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赤丸杀公吏 > 第十三章 归家

第十三章 归家

    午后,长安城东市的一家茶铺。

    一个衣着朴素,容貌秀丽的少妇和一个身形瘦弱的半大少年郎,正在摊子上忙前忙后的替人端茶续水。

    这间小茶铺看着并不大,来来往往的客人却不少,在这坊市之中游玩累了的客商市民都爱来此歇脚,喝杯清茶,吃点小菜。

    客人爱到此地来无非有几点原因,一是老板娘是个端庄美丽的寡妇,二是这家店的茶汤酒水都很不错,并且物美价廉。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整个坊市,方圆五百米,就只有这一家茶铺可供人歇息。

    这不,才过午时,别的商铺不说门可罗雀,也只有零散几个客人上门,而反观这家茶铺,却早早坐满了人,热闹的场景和别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客人,您的茶水到了。”

    吴氏如平常一般帮着一桌的客人倒茶,却不料今日碰到了些小麻烦。

    “夫人,我刚来长安,打算开一家大酒楼,想请您帮我做个掌柜……”

    说话的是一个满脸络腮胡子,浑身珠光宝气的胡商,此刻正色眯眯地盯住端着茶壶的吴氏,心里忍不住想到这长安的妇人就是塞外的不同,皮肤白皙,一颦一笑都那么好看。

    “您要是不愿意做掌柜,我也可以奉上钱财,只求您今夜来我家给我出些主意……”胡商正说着,眯着双眼,左手偷偷摸摸就要去牵这妇人的手腕。

    “啊!”

    一声惨叫。

    吴氏不经意地一抖茶壶,滚烫的茶汤就浇在了胡商偷偷摸摸伸过来的胖手上。

    “哎呦,真不好意思。”

    妇人虽然嘴上道着歉,但眼神却没有一点歉意。

    “你这贱……”

    胡商恼羞成怒,拍桌而起,正要破口大骂,坐在他身边的一个中年汉子就连忙捂住了他的嘴,还对着吴氏一个劲地鞠躬。

    “对不住,吴掌柜,我这朋友前几日刚来长安,不懂规矩,我向他替您赔个不是,对不住,对不住……”

    吴氏简单的回了个礼,便走开了,显然对这种事已经见惯不惯了。

    待吴氏走后,中年汉子显然松了口气,然而那胡商却十分气愤。

    “你为什么拦我,那个女的竟敢拿茶水烫我,我必须给他个教训!”

    胡商大喊着,显然余怒未消,中年汉子又急忙让他噤声。

    “小声点,别让人家听到了。”

    “听到了又怎么样?”

    “你!你刚来长安不知道,全长安的人都知道这东市茶铺的老板娘是个国色天香的寡妇,曾经多少人都像你一样都打过她的主意,可人家不仅平安无事,而且生意还做的红红火火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嘛?”

    “这……”胡商有些迟疑。

    “因为她家有个狠人!”

    “她?她不是个寡妇么?”

    “没说是她男人,是她儿子!她儿子姓周,单名一个处字,在长安街头是个大名鼎鼎浑人,一膀子力气可以生撕虎豹,他要是知道你敢打他亲娘的主意,非生撕了你不可!”

    “有,有这么邪乎吗?”

    胡商看着眼前男人认真的样子,心里一个咯噔,声音也小很多。

    “呵,你别不信,这周处人家都叫他‘小霸王’,‘活太岁’,‘赛大虫’,像你这样想调戏他娘亲的,光被他打断腿的都有十来号人,也就是咱们今天运气好,没碰上他,否则,哼,你挨揍的时候千万别说认识我……”

    出了这档子事,两人明显都有些畏惧,刚说完没过一会儿就急急忙忙的付钱走人了。

    这时坊市里的人明显多了起来,青石铺就的宽阔的大街上人来人往,时而过去几辆马车,又或者是几台轿子,这些大都是长安的显贵们。

    茶铺里的客人也渐渐多了起来,谈笑声,嬉闹声充斥了整间屋子。

    穿着长衫的瘦弱少年提着茶壶走到柜前。

    “阿娘,今日的客人比往常还多,咱们的生意如今是越来越好了。”

    这个少年叫做周朝,今年十四岁,是周处的亲弟弟。

    只不过相比起周处那天生板肋虬筋,力能举鼎的魁梧身姿,周朝就要廋弱多了,而且说话之间时常咳嗽,可见肺腑有疾。

    不过这哥俩有一点相同的,都生了一副俊朗的相貌,可能是遗传的吴氏。

    “朝儿,歇一歇吧,剩下的娘来忙就行。”

    吴氏怜爱地帮周朝擦了擦汗。

    算一算,他们一家子来到长安都快十年了。

    吴氏原本出身江南,后来远嫁幽州,元初六年的时候,幽州辽东大乱,她一个妇人,带着两个孩子一路逃难,最后千辛万苦的才在长安安了家。

    周朝的病根,也就是那时候落下的。

    “没事,阿娘,我不累。”

