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赤丸杀公吏 > 第十八章 远客

第十八章 远客

    这两日周处属实是过的神仙日子。

    那日自烂人庄归来,这些日子周处便再没去过桃花坞。

    整日里也不干正事,喝酒吃肉,斗鸡走狗,他刚刚得了一大笔横财,自然不会小气,身边果然又聚了一帮溜须拍马的少年混混。

    周处这番胡闹,吴氏自然是知道的。

    但相比从前周处不知在哪,整日里又不知道做些什么混帐事情,现在这样,哪怕荒唐了一些,但至少人在眼皮子底下,她反而放心,便不再管他,随他去了。

    至于“探丸郎”中的几人,福大近来十分忙碌,未曾得闲,大概是在帮衬着家里的生意,自那天在码头喝了顿酒后便再没见过。

    王笑倒是陪周处疯玩了几日,却也很快被老刀头拉去撑船,练剑了。

    至于小乙,倒是很奇怪,这些天大伙儿都好似未曾见过他。

    也不知这厮在忙些什么?

    ……

    元初十六年,二月十五。

    长安城外三十里,古道依依,芳草萋萋。

    二月春风和煦,拂过路边的垂柳,万条垂下,碧玉妆成。

    此情此景美不胜收,当然,如果柳树下站着的那位少年郎手中提着的不是一柄宝剑,而是一根竹笛,那便更加符合此刻的意境了。

    初春时节的阳光正好,并不刺目,驿道旁的少年像是听闻了什么动静般,微微颔首。

    “有客来矣。”

    小乙缓缓睁眼,开口说道。

    六爷戴着一顶草帽,倚在树下,听闻小乙开口,淡淡的哼了一声。

    “看来是老朋友到了,小乙,待会见了人要讲礼貌知道吗?”

    “知道了,师傅。”

    看见徒弟乖巧的样子,六爷满意地捋着胡须。

    到底是他的徒弟,懂事又有理数,聪明又不世故,关键是长得和他年轻时一样帅,一样的英俊潇洒……

    先不提此刻柳树下的两人。

    不远处的道边,也渐渐传来了一些动静。

    小乙耳目精明,之前就已经听出了有人即将经过,此刻来者更近了些,这才听出来不仅有马蹄声,还有人的脚步声。

    骑马的那人听不出什么。

    但走路的那人脚步厚重,步子踏在地上,只有一声闷响,可见其人功力深厚,下盘稳如磐石,看来也是个高手。

    很快,两道身影出现在了小乙的六爷的面前。

    小乙最先注意到的是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男人。

    那个男人身披狻猊纹的铠甲,黑红的下裳,左右各自挂着一柄八棱金瓜锤,骨架很大,面色看上去却有些蜡黄,不像是个沙场冲杀的战将,倒像是个病恹恹的“药罐子”。

    这是个高手,小乙心里有数。

    黄脸男人身上扛着大包小的行李,风尘仆仆,不知走了多少路,虽说看上去面色不好,但却没见留下一滴汗,眼中也未见疲劳。

    反倒是他身边骑着马儿的那位……

    这时候已经一副快要不行了的样子。

    马上那位两手空空,穿着一袭青色的儒衫,面如冠玉,长得不错,就是两鬓微白,好似霜雪,看上去倒是一副儒生的打扮,却又半点见不到儒生的风骨。

    东倒西歪的骑在马上,时不时地瘫在马背上发出一两声绝望的哀嚎:

    “长安!长安!你在哪啊,我到了没有啊……”

    黄脸汉子有些无奈,看了一眼装作路人的小乙和六爷,小声向马上的儒生劝道:“先生,快到了,快到了,您再忍耐一会儿,待我们进了长安便能歇息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儒生翻身下马,一个踉跄差点跪倒。

    “先生我先歇息一会……”

    黄脸汉子连忙拽住马,无奈地放下行李。

    天色有些暗了,怕不是没一会儿太阳便要落下,此刻再不赶路,天黑之前想要进长安城,只怕是不行了……

    不过也没关系,听说这长安城不设宵禁,晚点去说不定还能见识一下长安的夜景。

    且说这儒生下了马,两股战战,只觉得大腿酸痛的不行,揉了好一会儿才血气通畅,他一抬眼看见站在路边一动不动的六爷,眼角一弯,面带笑意。

    “老汉儿,这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在这候着谁呢?莫不是带着家中小辈来劫道的?唉哟,这就是天子脚下吗?民风如此狂野?”

    这是把咱们认成劫道的了?

