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赤丸杀公吏 > 第一章 周处

第一章 周处

    元初十六年,春,长安。

    二月的长安悄然回暖了些,灞桥的柳枝抽出了点新芽,嫩绿地缀在路边。这两天似乎下了点小雨,从长安至蓝田县的乡间小道解了霜冻不久,就被雨水浸成了泥泞,车马难行,因此也少了不少人烟。

    直至午后,两道由远及近的马蹄声踏破了乡间小道的幽静。

    “大郎,快些,小乙哥他们已经早到了庄子里,就等着咱两呢!”讲话的一个十六七的岁的少年,面容端正,下巴浑圆,着锦衣秀袍,腰里挎着一柄做工精美的短剑,正骑着一匹高大的青鬃马。

    圆脸少年喊完便停住马,焦急地回头望去,可身后却空无一人。

    好一会儿,一匹枣红色的老马才悠哉悠哉地出现在路口,仔细一看,老马背上原来还驮着一个满身酒气,正趴在马背上打着呼噜的少年。

    “我的周大爷,你怎么还没醒酒啊。”圆脸少年着急地拨马上前查看。

    枣红老马不慌不忙地踱步到路边,啃食起新春的肥沃的嫩草,马背上的少年却依旧趴着,一道透明的涎水自嘴角滑下,嘟囔地说着醉话:

    “来,喝!喝啊!小桃红,别走,再陪大爷喝两盅……”

    “大郎,周爷,周处!你给老子醒醒!”圆脸少年着急的推搡着马背上的酒鬼,满脸的后悔,自己今日怎么就鬼迷了心窍要这厮喝酒呢,这不误了大事么。

    原来,这穿着锦衣的圆脸少年名叫福大,是长安城内的一个游侠,而马背上的这个酒鬼,叫做周处,勉强算是福大的“同僚”。前几日周处在工部左侍郎的家里“干活”时,瞥见了一柄战国圈纹短剑,也就是福大现在腰间的那一把,周处知道福大喜欢这种东西,干完活后便顺手牵羊弄了出来送给了福大。

    福大自然是喜不自胜,今日在泰然居摆宴请周处,谁知道这厮酒品忒差了,二两黄汤下肚,连自己姓啥都快忘了,要不是福大还清醒着,差点就要误了下午的大事。

    “哎呀!别烦小爷!小爷我还要喝……”周处被福大推醒了,烦躁地一抬手,揉了揉惺忪的醉眼,迷茫地看了看周围。

    “福大,你这厮把小爷拐到哪来了?”周处骑坐在马背上,打着哈欠伸了个懒腰,一席青绿色的外袍半坠到了腰间,露出了周处浑身如花岗岩般结实的筋肉。

    此刻再看那周处,身长七尺,板肋虬筋,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面若皎月,唇红齿白,细看眉眼之间还有一股英雄气,此时却是醉眼朦胧,神色凶戾,像是只被惊醒的睡虎。

    “大郎,你莫不是忘了,下午李爷叫弟兄们去庄子上做事,之后还有事情要吩咐啊。”福大见叫醒了周处,原本焦急的神色一下变得畏缩了起来,他可是知道面前这位的凶名的。

    “啊?有这事?”周处愣了愣。

    “千真万确啊!小乙哥他们都已经到了!”福大缩了缩脖子,连忙点头。

    “好像是哦,小乙之前和我打过招呼来着……”周处脸色也一下难看起来,回头目放凶光地看向福大。

    “都怪你这厮,非要喝什么酒,现在误了事,小乙又要在老子面前唠唠叨叨个没完。”

    “哎呦,我这……”福大委屈的不行,却也不敢多说什么。

    “算了,走吧!”周处烦躁地晃了晃身子,轻夹马腹,向着蓝关去了。

    福大也连忙骑上青骢马跟着。

    原本喧嚣了一阵的乡道重归平静,只有远方依稀传来轻快的马蹄声。

    ……

    长安,蓝田县外。

    长安的百姓都知道,蓝田县外,蓝关边上有一处庄子,占地三百亩,不种庄稼,却种满了桃花,每到三四月刚入夏,桃花盛开,十里芳菲,宛若万点胭脂,占尽了春风。

    这个庄子有个名字,全长安的百姓都知道,叫做“桃花坞”。

    但他们都说不出来,这个庄子的主人是谁。

    与之相反的,全长安道上的轻薄少年,游侠盗匪们都知道“桃花坞”的主人是谁,也都默认了庄子主人在长安江湖中一手遮天的地位。

    李嬉,桃花坞的主人,江湖上有个诨号,叫“夜天子”。

    此刻,桃花坞,李府的后院。

    青砖黑瓦的外墙里,有一座太湖石搭建的假山,假山底下是一方小小的池塘,栽有莲花荷叶,只可惜此时的荷花还只是几个骨朵,若是等到夏天,莲花绽放,若有文人骚客前来,漫步在假山荷塘中,不失一番雅趣。

