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文科生的三国 > 第五十章 韩世忠出征

第五十章 韩世忠出征

    北平,丞相府书房。

    “良臣,水军厉兵秣马多年,此次是你们首战,徐图进取即可,围剿太平道主力是孙文台的江东军,你只需寻机灭其一部,以策应江东军。若是有机会生擒洪秀全此贼,孤便为你记一大功!”陈非对前来北平的韩世忠交待道。

    韩世忠正色道:“主公放心,此战末将必定生擒妖道洪秀全及其爪牙,带回北平交由主公发落!”

    陈非欣慰地点点头,然而对于洪秀全的能力,他是很清楚的,前世他能在起兵数年内从清廷手中夺下南国半壁江山,其能力不可以说没有。加之有石达开这样的统帅型人才相助,即便是韩世忠加上孙坚势力的夹击,太平道也不是一年半载可以平定的。

    现如今,中原的形势急剧变幻,尤其是关中,袁绍出兵河内在先,刘备暗渡陈仓在后,李榷郭汜的消亡就在眼前了,只有雒阳刘协势力还能依靠着杨、李二家支撑,加上陈留王的名头,寻常诸侯还不敢轻易对司隶用兵。

    吕布出兵南阳,将触角伸向淮南,为自己寻找后路,同时把守荥阳盯住隔河相望的袁绍大军。

    刘备在得知吕布出兵南阳后,传令让关羽撤军,关羽尽管千般不愿,可被赵匡胤挡得死死的,若不撤军便会被吕布包了后路,那样情况就会逆转了。

    得知关羽撤军后,文聘也毫不犹豫地率军退守已经占领的地域,不再轻出。

    关羽和文聘先后退兵,纪灵总算能减轻些压力了,虽然引进来吕布这样一匹“贪狼”,但那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只有吕布才能威慑住周边的诸侯,即便是付出了南阳不少的郡县,只要能挡住敌兵,多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现在南阳压力大减,纪灵有意回军支援其他战线,苦于没有在南阳主持大局的人选,迟迟没有下决心。但袁术没有给纪灵多少时间考虑,夏侯惇、曹仁两路大军横扫汝南、颍川,陈兰率五万孤军被十五万曹军包围在颖阴城,困守孤城的陈兰数次深夜突围无果,还被箭伤了右腿,只能派出大量使者摸出去向袁术求援,袁术无人可派,只能让纪灵设法搭救陈兰。纪灵可不傻,曹军十五万大军围而不攻,显然是在等袁术派援兵,意在围点打援,他如何能轻易出兵援救?南阳尚且四面皆敌,他的举动很可能被未曾远去的关羽大军和文聘大军抓住机会,由此令战局急转直下,到时后果恐怕比汝南和颍川丢失更严重。

    此时的袁术阵营就像一个到处漏水的屋子,而纪灵就是那个补漏的人,袁术潜意识里把自己的骠骑大将军(纪灵)当成了再世白韩,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可惜的是,袁术时下面临的局面已经不能再糜烂了,汝南、颍川落入曹操之手,颖阴城破只在旦夕之间,若纪灵去救,可能搭上南阳主力,则南阳不保,若纪灵不去救,曹操顺利拿下颍川全境后便会挥军南下,到时他面临的可能就不只是曹操和江东孙氏的南北并进了,撤军的关羽和文聘,徐州的曹洪大军都会接踵而至,甚至是吕布都可能出兵划分淮南之地。

    九月初一,北海道,北平水师营寨。

    千余艘战船悉数泊于港内,拉满的船帆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北平水军都督韩世忠受命率军出征,此刻,大部分战船上都站满了士卒,总计五万军卒,计七百余艘大小战船,是北平水军建军以来攒下的大半家当,用来南下进兵。

    北平水军虽然起步较晚,但架不住陈非肯付出代价,建立之初就从青徐、江东等地招募了不少造船的大匠,不计代价地更新完善战船的建造,单论战船的强弱,北平水军已经能与江东平分秋色了。

    一直以来,北平水军藏的就比较深,不仅仅是没有出战际遇,更是有陈非的刻意隐藏,想在关键时刻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

    韩世忠南下的目的,远征太平道只是其次,陈非真正的打算是让韩世忠提前在宝岛上建立稳固的南征支撑点,将来平定南方,远征次大陆都用的上。

    唯一的遗憾是现如今北平军阵营里水战将领太少了,郑和又要留守辽东,守住海疆,没办法与韩世忠同往,这使得韩世忠压力会十分巨大。考虑到韩世忠面临的压力,陈非让在北海道担任主簿的国渊随军南下,在韩世忠平定宝岛后,主持宝岛也就是夷州的政务。为了更快更好地开发夷州,此次南下的船队中有至少十艘船只载满了耕种农具和纺织等各行业器具,耕牛、农作物种子甚至是蒙学书籍,还有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陈非准备让韩世忠在夷州站稳脚跟后,就发布诏令,鼓励治下民众迁居夷州,并出台迁居的惠民政策,充实夷州的人口,这样既能分担治下人口急剧增多带来的压力,也能快速发展夷州,使其在将来的南征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宝将军,朝廷海疆就托付与你了。”韩世忠从来都认为自己的这个副都督的水战之才不下于自己,如今让他主持朝廷水军大寨,他很是放心。

    郑和保证道:“都督放心吧!属下定不会让都督失望,倒是都督此次南下,要保重身体,不要操劳过度啊!”

    郑和并不是无的放矢,韩世忠此次南下是真正的独挑大梁,指挥水战上,全军仅靠他一人,所幸是如今的大汉海疆并没有什么敌人,否则韩世忠此行恐怕就不只是带五万人了。

    “留步,我们就此别过!”韩世忠点点头,当先领着军中偏将们上了船队旗舰战船。

    随着旗舰上“起航”的号角呜咽而起,庞大的船队扬帆起航,踏上了南下的路途。

    韩世忠南下的同时,中原的战事也在转变,诸侯围攻袁术而引起的形势剧变还在继续,刘备趁中原大战之际,占据三辅,窥视西川,有雄据西部的趋势,而随着颖阴城被曹操大军攻破,曹操成功接收豫州全境,治下人口平添两百多万,势力大增。刘备顺利拿下三辅后,下令向上庸增兵,对南阳的企图昭然若揭。袁术在称帝后不到半年的时间,控制地域已丧失大半,各个战线都呈现败势,不得不一退再退,其败亡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了。

    得知颖阴城破,纪灵竟是松了口气,放下了这个令他犹疑不决的问题,下一步便是整军专门对抗当前的敌人了。

    穰县,赵匡胤营帐。

    “兄长,袁术时下已经离败亡不远了,当早做决断啊!”赵光义劝说道。

    赵匡胤早已经动了倒戈相向的念头,但一直等不到合适的机会,纪灵在他手下的这些军队里的威信还存在着,只有等到一个有把握彻底掌控军心的机遇,才能有一线生机,甚至是在这乱世中赢得一席之地。

    “莫要急躁,起事之举,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行啊!”赵匡胤深知军心的重要性,前世的他,若不是牢牢地掌控着军心,也等不来“黄袍加身,登临大宝”的一天。

    赵光义可是个急性子,一直以来,他都是主张赵匡胤趁手中有兵权而投奔其他诸侯或自己割据地方的,为自己谋一条难得的后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