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都朝刺世志 > 第56章 了却夷州行

第56章 了却夷州行

    薄暮冥冥。

    晚风刮在脸上,寒意凛凛,侵刺单衣,透骨难消。

    仿佛一夜间,秋意渐浓。

    两个青衫薄衣男子,执剑分立。

    这场死战,一触即发。

    “斩!”

    执旗官一声令下,

    数十柄斩马刀应声挥落,血溅四方。

    两个人几尽同时起手。

    步兵剑寒芒四射,交错的声响清脆、刺耳。

    一连十数手,互不相让。

    花染的剑式迅疾凌厉,慕伯虎行剑开合霸道,双方互有攻守,犹如流星赶月,众人目不暇接。

    “五十手不够。”

    北源定睛细望,于心底默数,笃定不移。

    慕鸿夜屏息凝视,不肯分心。

    很快,他薄唇翕动,“不,五十手足够,足够反杀。”

    深寒的剑光,风驰电掣,有如一道惊鸿,击得对手剑震动不止。

    交斗不过四十余手,花染连破数招,慕伯虎渐落下风,濒临溃败,不得已祭出杀手式,不顾己命,一意孤行。

    决胜手,双方皆彻底放弃防御身位,孤注一掷,迎剑刺击。

    两柄剑身斜擦而过,一道白刃搭至肩颈,一道剑尖未抵颈喉。

    胜负已分!

    花染将剑刃从对手肩颈慢慢移开,“承让!”

    慕伯虎却并未收式,他双手持剑,剑尖仍立于花染喉前。

    “伯虎军侯这是要食言吗?”

    刺史大人趁势施压。

    慕伯虎缓缓收式,挺腰直身,“言出必践。”

    他撤步抽身,高举佩剑,动作夸张的反手将剑身推至背后,单手负剑。

    与此同时,一支飞矢从花染背后直穿心脏。

    箭簇,从他心口穿出。

    花染来不及反应,瞳孔极具扩张数倍,倒地,殒命。

    众人无不震惊。

    “这......”

    刺史大人不知所以地看向慕伯虎。

    慕伯虎直盯着密林方向,眉头紧蹙,“末将疏忽,料想这傍黑夜色,弩手断不能覆盖至此,未予置之。”

    刺史大人轻哧一声,“军侯端得是一举两全。”

    慕伯虎拱礼颔首,“实非末将本意。”

    刺史大人不禁怒形于色,拂袖而去。

    刺史府侍卫匆匆整理过校尉尸首,连同其铠甲、银枪,一并带走。

    王府部曲有序地处置焚烧那些枭首者尸首。

    慕伯虎则亲率精锐卫队,从旁等候世子辞别。

    “有些事,我还要尽快赶回王府解决,你大病初愈,切记不可勉强,此外,群舞山妖异横生,明天你速去速回。”

    慕鸿夜再三叮嘱北源。

    “放心,无碍。”

    北源决定亲自前往望川湖,去祭奠姐姐容晚。

    那之后,北源将动身返程,慕鸿夜原本希望他能到泼墨城小住,可北源表示家人还在北花城等待归期,慕鸿夜也就不便多让。

    “有时间,到劲州相聚,请你喝刀子酒、滑雪、打兔子、吃肉。”

    “有机会,一定!”

    护送江南王世子的车驾队伍浩浩荡荡。

    沿途,无以计数的流民正连夜迁往关内。

    慕鸿夜吩咐贴身部曲沿路刺探夷州战情,获悉夷州战事吃紧,都护府驻骑全军覆灭,壁州援军已放弃据守商洛城,暂撤至两门关御敌。

    蛮南军不日将挺进商洛郡。

    真是多事之秋!

    慕鸿夜端坐马车乘舆内,回顾夷州此行,恍若一场无休止的噩梦,经历了太多,也失去了太多,然,前路依旧未卜,还需上下求索。

    车驾行至两门关,已是第二天拂晓。

    大量流民拥堵关前,等候盘查入关。

    葵怜早早守在关垛瞭望,一见到部曲队伍,立马只身奔赴世子车驾。

    那晚商洛郡叛乱,夷南族死士潜袭都护府,罪兵连召趁机遁离牢笼,先警告府内近卫有闯入者夜袭,又从速前往城东面馆,妥善安置好葵怜,确保她安全。

    连召又匆匆返回都护府,见府内彻底沦陷,悄然隐匿其间,迟迟寻不见都护大人,只得作罢,待第二天两门关骑军破城,他带领葵怜四处寻觅世子踪迹。

    慕鸿夜闻悉,又惊又喜。

    主仆二人得以重聚。

    “这次多亏有连召大哥相救,不然,葵怜就再也见不得主人了。”

    仆童仍心有余悸。

    连召面向世子,拱手参拜,“罪兵连召,参见世子。”

    慕鸿夜摆手,示意无须多礼,“血月夜,幸亏有你,吾等众人,方可保全性命。”

    “宁彩她......”

    连召心有所念。

    “无恙。”慕鸿夜一目了然,“舍妹已动身前往衍州,舅父在那里家境殷实,不必牵挂。”

    “如此,甚好。”

    连召再度深鞠一躬。

    “至于你......”慕鸿夜犹疑片刻,遂坦诚相告,“罪实难逭,我只能尽力从中运作,力求押解你往京都封侯府发落行刑,这样,或许你们还能再见一面。”

    连召心中感激不已,只是,“罪兵日前已于两门关大营伏罪,现今蛮人大军压境,大战即发,壁州守军大将封简将军号令麾下,临时组建死犯云集的陷阵营,罪兵得悉可以为国尽忠,理应首当其冲,以报都护大人知遇之恩。”

    是条硬汉!

    慕鸿夜深感欣慰。

    若将军尽如是,蛮人何以犯我山河?

    他不禁瞻望城关。

    壁州守军将军封简正随同刺史璃禄巡察两门关驻防。

    二人于关垛并肩直立。

    刺史大人睥睨着关前芸芸众生,“绝不能让蛮人一兵一卒越过这两门关。”

    这是底线!

    将军封简从容不迫,“若非刺史有令在先,毋母谷一役,我携花染应战,定可大败敌军。”

    将军眉宇间,无端掠过一抹惆怅。

    刺史大人扼腕痛惜,“这次无奈牺牲花染校尉,那位亲承,不忘将军鼎力相助,他日事成,此间诸事,定标将军首功。”

    封简略一欠身,两手拇指交扣举至腹前,遥行军礼,道,“本将在所不辞。”

    刺史大人不经意间瞟见江南王世子。

    两人隔空相望。

    “这次忽然改变主意,留他性命何用?”封简同定睛注目。

    “只因一个人突然登门造访。”

    “何人?”

    “御史中丞储庄养子。”

    “何干?”封简挑眉。

    刺史大人莫名勾起一侧嘴角,“本来无关,不过,他无偿透露给我一个重要情报。”

    江南王世子转身走进乘舆,车驾队伍随之启程,缓缓入关。

    刺史大人一字一顿道:“天子密诏,秋季朝请,封王刺史,质子束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