    然而此刻荷塘边上发生的一幕却可以令所有文人骚客吐血。

    只见几个身着短衫的少年,正站在假山上,用粗麻绳绑着两个汉子的双腿,拖住绳子,倒吊着一遍遍将两人沉到荷塘里。

    而池塘边的水榭中,三个人正泡着茶,吃着瓜果,饶有兴致地看着面前这一幕。

    一个满头白发的年轻人端起了茶盏,看向了身旁的老头问道:

    “六爷,你看这些小郎君的手段怎么样?”

    坐在白发年轻人边上老头子正嗑着瓜子,不屑地摇了摇头,说道:“太糙了,庄主,你不如让我去审那两个货,我老六保证,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别说卖主子,让他们卖自己的老娘他们都愿意。”

    李嬉笑了笑,又放下了茶盏。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或许没多少人会相信,那个号称“夜天子”的江湖龙头,侠道巨擘,会是一个满头白发,相貌平平的年轻人。

    “庄主,师傅,弟兄们已经废了力气捉来了他们,想必也不介意再花些力气撬开他们的嘴。”说话的是三人中的最后的那个少年,他叫燕小乙。

    燕小乙笑着给李嬉和他师傅六爷续上茶水,日头西斜,太阳光透过门帘照在了少年郎的脸上,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仪表天然磊落,任谁看了都要赞一句:好俊的小郎君。

    谈笑间,一个身着黄衣的小厮推开侧门,恭敬地上前禀报:

    “庄主,周大郎和福大到了。”

    李嬉点了点头,燕小乙起身说道:“庄主,我去领他们进来……”

    话音未落,只听得前院传来了一阵笑声,接着又是推门声,三人回头看去,却看见周处正昂首挺胸地走在前头,福大流着汗低着头在他身后跟着。

    “哈哈哈,来晚了,今儿中午吃多了酒,莫怪莫怪。”周处近前对着三人拱了拱手,大大咧咧地坐在了石凳上,又对着燕小乙一顿挤眉弄眼。

    燕小乙施施然地坐下,却是看也没看周处一眼。

    周处顿感没趣,悻悻地从六爷面前抓起一大把瓜子,看得六爷眉头直跳。

    “小子,你这日子过得可真快活,又何苦还要过来跟我们这些人做些杀头的买卖?”六爷瞥了一眼周处,却看见这小子正翘着二郎腿,磕着瓜子,看着池塘里正被吊着一上一下的两人,仿佛什么都没听见一般。

    臭小子!六爷暗骂一声。

    “咋样了?还没吐呢?”周处看着不远处被泡的面色发紫的两人,有些惊讶。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李嬉面色平静地说道:“曹聪虽然贪,但却是个聪明人,这两人跟着曹聪从关外到长安,被他依为心腹,何止七年,没那么容易出卖他的。”

    六爷看了看周处拿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阴笑一声:“怎么了,大郎,要不要试试,你要是问出点东西来,这次的活,我做主,给你多提三百两银子。”

    话音刚落,本来坐在边上的燕小乙顿时抬起头来,刚要说些什么,却只听见砰的一身,震耳欲聋,周处已经起身,兴奋地一巴掌将这山间老青石雕的石桌拍出了一条大裂缝。

    “一言为定!今儿就让你们见识见识我长安大侠周处的手段!”

    说完,周处也不犹豫,起身直接向荷塘走去,燕小乙揉了揉被震得发麻的耳朵,苦笑地看向趴在桌上的老头,说道:

    “师傅,你也知道大郎是个什么样,你说你何苦激他这一下。”

    六爷此时眼睛已经快贴到青石桌上去了,只见他死死地盯着那条被周处一巴掌拍出来的裂缝,挑了挑眉,面皮直抽抽。

    “这厮的力道又变大了,唉!真是可惜,这么好的材料却不练武,白瞎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