    周朝喝了杯茶,歇了会,笑着对吴氏说道:

    “圣人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能够孝顺父母,是子女的本分,更何况这两日大哥不在,我便更要帮您分忧了。”

    说到周处,周朝的脸色逐渐难看下来,这大哥整日里和狐朋狗友厮混,即便在家也就是呼呼大睡,丝毫不帮阿娘做事,这次又好些日子不着家,不行,我得给他记一笔。

    周朝黑着脸在心底拿出小本本给周处画了个大大的叉,却没有注意到,此刻的茶铺突然变得鸦雀无声,一个高大的身影悄悄出现在了身后。

    “大郎,小乙,回来了啊。”吴氏微笑着说道。

    大郎?

    周朝有些茫然的抬起头,还没反应过来,脖子就被身后的大汉勾住了。

    “嗝!阿娘,我回来了!”周处打了个酒嗝,笑眯眯地揉搓着周朝的脑袋。

    “干娘,我们回来了。”相比起没个正形的周处,小乙显得更端庄一些,认认真真地向着吴氏作了个揖。

    周处说完便侧过脑袋,看了眼茶铺里各个坐在那低着头,装成鹌鹑般一言不发的客人们,打了个哈欠,说道:

    “没事啊,诸位,该吃吃该喝喝,记得结账就行。”

    此言一出,茶铺里的客人集体松了口气,也纷纷向周处打起招呼。

    “诶,大郎回来了。”

    “周哥,您来一块喝点儿?”

    “是,是,大郎我都是提前结账的……”

    “……”

    茶铺里这才又有了些动静,只不过比起之前的热闹,这会儿客人都不由自主地压低了交谈的声音。

    “二郎,长大了啊,都开始帮阿娘干活了,不看书了?”

    周处笑嘻嘻的揉着弟弟的脑袋,周朝被他身上的酒气熏得不行,小脸皱在一起。

    “快放开我!”

    周朝挣扎着,周处没理他,和吴氏自顾自地交谈着。

    “大郎,你和小乙几时回来的。”

    “阿娘,我们午后就回来了,小乙中午还没吃过,我们几个弟兄就陪他找了间馆子。”

    “明明是你这厮馋酒了!莫要推给我!”小乙扶着额头,有些无奈。

    “都是兄弟,干嘛分那么清楚,再说了,还不是我结的账!”周处据理力争。

    小乙更加无奈了。

    “明明是你掐着人家王笑的脖子让人家结的账。”

    “额,是么,喝多了,记不太清了。”

    这时周朝总算挣脱了他大哥的怀抱,气喘吁吁的对着周处说道:“周大郎!光天化日的你满身酒气,成何体统,一点都没有君子之风!”

    说完,也不等他大哥辩解,周朝又向小乙作了个揖,认认真真的喊道:

    “小乙哥。”

    “欸。”小乙笑了笑,从身后掏出了一只木盒递给了周朝。

    “这是?”周朝接过盒子,好奇地看向小乙。

    周处吹了个口哨,腆着脸挤到了周朝面前。

    “这是我和你小乙哥给你买的,你看看,保准你这种书呆子喜欢。”

    “别听你哥的,这是在寻古阁的买的砚台,要读书就该有个好些的砚台。”

    周朝打开盒子,里面装着一方徽砚,四四方方,质地细腻,午后的阳光下,黑色的砚台中透露出一抹清辉。

    “这,这太贵重了……”

    周朝不像他大哥周处一样喜欢喝酒吃肉,和长安的少年游侠一块驱驰田猎,他自幼便向往读书人,平日里时常诵读圣人经典,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著书立作,成为君子大儒。

    寻古阁的这方徽砚,长安城多少读书人都求而不得,他又怎会不喜欢呢。

    大概是看出了周朝的心思,小乙微微一笑,将木盒推到了少年的怀里。

    “喜欢就行了,这也是你大哥的一点心意。”

    周处在旁边得意的哼哼了两声。

    “那我就收下了……”

    周朝小心翼翼地盖上盖子,心底喜不自胜,偷偷将刚才给周处画上的叉给涂掉了,但一抬头看见自家大哥那一副得意洋洋的面孔,脸又黑了黑。

    “小乙哥,谢了,我知道我大哥肯定没这心思。”

    “你!你怎么凭空污人清白!”周处急了,这二郎怎么还不领情。

    “哼,你连文房四宝是啥都说不出来,你会有这心思?”

    “我,我当然知道!”

    “那你说啊!”

    “文房四宝,文房四宝不就是……”

    “不就是什么?”

    “不就是……啊!气死小爷了,二郎,我看你是皮痒了!”

    春日的午后,小小的茶铺内,吴氏倚在柜台上,撑着脸,笑眯眯地看着眼前嬉笑打闹的少年郎们,对她而言,这样的日子便是千金不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