留人吗?”

    刺史大人的恳请仿佛声泪俱下。

    慕伯虎瞥望一眼世子。

    世子缄口不语。

    他只道,“大人,某也奉命行事,不可姑息,不过......”

    刺史大人目光一闪,“如何?”

    慕伯虎直视着花染,一本正经道:“既然你我同列武门,可行武门信条,堵上己之光荣,卸甲独斗,五十手之内,你若一息尚存,我放你走,如何?”

    “甚好。”

    刺史大人果断应从。

    慕鸿夜本不愿继续逗留。

    慕伯虎执意喊住了他,边卸甲,边道,“主公口谕,叫某全权护送世子回府,若有差池,自行提头相见。”

    “既如此,军侯何故多此一举,浪费时事?”

    慕鸿夜负手拂袖。

    军侯稍稍颔首,自请饶恕道,“有刺史大员开口,末将实属万不得已,不过,五十手之内,此人不死,末将不活。”

    慕伯虎言之凿凿,不由人不信。

    但愿如此。

    慕鸿夜注视着花染,薄唇微翘。

    花染仍在卸甲。

    他将一件件甲胄护具依次交给刺史随从。

    “末将若死战仍殒命,诚请刺史大人,将这副铠甲及银枪一并交予封简将军,并代为转告将军,末将有辱师命,不配再位列师门。”

    刺史大人敲打着他的臂膀,连连摇头,“区区五十手交斗,我有把握,你易如反掌!”

    花染迟疑了一下。

    他几番欲言又止,还是忍不住开口,疑问道:“大人,末将想不明白,事情原已临近成功,因何变故,又决定开关放行,暗许王府部曲前来相救。”

    他深知,只须两门关坚守不开,纵使江南千军万马,也换不回世子一命生还。

    “有些事,注定谋定在天,人算不及啊!”

    刺史大人隐约其辞。

    花染不再多问。

    “只牵连了你,实在令本官追悔莫及......”

    花染忽然想起一句话,他正视前方,坚定回道:“士为知己者死,只要死亡拥有足够意义,我辈无所畏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