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都朝刺世志 > 第58章 泼墨城,二三事

第58章 泼墨城,二三事

    时隔不足半月,王世子重返泼墨城,夷州战事一时闹得满城风雨。

    泼墨城本就云集各地行商走旅,其间不乏散布一些流言蜚语。

    “夷州战事吃紧,壁州岌岌可危,江南道是大不如前了啊!”

    临街商贾围聚一起,窃窃私语。

    “这蛮人,还能入关不成?”

    “难说呦,这回蛮白(盛州俚语)可是势在必得,重兵压境了都。”

    “怪不得,日前江南王急赴南临城,亲自调度边郡驻防。”

    “怕是将有大变故呦......”

    言谈间,众人瞥见世子车驾行经,立马作鸟兽散。

    仆童葵怜嵌开轩窗,左右张望,凝眉不解,“怪事,这世子车驾,有什么可怕的?”

    慕鸿夜正襟危坐,闭口不言。

    这是他回到江南王府的第三天。

    仿佛,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父王远赴盛州边郡南临城遣调驻军,迟迟未归,慕鸿夜原本打算登府拜会养母,叩谢相救之恩,却获悉,养母外出踏秋,公子羽丰随同。

    老师邓韦早早登门偏宅,这让他实感意料之外。

    “夷州之事,江南王阁下惊闻,勃然震怒,主公临行前,曾再三叮嘱臣下,代为转告世子,近日暂且闭门思行,一切静待主公归来酌定。”

    邓韦不忘出言劝勉,“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

    老师这是惟恐世子不甘罢休,罔顾高位,因仇恨所障目,冤冤相报。

    慕鸿夜自然拎得清凡事缓急轻重,他仍有一身抱负未展,此志不在其间,“学生谨记。”

    那之后,慕鸿夜并没有遵照父意,每日闭门静思,秉烛苦读。

    相反,他日日高调出行。

    世子车驾每每途经闹市街道,必前往烟花巷柳,位临风月之所,这一顾,即半日,从未避嫌。

    “瞧见了吗?又去了......”

    见世子车驾行远,顷刻间,临街商贾重新凑集——像极了围叮瓜果的夏蝇。

    “这......好端端的世子,原本勤于治务,事必躬亲,只去了趟夷州......怎落得如此失意堕落?”

    不明者茫然费解。

    闻悉者躬身附耳相告。

    “这......”

    闻者惊悚,瞠目结舌,众人赶忙竖起食指遮唇。

    今天,世子莅临的是一家新楼馆。

    经掮客举荐,这里有世子迩来四处寻觅的“稀货”。

    “主人务必少饮几杯,葵怜午后即归。”

    仆童葵怜带了些薄酒淡菜,现在,她要顺道前往城郊孤冢,代主人及自己,去遥祭那些此前同赴夷州的王府食客,他们尽忠尽职,无愧主公。

    “贵客上请。”

    伙计躬身在前,引领慕鸿夜来到了楼馆的香兰雅室。

    平日里,客人们尽于此放松小聚。

    歌舞姬尽展风采。

    三五至交,相坐对饮,谈古论今。

    慕鸿夜孤坐案前。

    他品不惯此间茶酒,亦闻不得肆意喧嚣。

    惟有静候。

    须臾,终于等来了夷南族少女。

    数日不见,她着一袭丝绸美衣,眉宇间,少了几分稚气。

    唯独,小姑娘的浅灰色枯发及一双死灰色眼瞳未变。

    “你们好大的豹胆!”

    慕鸿夜横眉厉目,盛怒呵斥。

    是日过午。

    泼墨城府衙少吏协同巡检署司尉带人查封了楼馆,一干涉事人等悉数缉捕归案,府丞大人对此案高度重视,他责令巡检署,务必将背后整个利益相关锁链连根拔除,重中之重,严令追捕涉案商贾。

    另外,府丞夫人对夷南族少女关怀备至,特别安置她前往内衙,暂随女眷同住。

    小姑娘逢人懂事礼貌。

    内衙众人无不宠爱有加。

    至此,慕鸿夜也算完成了一桩心事。

    “可......她最终还是要被遣送回夷州吗?”

    回府路上,葵怜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都朝严禁藩延摩人经两门关进入关内,这是明文法度。

    小姑娘一直央求着想留在盛州,哪怕从此不能抛头露面,也心甘情愿。

    这,涉及一个人的自由。

    慕鸿夜似乎有所感悟,外公赵都护当初的一意孤行。

    “自由主见固然重要,可法度毕竟是法度。”

    这番话,他回复葵怜的同时,仿佛也在内心里回应着外公赵都护。

    葵怜两只小手拄着下巴,扯了扯嘴角,“在一个尚存奴隶贩卖交易的城池里,实在很难谈得上自由。”

    慕鸿夜无从置喙。

    这样,又过了三天。

    慕鸿夜遵照父意,每日闭门不出,修身思行。

    某日傍晚,葵怜外出而归,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那个夷南族小姑娘,离府出走了!”

    葵怜猛灌一口茶水,抬手抹了抹下颌。

    慕鸿夜置若罔闻,不动声色。

    他正盘坐门廊,手里把玩着那柄宝钻匕刃——他曾审慎思量,是否应该物归原主,后来想了想,还是算了,毕竟听闻老师邓韦提起,秋季朝请,父王欲携自己共赴帝都络赋城。

    他觉得离开前,他们还是少见面为好。

    “她还顺走了府丞大人家不少贵物!”

    慕鸿夜终于有所反应,挑了挑眉,“偷到官家了?”

    可真是个不安分的小家伙。

    “还不止!”葵怜鼓脸叉腰,活像个肉包子,“她还偷了份文牍,偷偷加盖了府丞大人的官印,利用文牍差使府卫,将她送出城门,逃了个无影踪!”

    “哈哈哈哈——”

    慕鸿夜实在憋不住,捧腹大笑。

    小小年纪,干得都是一件件“豪举”,慕鸿夜想,有这般胆识,她孤身一人行走这世间,也该不会有什么凶险。

    “世子殿下端的是好心情!”

    王府长史邓韦,人未到,声先至。

    慕鸿夜遂即起身,倾身颔首,“老师。”

    “长史邓韦,拜见世子。”

    邓韦双目明亮有神,嘴角永远挂着一抹笑意,拱手作揖。

    “老师此番登门,是那件事......有结果了吗?”慕鸿夜迫不及待地追问。

    日前,他曾拜托老师邓韦前往司职府内院书阁,查阅有关夷州俘有塔过往。

    邓韦一怔,摇了摇头,“江南书库,并无此有关记载书籍。”

    慕鸿夜愕然,“那......老师此行?”

    邓韦再度拱手,禀道,“城门传讯,世子大伯,燕兴郡太守慕伯威大人,已率卫队进城,我来此,有些建白,想提前嘱咐世子。”

    “老师请讲。”

    慕鸿夜神色肃然凝重。

    看来今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