    小乙有些无语,偷偷瞥了一眼自家师傅,只看见贺六的脸皮也直抽抽。

    天地良心,虽然咱们夜袭,杀官,聚众,受贿,但咱们可是好人啊。

    六爷也不装了,摘下草帽,对着儒生抱拳说道:

    “十年未见,折先生还是这么爱开玩笑。”

    “你谁啊?”

    “呵呵,故人当面,折先生莫要说笑了。”

    “有点面熟,你是不是在宫里做过太监?”

    “折柳!你是不是给脸你不要!”

    六爷发怒了,那儒生不仅没被吓到,反倒是依旧嬉皮笑脸,然而随他一块的,原本蹲在一边放置行李的黄脸汉子猛地转头,左手已经握住了腰间的锤柄。

    但还没等他有所行动,一柄寒光四射的柳叶镖已经插在了他的脚边。

    黄脸汉子抬起头,一双虎目凝视着手中攥着飞镖的小乙。

    “小乙,没礼貌!”

    “好了,韦护,这是老朋友。”

    六爷和儒生先后开口,这才使得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有所缓和。

    折柳哈哈大笑,对着六爷抬手作揖:

    “贺六爷,十年未见了,身子骨还是这么硬朗,脾气也还是这么爆啊。”

    六爷明显还在气头上,闻言只是敷衍地哼哼了两声。

    折柳这时却突然蹲下,用力从地里将柳叶镖拔了出来,在手上掂量掂量,饶有兴致地看向小乙,将飞镖抛还了回去、

    “小子,功夫不错啊,你是贺六的徒弟?”

    小乙接住飞镖,拱手抱拳:“回先生,正是。”

    折柳轻笑,又将一旁的黄脸汉子拽到身前。

    “来来来,介绍一下,这是韦护,我的侍卫,也是我的随从。”

    韦护咳嗽了两声,向六爷和小乙拱了拱手。

    “你叫韦护?”

    六爷皱了皱眉头,开口问道。

    “咳咳,咳是的。”

    “‘堂下虎’韦庄是你谁?”

    闻言,韦护显得有些吃惊,犹豫了一会,还是开口说道:

    “韦庄,是我的父亲。”

    哪怕是先前有所猜想,但等到韦护亲口承认之后,六爷一时间还是没能控制的住自己神情,目光流转之间,隐隐透露出一丝怀念。

    此刻气氛突然安静下来,就连一旁的小乙也好奇地伸直了耳朵。

    对于自己的这个便宜师傅,不只是周处,他可也是好奇得很。

    “挺好,挺好的,韦庄那厮还有个儿子……”

    六爷不说话了,一边的折柳却是一副看好戏的样子,眼见韦护和小乙都是满脸疑惑,呵呵笑了两声,再次开口说道:

    “韦护,这位老汉昔年有个诨号叫做‘堂前燕’,按辈分,你得叫一声大爷。”

    此言一出,六爷还没反应过来,韦护却已经嘭的一声跪了下来,溅起一身尘土。

    “大爷!”

    韦护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头,毫不迟疑。

    六爷面无表情地受了,良久叹了口气。

    “起身吧。”

    说完,六爷转头看向折柳,迟疑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开口说道:“你十年未来长安了,如今这一见,依旧是好手段……”

    折柳一副听不懂你在说什么的样子。

    六爷接着说道:“我们庄主,在蓝田有个庄子,今夜,先去我们那吧……”

    “当然,你们如果依旧要进长安,老头子我也不拦着。”

    听到这,今日里的这点事,小乙才懂了个大概。

    折柳便是六爷的“老朋友”,也是老刀头嘴里的“大人物”,据六爷所说,折柳如今已经离开长安十年了,也难怪对于这个人,自己并没有什么印象。

    但是,有一点,小乙可以肯定。

    即使折柳并不会武功,但能和六爷,包括庄主都有所渊源,一定也是一个神秘的大人物。再联想到长安府尹即将告老,辽东汪道夫将要执掌京营等事,小乙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

    如今长安这滩子浑水,看上去波澜不兴,却不知道底下到底酝酿着什么。

    此刻,古道边。

    日头渐渐西了,晚风拂过,柳叶飞舞。

    六爷重新戴上了草帽,转身便要离开,却被折柳叫住了。

    “离开十年了,不想着早些回去看看?”

    “反正都走了十年了,如今也不差这两天了。”

    “那随我来吧……”

    “贺六爷,你们庄主,姓李的?”

    “嗯。”

    “那便去吧,去见见故人之后也好。”

    说完,折柳潇洒地翻身上马。

    韦护将腰间金瓜锤仔细别好,重新背起了行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